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今天,大名鼎鼎的作家秦文君来到我们学校签售作品。B . 同为新生,我惊羡于晓明的人情练达 , 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能够处变不惊。C . 有的人孤陋寡闻,却喜欢夸夸其谈,炫耀自己。D . 叫卖得气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左右逢源。2. (2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应当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 . 在老师的教育下,我端正了学习态度和方法。C . 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反思,及时解决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D .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 (2017九上宝应月考) 默写。 (1)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李煜相见欢 (2) 无可奈何花落去,_,小园香径独徘徊。晏殊浣溪沙 (3) 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4)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陈涉世家 (5) _,并恰然自乐。桃花源记 (6)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7) _,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是武判官归京 (8) 鲁庄公所说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就是曹刿所肯定的作战条件“_”。曹刿论战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风儿吹过,商朝的雨轻轻地敲打着窗棂。血色黄昏,苍凉大漠,孤烟袅绕,冰雪初rng_。从爬满青藤的栅栏望去,红叶烂mn_,层林尽rn_,暗香浮动。江淮之滨,西湖散人静静地倾听1987的xun_律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5. (4分) (2019七上顺德月考) 仿照画波浪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幸福是_ , _;幸福是_ , _;幸福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追求。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3分)6. (7分) (2017七下宁河月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小题。兰之味 , 非可逼而取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无所 , 故称瑞耳。体兼彩 , 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注释】味:香气。逼:迫近,接近。取: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氲氲无所: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瑞:吉,善。兼彩:兼有各种颜色。名:说出(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故称瑞耳 _莫能肖也 _(2) 翻译下面的句子。善绘者以意取似(3) 文中作者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即运用了_的写作方法,意在揭示兰的_品性。 7. (16分) (2017娄底模拟)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 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湖心/亭一点B . 虽/乘奔御风C . 以/其境过清D . 往来/无白丁(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是日,更定矣(止,停)B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连词,就)C . 先帝称之日能(能力)D . 策之不以其道(介词,按照)(3) 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选文第段的“崇祯五年十二月”与“湖中人鸟声俱绝”交代了游西湖的时间,以及冰封西湖、万籁俱寂的环境,为下文写西湖雪景和游人“痴”张本。B . 选文第段的“雾凇沆砀上下一白”写出雪中西湖的空阔感,“湖上影子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写雪中景物之小,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C . 选文第段主要亭中游人邀“余”一同饮酒的情景。其中“铺毡对坐”“见余大喜”“拉余同饮”“是金陵人”等表现出亭中游人热情好客。D . 选文以时间为叙述线索,使整篇文章脉络清晰;写景形象生动,与题旨相扣,又有独特韵味。(4)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5) “痴”是选文的文眼,请分析它在文中的含义。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8. (20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荒漠中的苇王剑冰 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 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 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 边铺向无尽的远方。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沙海茫茫, 真正是茫茫了。