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阅读练习及答案 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对比鉴赏导学案(原创) 【学习目标】 1、掌握诗歌借景抒情、运用典故等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2、比较阅读,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诗在风格上的差异。 3、进一步熟悉“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诗歌鉴赏方法。 4、熟读并背诵这两首诗。 【学习方法】“三品”:(以小组为单位)品读+品赏+品议。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部分 1请同学们提前详细查阅临安春雨初霁的相关背景等资料。早自习多诵读,疏通字句,初步弄懂诗歌大意,以已学的鉴赏知识试着去赏析本诗,然后与书愤作对比阅读。 2知识回顾高考考查古代诗歌鉴赏的“四个方面”: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与观点态度。 3陆游作者名片(详见导学案P27或学习指导P17)陆游(11251210)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浙江绍兴)人。公元1210年临终前写下绝笔诗示儿,至死不忘北定中原,收复失地。诗风雄浑豪放,慷慨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二、自主学习探究 (一)【书愤背景】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此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62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载,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现实情况:壮志难酬,年华空老) 1、本诗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提示:联系典故的内容回答) 明确: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 史檀道济传。“出师一表” 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歌凝练,含蓄,曲折,而不直露。 2、颔联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采用了“蒙太奇”式的意象组合手法,遂成千古佳句,请简要用分析此手法妙在何处?(提示:要结合诗句具体内容) 明确:只用六个名词组接,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雄伟,壮阔(丽)的战 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中原的志向具体化,形象化。 3、这首诗称颂了诸葛亮的出师北伐(伐魏)。陆游为什么特别喜欢吟咏诸葛亮?(提示:联 系历史背景) 明确:对诸葛亮的仰慕,以此自勉,他“功盖三分”,在出师表中为国 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品格鼓舞并砥砺着诗人。陆游用典明志,以诸葛亮自况(自比),渴望能像诸葛亮一样出师北伐建功立业,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的平生志向。(借古讽今:其实也把批判的矛头暗暗指向南宋的昏庸无能 _身上。) (二)临安春雨初霁背景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也写于淳熙十三年,此时他已62岁,在家乡山阴(浙江绍兴)赋闲。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清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被罢官6年后重新起用。又被任用为严州(浙江建德)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补充:宋孝宗召见时对他说:“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显然是不想重用他。迫于“皇命”,碍于生计,只好接受。) 1. 简要回答“小楼”这一意象表现了陆游何种思想情感? 明确:“小楼”是忧伤惆怅的代名词,古人登高常生发出一股悲凉的情绪。如李煜的虞美人中写道“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通过“小楼”意象将离愁别绪、国难家仇的伤感抒发得淋漓尽致。陆游也是如此,在“小楼”听了一夜的春雨,正是惆怅所至,抒发了自我落寞的情怀。 2、阅读颔联和颈联,简要回答这两联选取了一系列的意象表现了陆游的何种思想感情?这两联表面上表明诗人闲居的雅趣,实际上又有何深意,试作分析?(提示:结合作者所处的时代思考) 明确:表现了作者旅居京城时郁闷、孤寂和壮志难酬的感伤和无奈。颔联“小 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一夜”两字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心头。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沉,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颈联中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 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作者人生无奈的惆怅感慨。 