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大合唱课件范文 黄河大合唱课件教学说明 陆川县第四中学 庞盛 一、 出示幻灯片(12):导出课题,进行教材分析 1、出示幻灯片(3):教学目标 2、出示幻灯片(45): (1)教学重、难点(2)学法(3)教法 二、幻灯片教学过程: 1、出示幻灯片(6-7): (1)视听保卫黄河 (2)教师对作曲家冼星海生平简介。 2、出示幻灯片(8):了解作品创作过程。 3、出示幻灯片(9):黄河大合唱的历史意义 4、出示幻灯片(10-11):欣赏河边对口曲 5、出示幻灯片(12):课堂小结-河边对口曲 6、出示幻灯片(1316): A、欣赏保卫黄河的第一、二部分 B、让学生进行轮唱训练,理解轮唱特殊的意义 C、整体欣赏保卫黄河 三、出示幻灯片(17):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四、出示幻灯片(18):总结-大合唱的概念 五、出示幻灯片(19):板书与反思 1 赏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 【课题】:黄河大合唱 【教学年级】:初中一年级 【授课教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 【教材分析】: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史诗性大型声乐套曲,共分八个乐章。由光未然作词,海星作曲。作冼品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它以我们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展示了黄河岸边曾经发生过的事情,以启迪人民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作品气势宏伟磅礴,音调清新、朴实优美,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强烈反映了时代精神。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教学目的】: 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英勇抗击侵略者,前赴后继的爱国主义精神,并通过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大合唱,并对教材进行分析。 【教学重点】:感受作品内涵,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欣赏分析黄河大合唱采用的对比手法和保卫黄河采用的重复手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音乐欣赏课。大家都知道,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炎黄子孙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是,翻开近现代史,这个屹立在世界东方的巨人,确饱受了世界列强的分割和 _,那里有压泊,哪里就有反抗。在祖国日益强大的今天,肩负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学子们,决不能忘掉那段惨痛的历史。今天,我就带领大家到我们的母亲河边去目睹一部诞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伟大巨作黄河大合唱。 三、讲授新课 (一)了解大合唱的概念 大合唱,多乐章的声乐套曲。包括领唱、独唱、重唱、对唱、齐唱、合唱等,有时穿插朗诵。常用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内容富于史诗性和戏剧性,多用乐队伴奏。 (二)简介作品、作者、及创作背景 1、学生通过多媒体了解,黄河大合唱共分八个乐章。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第二乐章黄河颂、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四乐章黄水谣、第五乐章河边对口曲、 第六乐章黄河怨、第七乐章保卫黄河、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 这部作品以黄河两岸人民的英勇斗争为题材,表现了在抗日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歌颂了伟大的祖国和勤劳勇敢的人民。作品气势宏伟,音调清新、朴实,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作品用朗诵作为主线连接起来,它的主题是:抗日救国。 2、简介作者 光未然: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 冼星海:(19051945)原籍广东番禺,出生在澳门的一个贫苦家庭,13岁入岭南大学附中学小提琴,后入北大音乐传习所,国立音专学习音乐。1929年去巴黎勤工俭学,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创作了大量的战斗性群众歌曲。如,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1940年去苏联学习,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由于他对发展我国革命音乐所做的巨大贡献,赢得了“人民音乐家”的光荣称号。 3、简介创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当光未然在把这部作品交给冼星海时,作曲家无比激动,在抱病期间近用了6天就使这部光辉的巨作诞生在一个不起眼的简陋的土窑里。4月在延安初演,引起了巨大反响,很快传遍全中国,对当时的抗日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三)赏析作品 1、欣赏保卫黄河 2、思考问题 中华儿女不能像猪羊一样任人宰割,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同学们欣赏保卫黄河回答作品的创作手法有哪些?展示问题:作品的创作手法:对比、重复、模仿 说一下歌曲的演唱形式? 演唱形式:歌曲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式 老师归纳:听完以后有什么感觉?(激昂、兴奋)情绪上与前几个乐章形成鲜明的对比,它以生气勃勃的战争精神构成了它的音调特征。无论在万山丛中,还是在青纱帐里,到处掀起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作品用了轮唱这种群众性的合唱方法,并穿插“龙格龙格龙”的装饰句,增强了生动、活跃的气氛。为什么要用这种演唱形式呢?