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23马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很实用)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作者韩愈,字退之,河北昌黎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其散文气势雄健有力,语言精练。是唐朝的文学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代表作品昌黎先生集。学过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故虽有名马:即使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屈辱,埋没。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才美不外见 通“现”见 且(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同 策之不以(按照)其道: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得执策而临之:面对 其(难道)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三 、按原文填空。 1、表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 其真不知马也。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是: 策之不以其道,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 8、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韩愈马说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环境对人才的决定作用。 10、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现作者愤世嫉俗心情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1、千里马最悲惨的遭遇的句子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2、文中最能表现 _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句子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3、本文的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比喻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的封建 _;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封建 _。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哪些遭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遭遇”(见课文)。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七、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修辞:排比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八、怎样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因为首先是没有得到正常的喂养,食不饱,本领根本表现不出来,所以和普通的马都无法比,与食马者的无知愚妄浅薄,才造成了这样的原因。 九、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揭示了封建 _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作者希望 _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十、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本文通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人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 _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表达了作者对封建 _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和抨击。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 十一、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的理解? 写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也写出来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如果没有伯乐,我们也要自己储备知识能量,寻找机会,创造机会,为社会做贡献。 十二、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同作者的观点的?说说理由。 赞同。因为在封建社会即使有人才,没有伯乐的发现也会被埋没甚至被摧残。 十三、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并愿意在这里工作。 十四、对于人才,有人主张“待遇留人”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将采取什么办法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 尊重人才,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这里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和发展。 十五、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 _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十六、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样。马说是让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是上层领导到下层去选拔人才 十七、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下联:仕途失意作马说 十八、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请结合文本与现实生活谈谈看法。 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19、马说一文题目中的“说”是什么意思? 答: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答: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运用了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 21、本文在写作上主要有什么特点?答:托物寓意。 22、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拟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答:无才难做千里马,有志可成万里驹。 马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学过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故虽有名马:即使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屈辱,埋没。骈死于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 通“现”见 且(况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 同 策之不以(按照)其道: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得 执策而临之:面对 其(难道)真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三 、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6、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是: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本文的主旨是: 8、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韩愈马说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环境对人才的决定作用。 10、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现作者愤世嫉俗心情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的比喻义。 千里马人才 伯乐识别人才之人 食马者不识别人才的封建 _。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那些遭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遭遇”(见课文)。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七、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修辞:排比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八、怎样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因为首先是没有得到正常的喂养,食不饱,本领根本表现不出来,所以和普通的马都无法比,与食马者的无知愚妄浅薄,才造成了这样的原因。 九、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揭示了封建 _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作者希望 _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十、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 十一、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的理解? 