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核心素养测评四十二 西学东渐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20赣州模拟)据统计,从1840年到1861年止,至少出现了22种有关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如姚莹的康輶纪行反映了当时中国的边疆和世界形势;夏燮的中西纪事分析西方殖民扩张史,提出中国已被纳入世界局势变化的轨道中。这()a.直接引发了中国近代化运动b.揭露了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c.推动国人重新审视世界格局d.反映国人对西学的迫切要求【解析】选c。据题干可知,出现较多的有关世界史地方面的著作,有助于中国人了解世界大势,去除“天朝上国”心理,推动国人重新审视世界格局,故选c。2.19世纪50年代,即便是经世派的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而且“夷”字使用的频率也逐步减少。这一变化()a.有利于中国逐渐融入世界b.主要源于民族危机的刺激c.推动中体西用思潮的出现d.表明清朝政府已认清形势【解析】选a。据材料19世纪50年代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以示鄙夷,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夷”字使用的频率逐步减少说明中国对西方的认识逐步深入,传统的不平等的华夷观念减弱,有利于中国平等与各国交往,便于中国融入世界,故a正确。3.(2020永州模拟)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英国“立九官以治事,九官由众推选,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美国更是“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这反映了魏源() a.对西方民主的感性认识b.反对清朝的专制制度c.希望中国推行民主制度d.向往欧美的民主制度【解析】选a。据材料“立九官以治事以三年为秩满,贤则留,否则更”“即不咸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可知魏源只是看到了英国、美国政府决策的形式,但对于英国、美国的体制并不理解,因此他对于西方民主存在感性的认识,故a正确。4.1862年,曾国藩提出了“泰西以商战二字立国”的观点。1885年中法战争之后,张之洞又强调“以工商立国”“以兵战为用”。这体现了当时()a.政府立国政策的转变b.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商本思想的逐渐形成d.近代社会转型的艰难【解析】选c。据材料“泰西以商战二字立国”“以工商立国”“以兵战为用”可知洋务派从提倡商战到工商立国思想的演变,故c正确。5.“中体西用”的文化观在19世纪后期的中国风头甚健,洋务派以“体用”“本末”的关系来努力论证中西文化可以相容,能够互补,极力证明中国固有文化可以通过采纳西学而增益新知、焕发生机。洋务派极力宣扬“中体西用”文化观的根本目的是()a.调和中西文化冲突b.维护清朝封建统治c.推动中国的近代化d.遏制革命形势发展【解析】选b。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危机,为了挽救清政府危局,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开展了学习西方器物以维护清政府统治的洋务运动,故b正确;洋务运动指导思想是“中体西用”,并不是调和中西文化冲突,故a错误;推动中国的近代化是洋务运动的客观影响,故c错误;遏制革命形势发展,不是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故d错误。6.梁启超说:“盖当购此图(世界地图)时,曾在京师费一二月之久,遍求而不得。后辗转托人,始从上海购来。图(世界地图)至之后,会中人视同拱璧,日出求人来观。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这反映了()a.维新派看到“开民智”的重要性b.西学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c.维新变法重视与群众运动相结合d.国人清醒认识到世界潮流【解析】选a。题干中描述的是梁启超购买世界地图之后“偶得一个来观,即欣喜无量”,即意识到民众意识觉醒的重要性,符合题意的是a,b中的“广泛”表述错误;c中“与群众运动相结合”表述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对世界潮流的认识,故排除d。7.(2020皖江名校模拟)王韬在近代首次提出“变法”的主张,他在介绍西方国家的“君主”“民主”“君民共主”这三种制度时,最早提出废除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与众民共政事,并治天下”的君主立宪制。该思想()a.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 b.推动了维新变法的兴起c.反思了当时中国近代化问题 d.受社会进化论思想影响【解析】选c。近代中国最早提出发展资本主义主张的是洪仁玕,排除a。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主要是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思想,故排除b。王韬曾参与洋务运动,正是这一人生经历及其对洋务运动的认识,使他深刻体会到洋务运动的不足,从而萌发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思想主张,c正确。西方社会进化论思想传入中国始于严复,排除d。8.(2020长沙模拟)光绪十四年(1888年),维新人士谭嗣同在著名学者刘人熙的指导下,开始认真研究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著作。谭嗣同这一研究的意图主要是()a.追溯政治变革的历史依据b.汲取朴素的民主思想精华c.糅合民权思想否定君权论d.形成独特的激进政治理念【解析】选b。黄宗羲、王夫之、顾炎武等人著作均具有反专制的朴素民主思想,谭嗣同这一研究的主要意图是要汲取上述人物的思想精华;追溯政治变革的历史依据的是孔子改制考,谭嗣同主张保留君主并未否定君权,谭嗣同的政治理念仍是维新改良,未形成独特的激进政治理念。9.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晤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汉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据此可知,该报()a.体现了晚清腐败统治b.志在宣传维新思想c.有利于平息社会矛盾d.是晚清大众传媒创新【解析】选b。据材料可知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有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粤、汉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这表明中外纪闻积极宣传先进思想,提倡变法维新,故b正确。10.(2020新余模拟)清朝光绪年间,有官员奏曰:“洋人船炮之巧愈出愈奇,不谙礼仪惟以力之强弱争为雄长。”也有官员说:“泰西各国,一切政事皆无足取法,惟武备则极力讲求,武备亦无足取法,惟船坚炮利四字则精益求精。”由此可见,当时官员()a.仍沉浸在“天朝上国”迷梦之中b.认为西方政事无足取法c.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较为肤浅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解析】选c。