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范文三篇_第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范文三篇_第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范文三篇_第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范文三篇_第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范文三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范文三篇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依旧在忙碌。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的一、理解本文说明事物特点的几种方法。二、认识说明文中运用准确语言的重要性。三、初步了解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与记叙文的区别。教学设想一、安排二教时。二、紧紧抓住说明文的基本特征的主要内容:说明事物特点,阐明事理,介绍知识,理解说明的方法;防止因旁征博引而出现教学内容多而杂的现象。三、理解本文准确用词的特色。第一教时教学要点一、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二、初步了解说明文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提问:课前预习,文字上有什么疑难需要解答吗?(根据实际情况处理,如学生无问题,不必多花时间。)导言。茅以升是我国的桥梁专家,三十年代曾成功地设计建造了有名的钱塘江大桥,五十年代又参加设计了规模更大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对石拱桥是这样评价的:石拱桥是我国传统桥梁的基本形式之一,赵州桥和卢沟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杰出代表之作。这篇说明文中国石拱桥就具体地为我们介绍这两座的大桥以及有关的知识。二、教读课文指名读课文第一、二、三、四段。提问:预习时,要求制作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读课文以后,填写前两项(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勺,填得怎样了?抽查,评价,出示小黑板,根据小黑板所填的前两项内容,共同订正。指名读课文第五段,利用小黑板示范,引导填写赵州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的内容。分散读第六段,示范,5;导填写关于卢沟桥的第三项(结构特点勺的内容。提示:第五、第六段里,除了介绍两座石拱桥的结构似外,有哪些关于外形方面的介绍的句子?学生看课文回答,明确:第五段有拱上加桥,美观,有全桥饮涧;第六段有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提示:这两段以外,还有哪些?还有第一段的比喻,第七段的整段介绍。结论:由此可见,中国石拱桥本身的特点就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而卢沟桥还有它自己与众不同的情况,范读第八段,引导理解:卢沟桥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事实。提问:中国石拱桥为什么能有光辉的成就呢?它的发展又是怎样呢?分散读第九、第十段,然后引导学会抓课文主要内容。第九段介绍成就的原因:首先,智慧,其次,传统,再其次,石料。第十段介绍发展的情况:这段中间四句,用事实证明,全班朗读解放后,150米四个句子。小结(指导边看课文边在书上的某些段本写明要点,并在一些句子下边标单横线,不要离开课本抄黑板):1.全文的层次:(1)介绍石拱桥外形特点(用比喻)。_(2)总述石拱桥特点(不但外形优美,而且结构坚固)。(3)引用古籍证明我国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并点出将要介绍的事物的具体对象。(4)分述之一,从历史、结构、外形的设计者全面介绍赵州桥。(5)分述之二,全面介绍卢沟桥:具体数字一结构(河堤冲毁,桥却从没出过事)一形式(每个柱头上惟妙惟肾)一赞语(世界上独一无二勺一景点(卢沟晓月)一特有的纪念意义(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6)总说石拱桥取得成就的原因。(7)综述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成就和桥梁事业的新发展。全文层次分明,合理地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写法。2.段落的条理:介绍赵州桥,先总写历史(建造年代古,使用时间长),结构,外形,设计和施工特点,然后分四点作具体说明,又用评价的句子作结(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这样,在段落内采用总分总的写法,就使介绍的内容很有条理地编排出来。由此可见,不论在全文的整体中,还是在段落的局部中,总一分一总能够使文章的内容编排得很有条理,总一分一总之间的关系,是有内在联系的密不可分的结构关系。提示;第九段的写法,是不是总与分的结构关系呢?回答,明确:这一段是用疑问句开头,提出问题,然后按主次由人到物作说明,没有总结的句子。这在表述上也是另一种有总有分的方法。提问:中国石拱桥是说明文,它传播厂有关石拱桥的哪些知识?试从课文中的一些句子来理解。提示课文句子: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2.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3.桥(卢沟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4.大拱的两肩上,一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5这些石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议论,回答,明确:l.传播石拱桥的结构知识。2.传播石拱桥的历史知识。3.传播卢沟桥的结构知识。4.传播赵州桥的结构知识。5再现卢沟桥形式的优美。小结:说明文是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传播有用的知识的文章。上边五个句子,就是从结构、外形、历史各方面来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现在先初步了解;以后还要进一步探讨。三、布置作业思考,上边举出的五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再在全文中找出与它们相同的表述方法。复习课文,进一步熟悉内容。第二教时教学要点一、常用的说明方法。二、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与记叙文的区别。