写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也写出来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如果没有伯乐,我们也要自己储备知识能量,寻找机会,创造机会,为社会做贡献。 十二、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同作者的观点的?说说理由。 赞同。因为在封建社会即使有人才,没有伯乐的发现也会被埋没甚至被摧残。 十三、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的意志并愿意在这里工作。 十四、对于人才,有人主张“待遇留人”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将采取什么办法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 尊重人才,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这里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和发展。 十五、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 _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十六、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样。马说是让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是上层领导到下层去选拔人才 十七、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 下联:仕途失意作马说 马说练习题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_,字_,_代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的美誉。后世称其为_。为_之一。是唐代_的领袖。 2.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不饱(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策之不以其道(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执策而临之(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4.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 千里马有怎样可悲的遭遇:_,_。 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 人们常用文中两句话概括自己怀于不遇,这两句话是:,_,_。 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表达了才能之士的悲愤的句子:_!_?_。 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 有一个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我们联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话是:_,_。 文中哪句话包含了一个反题,指明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_,_。 5.一个人骤然得志,官职升得很快,用一个与马有关的成语来比喻:_。 在封建社会里,有才能的人被压制、埋没,而一个人一旦得势,则亲朋好友即使平庸也跟着发达,所谓“一人得道,_”。 二、阅读研究 6.借千里马和伯乐的传说,巧妙地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作者愤慨的情感。说说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策马者”分别比喻什么? 7.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指明了千里马和伯乐的什么关系? 8.“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9.“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几句话的理解? 11.“安求其能千里也?”一句用了什么修辞?其作用是什么? 12.找出文中描写“食马者”平庸、 愚妄浅薄的语句,并说明其所用的修辞方法有作用? 13.读到“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时”你有什么感受? 14.本文结尾两句,对全文有什么作用? 15.“ 策之不以其道”中的“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16.你怎样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17.作者的人才观中什么?你对这种人才观是怎样看的? 18.联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人才和伯乐之间的关系的? 19.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和本文阐述的观点是否相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20.“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做简要阐述。 21.根据本文内容,从千里马角度谈起,分别以“有志”和“无才”为首词,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有志_;无才_。 2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遇到刘备后,才有隆中决策,才有火烧连营,才有请根据课文内容和已有提示,将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补充后不少于七言) 有_方显_; 无_岂有_。 23.根据文意,请尝试创作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联,对千里马或伯乐表达自己的心声。 上联:_; 下联:_。 24.有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千里马而言,伯乐自然是他永世的知音,遗憾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千里马很少能遇到伯乐。请你联系本文文意,给下面的句子对一个下联。 上联:良马有幸遇伯乐 下联:_。 25.有人曾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千里马而言,伯乐自然是他永世的知音,遗憾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千里马很少能遇到伯乐。请你联系本文文意,给下面的句子对一个下联。 上联:世上岂无千里马; 下联:_。 26.你认为要成为千里马应如何去做? 27.学完马说后,你认为应该该去“识才和选才”。结合社会实际谈一谈。 28.本文借千里马说明了伯乐的重要性,三国演义中称得上是千里马的是哪两匹马,其最终主人分别是谁? 29.古往今来,曾有许多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 _埋没甚至迫害过,这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尽的感慨。请写出其中的两人及他们发出的感慨。 30.在当今社会,你认为伯乐和千里马哪个更重要?请举例说明。 31.在当今社会,你认为“千里马”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 32.作者把千里马不能千里归罪于食马者,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 33.作者以千里马比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5略 二、阅读研究 6.伯乐:识别人才,利用人才的封建 _。千里马:有才能的人。食马者和策马者:埋没人才,愚妄浅薄的 _。 7.提出中心论点,开篇点出论证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 8. _昏庸浅薄,世上缺少识别人才的伯乐。 9.愤世嫉俗,对 _不能识别和选拔重用人才的不满,对被压制折人才的同情,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抑郁心情。 10.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如果没有伯乐,即使有千里马,也不能被人发现,也就等于没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 11.反问。表达作者愤怒谴责“食马者”的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嘲讽,把“食马者”的平庸无能写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13.对千里马的遭遇的深切同情,对封建 _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表示强烈愤慨。 14.点明文章主旨。“不知马”三个字是文章主旨所在。 15.千里马的特性。 16.对封建 _不能识别人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流动资金外汇借款合同范本
- 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河北省清河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度内退员工离职后权益保障合同
- 2025年拖拉机驾驶培训与考核服务合同书
- 2025年船只租赁及港口操作服务合同范本
- 2025版外墙防水施工项目索赔处理合同
- 2025年抵押担保环保技术投资合同
- 2025版农业科技企业种植技术员聘用合同范本共3
- GB/T 618-2006化学试剂结晶点测定通用方法
- GB/T 28799.2-2020冷热水用耐热聚乙烯(PE-RT)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 办公室工作手册(国企、事业单位版本)
- 警械使用课件
- 英语词汇学教程-全套课件-
- 《电子商务概论》(第3版)白东蕊主编-第一章电子商务概述
- 儿童气管插管医学课件
- 建筑工程从数字化建造到智慧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1 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第四课时|译林版(三起) (共18张PPT)
- 水利工程安全防洪度汛专项方案-版
- 先天性复拇畸形虎口形态特点及治疗策略-PPT幻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