3、临安春雨初霁一诗与陆游许多雄浑豪放的战斗风格的是不同,这首诗所表现的风格如何?请通过分析诗的内容揣摩诗的意境,仔细体会。 明确:恬淡静雅之中惆怅沉郁,诗风含蓄蕴藉婉深。此诗貌似写恬淡、闲适的临安春雨杏花景致,实际上抒写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厌倦。表面上看来写极了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其背后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壮怀难酬、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含蓄而又深蕴,个中滋味需要细细品味。 三、合作探究讨论 请结合创作背景及诗歌内容,具体谈一谈临安春雨初霁与书愤这两首诗在表现 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提示:从意象的选取上着眼分析) 明确:这两首诗均写于陆游62岁的时候,从意象上看临安春雨初霁中 纱、小楼、春雨、深巷、杏花、矮纸、晴窗、细乳、茶、素衣等意象表面给人以清新闲淡的感觉,实则隐藏着诗人无限的感伤与惆怅,那种报国无门、壮怀难酬、蹉跎岁月的落寞情怀。临安春雨初霁意象以实为主,叙述现在。诗风:恬淡静雅之中惆怅沉郁,诗风含蓄蕴藉婉深。(“婉”) 而书愤中的中原、山岳、楼船、夜雪、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 等这些有恢弘气势,有力度的意象给人以壮阔的体验。书愤意象以虚为主,回忆过去。整首诗给人以大气磅礴,慷慨悲壮的感觉。(“豪”)(但都表达了诗人报国无门、壮怀难酬,矢志不渝的情感,只是表达情感的方式不一样。人的性格是复杂的,诗人也如此。这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的陆游,诗人内心世界的另一面。) 课堂归结:。 四、课外巩固提升练习 运用本课学习的对比阅读鉴赏的方法,试着比较李白的越中览古与苏台览古 在主旨、写法上的异同。(见课本“推荐作品”部分P19) 五、材料拓展延伸 陆游爱国诗歌小结: 陆游诗歌成就显著,现存9300多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最突出的部分, 是反映 _的高昂的爱国诗篇,这些诗歌,洋溢着燥热的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一)体现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夜读兵书 常恐埋山丘,不没委锋镝,书悲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引 (二)与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对其尖锐的讽刺。 褚只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 诸公可叹善谋身, 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公卿有党椰宗泽,惟 无人用岳飞夜读范玉能揽辔录 (三)在幻想或梦境里寄托了自己的拳拳报国壮志与理想 。 三更抚忱忽大叫,梦中夺没权亭吴楼上醉书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补充:“素衣莫起风尘叹” 放翁,无可奈何的你,心事浩淼的你,最终归老林泉,而你的这一声长叹,却在 _ 长空里,回荡千年。 本课结束语: 你的对手在大宋的朝廷里,他们躲在阳光射不去的最潮湿的角落,他们附着那个姓赵的家伙,一遍又一遍地算计你,让你满手的力量无法释放,让你的剑抽不出来。无路请缨,空怀长风;欲死报国,不见战场。 你只能在那个名叫大宋而其实很软很弱的国度里,把那段长城在内心里修筑,巍巍浩荡,坚不可摧。但岁月的侵蚀终是抵挡不了,时光使你的貂裘暗淡了光色,使镜中如霜的鬓发更接近秋天。 书愤自主赏析导学案 一、读字音 那知( ) 大散关( )塞上( )衰鬓( )千载( )伯仲() 二、释词语 书愤 北 气 渡 名世 堪 伯仲 (写/名词用作状语,向北/复失地的豪情壮志/渡口/名传后世/原来是兄弟长幼的次序,引申为衡量人物差等之意) 三、诵佳句 1楼船夜雪瓜洲渡,。 2 ,镜中衰鬓已先斑。 3出师一表真名世, 。 四、明作者 陆游(11251210),字 ,自号 。 (朝代)著名诗人。生当北宋危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思想的熏陶,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后官至宝谟阁待制。主张坚决抗金,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作品充满强烈的 激情。作品集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后人辑录有放翁词。 (务观/放翁/南宋/爱国主义) 陆游爱国诗歌小结 陆游诗歌成就显著,现存9300多首,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其中最突出的部分,是反映 _的高昂的爱国诗篇,这些诗歌,洋溢着燥热的爱国热情,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战斗性。 (一)体现那种”“铁马横戈”、“气吞残虏”的英雄气概和“一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夜读兵书 常恐埋山丘,不没委锋镝,书悲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引 (二)对投降派的坚决斗争和尖锐讽刺 褚只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 诸公可叹善谋身, 误国当时岂一秦追感往事 公卿有党椰宗泽,惟 无人用岳飞夜读范玉能揽辔录 (三)从幻想或梦境里寄插花了的报国理想 三更抚忱忽大叫,梦中夺没权亭吴楼上醉书 夜阑臣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五、寻背景 南宋时,金兵入侵,中原沦陷在即。那时南宋当局却偏安江南,不思北伐。陆游主张抗金,触犯了投降派的利益,所以一再遭到打击排斥,多次被罢官。这首有名的七律作于宋孝宗十三年(1186年),此时陆游已61岁,在山阴闲居了6年,少年时“扫胡尘”“靖国难”的志向眼看就要化为泡影,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在悲愤失望中他挥毫写下了这首诗。 六、明诗意 1.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一句与辛弃疾的“可怜白发生”的情感一句相似。 B“早岁那知世事艰”中“那知”一词隐含着对年轻时不知世事艰难的自责。 C“渴望万里从戎、以身报国的豪壮理想”和“壮志难酬、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相互激扬,愈是悲愤,对理想愈是执着;对理想愈是执着,悲愤也愈是强烈。因而这首诗歌既热情奔放,又深沉悲怆。 D陆游始终坚持抗金,即使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成为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 2.本文用了何典故?有何作用? 七、析诗歌 1首联哪几个字能体现作者的悲愤之情?请简要说明。 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它在写景上有怎样的特点?请写出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他诗句。 3请简要分析颈联中“空”和“已”的表达效果。 4如何理解“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两句诗?请运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的手法加以赏析。 5.对比赏析 临安春雨初霁(南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斜行”的“行”字,有的人读hng,作名词;有的人读xng,作动词。你认为哪个恰当,简要说明理由。(3分) (2)有人认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请运用“知人论世”方法,简要谈谈你的看法。(7分) 附:临安春雨初霁赏析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骀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写得形象而有深致。传说这两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历来评此诗的人都以为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晁君诚“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赢马乾残刍”,是以卧听马吃草的声音来刻画作者彻夜不能入眠的情景。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做什么呢?于是有了五六两句。 而且“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多被后代人用作暗喻暗讽,有新旧更替之意。与“清风无故乱翻书”有相同作用,都是暗讽新朝代更替旧朝代。不过鉴赏此诗,当品其意韵,至于更多的意思,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想法,慢慢品吧。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据说张芝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因为是小雨初霁,所以说“晴窗”,“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是南宋时期的一种茶道,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尾两句。 陆机的为顾彦先赠妇诗中云:“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不仅指羁旅风霜之苦,又寓有京中恶浊,久居为其所化的意思。陆游这里反用其意,其实是自我解嘲。“莫起风尘叹”,是因为不等到清明就可以回家了,然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书愤自主赏析导学案答案 1.A 2.用了两个典故:塞上长城,出师一表。“塞上长城”的典故出自南史。檀道济传。“出师一表” 出自三国志。用典使诗文含蓄,曲折,不直露。 1. “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作者因主战而受排挤迫害,艰难坎坷。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字。 2. 只用六个名词组接,意象两两相合,便有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意象选取甚为干净、典型,勾勒出两幅气壮山河的战争图画,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示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3. 