论文的格式要求范文_第1页
论文的格式要求范文_第2页
论文的格式要求范文_第3页
论文的格式要求范文_第4页
论文的格式要求范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的格式要求范文 分享 论文格式(字体大小) (正式)论文的基本格式: 一、题目作者: 论文题目(宋体二号、不超过20个字) 作者姓名宋体四号 (单位全名 部门全名,市(或直辖市) 邮政编码) 宋体小四 二、摘要关键词: 摘要宋体四号:摘要内容宋体小四号 关键词宋体四号:内容宋体小四号 三、引言部分: 宋体小四号 四、正文部分: 正文文字宋体小四号,单倍行距 五、标题部分: 1一级标题宋体三号标题1 1.1二级标题 宋体四号标题2 1.1. 1三级标题 宋体小四号标题3 六、图片格式:正文文字中,先见文后见图,全文统一按顺编号, 七、注释文献: 注释 宋体五号 注释1宋体小五号 注释2宋体小五号 _ 宋体五号 1 _1 宋体小五号 2 _2 宋体小五号 (正式)论文的格式要求: 一、题目、摘要、关键词 1.论文题目,按常规学术论文标题作出。 2.论文摘要,要求摘出(或者说“提取出”)文章的主要观点,或者选摘出文中最重要、最具有新意的某一个或两个观点,不必追求全面反映文章的概貌;客观地把文中的观点摆出来,不以介绍的口气叙述自己的文章讲了哪些内容。摘要篇幅100-300字。 3.关键词:3至5个,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概念等。 以上三项置于论文之首。 二、论文中“注”和“ _”的区别 1.“注”指作者进一步解释 自己 所要表达的意思,文中标码 ,注释内容统一置文末,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 2.“ _”指作者引文所注的出处,一律放文末,文中设序号 1 ,文献说明统一置文末,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页码置于文中序号之后,例: 1(P12) 。 3. “ _”也指虽未直接引述别人的话、但参考了别人著作和论文的意思,应在段中或段末设序号 1 ,并在文末注明。本项与第2项不必分列,交叉排序即可。文末的序号与文中序号一一对应。此种情况可以不注明页码。 4同一 _多次被引用,文末只标一个序号,文中应多次出现同一序号,在文中序号后加圆括号,注明所引文献的不同页码或篇名。 三、文末 _格式 1著作 序号 作者书名标识码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 M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1989 .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 1956 . 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毛选、邓选以及鲁迅全集、朱光潜全集等每一卷设一个序号。 2译著 序号 国名或地区 (用圆括号) 原作者.书名标识码.译者.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1 (英)霭理士. 性心理学M.潘光旦译. 北京: 商务印务馆, 1997 . 3古典文献 文史古籍类引文后加序号,再加圆括号,内加注书名、篇名或页码。例如: 文中 “?孔子独立郭东门。” 1 (史记?孔子世家) 4论文集 序号编者. 书名标识码. 出版地: 出版社,出版年 1 伍蠡甫西方论文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论文集中特别标出其中某一文献 序号其中某一文献的著者某一文献题名A. 论文集编者论文集题名C出版地: 出版单位,出版年 1 别林斯基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君的中篇小说A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下册C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 5期刊文章 序号作者篇名标识码刊名,年,(期) 1 叶朗红楼梦的意蕴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2). 6报纸文章 序号作者. 篇名标识码. 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1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 _,1998-12-25(10). 7外文文献 要求外文文献所表达的信息和中文文献一样多 ,但文献类型标识码可以不标出。 1 Mansfeld,R.S.&Busse. T.V.The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 and discovery, Chinago: NelsonHall, 1981. 2 Setrnberg,R.T. The nature of creativit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 密级: 学号: 业(论文) 学 院: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学士学位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设计(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 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设计(论 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作 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 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 签字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有关保留、使用学位的规定,同意学校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权江西科技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 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手写): 指导老师签名(手写): 签字日期: 年月日签字日期: 年 月日 迄今为止,2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使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区域经济差距拉大,地区之间竞争加剧,各地从本地利益出发,结果导致国内统一市场难以真正形成,区域间经济合作难以有效开展。因此,国家提出要统筹区域发展,“中部崛起”正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提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的。 ? 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现实看,区域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打破各个区域独立发展的思维方式,确立区域协调、互动发展已是时代的要求。为此,除政府应适时调整区域政策以外,还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倡导区际开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区域共同发展。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试图从区域经济关系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中东部的经济合作为主线,提出了在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背景下实现中东部互动发展的理论、模式与对策。 So far, the process of market-oriented reform has made Chinese economy change a lot. However, while China s economy is growing, economic disparity between regions is enlarged. Different regions have implemented local policies, which do damage to market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regions. Therefore, the state puts forward the integr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Mid-Chinas Rising was ? 6 6 ? 1.2 我国理论界关于区域发展的理论 . 6 1.2.1 反梯度推移理论 . 6 ? 第3章 中东部互动发展与经济合作的基础和条件分析 . 7 ? 3.2 中部经济发展的现状 . 7 ? 3.3.17 第7章 结论与展望9 7.1 结论 9 ?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9 _ . 10 附录 . 11 致谢 . 12 胜利学院化学化工系xx届 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格式规定 我系本科毕业论文格式原则上按照“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鉴于 该格式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为了统一我系本届本科毕业论文撰写格式,特作以下 规定。 1、装订顺序: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正文 _致谢 附录。 (备注:从正文到结束,双面打印,其他部分单面) 2、中文摘要约200字。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各一页。 3、页面为A4,上下左右边距为2.6cm。 4、除特别说明外,行间距为1.5倍。 5、页眉:封面无;其余每页都要有页眉(宋体, 五号字,居中,不加粗。“中 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6、页脚:论文封面、摘要和关键词、目录页面不编页码;从正文开始遍页 码,字号为小五号、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 7、封面按给定要求填写;文中所有数字和英文全部为Times New Roman字 体。 8、 _特别是英文文献要严格按化学化工系的要求执行。文献引用不 得使用二级引用;格式必须严格按照规范! 9、不允许使用从文献中直接复制的图、表、方程式,如需使用重新绘制。 10、因不同版本的字处理软件,其表现形式有差异,因此论文要求使用 wordxx,不允许使用WPS书写。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题 离子液体合成与热稳定性测定 系(备注:封面指导老师负责,格式统一) xx年6月20日 一、 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参考格式 摘 要 (空行) Pr2(L-Pro)6(H2O)4 (ClO4)6,并对其进行了热化学 和热分解动力学研究。首先,用溶解量热法测定了配位反应的反应物与产物在 100mL 2mol/L HCl溶液中的溶解焓,再根据盖斯定律计算出配合物在298.15K 时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然后用TG-DTG技术研究了配合物的热分解过程,主要 用微分法中的Achar法和积分法中的Coats-Redfern法对配合物第二步热分解反 应进行了非等温热分解动力学研究,推测出了可能的热分解机理,并求出了反应 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 (空行) L- 二、 英文摘要与关键词参考格式 (空行) Pr2(L-Pro)6(H2O)4(ClO4)6 was synthesized and and thermal deposition kiics was also enthalpy of reactants and products of the reaction was of calorimetry. And then, the standard molar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the title pound at 298.15K was calculated. The process of thermal deposition of the plex was also studied through the TG-DTG method. Finally, the thermal deposition kiics of the plex in its second step under the non-isothermal condition was researched by using Achar method and Coats-Redfern method. As a result, a reasonable thermal deposition mechanism was suggested and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the thermal deposition reaction was calculated. (空行) perchlorate; of 三、目录参考格式及示例 (不编页码,单独成页,允许列三级标题) 目 录 (目录:三号、黑体、不加粗、居中、字间空两个字) 第一章 前言(小四、黑体、不加粗、左对齐;下同)1 1.1 热分析概述(小四、宋体、首行缩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