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1.水生动物疾病科学:研究水生经济动物疾病的病因、发病机理、流行规律、诊断技术、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的科学。2.病毒传播方式:横向传播和纵向传播3.渔药:所有用于增加水产养殖产量、预防、控制和治疗水生动物、植物疾病、昆虫和害虫、促进水产养殖对象健康生长、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和改善水产养殖水质的物质。4.渔业药物残留:水产养殖生物与渔业药物接触后,与药物相关的原始形态、代谢产物和杂质在其细胞、组织或器官中积累,称为渔业药物残留。5.渔业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人体对药物的作用以及体内渔业药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的科学。它是临床药物监测、渔药不良反应预测和制定最佳合理给药方案的理论依据。6.病毒的致病机制(感染后的表达):病毒感染的类型: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缓发性病毒感染7.致病性:致病细菌有能力克服身体防御并引起疾病。8.毒力:病原菌的致病性。细菌的毒力分为侵入性和毒性。9.侵入性:病原菌突破宿主防御线并在宿主体内定居、繁殖和传播的能力10.细菌感染途径:接触感染、伤口感染和消化道感染11.细菌感染类型: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带菌状态和显性感染12.寄生虫病:一些人必须在他们生命的某些或全部过程中生活在另一个生物体的表面或身体上,摄取该生物体的营养并生存,或者使用该生物体的体液和组织作为食物来维持他们自己的生存并对该生物体造成伤害。这种生活方式13.寄生虫:计划生育动物,暂时或永久寄生在宿主的体表或身体上,夺取宿主的营养并对宿主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14.寄主种类:终末寄主、中间寄主和保虫寄主。15.终末宿主:在寄生虫成虫期或有性生殖期寄生的宿主16.中间宿主:寄生虫幼虫或无性繁殖期间寄生的宿主。如果幼虫期或无性繁殖期需要两个寄主,第一个寄生寄主称为第一中间寄主,第二个寄生寄主称为第二中间寄主。17.寄生虫:寄生虫寄生在一些动物的相同发育阶段,一些可以寄生在其他动物身上。这些其他动物经常成为一些动物寄生虫感染的间接来源。因此,从某些动物的寄生虫学观点来看,它们可以被称为饲养昆虫的宿主。18.寄生虫感染方式:口腔感染和经皮感染(主动经皮感染和被动经皮感染)19.栓塞: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栓子:固体气体和液体)出现在循环血液中,跟随血液并阻塞血管。20.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或血管中,血液凝固或血液中某些可见成分沉淀和聚集形成固体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固体物质被称为血栓。21.充血:器官或局部组织中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加22.出血: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23.梗塞:由于动脉血流阻断引起的局部缺血引起的坏死24.水肿:等渗体液在细胞间隙过度积聚25.萎缩:成熟器官、组织或细胞体积缩小的过程26.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中各种异常物质或原始正常物质的异常增加27.细胞肿胀:指细胞内含水量和细胞体的增加。细胞质中出现不同大小的微粒或水泡。28.脂肪变性:细胞浆中的脂滴或脂滴增多29.坏死:体内局部组织或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30.炎症:机体对局部炎症因子的防御反应31.恶化;炎性局部组织的退化和坏死称为退化。32.再生:体内的死亡细胞和组织可以通过相邻健康细胞的分裂和再生来修复。部门和董事34.化生:在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将分化成熟的组织转化为另一个组织的过程。可分为直接化生和间接化生35.直接化生:指一种组织直接或间接化生为另一种类型的组织,而没有细胞分裂和增殖。36.间接化生:指通过新生未成熟细胞将一种组织转化为一种组织的化生37.积水:积水是指体液在体腔内的积聚。38.水肿:等渗体液在细胞间隙的过度积聚称为水肿39.补偿: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当机体发生代谢、功能障碍或组织结构破坏时,机体通过相应器官的代谢变化、功能增强或形态结构变化进行补偿。40.补偿形式:代谢补偿、功能补偿和结构补偿41.机制化:病理产物如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血凝块和血栓被新的肉芽组织取代的过程。42.