三、写说明文要准确运用语言。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提问:上一节课举例的五个句子用的是什么表述方法?回答,明确:1.运用比喻;2.引用古籍;3.用数字;4.解说;5摹写。(板书)提问:文中还有与这些句子表述方法相同的句子吗?思考、议论,准备回答。二、教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议论后,指导根据课文回答。(板书)1.用数字:第四段,说明赵州桥历史悠久。第五段,说明赵州桥的外形、规模。第六段,说明卢沟桥的外形、规模。第十段,说明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和石拱桥的发展。2引用古籍;第七段,马可波罗的游记,赞美卢沟桥,唐代张骂的朝野企载写卢沟桥的外形。(这主要是引用,而引用的句子恰好是比喻句。)唐代张嘉贞的安济桥铭写桥的设计。3.比喻:第一段,写桥洞成弧形,就像虹。4.解说;第二段,说明石拱桥的历史、形式、构造和作用。第五段,先比喻赵州桥洞像一张弓,然后作解说,两种方法结合,说明设计的效果。小结:(一)用数字、引用有关资料、解说、比喻,都是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引用和比喻原来属于修辞的范畴,而在说明文中引用起着言之有据的作用,比喻又能形象地说明介绍的对象,也就约定俗成地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了。解说,是对事物作必要的阐述,也就是阐明事理(如本文的第二段)。(二)说明方法,还有:判断,例如,本文中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等句子。判断要注意的是必须给人以明确的概念。绘制图表,能使说明的对象有系统、有条理、一目了然(上一节课已实践过)。比较,例如,第六段中写永定河水发,来势很猛,常冲毁河堤,但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这就使人印象鲜明。举例,例如,在我国的石拱桥中,举出了赵州桥、卢沟桥,最有代表性。(三)除本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外,还有下定义的方法,待以后有机会再举例子说明。(四)至于摹写,只是为了对事物特征作直接介绍,使人容易认识,它并不像记叙那样是为了给人以感性的形象,也用得少,并不把它作为。说明方法来看待。(补充板书)总之,灵活、合理地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点、作用,阐明事理,使人们对事物有个明晰、完整的了解和认识,达到传播知识的目的,这就是说明文的特征。中国石拱桥就是符合说明文特征的典范。理解说明文的特征,并用中国石拱桥印证,就可以明确,说明文同以记叙、描写手法为主的记叙文有着明显的区别。提示:说明文要准确说明对象,必须重视语言的运用,要做到恰到好处。例如,第三段中说到旅人桥,用大致、可能,是根据在写作文时仅仅能占有的资料,还不可能有更确凿的证据。如果去掉大约、可能,就变成绝对的结论语气了。又如,第二段中说石拱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是从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由外表到内在,由感性到理性来写的,这就准确地写出人对事物认识的规律,词语次序,不可移动。试从文中再找出一些语言运用准确的例子来。学生看课文,议论,准备回答;教师巡回,了解,指导。提问。回答,明确(举例):第三段,几乎限制到处都有,既表明石拱桥多;接近于到处都有却又不是到处都有。第五段,在当时可算,从时间上相对地说,不犯绝对的毛病。第九段,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省、巧、高三个字,不仅用得准,而且用得精,位置决不能变动。小结:说明文中准确运用词语,保证了文章内容的严密性,达到预期的说明效果。三、当堂巩固指名朗读。要求;熟悉全文,加深印象。朗读时,要充分利用课文上的注音,不要脱离课本而板书注音。陡()、墩)等课本上无注音,可作补充。四、布置作业(一)体会下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作用:1.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出现比较早。2这座桥建于公元605年左右。3.其中最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二)介绍赵州桥四个特点,第二点同第三点能不能互换?(答案参见教师教学用书)(三)积累联想的内容,可让学生自学,互查。板书设计(一)赵州桥卢沟桥概况表桥名位置历史和修建年月结构特点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一)全桥只一个大拱,长374米,桥洞像一张弓(二)大拱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三)大拱由28近拱圄拼成。(四)全桥结构匀称。卢沟桥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至今已有近800年历史。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板书设计(二)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1.数字说明(应当正确无误)2.引用说明(古今资料,科技书刊)3.比喻说明4.解说说明(阐述事理)5.判断说明6.图表说明7.比较说明8.举例说明(有代表性)9.定义说明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范文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雄伟、残损、古朴、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绝伦”等词语,了解中国桥梁建设的伟大成就,把握石拱桥的特征2、过程与方法把握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对事物的思考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解我国桥梁建设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和对聪明勤劳的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整体感知文意,培养初步阅读说明文的能力。教学难点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时间教师活动预计达成目标一4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桥是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地解释“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由茅以升创作的中国石拱桥,了解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的特点,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二、教师简介说明文的文体特征。