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高中政治《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学案4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一、考点导航1、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3、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4、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二、知识网络 1、传统文化的含义: 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建筑的继承 2、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 传统文艺的继承 传统思想的继承 相对稳定性 3、传统文化的特点 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的继承 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积极作用 4、传统文化的作用 一成不变 消极作用 文化的 继承性与文化发展 意义:国家、民族;个人 5、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态度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1、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的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社会制度的更替文化自身的因素 科学技术的进步 3、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思想运动教育 三、考点梳理1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1)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是有区别的,第一,文化内涵不同:民族节日蕴含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第二,民族节日中蕴含着一个民族的许多传统习俗的内容,但传统习俗并不完全通过民族节日表现出来,它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文化载体来展现。(2)传统建筑的继承: 建筑是立体的文化,凝固的艺术,一个民族的建筑无不体现其民族文化的特征和色彩。中国古代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3)传统文艺的继承: 文学艺术,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4)传统思想的继承 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沦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思想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3传统文化的特点(1)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2)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差异,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传统文化对形成本民族的性格、心理、道德等特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维系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4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碍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5.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从民族、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从个人角度来看,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2)继承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6.文化的继承与发展(1)、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2)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不断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7、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的更替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思想运动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不同思想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不但催生着社会变革,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教育在文化传承中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B、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C、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四、巩固训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0江苏卷21).2020年2月,江苏省教育厅积极落实教育部的要求,安排南京、苏州等8个市作为京剧进中小学课堂的首批试点市。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活动的依据是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传统文化是健康有益的 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A B C D.2、(2020山东卷21)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这说明 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 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 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 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A B C D 3、(2020山东卷22).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论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中庸)德不忧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沦衡)A B. C D. 4.(2020江苏卷21)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目睹了太多的城市记忆被抹杀,历史文脉被割裂,地域特色被淡化。而扬州通过古城复兴改善人居,实现传统文化载体与现代城市交相辉映的可持续发展思路,打造出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扬州城。这启示我们A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前提 B传统文化能提升城市品位 C传统文化影响城市发展 D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5.(2020广东卷18)温总理以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告诫官员,要时时惦记百姓疾苦。温总理“以诗言志”表明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6、(09合肥一模)云南映象是一台将原生的原创乡土歌舞精髓和民族舞经典全新整合重构,展现了云南浓郁的民族风情的舞台艺术精品,是对民族魂、民族根的继承。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等优秀演员所表现出来的艺术张力,是对云南民族民间文化的深刻表现和深情礼赞,并有着新世纪的时代特征。这也正是云南映象火爆国内演出市场并具有强烈持久力的深层原因。这种深层原因是A它既反映了时代特征,又植根于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创新B因为有杨丽萍等优秀演员的精彩演出C全国观众对云南少数民族浓郁民族风情的好奇D歌舞结合的新的艺术形式的吸引力7、(09蚌埠一模)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关于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能动性活动 B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C教育能使人们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 D教育在人类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小8、(2020福建卷39) 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在以“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变革”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展开讨论。请你参与其中,并回答有关问题。【相关链接】医参任汉相三年,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主张清静无为不抚民,使汉初社会凋敞残破的局面得以改观。史称“萧规曹随”。此后的“文景之治”又相继实行修养生息政策,实力日益增强。汉武帝凭借丰富的物质积累和稳固的统治基础,开疆拓土,实施改革,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成就了西汉盛世。甲同学:“萧规曹随”反映曹参推崇的是“无为而浩”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他以“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所以,我国政府也应“无为而治”。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9、材料一、中国传统道德十分重视荣辱观念,有不少思想家都有过关于荣辱观的论述。如强调“好荣恶耻乃君子、小人所不同也”,“不知荣辱乃不成人”,“宁可毁人,不可毁誉”,认为荣辱问题事关人格问题。古代荣辱观强调以“仁 ”“义”为界限,“仁则荣,不仁则辱”,“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 材料二、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需要,2020念3月4日,胡锦涛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他成为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阅读以上两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国古代荣辱观是什么关系?参考答案:1-7BADABAD8、“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荣辱观的优秀成分,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参考答案:1-7BADABAD8、“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荣辱观的优秀成分,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参考答案:1-7BADABAD8、“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继承和发扬了中华传统荣辱观的优秀成分,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参考答案:1-7BADABAD8、“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立足社会实践,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和“守旧主义”。9、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国古代荣辱观的继承和发展。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二者是一个过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