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新进展,儿童安全合理用药儿童常见疾病治疗用药,第一部分 儿童安全合理用药,儿童合理用药的概述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 儿童如何安全合理用药,儿童合理用药的概述,合理用药即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当的使用药物。全世界非意外死亡人员中,1/7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据统计,我国医院不合理用药占用药比例的12%32%;儿童用药不良反应率达到12.9%,新生儿更高达24.4%。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的主要杀手。必须严格掌握儿童合理用药的原则,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儿科生理特点与药品不良反应的关系,儿童生长发育迅速,药品在体内的代谢过程与成人有很大的差异,易发生不良反应。婴幼儿、新生儿由于肝脏代谢酶及功能系统发育不完善,可使某些药品的代谢减慢,半衰期延长,易引起不良反应儿童肾功能发育不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排泄慢,使毒性增加,儿童泌尿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比成人较高。儿童药物蛋白结合率较成人低,游离药物浓度高,易导致更强的药理作用及中毒。,新生儿皮肤、黏膜相对面积较大,且黏膜娇嫩角质薄。有些外用药可透过皮肤吸收引起全属性损害,如:酒精。新生儿、婴幼儿血脑屏障发育不成熟,药物易于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导致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激素。 阿片类引起呼吸抑制。如:吗啡及镇静药。 抗组胺药(第1代)、氨茶碱、阿托品等引起昏迷 及惊厥。 氨基糖苷类使听神经受损。 在成人不易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如多潘立酮(吗丁啉)在婴幼儿也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安全用药永恒主题,正确用药剂量,正确用药时间,是用药安全的保障。服用的有些药物合用会改变药性。处方药要正确指导用药,非处方药 严格按照说明书中规定剂量 执行,不宜擅自增加与减量。 或根据体重计算用量。,儿童合理用药的基本原则,一种药物可治疗的疾病,不应用多种药物低级抗生素可治疗的疾病,不用高级抗生素用药途径:根据疾病的种类与严重程度,口服不选肌肉、静脉,最大程度降低输液带来的风险;慎用肌肉注射治疗。选择安全、有效、毒副作用小、适合儿童的药物。正确诊断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前提。,针对性的选择药物,尤其是抗感染药物;避免药物滥用、错用及重复使用。通过血常规、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确定是细菌、病毒感染及相应病原体。选择合适剂量,按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小儿剂量。临床上结合病情及疾病适当调整。观察小儿用药后反应,及时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儿童如何安全合理用药注意事项,正确诊断及选择合理药物,选择合适剂量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选择给药时间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避免药物食物间的相互作用,(1)避免重复用药,复方制剂名称不同、成分相同,避免重复用药。有些感冒、止咳药成分相同: 如:金丽双牌氨金黄敏颗粒:对乙酰氨基酚150mg盐酸金刚烷胺50mg、人工牛黄10mg、扑尔敏2mg。 护彤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对乙酰氨基酚125mg、人工牛黄5mg、扑尔敏0.5mg。许多复方中药制剂,也存在同样问题。清热解毒、健儿清解液.,(2)观察小儿用药后的反应:,熟悉药品说明书,了解药物的副作用,持续时间;观察及 了解小儿用药后的反应,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 如:使用退热药后,儿童如出汗过多,家长就及时给儿 童换干爽的内衣,并注意保暖。同时为儿童补充足够的饮水,以防虚脱。不良反应:不可预测,较少见。副作用较严重:包括呼吸困难、皮疹、皮肤瘙痒、水肿、眩晕、心律异常、恶心、呕吐。,(3)合理给药途径,选择适当的给药途径,有吸入、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肛门直肠注入等。不同给药途径疗效不一。给药途径的原则:口服给药相对安全;年长儿尽量口服急重症考虑使用静脉给药有些药物(如地高辛),口服较肌肉注射吸收快,应引起注意地西泮溶液直肠灌注及静脉比肌肉注射吸收快,更适于迅速控制患儿惊厥皮肤黏膜用药易被吸收及可引起中毒,体外用药时应注意,(4)注意给药间隔及时间,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尚不成熟,注意给药间隔及时间:如:布洛芬(美林)68h.次,4次/24h;对乙酰氨基酚(泰诺)46h.次,5次/24h;新生儿、早产儿间隔68h驱虫药宜在清晨空腹或睡前服,使药物迅速入肠,有利于杀灭寄生虫;消化药可在饭时或饭前服用,以使其及时发挥药效;刺激性药物可在饭后1530min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另外,有些处方药有效剂量与中毒剂量很接近,需监测血药浓度。,(5)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红霉素与维生素C:红霉素与 酸性食物及药物同服,可降 低红霉素的效价。鞣酸蛋白酵母散(度来林)不 能与碱性药物同服,因B族维 生素可能被破坏。麻黄有发汗作用,如与美林等 退烧药同服,应格外谨慎,以免 引起出汗过多,引起宝宝脱水。,(7)正确分析药物的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 补充VD/VA,要考虑其他辅食及同时服用药物中的含量,VD可促进钙吸收。 孩子维生素A、D急性中毒,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头痛、恶心、呕吐、烦躁、精神不振。 慢性中毒表现为食欲不好、发烧、腹泻、口角溃烂、头发脱落、皮肤瘙痒、贫血、多尿等。,第二部分 儿童常见疾病治疗用药新进展,1、儿童急慢性咳嗽治疗进展2.儿童腹泻病的合理治疗 3.儿童甲流及流感的治疗进展,儿童急慢性咳嗽治疗进展,普通感冒以对症治疗为主,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首选第一代抗组胺药(氯苯那敏)+伪麻黄碱治疗,可有效缓解打喷嚏、鼻噻等症状咳嗽剧烈者,必要时可使用中枢性或外周性镇咳药(复方甘草片)。急性支气管炎 剧烈干咳者可适当应用镇咳剂。 咳嗽有痰而不易咳出,可用祛痰药。,急性咳嗽4周,儿童腹泻病的合理治疗,儿童腹泻概述: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6月-2岁发病率高,儿童腹泻治疗,1.调整饮食 严重吐泻:可禁食4-6小时 母乳喂养-继续哺乳 人工喂养-清淡饮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病毒性肠炎-豆制代乳品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 物 治 疗,微生态疗法:肠炎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需氧芽胞杆菌、腊样芽孢杆菌制药。肠粘膜保护剂:如蒙脱石,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与肠道粘液汤糖蛋白相互作用组织病原微生物的攻击。避免用止泻剂,如罗哌丁醇,它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增加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对于感染性腹泻有时是很危险的。,儿童甲流及流感的治疗进展,甲流病原学甲型H1N1流感病属于正粘病,甲型流感病毒属。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直径80-120nm,有囊膜。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和基质蛋白M2。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呈螺旋状对称,直径为10nm.为单股复链RNA病毒,基因组约为13.6kb,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病毒对乙醇、碘伏、碘酊等常用消毒剂敏感;对热敏感,56度条件下30分钟可以灭活,甲流的临床表现,H1N1流感病毒引起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流涕、咽痛、咳嗽、头疼、肌痛、乏力和腹泻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小儿甲流的治疗原则与预防,早期诊断和及时使用抗流感药物 隔离患者,流行季节重视及时作出甲流拟诊 奥司他韦、扎那米,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疏风解毒胶囊、莲花清瘟解毒胶囊。 尽可能在发病48小时以内预防: H1N1流感疫苗 良好的卫生习惯,小儿流行性感冒的治疗原则,注意合理的对症治疗:减轻上呼吸道卡痰症状,止咳化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