(学生回答后归纳)抗日高潮此起彼伏,有如后浪推前浪,以排山倒海之势, 表现出革命力量的不断壮大,如黄河滚滚洪流把敌人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 复听保卫黄河。思考作品的创作手法、演唱形式 四、小结 五、布置作业 写一篇简短的欣赏黄河大合唱的感受。 赏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七乐章 黄河大合唱 课 型:欣赏与合唱 授 课 人:赵永玫 授课年级:五年级 教材分析:黄河大合唱的音乐以群众歌曲的音调作基础,同 时吸取了民间音乐的因素,音乐语言通俗易懂,明快简练,使这部具有交响诗、史诗性的大合唱,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有又群众性的特点。可以说,黄河大合唱是一部表现革命内容,反映时代精神,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大型音乐作品。它在我国近代音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对后来的大合唱及其他体裁的音乐创作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有八个乐章的大型声乐名曲:包括黄河船夫曲(齐唱与合唱)、黄河颂(男中音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朗诵歌曲)、黄水谣(齐唱)、河边对口曲(男声对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轮唱)、怒吼把黄河(合唱)。 教学要求: 1、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感受作品中磅礴的气势,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及事迹,和这部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意义。 2、通过对保卫黄河中轮唱的练习,进一步感受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像黄河滚滚洪流,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斗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的气势。 教学重点:通过对轮唱的感受,体会它所带来的艺术效果。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大歌片、钢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近黄河、远望黄河、感受黄河的雄伟与磅礴 1、走进黄河:黄河船头曲(齐唱与合唱)出示课件 同学们,你们到过黄河吗?你们渡过黄河吗?你们真正地感受过黄河的雄伟吗。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从昆仑山下浩浩荡荡地奔向黄河。五千年来她奔流不息。人们常把黄河比作母亲。黄河两岸的人民在她的哺育下生活得非常幸福。当日本 _的铁蹄踏遍了中华大地时,她却经历了一场劫难。那是一段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日子。人们流离失所,四处逃亡。 正是这个时候,我们的爱国音乐家冼星海在外留学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来到延安,用自己的音乐投入到了革命斗争当中。黄河大合唱诞生了,让我们在他的音乐里感受黄河的伟大,了解黄河的历史!(聆听黄河船夫曲) 提出前两个问题,带着问题去聆听(欣赏音乐可采用先听后讲的方法。聆听前可设置适量的启发性的问题, 以利于学生有目标、有侧重的聆听。聆听后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讨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旋律有什么特点?(坚定、有力) 2、歌词有何特点? (富有韵律感“乌云啊,遮满天!浪涛啊,高如山!冷风啊,扑上脸!伙伴哪,睁开眼?”) 3、这样一段富有韵律的歌词,配以有力的旋律,使这首歌曲更像一首什么样的歌曲?(劳动号子) 我们仿佛看到了船夫们渡黄河时与波涛挣扎的情形,它只是一首劳动号子吗?(它不仅仅是一首劳动号子,他充满了战斗的力量,更像是一首战歌。唱出了乌云满天、惊涛拍岸的黄河激流;唱出了船工们万众一心同狂风巨浪顽强搏斗。) 正如星海同志自己说:“象征斗争的不断性”。体现了作者在创作上的思想深度。 2、远望黄河:黄河颂(男中音独唱)出示课件 黄河象征着我们伟大的民族,让我们站在高山之巅,远望黄河,俯看中华大地时,你有怎样的感受。让我们在黄河颂中体验一下:(黄河颂片断) 师:乐章的开始是一个音域宽广、气息深长的音乐主题,这一个“高”字,仿佛真的把我们带到高山之巅,那么这时候你看到了怎样的黄河,歌曲带给你有怎样的感受? (远处的黄河裹着泥沙滚滚而来,他一泻千里,掀起了万丈狂澜,他奔腾阒,呼啸着奔向远方) (显示了黄河的雄伟气魄!表象出中国人民犹如巍巍昆仑屹立在世界东方!) 二、作品、作者介绍: (由以上的两首歌曲引出对这部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意义了解, 并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及事迹。这一部分内容可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课余查阅资料,课上进行讨论的方法。教师的讲解要少而精。) 黄河大合唱一共有八个乐章,有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水谣、黄河怨?每个乐章都以不同的演唱形式,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了不同的艺术形象。 这首歌写于1939年,光未然:这首歌的词作者,由于在游击区堕马受伤,躺在担架上,渡过黄河,被送到延安去治疗。一路上,他把渡黄河的所看所想,写成了一首长诗黄河吟。当冼星海拿到歌词非常激动,他长夜未眠,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所有的谱曲工作。黄河大合唱的演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仿佛依稀可见:在一排排窑洞下面的斜坡上,一百多人的合唱队正在排练着,队员们一个个精神抖擞,指挥者挥动着有力的双臂,激昂的表情,犹如指挥一场紧张、激烈的斗争。他,就是冼星海。此后,黄河大合唱迅速传遍全国。 _同志听了这部合唱,随即在星海的笔记本上写下“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的题词。 三、了解黄河的历史,以及中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历程 (朗诵部分由学生完成,使学生充分地融入到作品的感情当中) 让我们欣赏黄河大合唱几个乐章中的片断:出示课件 、黄水谣:黄河是我们的母亲,她灌溉着两岸的千里沃土,千百年来勤劳的人民在黄河两岸幸福的生活着。