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中间在什么地方 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就在这时,我 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是看错了,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 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 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到 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方。”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 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 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孤芳自赏的苇 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了青春期。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存在的意义和可能。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1) 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 第段中说:“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这句话中加下划线的词好在哪里?(3)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子。(4) 作者写苇,显然不仅仅是在写苇,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什么。9. (16分) (2017八上杨浦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徐刚我面对着辽宁盘锦的100万亩大芦荡。初冬时季,大都市的寒冷始终与钢筋水泥框架同在,所谓落叶萧瑟,在北京如果不是走到郊外走进西山,那么,也就是街道稀疏的路树而已。细想起来,这“萧瑟”一词中原是包罗着季节无情地更替、秋阳不再、霜上加雪的大涵义的,如今在辽宁盘锦,正由这100万亩大芦荡尽情地舒展着。舒展着的萧瑟啊!芦叶像双刃剑把寒风切成碎片,与此同时芦花却要被搓揉成细腻的花团,在纷纷扬扬中衍化出哲思的冷峻,或曰:一切皆如流;或曰:逝者如斯夫。所有的感慨都要被冲散,因为渤海湾涨潮了,喧哗着扑向大芦荡,而苇子们以坚韧绵长的节奏起伏,同以往的每天一样,迎接潮水的到来。世人以为是悲壮的淹没,或许却是一次送别不久,苇子们将被农人收割,或者成为造纸的原料,或者走进农家的炕头,燃烧出火光、热量,芦叶噼啪地响,自己涅槃自己唱。但,芦苇的根埋在地底下,弯曲、雪白、纵横交错、连绵不断,在大雪覆盖的日子里孕育绿色的新芽,寂寞而骄傲地伸向天国。它们在守望什么?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负责人告诉我,在这世界第一的大芦荡中有丹顶鹤,还有更珍贵的人类寻找了170多年的黑嘴鸥;而在芦根的网络一般温情、严密的保护下是辽阔的地下石油资源。至于它始于春天的100万亩绿色为渤海湾一带的城乡、天空奉献了多少清新,如何有效地保护了水土资源,则也许很难用数字估算。耸立的井架、成对成对的钻井机正在大芦荡中采油或钻井作业,试喷的石油厚厚地淤积着,珍禽所占有的浅水沼泽的领地日见狭小,昼夜不停的高达110分贝的噪音使芦苇和飞鸟一起烦躁,非法人工养殖对虾牟取暴利的养虾人,正在大芦荡中一片一片地砍倒芦苇、挖掘池塘。仅仅盘锦一市就有猎枪5000支,明明暗暗的枪口瞄准着所有的珍稀禽类当最后的翅膀折落,人类,你还有希望吗?面对规模愈来愈大似乎永无休止的地下石油的开掘,我们为什么不能说这些资源本应是属于子孙的?我们掠夺子孙的财富只是为了自己生活得更加舒服。也许,我们至今还没有走出“天朝大国”、“地大物博”的阴影,简言之,国人的头脑中几乎没有“人均”意识!即以不可再生的资源论,不妨略举几例:中国要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5%的人口我们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48种,45种主要矿产储量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拥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一半,居第80位苇草本身确实不会思想,然而,它们的存在却引发了多少思想和灵感,我们也不敢想象倘若人的思想没有寄托、移情的对象,这个世界又该是何等的荒凉!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1) 阅读第段可知,大芦荡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2) 第段划线句“芦苇的根埋在地底下,弯曲、雪白、纵横交错、连绵不断,在大雪覆盖的日子里孕育绿色的新芽,寂寞而骄傲地伸向天国。”运用_修辞方法,其表达效果是_。 (3) 阅读段,划线句中划线词的“仅”字在文中有何表达作用? (4) 本文选自科学随笔大自然的召唤,作者徐刚拟的原题为困惑的大芦荡,在选入课本时,编者把它改为大芦荡,你还在守望吗?。这两个题目各有千秋,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谈谈你的看法。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2013漳州) 下面两个题目,任选一题作文。(一)题目:我的_,我的歌(将题目补充完整)(二)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夏至蝉鸣。蝉的幼虫要在地下生长四年,然后才来到地面上蜕皮成为成虫,成年的蝉只能在阳光下生活五个星期,这就是它们生命的全过程。黑暗中默默求索,阳光下声声嘹亮。哪怕只拥有一个多月的阳光,它们也会好好珍惜。要求:文体不限,字散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八、 外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11. (10分) 名著阅读。随着每一次的失败,甲感觉越来越没希望了,后来索性往那些岔道里乱撞乱钻,拼命想找到原来的路。他嘴里还在说“你放心”,但他的心却慌得像铅一样沉,以至于他说的这话好像变了味,听来倒像他在说“全完啦!”蓓姬紧紧贴着他,害怕到了极点。她使劲忍住眼泪,但它们还是要掉下来。最后她说:“ 唉,【甲】,别管那些蝙蝠,我们还回那条路去吧!我们看来是越走越糟啦。”(1) 这段文字出自(作者)的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这个故事情节。(2) 【甲】是,请谈谈你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