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宏伟志向无法实现而产生沉重的失落感。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已”字又刻画出诗人功业未成、人已将老的悲愤。 4.这两句诗是用典明志,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诗人正是以诸葛亮的出师表自勉,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结句揭示全诗“愤”的由来,将全诗批判的矛头集中到南宋投降派身上,用“千载”反诘,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5.(1)(3分) “行”与下句“乳”词性对应,符合律诗对偶规则。因此作名词,读xng。 作动词读,与“斜”“草”二字相应,足见挥洒自如,草书飞舞。 理由充分给2分,其他言之成理即可;表达流畅给1分。 (2)(7分)抒发了作者旅居京城时郁闷、孤寂和壮志难酬的郁愤之情。 首联:“薄似纱”“谁令”“客京华”“风尘叹”等字句,可知作者不得志,难展抱负,所以有无奈之叹。 颔联:“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绪。“一夜”两字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虽然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用意还是要表达自己的郁闷与惆怅,而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颈联: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尾联: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疏通这首诗的文意,体会诗中所蕴涵的诗人的思想感情,古代诗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 2. 引导学生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3. 诵读、体味、欣赏这首诗。 二、学习要点 1. 鉴赏临安春雨初霁。 2. 通过阅读文本,掌握宋诗的鉴赏方法。 三、作者生平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是南宋爱国诗人的杰出代表。 陆游出生于战乱年代,他出生的第二年赶上靖康之乱,随他的父陆宰离开中原。他小的时候受父辈们熏陶,关心国事,?很早就立下了击退胡人,恢复中原的雄心壮志。陆游岁参加进士,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而受到秦桧的忌恨,复试时被黜落,直到秦桧死后才得入仕。他在后来的仕途中又两度因力主抗金而被免职。但陆游的爱国情怀始终没有改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是最有力的证明。 陆游的生活经历:岁以前,他任镇江通判等职,后因赞助张浚北伐而罢职家居;自岁入蜀从军至岁被劾罢官;岁以后在山阴农村闲居年。陆游的诗歌创作过程也可分成与之相应的三个阶段,其中第二个阶段是陆诗臻于成熟的关键时期。其间,他在地处抗金前线的南郑受到紧张、豪迈的军营生活的激发,领悟到应该改变早年专以“藻绘”为工的诗风,而追求奔放的风格。至此,他的创作产生了质的飞跃。最能体现陆诗雄放风格的七古名篇如金错刀行、胡无人、长歌行(人生不作安期生)、关山月、秋兴(成都城中秋夜长)等都写于入蜀从军以后的十年间,说明陆游诗的主导风格正是在巴山蜀水之间奠定的。正由于这个原因,陆游把自己的诗集题作剑南诗稿。 陆游与江西诗派也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师从曾几,又私淑吕本中,受曾、吕二人的影响较深。(其中包括爱国思想的熏陶和艺术创作上的影响)然而陆游虽然从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 中获得了增进艺术修养的启示,他在早年写诗的时候也曾仿效过黄庭坚、吕本中等江西诗人的风格,可是他的艺术个性和才力远远超越了江西诗派。他很快超越了曾几、吕本中等师辈的成就,并以明朗瑰丽的语言、奔放磊落的情调和江西诗风的作品区别开来。 除了借鉴江西诗派以外,陆游还广泛地学习前代的优秀诗人。在陆游很欣赏的古代诗人有屈原、杜甫,国家多难,报国无路,共同的遭遇使陆游与屈、杜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然而南宋小朝廷偏安于半壁江山,陆游的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使陆游非常苦闷,他只有在幻想中才能得到安慰和解脱。于是本质上属于写实性质的陆诗却时常需要借助浪漫幻想的表现方式,而李白那种独往独来、飘逸轻狂的人生态度和变化莫测的艺术构思也就成为陆游倾心学习的对象。因此,陆诗中既现实主义的特点,又运用浪漫主义的技巧,将两种诗风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此外,岑参和陶渊明也受到陆游的重视。在陆游心目中,岑参是仅次于李、杜的唐代大诗人。这显然是由于岑诗多写边塞奇丽风光和军营的豪壮生活,正与陆游所向往的从军生活情趣一致。当陆游退居山阴农村后,陶渊明恬淡的生活态度和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又成为他仿效的典范。兼收并蓄,杂去百家的学习态度使陆游从前代诗歌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也使陆诗的题材和风格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四、作家作品 1.作品概述 陆游一生勤奋创作,流传至今的诗就有九千四百多首。