药效学:药物进入人体后作用于机体并影响某些器官的组织功能,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机制、规律和方式以及药物引起的生物效应的科学,简称药效学。43.浮头:当水中的溶解氧下降到鱼类或水生动物不能正常呼吸的水平时,鱼类和其他动物的头部浮出水面的现象。44.泛池:水中缺氧导致的鱼类窒息。45.赛马疾病:鱼苗从池塘中释放出来后,由于持续降雨、水温低和池塘中缺少可口的鱼饵而引起的鱼类疾病。患病的草鱼和鲱鱼长时间聚集在池塘周围。由于过度消耗体力,这种鱼变瘦了,并因疲劳而死亡。46.白色皮肤病:又称白尾病,其致病菌是绿色木霉。在疾病开始时,鱼的尾柄是白色的,随着疾病的发展迅速扩散,因此背鳍基部后面的身体表面是白色的。47.疔疮:病原体是疥疮的点状气单胞菌。发病部位通常在背鳍基部附近的两侧。感染病灶形成于皮下肌肉。随着病灶内细菌的增殖,皮肤和肌肉发炎并溃烂形成脓肿。48.黄萎病:病原体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在疾病的早期,鱼体变黑,表面粗糙,鱼体前面的鳞片直立,像松果一样向外张开,鳞片底部的鳞片水肿,半透明的渗出物积聚在里面。在严重的情况下,整个身体的鳞片会竖起,含血的渗出物会在鳞片囊中积聚。第二,填空1.病理性萎缩的常见原因包括营养不良性萎缩、压迫性萎缩、缺血性萎缩、神经萎缩和废用性萎缩。4.吸虫的典型生活史有7个阶段:卵毛蚴尾蚴尾蚴尾蚴尾蚴成虫。5.目前,主要育种品种的常见病包括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非寄生虫病。8.鲤鱼春季病毒主要危害一岁以上的鲤鱼(体型较大)。主要流行于水温为12-18的春季(季节)。当水温超过22时,疾病通常不会发生。9、水产养殖管理的“四消”是指鱼类消毒、饵料消毒、工具消毒和食物场消毒。11.草鱼常见的“四病”是肠炎、红皮、烂鳃和出血。12.病原体的间接传播主要由人类通过四种方式进行:传播、动物传播、水流传播和粪便传播。14、根据寄生寄生虫的性质可分为兼性寄生、暂时性寄生、阶段性寄生和终生寄生。15.鱼类常见的纤毛虫病包括斜管病、车轮病、小瓜虫和隐核病等。16.当细胞坏死时,核变化可分为核浓缩、核碎裂和核溶解。17.药物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四种形式:拮抗、协同、添加和毒性。18.水生动物疾病诊断遵循的一般程序是现场调查、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和显微镜检查22.鱼类常见的鞭毛虫疾病包括锥虫病、隐孢子虫病和淀粉卵鞭梢病。23.草鱼出血病的三种类型是肠炎、红肌和红鳃盖。24、鱼类微生物疾病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原生动物四大类。25.常用的外用消毒剂制剂包括二氧化氯、二氯异氰尿酸钠、三氯异氰尿酸和二氯海因。26.目前,水产品中常见的口服抗生素有土霉素、磺胺、氟苯尼考、恩诺沙星和诺氟沙星。28、药物在体内分为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四个过程。29.敌百虫、硫酸铜、高锰酸钾和硫酸亚铁通常用作预防和控制鱼类疾病的外用杀虫剂。30.草鱼常见疾病包括肠炎、红皮、烂鳃、霉烂和出血。31.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是病原宿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2.渔业水质污染主要包括营养盐污染、石油污染、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33.寄生虫根据其寄生部位可分为两类:外部寄生和内部寄生。34.寄生虫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对抗和协助。35.根据发生过程,化生可分为直接化生和间接化生。36.病理性萎缩的常见类型包括营养不良性萎缩、废用性萎缩、缺血性萎缩、压迫性萎缩和神经萎缩。37.疾病的结果包括完全康复、不完全康复和死亡。38.引起淡水鱼白斑病的病原是绿色木霉,而引起海鱼白斑病的病原是刺激隐核菌(木霉)。39.在鱼卵的孵化过程中,水霉病也经常发生。大量的外菌丝聚集在卵膜外,因此被称为“卵丝病”。寄生鱼卵被称为“太阳种子”,因为外部菌丝是放射状的。40.根据寄生的性质,寄生可分为兼性寄生和真/特异性寄生。后者根据时间因素可分为暂时寄生和反复寄生。41、疾病控制包括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诊断、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42.水产养殖中常用的管理方法及其优缺点优点和缺点悬浮法操作简单,节省药物,对水质危害小,只能进行局部消毒。浸洗法省药,对水质危害小,对水病原体无影响,操作稍慢。全池喷洒法杀灭病原体剂量大,危害水生生物,污染环境。该口服方法操作方便,能杀灭体内的重病病原体,水病原体无效。涂抹法效果好,操作困难。该注射方法药效好,操作困难,易伤鱼,不能用苗。Iii .简短的回答讨论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体、疾病、流行和预防?