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范文之“问题生”教育中得与失_第1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问题生”教育中得与失_第2页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问题生”教育中得与失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主任工作范文之“问题生”教育中得与失 一、家庭不健全的“问题生” 张某,是我在初二时的一个学生,其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她,其父神志有问题,他和奶奶住在一起,生活很困难。因觉得他缺少父母的爱,奶奶对他都关爱有加,只要他有要求都一定极力满足,因而造成他比较任性、倔强、孤僻的性格,加上他所住地方的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因而耳闻目染了一些不好的风气和习惯,使他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有一段时间因他在校表现不好,叔叔、姑姑等亲戚放弃了对他的教育,他更是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与社会上一些待业青年有了来往。在校的主要问题为: 1.情绪波动特别大,性格孤僻。与同学不能友好相处,对教师态度特别冷,有时就因一句批评而与教师顶撞。 2.没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作为中学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经常在楼道骂脏话,多次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和老师顶撞,还经常与社会上一些待业青年在外混。 3.对学习忽冷忽热。自己喜欢的科目就学,不喜欢的就不学,学习往往没有三天的热情。二、失败的教育刚开始我认为只要在生活上、学习上尽量亲近他、关心他,和他谈知心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积极从正面做思想工作,加以引导,他会有所转变的。可是通过这一年的教育,他没有根本的好转,表现如故,学习成绩也始终没有大的进步。对张某的教育,虽然我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教育效果却很不理想,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三点:(1)因为其的家庭原因,与其家人联系得不够,导致他钻空子。(2)最初对他犯的一些错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3)在教育中手段的单一化,缺少有效的手段。三、“问题生”教育的反思对这些家庭残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不好的“问题生”,如何教育才能使他们有转变,在张某身上我从反面看到了以下几点。 1.教师要勤与家长沟通。教师和家长沟通可以互相了解孩子在家或学校的情况,避免学生在家骗家长,在校骗教师的局面,有利于共同教育孩子。另外,还可以教给家长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因为我们的家长层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当,如溺爱、打骂等,这就需要教师做一定指导,告诉家长初中生各阶段的心理特点,使其能采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学生。 2.教师要有爱心。爱心是教师走进学生的法宝,古人语“亲其师,信其道”。但这并不等于只要亲近学生,关爱学生,“问题”学生就一定会变好。对于学生应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真正的做到爱与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管理好学生,才能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成长。 3.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手段上形式要多样化,不要单一做思想工作教师在教学、教育工作中多少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学生,如果在教育中一味地停留在做思想工作上,我认为是不够的。因为学生从小就听家人或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他也懂道理,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如老师再说这些,他根本就听不进去;如果此时教师能及时采用一些手段,例如让他当一小干部,让他自己用班干部的标准严以律己,他在行为上也许就会有所好转;对于犯严重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