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ppt_第1页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ppt_第2页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ppt_第3页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ppt_第4页
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二章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1施工测量概述2测设的基本工作3测设平面点位的方法4坡度线与圆曲线测设5施工控制测量,内容提要:,1.定义:在施工阶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测设或放样它是根据施工的需要,将图纸上设计好的建筑物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以一定的精度在实地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以便进行施工。2.基本任务:场地平整、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建(构)筑物的定位和基础放线;基础施工、构件与设备安转的测设;竣工测量;变形观测。,1施工测量概述,3.施工测量的主要特点:与测图工作程序相反;精度要求高工业建筑比民用高;高层建筑比底层高等等与施工联系密切,贯穿施工的全过程;施工现场干扰大。通视、交叉作业、点位保存,4.施工测量的原则,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先控制后碎部。,测定两点间水平距离测定两个方向间水平角测定点的高程,测设已知水平距离D测设已知水平角测设已知高程H,测定三项工作,过程相反,测设三项工作,平面位置X、Y,2测设的基本工作,一.测设已知水平距离,1.钢尺测设法(1)一般方法例:沿AC方向放样B点,DAB=20m,A,DAB,B,B,C,a.沿AC方向量20m得B点;b.往返丈量AB;如DAB=19.998m,DBA=20.000m,D平均=19.999mc.D=D-D平均,向外改正1mm得B点,已知方向;已知距离;确定已知距离的点位,(2)精确方法,当测设精度较高时,就要考虑尺长不准、温度变化及地面倾斜的影响,即进行三项改正,以便提高测设精度。,由距离测量计算公式,可知:,因此,测设时的公式可写为:,解:尺长改正数,温度改正:,实例,设欲放样AB的水平距离D=46.000m,使用的钢尺的名义长度为30m,实际长度为30.005m,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为20,钢尺的膨胀系数为1.2510-5,A、B两点的高差为h=+1.380m,实测时温度为10。求放样时在地面应量出的长度为多少?,倾斜改正:,因此,测设长度D测设为:,(1)A点置仪,棱镜在已知方向上前后移动,定出C1点;,A,C1,D,D,C,D,2.光电测距仪测设法,(2)测出AC1水平距离D,求DDD,(3)根据D,改正至C点,用木桩标定其点位,(4)实测AC距离,其不符值应在限差之内,否则应再次进行改正,直至符合限差为止。,二、测设已知水平角,1.直接测设法正倒镜分中法,P(盘左),P(盘右),P(盘左盘右平均),设计角度的标定,就是根据一条已知边的方向和设计的角值,在地面上定出第二条边方向。,2.精确测设法,例:已知OP=100.00米,设计值=40,设测得=395920,计算修正值PP。,解:=-=40PP100402062650.0194m19mm得:点位修正值为19mm(向外),PPOP,P,D,方法:直接法放样角值测回法实测角值,量距离计算改正值并修正,三.高程的测设,根据给定点位的设计高程H设利用附近的水准点H水在点位上标定出设计高程的位置。,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为了计算方便,一般把建筑物的室内地坪用0表示,基础、门窗等的标高都是以0为依据确定的。,BM3,A,大地水准面,0,1,0.000,例:某建筑物的室内地坪设计高程为45.000m,附近有一水准点BM.3,其高程为H3=44.680m。现在要求把该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测设到木桩A上,作为施工时控制高程的依据。,1.视线高法,a.读BM点后视读数a,求b应=HBM+aH设b.上、下移动水准尺至前视读数为b应,沿尺底画线,例2:在某设计图纸上已确定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为50.500m,附近有一水准点A,其高程为HA=50.000m。现在要把建筑物的室内地坪高程(0标高线)测设到永久性建筑物基础上,作为施工时控制高程的依据。