(细菌性疾病)答:病原:野油菜黄单胞菌,细长,柔软,柔韧,长度不一致,两端钝圆,无鞭毛,革兰氏阴性。有两种常见的运动:滑行和摇晃。症状:患病的鱼行动缓慢,反应缓慢,经常独自游泳。头部又黑又黑,也被称为“乌头瘟疫”。鳃盖中的表皮充血,在严重的情况下,表皮被腐蚀成一个圆形透明区域,通常称为“开放式天窗”。鳃丝腐烂,鳃丝末端有大量粘液,带有污泥和碎片。流行病:感染是由鱼体和病原体的直接接触引起的。鳃损伤后特别容易被感染。从鱼种到成鱼,草鱼和鲱鱼受到的伤害最大。当水温超过15时开始发生,当水温上升到20-35时,很容易爆发流行。一般在4月至11月流行,高峰期在6月至9月。它经常并发红色皮肤病和肠炎。诊断:(1)初步诊断根据鱼体变黑、鳃丝肿胀、粘液增多、鳃丝末端腐烂和缺损及软骨暴露情况。(2)鳃或鳃丝上淡黄色粘液的显微镜检查预防和控制:预防措施:(1)草食动物的粪便中含有病原体,施用完全发酵的粪便。(2)鱼种去池塘前用2-2.5%的盐水溶液进行药浴。治疗方法:最好用内服药物喂养,同时全身喷洒外用药物。(1)每天每公斤鱼10-30毫克热量将纳他霉素混合并喂养3-5天。(2)每公斤鱼喂诺氟沙星10-30毫克,每天3-5天。(3)每公斤鱼喂磺胺-2,6-二甲基嘧啶100-200毫克,每天5-7天。(4)每公斤鱼喂磺胺-6-甲氧嘧啶100-200毫克,每天5-7天。草鱼细菌性肠炎的病原、流行现状及防治措施。(细菌性疾病)回答:1。病原体:点状气单胞菌2.疫情:主要危害草鱼、鲱鱼、罗非鱼、鳗鱼等。流行季节是从四月到九月。水温在18以上,饲料因素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诱因。3.防治方法:预防:1)坚持饲养饲料的四项原则,选择硬度适宜、无霉变的饲料。2)定期用漂白粉消毒,每立方米用水1克。处理:(1)捣碎去皮的大蒜、大黄和盐(1:133601),(2)混合1500 g/500 kg鱼体重,每天喂养一次,为期7天。(3)每100公斤饲料中添加0.5-1公斤肠炎灵或16-24克诺氟沙星和20-24克炭疽病。整个水池溅有0.4毫克/升的外用二氧化氯。细菌性败血症的病原、症状、流行情况及预防方法。(细菌性疾病)1)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和耶尔森菌。2)症状包括体表充血、腮、肝、肾贫血、肛门红肿、腹水、烂鳃、竖鳞和肠胀气。3)我国是世界上鱼类种类最多、面积最广、季节最长、损失最大的国家。主要危害鲫鱼、鲤鱼、草鱼、鲢鱼、鳙鱼和鲳鱼等。流行季节为3月至11月,水温为9-36。5月至9月,水温28为发病高峰。4)诊断方法:先根据症状诊断,嗜水气单胞菌毒素检测试剂盒。5)防治方法:清淤消毒;治疗:诺氟沙星、氧氟沙星、氟苯尼考、复方磺胺甲恶唑和庆大霉素。鱼类致病弧菌的种类及鱼类疾病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细菌性疾病)1)种类:鳗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等2)症状:常见症状为体表皮肤溃疡3)疫情:弧菌病是海洋鱼类最常见的细菌性疾病。弧菌是一种机会致病菌。4)诊断方法:TCBS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免疫检测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5)防治方法:福尔马林灭活疫苗、漂白粉消毒、磺胺类、土霉素草鱼出血病,病毒是呼肠孤病毒。(病毒性疾病)有三种类型的病例:红肌型、红鳍红鳃盖型和肠炎型流行季节是从六月底到九月底。水温为20-33度,最佳水温为27-30度。疫区很广。诊断方法:肠壁弹性好,肠腔内粘液少。在严重病例中,肠腔内有大量的红细胞和脱落的上皮细胞。防治方法:预防措施:1)清除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司机安全交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小学语文教资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英语公招试题及答案
- 六上江苏期中数学试卷
- 化妆品厂消防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小学班前会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数学笔试试题及答案
- 史记荆轲传课件
- 2025年小学教师标准试题及答案
- 高速公路维护管理技术方案
- 2023年电气工程师职称评审个人业务自传
- CB/T 3780-1997管子吊架
- 【表格】面试评估表(模板)
- 胫骨横向骨搬移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运用
- 物资供应投标书范本
- 汉译巴利三藏中部3-后五十篇
- 眼震视图结果分析和临床意义
- 2011-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转换对照表
- 《现代汉语》PPT课件(223页PPT)
- 福建省电力系统污区分布图修订说明
- 桥架支吊架安装实用标准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