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侨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_第1页
新会侨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_第2页
新会侨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_第3页
新会侨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_第4页
新会侨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新课标 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会侨中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政治期中考试卷 (06.11)第一卷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5分,共36分)1、下列对文化与文明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文化与自然相对应,泛指人类的一切产物,而文明与野蛮相对应,用以表达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B文化就是文明C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基础,而文明则不需要D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而文明是物质力量2、2020年3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每个时代,每个民放族的荣辱观,归根到底是那个时代、那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也极大地反作用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这说明( )A经济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决定B经济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C经济与文化相互包含,二者难以区分D经济与政治相互交融3、2020年10月至2020年7月,中国在法国举办文化年;2020年10月至2020年7月,法国在中国举办文化年。中法互办文化年有利于( )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化 促进国家间的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尽快推动不同民族的文化融合 消除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A B. C D4、“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从“铁人”王进喜的豪言壮语中,你感受到了文化能( )A丰富精神世界 B塑造健全人格C大大增强人们的民主法制意识 D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5、“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峡两岸共度节日,说明文化(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C文化促进经济生活的发展 D文化促进政治生活的进度6、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一位美国人看到中国主人不断给他夹菜很不安,事后他抱怨说“主人把我当猪一样看待”。这反映中西方之间的( )A文化差异 B价值观不同 C宗教信仰不同 D世界观不同7、当今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国内生产总值构成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文化生产力已成为社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 )A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发展和享用文化 B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C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D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8、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泰山日出 邓小平理论 蒙古草原 芭蕾舞A B C D9、文化创新是( )A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B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C文化发展的实质 D文化进步的根本标志10、每到春节,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放鞭炮、吃团圆饭、走亲串友,这表明( )是对传统习俗的继承 是对传统习俗的发展 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 B C D11、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 )保护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有重要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文化遗产的多样性A B C D1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进行文化创新,这是因为( )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保证A B C D13、2020年4月2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贵州号称“民族之都,”更是“文化千岛”。这里有49个民族,其中世居民族1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8%,全年民族节日有1000多个,较大的民族节日就有100多个,被世界旅游组织官员称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图画”。贵州民族节目多,而被号称“文化千岛”,是因为( )A我国的政策具稳定性 B我国高度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C庆祝民族节日可以培养民族感情 D民族节日可以表达民族感情14、根据有关专家的建议,国务院决定,自2020年起,把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文化遗产日”。在此之前我国已决定基本不再批准建立什么日,“文化遗产日”是个特例,来之不易。“文化遗产日”作为特例被确定下来,表明( )A我国的政策具有稳定性 B我国高度重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C文化遗产的保护重于一切 D文化遗产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15、吃饺子、贴对联、赏花灯流转,听爆竹声声,观龙狮贺岁,这就是典型的中国新年春节。尽管它历经几千年,但每一个中国人都醉心于这个节日。由此可见( )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文化交流应尊重文化差异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A B C D16、由于中国人对孔子的敬仰,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孔庙到处都有,孔子被尊奉为圣人。孔子的思想、学说、精神,被一代代地传承下来,且成为规范行为的尺度。“仁者爱人”、“和为贵”等在千百年中被发扬光大。这充分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B优秀文化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C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D传统思想对现代人的价值观、道德等方面有深刻影响17、2020年5月23日新华网载文指出,“知识改变命运”成为个人理想,“知识经济”成为国家定位的同时,由个体到整体来构建“学习型人生”、“学习型组织”以及“学习型社会”已蔚然成风。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 )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C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D体现人的全面发展18、2020年4月6日人民网载文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推动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材料说明发展文化应(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立足社会实践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19、美国以强化“美国精神”为公民教育的重点。俄罗斯近年先后制定了对全民特别是对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大纲和法案,力求重振民族精神。韩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以政府为主导,推崇“身士不二”,培育“韩国精神”。这给我们的启示( )A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精神B培育民族精神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C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D各民族的民族精神都是优秀的20、我们对中华文化的评价,应是(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继往开来,古为今用 博采众长A B C D21、“大力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鼓舞各族人民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这句话所体现的道理是(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B文化和精神是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C文化和精神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现代化建设中会发挥巨大的作用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22、汉唐气象,时代华章。与中华民族迈向现代代的雄健步伐相伴,一种昂扬向上、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正在神州大地激越弘扬。这里的时代精神指的是( )A中华五千年文明 B中华民族精神C抗洪精神 D抗击“非典”精神23、南非的黑人大主教图图曾经说过:白人来的时候,他们的手上有圣经,我们的手上有土地。他们对我们说,信天主吧!可是等我们睁开眼,我们的手上是有了圣经,他们却拿走了土地。这启示我们( )A要注意和西方文化的沟通B要抵制一切西方文化对我们的影响C既要学习西方文化的积极成果,又要抵制西方文化对我们的控制D要增强对西方的认同和理解24、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数百年来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还先后被译成数十种文字在世界多个国家广泛流传,尤其受到亚洲各国人民的喜爱。