其方法如下:,(3)扶尺者将尺子上下移动,当水准尺读数恰好为1.100m时,在水准尺的零端划一道线(用红油漆画),此线的高度即为0标高线。,(1)水准仪安置于水准点R与某建筑物A等距离之处,R上立水准尺,假设读得后视读数a=1.600m,根据R点的高程HR,求得水准仪的视线高程(仪器高程)H视H视=HR+a=50.000+1.600=51.600m,(2)设计建筑物第一层地平的标高H设=50.500m,把水准尺靠在建筑物墙上,水准尺应有的前视读数b应按下式计算:b应=H视-H设=51.600-50.500=1.100m,待测设高差大,用钢尺代替水准尺。,将地面水准点A的高程传递到高层建筑物上,方法与上述相仿,任一层上临时水准点Bi的高程为,Hi求出后,即可以临时水准点Bi为后视点,测没第i层高楼上其他各待测设高程点的设计高程。,将地面水准点A的高程HA传递到基坑临时水准点B上。,2.高程传递法,例:欲在深基坑内设置一点B,使其高程为HB。地面附近有一水准点R,其高程为HR。,BMR,吊杆,a1,b1,a2,b2,注:该方法亦可从低处向高处测设已知高程的点,b2=HR+a1-|b1-a2|-HB,3测设平面点位的方法,确定点的平面位置通常需要两个放样的要素:它们可以是两个角度,或两个距离,或一个角度加一个距离。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放样方法。,测设方法有:1、直角坐标法2、极坐标法3、距离交会法4、角度交会法,直角坐标法是根据直角坐标原理,利用纵横坐标之差,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直角坐标法适用于施工控制网为建筑方格网或建筑基线的形式,且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什么样的建筑施工场地适宜用直角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一、直角坐标法,x:600.00m,y:500.00m,x:700.00m,x:650.00m,x:620.00m,y:600.00m,y:580.00m,y:530.00m,a,b,c,d,1计算测设数据,建筑物的长度,建筑物的宽度,测设a点的测设数据(点与a点的纵横坐标之差):,30.00m,30.00m,m,n,50.00m,20.00m,a,b,d,c,20.00m,30.00m,2点位测设方法,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以内。,测设距离和角度时,可根据精度要求分别采用一般方法或精密方法。,极坐标法是根据一个水平角和一段水平距离,测设点的平面位置。,极坐标法适用于量距方便,且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近的建筑施工场地。,什么样的建筑施工场地适宜用极坐标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二、极坐标法,P,S,R,Q,A,B,x,1计算测设数据,(1)计算AB、AP边的坐标方位角。,(2)计算AP与AB之间的夹角。,(3)计算A、P两点间的水平距离。,(xP,yP),(xA,yA),(xB,yB),DAP,例:已知,试计算测设数据和DAP。,解:,DAP,A,B,P,Q,R,S,2点位测设方法,检查建筑物四角是否等于90,各边长是否等于设计长度,其误差均应在限差以内。,测设距离和角度时,可根据精度要求分别采用一般方法或精密方法。,DAS,DBQ,DBR,角度交会法是在两个或多个控制点上安置经纬仪,通过测设两个或多个已知水平角角度,交会出点的平面位置。,角度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距控制点较远,且量距较困难的建筑施工场地。,什么样的建筑施工场地适宜用角度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三、角度交会法,P,A,B,C,x,x,x,1计算测设数据,(1)按坐标反算公式,分别计算出AB、AP、BP、CB和CP。,(2)计算水平角1、2和3。,2点位测设方法,A,B,C,示误三角形,P,若示误三角形边长在限差以内,则取示误三角形重心作为待测设点P的最终位置。,测设1、2和3时,视具体情况,可采用一般方法和精密方法。,四、距离交会法,距离交会法是由两个控制点测设两段已知水平距离,交会定出点的平面位置。,距离交会法适用于待测设点至控制点的距离不超过一尺段长,且地势平坦、量距方便的建筑施工场地。,什么样的建筑施工场地适宜用距离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1计算测设数据,P,S,R,Q,A,B,DAP,DBP,根据A、B、P三点的坐标值,分别计算出DAP和DBP。,2点位测设方法,A,B,DAP,DAP,DBP,DBP,P,Q,R,S,丈量P、Q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与设计长度进行比较,其误差应在限差以内。