材料表明,洋务运动时期官员对西方科技的认识仍停留在“惟以力之强弱争为雄长”“船坚炮利”的层面,对西方政治制度、思想文化还没有清晰的认识,这种认识是比较肤浅的,故选c。11.(2020焦作模拟)正如学者所言,“康有为遵循着旧学西学纳入新内容的儒学这一条线索形成的思想体系”“致力于使儒学适应现代的需要”。康有为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a.改造传统儒学b.减少变法阻力c.传播民主思想d.维护封建体制【解析】选b。根据材料“康有为遵循着旧学西学纳入新内容的儒学这一条线索形成的思想体系”“致力于使儒学适应现代的需要”结合所学可知康有为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借用儒家思想减少变法阻力,故选b;根据材料“致力于使儒学适应现代的需要”可知康有为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借用儒家思想减少变法阻力,宣传变法,排除a;传播民主思想是其直接目的,排除c;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君主立宪制,排除d。12.时务报是维新派创办的一个影响较大的报纸,梁启超曾说,他在主笔该报时“记事则西多而中少,译报则政详而艺略”。这说明梁启超()a.反对学习西方器物技艺b.热衷于报道西方的政闻c.注重营造维新舆论环境d.借报刊批驳洋务派主张【解析】选c。材料中“艺略”不等于反对学习西方器物技艺,故a错误;b忽视了材料中“记事则西多而中少”,故b错误;维新派创办时务报的目的是宣传维新思想,西多中少,政详艺略是为了营造维新舆论环境,故c正确;维新派重在批驳反对维新变法的顽固势力而非仅是洋务派,故d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个国家独立自强的重要前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天地开辟以来未有之奇愤,凡有心知血气,莫不冲冠发上指者,则今日之以广运万里地球中第一大国而受制于小夷也。据英人地理全志稽之,我中华幅员八倍于俄,十倍于米,百倍于法,二百倍于英,地之大如是。五洲之内,日用百需,无求于他国而自足者,独有一中华。而今顾腼然屈于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摘编自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材料二晚清时期的中国所匮乏的是现代的民族国家意识和政治形式,因此梁启超所致力建构的是一种以国民共同体为核心的民族主义,“国家者,以国为一家私产之称也。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因为国民的独立自由是国家独立自由的前提,所以梁氏的民族主义既是自由民主的,肯定人的基本权利和法律自由,也是共和主义的,强调国民拥有参与政治的权利,“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侮,其国不可得而亡”。摘编自许纪霖家国天下(1)据材料一,作者所说“奇愤”因何事件而起?概括作者的思想。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观点产生的原因。(12分)(2)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材料二中梁启超思想的进步之处。(6分)(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族意识在近代中国发展中的作用。(7分)【解析】第(1)题,根据“1861年”可知事件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由材料概括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原因。第(2)题,从民族意识和国家独立等方面分析。第(3)题,结合所学中国的近代化相关知识从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答案:(1)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失败。(2分)特点:天朝上国观念依旧存在;初步了解西方;认识到中国人自身存在不足。(5分)原因:传统夷夏观念的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西学的传播。(5分)(2)进步:民族国家意识觉醒;开始具有民权的认识;将民族意识与国家独立自由联系在一起。(6分)(3)简析:有利于中国向西方学习,促进了思想启蒙;推动了反专制求民主的斗争;有利于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7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部分)年代总类哲学、宗教自然、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合计年平均数1895年1141231218961911年83817236623813695863.8719121937年20814926601613451 75970.3619381945年244142173414020.00合计311247091 0694185182 869从上表中提取一个有关中国翻译日本书籍的信息,并简要加以说明。【解析】首先必须从表中提取一个有关中国翻译日本书籍的信息,如甲午战后翻译日本书籍以社会科学类为多;译书的数量与时局有关;甲午战争前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很少,甲午战后,数量大大增加。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答案:示例一信息:甲午战后翻译日本书籍以社会科学类为多。(2分)说明:甲午战争失败,先进的中国人将学习的重点转向政治制度,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大大加强;日本明治维新的启发;戊戌变法的影响;明治维新后日本翻译大量西方书籍。(10分)示例二信息:译书的数量与时局有关。(2分)说明:19121937年期间译书总数、年平均翻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汽车租赁合同司机责任及培训补充协议范本
- 2025年度水费征收与结算代理合同
- 2025年牛肉电商销售平台合作协议
- 2025年度融资租赁合同规范文本
- 2025年地产佣金支付及佣金调整机制协议
- 2025版老年人赡养协议书范本汇编与法律解读
- 2025版软装销售区域代理权授权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办公楼室内装修升级改造合同
- 2025版实验动物活体质量监控与购销合同
- 2025测试加工服务合同签订与知识产权保护条款
- 鼓号队培训课件内容
- 2025山西吕梁文水县公办幼儿园幼儿业务辅助人员招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卫生类中医学专业知识试卷(精神科)
-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 《运营管理》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很全很标准)
- 浪浪山开学教案1
- 柚子树栽培技术
- 2025年北京市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特殊职位公务员招录考试(网络技术)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行为面试法培训课件
- X射线电离辐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