诗歌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爱国主题的日常生活和情景的吟咏。 其中爱国题材的作品有: 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中“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写出了沦陷区人民对故国之师的期待。 金错刀行写出了南宋军民不甘屈服的气概:“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关山月诗中假托一位老战士之口,痛责 _一纸和议抛弃半壁江山、苟且偷生贪图享乐的无耻行径,倾诉了爱国将士和沦陷区人民的满腔悲愤。这正是南宋中叶沉闷的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千古流传,是一首自抒报国壮志的忧国深思的作品。诗人将个人的遭遇和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这种高度爱国主题不但贯穿了他长达年的创作历程,而且融入了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精华的灵魂。 其中描写日常生活题材的诗有: 游山西村赞美宁静的村景和淳朴的民风。 临安春雨初霁抒写以京华红尘的厌倦,但对江南春雨和书斋闲适生活的描写却优美动人。 沈园二首,写出诗人故地重游,怀想亡妻唐婉所做的爱情诗歌,古代歌选修临安春雨初霁教案。陆诗中爱情诗的数量虽少,但此二首是难得的精品。 2.重点作品 陆游擅长的诗体是七言诗,他的七古、七律和七绝的成就都很高。 陆游的七言古体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既有李白的飘逸奔放,又有杜甫的沉郁顿挫,形成独特的诗风。如长歌行: 人生不作安期生,醉入东海骑长鲸。犹当出作李西平,手枭逆贼清旧京。金印煌煌未入手,白发种种来无情。成都古寺卧秋晚,落晶偏傍僧窗明。岂其马上破贼手,哦诗长作寒螀鸣?兴来买尽市桥酒,大车磊落堆长瓶。豪竹哀丝助剧饮,如巨野受黄河倾。平时一滴不入口,意气顿使千人惊。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空有声。何当凯旋宴将士,三更雪压飞狐城。 笔力清壮顿挫,结构波澜迭起,恢宏雄放的气势寓于明朗晓畅的语言和整饬的句式之中,典型地体现出陆诗的个性风格,故被后人推为陆诗的压卷之作。 陆游的七律尤以对仗工整而著称,陆诗的对仗常常能做到一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至雕琢,同样体现出平易近人的倾向。如夜泊水村: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陆游的七绝笔致流传,情韵深永,剑门道中遇微雨是其代表作: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悲愤的情绪出之以清丽流转的字句,情致深婉,颇有唐人绝句意境回归的迹象。 五、本文创作背景 陆游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淳熙十三年,此时他已62岁,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 兴)赋闲了5年。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清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 诗中描写的是江南的春雨和书斋的闲适,寄托的是对世态炎凉的感叹和对京华红尘的厌倦。 六、课文讲解 1. 课文朗读 听录音,体会诗意。 学生自读,教师注意点拨。 2. 课文分析 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七言律诗是陆游62岁在临安所作,诗中写了江南的春夜,通过杏花春雨,表现了临安的独特风光,抒写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和对京华红尘的厌倦。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诗的开头就用了一个独具匠心的巧譬,感叹世态人情薄得就像半透明的纱。世情既然如此浇薄,何必出来做官?所以下句说:为什么骑了马到京城里来,过这客居寂寞与无聊的生活呢?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伤基本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灌区节水灌溉技术高级培训班模拟试题集
- 幼儿园中班安全教案《不招惹捕捉小蜜蜂》
-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课件
- 田忌赛马课件
- 山东省德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学情评估(含答案)2025-2026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演讲
- 用电安全知识培训课件小结
- 生猪行业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如何提高医药行业客户服务水平与满意度
- 课件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专家版8第八讲 共奉中国与中华民族内聚发展
- 鼻饲肠内营养腹泻的护理
- 高压氧舱培训
- 2023年北京邮电大学招聘笔试真题
- xx公路与天然气管道交叉方案安全专项评价报告
- 药店员工培训与考核制度
- 检验科技术人员基本技能考核表2014
- 《教育心理学(第3版)》全套教学课件
- 鹧鸪山隧道瓦斯地段专项施工方案
-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