,(1)设计坡度线的测设修筑道路和管线时,经常需要在实地测设已知设计坡度的直线。如图所示。设地面上有一点A,其高程为HA,今欲由A点沿AB方向测设一条坡度为i坡的直线,若A、B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为D,则坡度线另一端B的高程HB=HA+iD从而,可按标定高程的方法标出B点。如果要在坡度线上设置同坡度的点,在坡度变化不大的地方,可使用水准仪。,4坡度线与圆曲线测设,A、B为设计坡度线的两端点,A点设计高程为HA,B点高程可计算得HB=HA+iDAB。为了施工方便,每隔一定的距离d打入一木桩,要求在木桩上标出设计坡度为i的坡度线。施测步骤如下:,1.水平视线法,(1)标定两端点,并计算中间各桩高程:先用高程放样的方法,将坡度线两端点A、B的高程标定在地面木桩上;然后,按照公式Hn=Hn-1+id(n表示某桩号点)计算出中间各桩点的高程,即:第1点的计算高程H1=HA+id第2点的计算高程H2=H1+idB点的计算高程HB=Hn+id=HA+iDAB(用于计算检核),(2)计算中间各点水准尺应有前视读数:在坡度线上靠近已知水准点附近安置水准仪,瞄准立在水准点上的标尺,读后视读数a,并计算视线高程Hi=H水+a。根据各桩点已知的高程值,分别计算中间点上水准尺应有前视读数bn=Hi-Hn。(3)实地打桩:沿AB方向,打木桩按一定间距d标定出中间1、2、3、n。(4)测设高程标志线:在各桩处立水准尺,上下移动水准尺,当水准仪视线对准该尺前视读数bn时,水准尺零点位置即为所测设高程标志线。,2.倾斜视线法,(1)先用高程放样的方法,将坡度线两端点A、B的设计高程标定在地面木桩上,则AB的连线已成为符合设计要求的坡度线;(2)细部测设坡度线上中间各点1、2、3,先在A点安置水准仪,使基座上一只脚螺旋位于AB方向线上,另两只脚螺旋的连线与AB方向垂直;量出仪器高i;用望远镜瞄准立在B点上的水准尺,转动在AB方向上的那只脚螺旋,使十字丝横丝对准尺上读数为仪器高i,此时,仪器的视线与设计坡度线平行;(3)在AB的中间点1、2、3的各桩上立尺,逐渐将木桩打入地下,直到桩上水准尺读数均为i时,各桩顶连线就是设计坡度线。,(2)圆曲线的测设,路线是由直线与曲线连接而成的,而连接不同方向路线的线路称为平面曲线,平面曲线又分为圆曲线和缓和曲线。重点介绍圆曲线的测设方法。圆曲线的测设一般分以下两步进行:第一步,先测设圆曲线上起控制作用的点,如:起点(ZY),终点(YZ)和曲中点(QZ),这步称为圆曲线上主点的测设;第二步,在已测定的主点间进行加密,按规定桩距测设曲线上的其它各桩点,这步称为圆曲线的详细测设。,圆曲线的曲线测设元素1转角(左偏,右偏)2圆曲线半径R3切线长T4曲线长L5外矢距E6切曲差D=2T-L,R圆曲线半径(设计选配)转向角(现场实测),4、切曲差:,R,1、切线长:,2、曲线长:,3、外矢距:,例2-1某线路交点(JD)转角=4500,曲线设计半径R=200米,求切线长T,外矢距E及切曲差D。,T=82.84mE=16.48mL=157mD=8.68m,里程计算交点(JD)的里程是经实地测量得出的,圆曲线主点的里程则由图可知;ZY里程=JD里程-TYZ里程=ZY里程+LQZ里程=YZ里程-L/2JD里程=QZ里程+D/2(检核),接前面例题,设JD点的里程为K1+573.36,求ZY、YZ、QZ三点的里程,并检核。,主点桩号计算无误(3)主点测设将经纬仪安置在交点(JD)上,后视相邻交点或转点,沿视线方向量取切线长度,得曲线起点(ZY),并检查ZY点至相邻里程桩的距离,较差应在限差之内后并打桩。再将望远镜瞄准前视方向的交点或转点,沿此方向量切线长度,得曲线终点(YZ)。最后沿分角线方向量取外矢距,得到曲线中点(QZ)点。,2.圆曲线的详细测设曲线的主点定出以后,还应沿着曲线加密曲线,才能将圆曲线的形状和位置详细地在地面上表示出来。圆曲线的详细测设就是测设除主点以外的一切曲线桩,包括一定距离的里程桩和加桩。圆曲线详细测设方法有多种,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偏角法偏角法是一种坐标定点的方法,是利用偏角(弦切角)和弦长来测设圆曲线的。图所示,它是以曲线的起点(或终点)至任一待点的弦线与切线间的偏角,(即弦切角)和相邻点间的弦长来测设点的位置。1)偏角的计算采用偏角法测设曲线,一般采用整桩号法设桩,现设整弧段长为,与其相对应的弦长为。首尾两零弧长分别为、和中间几段相等的整弧长之和,即,测设时可采用整桩距法设桩,即按规定的弧长(20m,10m或5m)设桩,但在测设第一个桩点时,为了避免出现零数的桩号,可先测一段小于的弧,得一整桩号,然后从此点开始按规定的弧长测设。具体施测步骤如下;1)在ZY点安置经纬仪,瞄准交点JD定出切线方向,沿其视线方向从ZY点量取点横坐标,得垂足点;2)在点用于方向架或经纬仪测出直角方向,量出横坐标,即可定出曲线点;3)曲线细部点测设完毕后,要量取QZ点至最近一个曲线桩的距离与其桩号做比较,来检查是否超限。此方法适用在地势平坦地区,具有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