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2).pptx_第1页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2).pptx_第2页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2).pptx_第3页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2).pptx_第4页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2).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谜语说个宝,道个宝,万物生存离不了,在你身边看不见,越往高处它越少。,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确实存在吗?,动脑筋,答:1)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2)空集气瓶在盛满水的水槽中侧立有气泡冒出。3)扁的密实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双手挤压,有压力4)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有风,你都知道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说一说,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空气成分发现史,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发现并制得了氧气,空气成分发现史,瑞典化学家舍勒,氧气的发现者之一“火气”,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装置,通过这些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探究空气组成实验,1.实验原理:2.反应原理:3.实验装置:4.实验步骤:5.实验现象:6.实验结论:7.推断:8.误差分析:,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3)、等到燃烧停止,冷却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2)、放热;,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瓶中氧气,使得瓶中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实验结论:,想一想,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答: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不能溶于水,2、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量白雾”吗?,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在实验中如果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会有什么原因呢?,答:(1)未冷却至室温便打开止水夹;,(2)装置漏气;,(3)红磷的量不足;,(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续燃烧。,误差分析,实验成功的关键:,(1)装置不能漏气;,(2)红磷应过量,(3)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4)待红磷冷却后,打开弹簧夹,3、空气的组成,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氮气,其他气体杂质,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