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_第1页
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_第2页
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 李琪琳, 杜金行 中图分类号: R541. 4? R256. 2?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2 -1349(2010) 01 -0105 -03 ? ? 冠心病介入治疗因其创伤性小、 成功率高、 患者易于接受等 优点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介入治疗虽能解决局部血管的 狭窄问题, 但不能阻止动脉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介入治疗术后 仍有 10% 20% 的病例出现支架内再狭窄, 药物涂层支架植入 后的再狭窄率也高达 5% 6% , 且术后不少患者还存在心理、 生活质量、 社会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1 -3。因此, 冠心病介入术后 早期康复治疗已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 其疗效业已得到多个研 究证实4。近年来, 我国的心脏康复治疗也有很大发展, 但由于 大多数医护人员和患者对心脏康复治疗的认识不足以及设备条 件相对落后等原因, 与国外尚存在很大差距。现就冠心病介入 术后物理康复治疗的主要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含义 1964 年 WHO 正式提出应积极进行心脏病康复治疗, 并将 心脏康复定义为? 使心脏病患者恢复到适当的体力、 精神和社会 适应能力, 使患者通过自己努力, 尽可能在社会上占有正常地位 的一切措施?。内容包括以有氧运动锻炼为主的医学康复, 控制 发病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以及职业和心理社会康复等。其目标 是改善器官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还要降低心血管的发病率和病 死率 5。而对于冠心病介入术后的心脏康复尚缺乏具体的定义 及相应的模式。通过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或植入支架的冠心 病介入手术, 可以恢复丢失的血管内径、 缓解心绞痛症状, 但这 种治疗只是采用机械方式改变血管腔的几何形态, 并不能逆转 或减缓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进程, 也未根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而 且术后尚存在穿刺局部、 心理、 生活质量等等问题, 因此介入术 后需要康复指导, 其内容当属于心脏康复范畴。 2? 康复措施 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综合康复疗法目前主要包括康复运 动和健康教育。 2. 1? 康复运动? 康复运动已成为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手段 之一6。可以改善血液循环, 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 增强患者战 胜疾病的信心, 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 7。介入治疗后康复运动 可以分为以下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 根据穿刺动脉不同, 患者的制动有所不同。穿刺 股动脉的患者通常术后 3 h 4 h 拔出动脉鞘管, 局部压迫止血 后, 术侧下肢制动 3 h 12 h, 12 h 后被动翻身, 12 h 24 h 内指 导患者术肢左右轻微旋转, 术后 12 h 24 患者可下床自由活 动。指导活动时, 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即按床上坐起 -床边站立 - 床边活动 -室内行走 -室外活动的顺序。同时应注意一周内避免 下肢的大幅度运动。采取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的患者, 术后即 刻拔出鞘管, 局部加压包扎, 30 min 后松解压力, 观察是否出 血, 如无出血, 3 h 4 h 后去掉压迫带, 可不限制活动。介入治 疗后早期康复运动前 3 d以低强度为主, 维持 1. 2 METs 2. 0 METs, 依据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的公式估算 METs 代谢当量= 0. 1? 速度 ( m/min) + 3. 5 /3. 5)。 第二阶段: 通常从出院或介入治疗后的3 d 4 d 开始, 根据 冠心病的类型不同运动量有所不同, 开始在室内、 走廊内步行, 距离由 25 m 逐步增加至 800 m, 间断或持续完成, 每天 2 次。 如果患者感觉到胸闷或胸痛等症状, 应立刻停止运动。对于简 单病变患者, 不必严格限制其介入后的运动量, 一部分患者可能 经过简单的康复运动就可以恢复日常非体力劳动工作。对于复 杂病变或有并发症而未行处理的患者, 如早搏、 心力衰竭以及血 管内残留部分病变, 如果患者能够轻松连续走完 400 m 路程, 对 康复运动反应良好, 可以进行踏车, 但注意从低负荷开始逐渐加 量, 每次 10 min 20 min, 2 次/ 日。此阶段运动强度为 2 METs 5 METs。 康复运动前、 运动中及运动终止后即刻(15 s 内) 常规测量 心率、 血压。根据心率变化指导运动强度, 运动时较安静时心率 增加 20/min 或心率 不能随运动负荷增加而加快, 甚至减慢, 应停止运动或回到上一 个运动阶段。对于康复运动过程中的血压控制, 如运动中及运 动后收缩压高于或低于运动前 20 mmHg, 均应停止运动。因 此, 对于每一位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康复运动前应该拟定其心率 和血压测量表, 详细记录运动前、 运动中、 运动终止后即刻及 6 min 心率、 血压数据。 