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在于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事理。说明事物特点和阐明事理是说明文的两种类型。三、朗读课文,初步把握文意。1.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1).教师指出说明文是给人以知识的,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从文章中所获得的知识。(1)学生默读课文,自行查找、概括。(2)小组讨论,要求人人发言,积极参与。(3)全班交流。明确:本文是一篇介绍石拱桥知识的说明文。文章先概括介绍一般石拱桥的特点:桥洞成弧形;在世界桥梁出现得比较早;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然后以赵州桥和卢沟桥这两座不同形式的石拱桥作为典型例子,来说明中国石拱桥取得的光辉成就。最后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综述解放后我国桥梁事业的新发展。四、局部探究。(1)请以赵州桥为例,用自己的话说说它是如何体现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的。学生齐读第四、五段。小组讨论交流。明确:中国石拱桥具有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即“不仅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此外,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分布广泛,形式多样,有不少惊人的杰作。赵州桥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表明其历史悠久;“非常雄伟”“形状像一张弓”“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结构匀称”“古朴美观”表明其形式优美;“保持原来的雄姿”“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每道拱圈都能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表明其结构坚固;“世界的古代石拱桥”“世界上最长的石拱”,唐朝张嘉贞称赞其“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张NFEAFT奁洹俺踉鲁鲈疲长虹饮涧”,表明其成就突出,堪称杰作。教师总结:赵州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桥梁,它从四方面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即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成就突出。(2)请同学分析第六、七、八段,并完成下面的表格。多媒体显示:请四位同学依次填写。明确:“修建于1189年到1192年间”,距今830多年,表明其历史悠久;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相联而成”“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表明其形式优美;河堤冲毁桥无恙表明其结构坚固;13世纪就闻名于世,受马可波罗的盛赞表明其成就突出。3.教师总结:说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某一事物如何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就在于这个事物的特征。要让别人认识、了解这个事物,就得抓住它的特征来介绍。赵州桥、卢沟桥作为中国石拱桥的代表性的桥梁,都体现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教师总结:写说明文要抓住事物的特征来写,不能面面俱到。六、布置作业1.请理清关于赵州桥、卢沟桥的文字的说明顺序。2.根据课文内容和插图,画出赵州桥的示意图,标上相应的数据。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一、检查作业请同学展示赵州桥的示意图,小组评议,选出的,进行全班交流。二、理解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说明要有顺序,这是使说明内容条理化的必要条件。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弄清空间的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采用什么顺序,主要取决于作者所说明对象的特点。1.学生阅读上文,初步了解有关说明顺序的知识。2.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有关赵州桥、卢沟桥的段落,理清作者的说明顺序。学生明确:作者分别介绍赵州桥、卢沟桥,说明的顺序基本相同。以赵州桥为例说明。介绍赵州桥时,先简单交代赵州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及解放后对它进行的修整。接着用具体数字说明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引用唐朝张嘉贞的话赞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精巧,然后分四点对赵州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创性及艺术价值进行具体说明。第一点是说大拱弧度大,便于车马上下。第二、三两点是从桥拱设计的独创性方面进行说明,即“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和“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样的设计使桥梁坚固耐用。第四点说桥梁与周围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教师总结:课文基本上是按照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的顺序来分别介绍这两座桥的。三、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多媒体显示: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加粗的词“石拱桥”“桥”“拱桥”能否替换?为什么?)2.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出现得比较早。(“比较”一词,去掉行吗?)3.