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如何将德育工作进行得更有效的论文_第1页
2020年如何将德育工作进行得更有效的论文_第2页
2020年如何将德育工作进行得更有效的论文_第3页
2020年如何将德育工作进行得更有效的论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将德育工作进行得更有效的论文 在中国古代,儒家创始人孔丘十分重视道德教育,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现代,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对全体国民的道德教育,并把道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德、智、体、美诸育中,德育居于首位,并渗透在其他各育中,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德育的重视程度。那么,如何将德育工作进行得更有效?以下几方面一定不能忽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不要急于处罚学生,要好好想一想是什么促使他犯这种或那种过失的。”为了有效地做好学生思想转化工作,我认为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多留些时间让学生陈述、争辩和思考。 犯了错误的学生如果一见教师就遭训斥,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酿成抗教情绪,有时会出现“随你批,听你骂,大小错误不认账”的现象。这样,他们的错误思想或行为非但得不到及时纠正,反而会给教师带来教育上的负效应。无论学生犯了什么错误,教师都应让他讲话,决不能堵学生的嘴。 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在肯定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根本地位、目的地位与主体作用的同时,要把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放到德育工作之中,关注人的生活世界,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建立起终极关怀。 “以人为本”的德育观是时代的呼唤,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涵:第一,“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欲望,把人作为教育的主体。第二,“以人为本”就是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和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真正使教育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第三,“以人为本”要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爱与关怀。 我们作为21世纪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在教育过程中,一样给以极大的爱心、热心和耐心,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平日要细心观察学生的言与行,要理解学生的内在心理、个性特点。 古人云:“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那么,如何使德育工作入耳、入脑、入心呢?实践证明,德育工作要收到事半功倍、潜移默化的效果,在实施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工作方法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德育工作的艺术化。德育工作的艺术化要紧密联系小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比如将校园里的公益广告写得“艺术化”点:“请你动动手,别让我哭泣水龙头求救。”“你轻轻地来,带来宁静;你悄悄地走,带走知识图书馆对你说。”“请不要往我的脸上抹黑墙壁诉苦。”这些公益广告词幽默、简练、高雅、赏心悦目,符合学生的审美心理,易于被学生接受。不但写标语、广告要注意“艺术化,就是教师平时的语言也要注意“艺术化”。这种艺术”化的熏陶,要比那些干巴巴的说教来劲得多,同时,也使学生在净化心灵的同时,学得了一定的文学知识,可谓一举多得的事情。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古语说明了人格感化的作用。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要纯洁自己的灵魂,端正自身形象,健全人格,这样才富有感召力,教育教学才会取得成功。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着学生的一生。 1.人格的作用。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教育作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教师的人格就像一面镜子,教师用身教来印证平日的言教,对学生最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有力地推动学生在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转变。 2.人格的原则。教师的人格塑造必须坚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统一性原则。离开了理论的学习和指导,人格塑造和修养就会迷失方向;同样,缺乏“笃行”,即投身于教育实践和社会实践,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实践一再表明:只有不断提高自我教育的自觉性,提高自我雕琢的实践能力,才可能使自己的人格不断升华和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把德育工作寓于以上几点,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坚持知与行的统一、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这样德育工作才能顺利有效地开展。 (1)华中师范大学等六校德育学.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17。 (2)吴铎罗振国道德教育展望.华东师大出版社,xx:19。 (3)苏振芳道德教育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xx:58。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181。 (5)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xx:221。 内容仅供参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