第三阶段: 介入治疗后顺利完成第二阶段康复运动的患者, 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 目的是改善心功能, 为走向工作岗位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运动方式为步行或踏车, 逐 步提高速度和距离, 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运动强度为 3METs 6METs。 2. 2? 健康教育? 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冠心病发生发展 的关键 8。目前, 有关介入治疗后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 下几个方面。 2. 2. 1? 控制危险因素 ?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 血脂异 常、 高血压、 肥胖、 糖尿病、 肾脏病、 多坐位的生活方式、 过多生活 压力等 9。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普遍缺乏危险因素的相关知 识, 甚至认为做了介入就等于治好了冠心病, 而事实上如果不积 极控制这些危险因素, 冠状动脉的支架部位甚至其余血管仍有 狭窄的可能, 还会引起心绞痛或心肌梗死10。指导介入术后患 者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是有效降低术后冠脉再狭窄的有效措 施 11。医生应以口头讲解、 书面材料、 个体咨询、 随访等方式指 导患者戒烟, 控制高血压、 高血脂、 糖尿病, 选择低盐低脂饮食及 适当运动, 保持情绪稳定, 使患者真正认识到控制上述危险因素 的重要性。 2. 2. 2? 生活指导? 成功的介入手术对冠心病患者而言并非治 疗的终结, 术后有效的饮食指导, 配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及自我保 健, 仍是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康复及二级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 饮食指导: 选择低盐、 低脂、 低胆固醇易消化饮食, 多食新鲜蔬菜 水果、 豆类和乳制品, 少食高纤维素食物, 防止其降低抗凝药物 的疗效, 不宜过饱, 忌暴饮暴食, 饭后不要立即活动, 适量饮酒, 饮少量低浓度酒有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作用, 对预防心脏 ?105?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 年 1 月第 8 卷第 1 期 血管再梗死有益处。戒烟: 由吸烟引起的冠心病病死率级为 20% 12。日常生活指导: 尽量避免洗冷水澡, 洗澡时间不宜过 长; 用软毛牙刷刷牙;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防止便秘; 性生活应 节制13; 预防感冒, 定期返院复查。 2. 2. 3? 药物指导? 介入术后应规律服用抗血小板、 降脂、 抗心 绞痛药。阿司匹林需要长期服用, 植入裸支架者加服氯吡格雷 3 个月, 植入药物支架者, 加服氯吡格雷一年以上; 长期服用这 些药物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 应注意有无出血倾向, 如有皮肤出 血点、 牙周出血、 鼻出血或是女性患者月经量增多等现象, 应及 时与医生联系。降脂药如辛伐他汀等对肝功能有损害, 长期服 用者应定期查肝功能。长期使用? -受体阻滞剂, 不可突然停药 或漏服。服用硝酸酯类药物有可能出现头晕、 头痛、 面红、 心悸, 停药后可自行缓解, 此药还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服药后最好坐 下或平卧 30 min 后再活动。 2. 2. 4? 心理干预 ? 冠心病患者多具有 A 型性格特征如争强好 胜、 感情丰富、 性情急躁, 对自身病情常过于关注。医生应多与 患者沟通, 耐心倾听其主诉, 恰当地运用支持、 鼓励、 抚慰、 分散 注意力等方式, 给予心理疏导, 减轻心理负担, 增强战胜疾病的 信心。在心脏介入手术前后予综合性心理干预治疗, 可使焦虑 及抑郁发生率分别下降 31. 3% 和 18. 7% , 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 的心理状态, 从而促进心脏康复 14。 放松训练属于心理干预的一种。它是指在选定的背景放松 音乐的伴奏下, 患者依照渐进性肌肉放松和自生训练指导语进 行放松训练。放松训练在心脏康复中也得到广泛运用, 该训练 建立在一个最简单的假设之上, 即人不可能同时处在紧张和放 松两种状态15, 它通过舒缓音乐的放松作用, 肌肉有序收缩松 弛和暗示性想象的作用, 使练习者得以全身心放松, 帮助机体迅 速建立自我保护的适应性调节, 以恢复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放 松训练能够抑制大脑皮层的传出性冲动, 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 性冲动, 使心率、 血压明显降低, 从 而对心血管系 统产生影 响16 -18。放松训练对介入患者的腰背部疼痛具有较强的缓解 作用, 有利于术后机体的康复 19。 3? 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趋势及生命网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心脏病, 其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WHO 估计到 2020 年左右, 我国将迎来心血管疾病(主要为冠心病) 的 ? 流行?顶峰。对于冠心病康复治疗, 各国标准不尽相同。美国 的一些著名心脏病研究所如 Mayo Clinic, 冠心病的康复治疗已 逐渐成为常规治疗之一, 心肌梗死后或手术后出院前由专人进 行冠心病危险因素、 运动习惯的咨询并作一些简单的指导, 然后 由运动治疗师进行测试后给予运动处方, 出院后大部分患者每 周 3 次回医院康复中心运动, 并根据危险因素选择听课、 定期回 医院复查5。近年来我国心脏康复治疗虽也有发展, 但由于大 多数医护人员和患者对此认识不足, 导致得到康复治疗的患者 人数不满意, 不能使更多的患者收益。 为加强冠心病的二级预防, 自 1996 年以来, 国际上兴起了 生命网活动, 我国一些大医院也相继开展了生命网工作。