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不但”“而且”能否删去?“结构坚固”“形式优美”能否调整顺序?)4.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加粗的词能否去掉?)5.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几乎”去掉行吗?)6.(赵州桥)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最长的石桥。7.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卢沟桥宽约8米(两句对比,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朗读句子,思考、体会,同桌之间交流。明确:1.不能互换。因为课文是介绍“中国石拱桥”的,所以第一句紧扣题目,使用“石拱桥”的概念。远古时候,人们只能以神话的形式认识世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这里只能用“桥”,才能跟“神话”相照应。至于“把拱桥比作虹”则紧扣“拱桥”桥洞呈弧形的特点。2.“比较早”程度较轻,这样表达比较稳妥。3.“不但”“而且”不能删去,如果删去后,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变成了并列关系。先说外观,再说功能,符合人们的认识逻辑。并且对于桥来说,其实用价值远远重于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调整顺序。4.“大约”“可能”都表示不确定,只是推测的情况。“有记载的”使发言的根据增加可靠性。5.“几乎”强调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6.“当时”是从时间上限定,“可算”是从程度上限定。这样更符合实际情况。7.两句对比,可以发现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一座50多米长的赵州桥,能精确到0.01米,这是多么准确的说明。“约”表示卢沟桥的桥宽不是刚好8米,这表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教师总结: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严密的特点,综观以上例句,可以发现本文:使用数字准确;没办法用准确数字的,就用表示估计的数字;对暂时还无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测的语言来表达;恰当地使用限制性的词语,使表达的意思趋于准确。因此,我们学习说明文语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准确”二字。学生找语言准确、严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四、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说明文,目的是让读者了解中国石拱桥的有关知识。学习本文,须了解说明对象,把握其特征;理清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揣摩语言,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既接受科学知识的熏陶,又学到写作说明文的技巧。五、课堂练习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内容如下:竹子竹子这个家族非常庞大。在我国就有250个成员,常见的有毛竹、苦竹、方竹、凤尾竹等十多种。正像菱角不都是两个角的,还有三个角、四个角、无角的一样,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其中最重要的是毛竹。它的躯干又圆又粗,魁梧而高大,可谓这个家族中的“大丈夫”,它生性喜酸,专爱生长在肥沃酸性土壤中。毛竹具有坚韧、富有弹性等优点。因而对人类的贡献也,现在家庭中的许多竹制家具都是用它做成的。它还可以供建筑之用,甚至可用来代替钢筋,用于尺寸不大的混凝土构件中。(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2)文中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_、_、_、_。(3)文中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_。(4)简要分析文中加粗字“在我国”三个字的表达作用。2.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并思考题目。3.选四位同学交流,其余同学评价。明确(1)说明对象是竹子。(2)能概括毛竹躯干特点的四个词是圆、粗、魁梧、高大。(3)提到菱角是为了说明竹子家族中的每一个成员,不论在形状和“脾气”上都有一定的差别。(4)“在我国”三个字准确地指出“竹子有250个成员”的范围,使句意更准确;去掉后,会使人误认为全世界只有250个品种,与客观事实不符。六、布置作业1.介绍当地最有代表性的建筑,要求抓住主要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2.阅读课本P98陈寿儒的夜宿卢沟,思考以下问题:(1)夜宿卢沟主要写的是什么?(2)它与课文里对卢沟桥的介绍相比,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八年级上册语文中国石拱桥教案设计范文三【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2、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具体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3、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学习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懂得本文的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结构、说明方法等。教学难点:体会分析举例的典型性和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初步认识说明文及与记叙文的区别;【自主突破】1.说明文是指客观地 或 的文章,以说明事物的颜色、形状、构造、性质、成因、功用等特征以及阐明事理、介绍知识为主要内容。2.说明文按说明对象可分为两类:(1) 说明文 (2) 说明文3.常见说明顺序: 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的顺序,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顺序:(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外到内、总体部分) 顺序: 按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由概括到具体)4.