而敌寇的铁蹄踏遍了中华大地时,人们生活在了水生火热之中,黄河的历史就像中华民族的苦难历史一样深远,让我们听听那苦难的呻吟:(学生朗诵) 聆听黄水谣片断 、河边对口唱: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你听!两个流离失所 的老乡,在黄河边不期而遇,各自诉说着自己的不幸的命运:(学生朗诵) 聆听河边对口唱片断 、保卫黄河:最终,他们终于踏上了“打回老家去”的战斗道路。那不只是两个人,而是一批又一批决醒了的 _。抗日队伍不断壮大,黄河的洪流势不可挡。(学生朗诵) 聆听保卫黄河 四、学唱保卫黄河,感受轮唱在歌曲中艺术的效果 (听的活动应尽量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以避免单纯的听音乐和教师枯燥的讲解,使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另外,让学生亲自都入到歌唱当中也能使学生更好的体会生气勃勃的战斗精神和斗志昂扬的战斗热情。) 、我们在保卫黄河中听到了几个声部的轮唱? 、歌曲中的轮唱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它仿佛让我们感到了革命队伍在斗争中不断地发展壮大,像千军万马势不可挡,象黄河的滚滚洪流,把侵略者淹没在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虽然,我们此时此地没有窑洞,没有冼星海为我们指挥,但我想请同学们去体会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是以怎样的豪情在演唱这首歌曲。 (出示大歌片):保卫黄河 、全班跟钢琴齐唱保卫黄河 、二声部轮唱练习 加入三部轮唱 保卫黄河是一首进行曲体的轮唱曲。轮唱是一种群众性的合唱方法,同时也是很有艺术效果的表现方法。用轮唱的层层加入,表现出革命力量的势不可挡。 五、总结 黄河大合唱的诞生,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鼓舞人心,振奋斗志,激励着无数的革命志士,投入到了革命斗争当中。怒吼吧,黄河时整部大合唱的曲终,他发出了强大无比的战斗的号召,觉醒了的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发出了呐喊。 欣赏怒吼吧,黄河出示课件 ( 在聆听中结束本课的内容) 黄河大合唱教学 乌鲁木齐八一中学 赵永玫 全日制义务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与相关文化是音乐课人文学科属性的集中体现,是直接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学习领域。它有助于扩大学生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鉴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因此,围绕课改教学目标及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展开了本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的设计。 黄河船夫曲和保卫黄河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十册的一课内容,我对本课进行了一些扩充,使学生对黄河大合唱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的体验与感受歌曲的情绪。” 我的目标是: 1、通过欣赏黄河大合唱,感受作品中磅礴的气势,了解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及事迹,和这部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意义。 2、通过对保卫黄河中轮唱的练习,进一步感受革命队伍千军万马势不可挡,像黄河滚滚洪流,把侵略者淹没在人民斗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的气势。 内容: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有八个乐章的大型声乐名曲:包括黄河船夫曲(齐唱与合唱)、黄河颂(男中音独唱)、黄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律知识培训中学生民法典主题班会-班会活动
- 2025年陕西省宝鸡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山西省晋中市导游资格全国导游基础知识模拟题(附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美术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分析与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药学专业知识试卷(药品研发)
- 阿坝职业学院《公差设计》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茂名农林科技职业学院《大数据运维》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医科大学《框架应用开发》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重症卒中管理指南(2024)》解读 3
- 2025年初级隐私计算工程师必-备知识面试预测题及解析
- 担保合同与保证合同(标准版)
- 沉浸式戏剧市场推广渠道创新与2025年策略研究报告
- 银行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类似竞赛题型部分)
- 加盟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模板
- 医院节能培训课件模板
- 2025年初级工程测量员考试试题(附答案)
- 民族文化宫2024年度面向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公开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2025低空经济发展及关键技术概况报告
- 学堂在线 经济学原理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年湖北省宜昌市【辅警协警】笔试模拟考试(含答案)
- 2025学校“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及会议记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