这表明( )A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C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世界影响广泛 D中华文化始终居于世界前列二、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8分)25、2020年5月12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低俗书的恶劣影响:它把厚颜无耻说成聪明智慧,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使人们的荣辱观混乱,价值观失衡,道德标准滑坡。这类书是毒害人们心灵的精神鸦片,出版管理部门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清除这类貌似智慧,实则愚蠢的低俗读物。我们之所以不能忽视低俗书的恶劣影响,是因为( )A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B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C文化氛围无时不在影响人的思想行为D人们在文化活动中得到思想的启示或精神的失落,许多是发生于潜移默化的过程之中26、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这是因为( )A优秀文化总能以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使人深受震撼、力量倍增B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全部内涵C优秀文化能够激励人们不断创造美好幸福的新生活D优秀文化是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27、2020年1月31日,时代潮载文指出,中国文人画讲究三绝、四全,当下能做到的画家已寥寥可数。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画家在对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的修炼不足。现为职业画家和书画鉴赏家、北京美术协会会员邓治平由于从小受到家庭的影响,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学习,他在这方面曾经下过一番苦功。即使是现在,作为国画大家,他仍然不忘记去临摹前人的优秀作品。这启示我们( )A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B必须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C必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D对待传统文化要做到古为今用28、2020年5月16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实现文化和谐,要站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长处,坚持不懈推动文化创新,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这说明要推动文化创新,实现文化和谐,必须( )A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面向世界,博采众长C推崇外来文化,否定传统文化 D相互借鉴,取长补短29、2020年北京奥运会应该成为世界了解中华优秀文化的一个窗口,传达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典雅厚重的特色,让即使没有到过中国的人也能通过开幕闭幕式对中国文化全景和神韵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 )A科学技术 B汉字 C史学典籍 D中国瓷器30、2020年1月18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广播文艺节目应该多点文化含金量,多点民族文化精髓,朝着开心、益智、怡情、悦性、美感的方面发展。我们应该学习邓小平文艺思想,坚持“三贴近”,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发展繁荣新世纪社会主义广播文艺事业做出新的贡献。应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因为( )A这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 B这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C这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D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第二卷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1、2020年4月18日,共青团中央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要求,要抓住重大活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契机,突出实践教育,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深入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我与祖国共奋进”成为当代青年的响亮口号和自觉行动。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要求的认识。3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20年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上指出,“关于文明和文化多样性中的统一性,中国古代哲人曾有精辟的概括,如和而不同。不同的文化与文明都有相同的、合理的内涵,可以相互借鉴。”“中国古代哲学家所推崇的亲仁善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讲如何处理不同文明国家之间关系的道理;欧洲也有同样的哲理。这就是多样性中的统一性。我认为不同文明不仅可以对话,还可以共处、学习、借鉴。”请简要分析在当今世界坚持文化多样性的看法。四、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3、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只要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好起来。34、文化创新必须重视社会实践,敢于否定一切现存的东西。五、论述题(14分)35、材料一 十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该法的通过对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台湾海峡地区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反分裂国家法的通过,把13亿人民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材料二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而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的形势和条件同延安时期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国共产党人无论现在和将来都要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材料一中的13亿人民的意志是指什么?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2)在新时期,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http:/www.DearEDU.com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1.5分,共36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BADAACCCAA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BBADCCCDCBCC二、不定项选择(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题号252627282930答案CDACDABDABDBCABCD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1、(1)一定的文化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引导广大青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能够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2)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质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人们才能获得文化。因此,必须抓住契机,突出实践教育,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3)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活动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它是我国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32 (1)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3)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对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建立和谐的国际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尊重文化的多样性要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四、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3、(1)在经济和文化的关系中,经济对文化具有决定作用,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因此,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题目正确地看到这一点。(2)文化具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它的发展并不是始终和经济的发展同步的,不能简单地认为经济发展了,文化就自然而然的好起来,文化是需要建设的。否则,即使经济再发达,如果不注重文化的建设,文化也不会好起来。(3)所以,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既要重视经济建设,也不能忽视文化建设,两者只有协调发展,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进步。34、(1)人们之所以强调文化创新必须重视社会实践,是因为,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离开了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不可能从事任何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文化也不可能实现任何新的发展。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和基础。因为:一方面,社会实践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另一方面,社会实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