说明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式、 式。5、注音 惟妙惟肖( )匀称( )洨河( )暴涨( )倾听( )6、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记载 横跨 陡峭 就地取才 B.和谐 支撑 推祟 巧妙绝伦C.漳州 优久 弧形 独一无二 D.合拢 残损 拱圈 长虹饮涧7、了解作者:茅以升, 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设计了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 。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合作探究】8、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试归纳段意:第一部分(第12段):第二部分(第39段):第三部分(第10段):9、默读课文,分别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拓展延伸】10、下面是桥梁专家茅以升对“桥”的解释,请根据示例特点,以“路”是什么开头写一段话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架着一块板,板上可以承担重量,把这条板凳放大,“跨”过一条河,或是一个小山谷,就形成了一座桥.路是什么【当堂测试】11、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拱(gng)桥 桥礅(dn) 艰(jin)固优(yu)久B.陡(du)坡匀称(chn) 和协(xie) 疏浚(jun)C.翌(yi)日 湍(tun)急铺砌(qi) 并行不悖(bei)D.鸟瞰(kn) 老妪(yu)迥(jin)异 窥(ki)见1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巧妙绝伦交头接耳提心吊胆才疏学浅 B.言简意该改邪归正姹紫嫣红流连忘返C.栩栩如生性命悠关偃旗息鼓惟妙惟肖 D.美轮美奂潜然泪下就地取材锲而不舍13、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惟妙惟肖(相似) 窥(从缝隙里看)见 孩提(六、七岁时) 匝(遮蔽)道B.风格迥(完全)异 俨然(很像真的) 惬意(称心舒适) 情愫(感情)C.美轮美奂(有光彩的样子) 昭苏(苏醒) 徜徉(安闲自在步行) 偃旗息鼓(倒下)D.姹紫嫣(娇艳)红 并行不悖(相反) 豁(开阔)亮 鸟瞰(向下看)14、判断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1.(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2.我国桥梁事业的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3.我们遵照前人的经验,卧床假寐,静待五更。()4.汩汩有声的淙淙细流,在晓月映照下,也呈现出波光粼粼的景色。()5.龙船凤舟倒映流水,何等绚丽,何等豪华!()【总结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理解怎样抓住事物特征进行说明,具体把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了解中国石拱桥的光辉成就,认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自主突破】1、指名读1、2段,讨论:本文主要写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为什么开头两段写一般石拱桥的特点?展开全文阅读2、默读4、5段,讨论: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赵州桥的?3、读第6段,教师强调“桥长十一个半圆形的石拱;每个石拱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等语句,提问:这一部分写卢沟桥是按什么顺序?【合作探究】4、中国的石拱桥很多,都有相同的特点,作者为什么选择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说明的例子?5、赵州桥和卢沟桥都具有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作者为什么不选一个而要选两个呢?【拓展延伸】设想一下未来的桥是什么样子的。请发挥你的想象力,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想象中的未来的桥。【当堂测试】【达标训练】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由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6.这段文字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有_、_和_的特征。7.第句话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第句话运用了_的说明方法,说明卢沟桥的_。8.这段文字中有一个描写性的语句,它的序号是_,它的作用是_。9.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10.这段文字共九句话,可划分为四个层次,应该怎么划分?并概括出层意。11.第句话中有两个词突出表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请把它找出来,然后简要地进行分析。12.卢沟桥的结构特点是什么?试简要说明。【能力提高】我国传统的桥梁有三大基本形式:用梁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梁桥”,用拱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拱桥”,用悬挂的缆索作为桥身主要承重结构的叫“悬索桥”,亦称“吊桥”。在人类有历史记载以前,就有这三种桥。河边的大树被风吹倒,恰巧横跨河上,就成为“_”。两山间有瀑布,中为石脊所阻,水穿石隙成孔,逐渐扩大,孔上面层,磨成圆形,就成了“_”。一群猴子过河,一个先上树,第二个上去抱着它,第三个又上去抱着第二个。如此一个一个上去连成一串,把地上的猴子甩过河去,尾巴上的猴子抱住对岸一棵树,这就成为一串“猴桥”,形式上就是现代的“_”。所有千变万化的各种桥,都由此脱胎而来。13.三处横线上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_、_、_。14.第一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说明方法是_和_。15.第二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_,说明方法是_和_。16.文中加粗词“脱胎”一词指什么?17.两段文字的说明顺序一样,为什么这样安排?【总结反思】中国石拱桥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