建立 以门诊、 住院冠心病患者为主的心脏保护网二级预防干预模式, 入网两年后患者对疾病各项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提高, 不良生活 方式改善, 血脂下降, 因再发心血管事件住院仅为 1. 7% , 为冠 心病二级预防开辟了简便易行的形式和方法20。生命网基本 运作形式, 首先是于入院后 48 h, 在病房内由护士动员患者入 网, 院内启动包括危险因素评估和戒烟、 调脂在内的规范化干 预; 其次在出院后转到生命网门诊继续随访; 再者定期举办生命 网讲座; 建立其他各种形式的联系, 采用信函、 电话、 贺卡与成立 健康俱乐部等形式, 强化患者的依从性。生命网工作程序化操 作使患者对康复治疗有更好的认识并能积极参与, 有利于改善 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冠心病介入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其具体措施 及实施尤其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进一步为介入患者提供健 全的临床服务体系及制定规范化的康复措施是冠心病二级预防 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 ? 胡大一. 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J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31( 11) : 806 - 811. 2 ? Fanelli L , Aronoff R, Pa H. Restenosis following coronary angio- plasty J . Am Heart J, 1990, 119: 357. 3 ? 崔芳. 任雨笙. 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的运动耐量的影 响 J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6, 28( 3) : 177 -179. 4 ? Hedback B, Prtk J, Hornblad ?, et al. Cardiac rehabilitation after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 ery: 10 -year results on mortality, mor - bility and readmissions to hospital J . J Cardiovasc Risk, 2001, 8 ( 3) : 153 - 158. 5 ? 郭兰. 冠心病人的心脏康复治疗和生命网 J . 中国医药导刊, 2004, 6( 5) : 389 - 390. 6 ? Yu CM, Lau CP, Chau J, et al . A short course of cardiac rehabilita- tion program is highly cost effective in improving long -term quali 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recent myocardial infarction or percuta 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 . Arch Phys Med Rehabil, 2004, 85: 1915 - 1922. 7 ? Hambrecht R, Wahher C, Mobius -Winkler S, et al . 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compared with ex ercis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stable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 randomized tria1 J . Circula- tion, 2004, 109: 1371 -1378. 8 ? 张旭, 林平, 赵振娟. 重复住院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认知缺陷的调 查 J . 护理研究, 2008, 22( 2C) : 499. 9 ? Lear SA, Ignaszewski A, Laquer EA, et al. Ex tensive lifestyleman - agement intervention following cardiac rehabilitation: Pilot study J . Rehabil Nurs, 2001, 26( 6) : 227 -232. 10 ? Zester JJ, King KB, Wlasowicz S. Perceptions of patients with car - dio vascular disease about the cause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J . Heart Lung, 1997, 26( 2) : 92 - 98. 11 ? Fuster V, Pearson TA. 27th Bethesda Conference: Matching the intenslty of risk factor management with the hazard for coronary disease events J . Am CoIl Cardiol, 1996, 27(5) : 957 -1047. 12 ? 乔志强, 张敏州, 张翔伟, 等. 通冠胶囊改善冠心病介入术后病人 生命质量的随机双育及安慰剂对照研究 J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 管病杂志, 2006, 4( 1) : 4 -5. 13 ? 刘江生. 心血管患者性功能障碍的康复( 下) J . 心血管康复医 学杂志, 2002, 11( 6) : 5 -16. 14 ? 陈娓, 李予文, 娄百玉, 等.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情绪障碍及心理 干预研究 J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 13( 2) : 163 -164. 15 ? Salmore RG, Nelson JP. T he effect of preprocedure teaching, re- laxation instruction, and music on anx iety as measured by blood - pressures in an outpatient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laboratory J . Gastroenteral Nurs, 2000, 23( 3) : 102 -110. ?106?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 EDICINE ON CARDIO -/CEREBROVASCULAR DISEASE?January ? 2010? Vo1. 8? No. 1 16 ? T wiss E, Seaver J, M cCaffrey R. T he effect of music listening on older adults undergoing cardiovascular surgery J . Nurs Crit Care,2006, 11( 5) : 224 -231. 17 ? Nickel C, Lahmann C, Muehlbacher M , et al . Pregnant women with bronchial asthma benefit from progressive muscle relaxa- tion: Arandomized, prospective, controlled trial J . Psychother Psychosom, 2006, 75( 4) : 237 -243. 18 ? Good M , Anderson GC, Ahn S, et al. Relaxation and mus1c reduce pain following intestinal surgery J . Res Nurs Health, 2005, 28 ( 3) : 240 -251. 19 ? 胡经文, 刘美丽. 放松训练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病人影响的研究 J . 护理研究, 2008, 22( 9A) : 2504 -2506. 20 ? 赵非, 邝碧娟, 曾丽吟, 等. 冠心病二级预防干预模式的应用研究 J . 护理学杂志, 2004, 19( 15) : 7 -10. 作者简介: 李琪琳, 男, 现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 心硕士研究生( 邮编: 100029) ; 杜金行(通讯作者) , 工作于卫生部中日友 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中心( 邮编: 100029) 。 ( 收稿日期: 2009 -09 -23) ( 本文编辑 王雅洁) 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抗血栓药研究进展 任? 丁, 吴云虎, 黄龙坚 中图分类号: R815? R256. 2? ? ? 文献标识码: A ? ? ? 文章编号: 1672 -1349( 2010) 01 -0107 -03 ? ? 颈动脉血管支架置入术 (carotid artery stenting, CAS)应用 于临床已近二十余年, 该技术已成为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血管病 的主要手段之一。但由于支架内血栓形成使动脉血管内支架术 后存在较高的再狭窄率, 因此, 抗血栓治疗一直是血管内支架术 基础研究和临床关注的重点之一。 1? 支架内血栓形成因素 血栓形成的病理实质与血管壁受损、 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凝 异常、 血小板功能亢进及纤溶活性降低等改变有关。而支架内 血栓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影响因素众多, 已知参与其中的危 险因素包括患者情况、 支架材料、 介入操作和药物使用等。 1. 1? 患者情况? ? 动脉斑块破裂、 血小板激活及血液高凝状态 是本病易致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 ? 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 源性休克、 血容量不足及左心功能不全等导致灌注不足; ? 糖尿 病和肾功能不全。这些疾病是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 素1。 1. 2? 支架材料? 目前使用的支架大多采用不锈钢或其他金属 材料, 在铸造过程中很可能混有杂质, 且表面粗糙, 带有颗粒。 这种物理学特性极易导致血小板的黏附、 聚集和纤维蛋白原的 沉积, 这是裸金属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主要机制之一; 某些支架通 过在金属表面增加抗血栓材料涂层以达到减少血栓形成的目 的, 包括肝素涂层支架、 碳涂层支架、 硅氢涂层支架及磷酸胆碱 衍生物涂层支架等。但这些涂层并不能完全避免支架内血栓形 成; 药物洗脱支架( DES) 是为解决支架内再狭窄而设计的, 其在 临床的应用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率。但 DES 涂层中 的聚合物和抗增殖药物可导致部分血管内皮延迟愈合, 或发生 慢性炎症反应, 这是 DES 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2, 3。 1. 3? 介入操作? 研究表明 4 -6, 支架释放技术是引起支架内血 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支架扩张不充分导致贴壁不良和支架未完 全覆盖病变可激活血小板; 多支架植入( 尤其是多个支架重叠相 连)、 分叉处病变植入支架(尤其是双支架植入) 可增加支架内血 栓形成的危险。近期荟萃分析表明5, 支架长度也是 DES 内血 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支架长度与支架内血栓形成发生率呈 正相关。 1. 4? 药物使用? 对裸金属支架, 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啶 可以有效抑制其血小板激活, 显著减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