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使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循环路线连通在一起的器官是:( )A肺B心脏C肝脏D肾脏2 . 以下几种职业的人群中,容易得呼吸系统疾病的是( )A医生B售货员C园林工人D油漆工3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消化作用的影响”实验中,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计划。结果检测时,甲、乙、丙三组试管中都不变色。下列有关分析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设置不合理,应设置为10、30、60B材料用量不合理,淀粉糊和唾液应该都用lmLC实验步骤不合理,淀粉糊和唾液不应该先混合D检验方式不合理,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4 . 下图是耳的结构。下列有关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会对2造成损伤B晕车与4和5对头部位置变化过于敏感有关C人的听觉感受器和形成听觉的部位都是6D鼻咽部感染,病菌可通过咽鼓管引发中耳炎5 . 感冒病人倘若鼻塞,早上起来就会感觉口腔干涩,总结出原来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这主要是因为( )A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杀死细菌B鼻黏膜有纤毛,能阻挡细菌C鼻黏膜有嗅细胞能产生嗅觉D鼻腔使空气变得温暖、湿润和清洁6 . 如图为心脏结构示意图。如果取一究整的猪心脏,往血管里注水,则注水和出水血管相一致的是( )A注水血管;出水血管B注水血管:出水血管C注水血管;出水血管D注水血管;出水血管7 . 使用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是( )A调焦、取镜和安放、安装装片、对光B调焦、安装装片、取镜和安放、对光C安装装片、对光、调焦、取镜和安放D取镜和安放、安装装片、对光、调焦8 . 西藏地区的平均海拔比江苏地区高很多,胡老师从江苏调到西藏工作,他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会发生什么变化?A不变B减少C增多9 . 神经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 )A脑和脊髓B中枢部分和周围部分C细胞体和突起D脑神经和脊神经10 . 我们在寒冷潮湿的时候比温暖干燥的时候会排出更多的尿液,这是因为 ( )A寒冷潮湿的时候有利于肾脏发挥作用B温暖干燥的时候我们通过流汗排出一部分水C在寒冷潮湿的时候我们饮水较多D寒冷潮湿的时候血液流动更快11 . 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内开始消化的正确顺序是( )A蛋白质、脂肪、淀粉B淀粉、蛋白质、脂肪C淀粉、脂肪、蛋白质D脂肪、淀粉、蛋白质12 . 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受精卵是在子宫内形成的B受精卵附着在子宫内膜上发育为胎儿C新生命的起点是从胎儿开始的D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和氧气13 .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这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下列有关“食不言”解释正确的是( )A避免食物进入气管B有利于保护声带C说话需要力气,不利于保养身体D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14 . 如图,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开始被消化的起始器官依次是A口腔、小肠、胃B口腔、胃、小肠C胃、口腔、小肠D小肠、胃、口腔15 . 人体内腺体有两种类型。你认为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垂体B肾上腺C唾液腺D甲状腺16 . 鼓膜的作用是( )A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耳传递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耳传递17 . 下列营养缺乏症与其病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贫血缺乏维生素CB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C骨质疏松症缺乏锌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磷18 .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脑是由大脑和小脑组成B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C脊髓能对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D神经纤维是神经系统结构功能的基本单位19 . 下列反射活动中,与“阅读文学作品时,随故事情节潸然泪下”最相似的是A谈虎色变B鹦鹉学舌C吃梅止渴D宠物狗算算术20 . 为了促进儿童骨骼的发育,除了给儿童多补充含钙、磷多的食物,还应补充( )A维生素 AB维生素 BC维生素 CD维生素 D21 . 食物中大分子有机物必须经过消化系统的消化和吸收,才能进入人体,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在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是(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22 . 人体内能够运输物质的系统是( )A消化系统B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D运动系统23 . 刘大爷是糖尿病患者,你给他提供的治疗方案是注射( )A生长素B甲状腺素C胰岛素D肾上腺素24 . 下列不属于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A资源无限丰富,可随意砍伐B乱砍乱伐、伐优留劣C草场退化、沙化D森林资源利用不合理25 . 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a、b是通过人体的呼吸运动实现的B甲是动脉血管,里面流的是动脉血C乙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进行物质交换D与甲相比,丙血液中氧气的浓度更高26 . 关于人体的神经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脊髓和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C小脑调节心跳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D效应器能够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二、综合题27 . 下图是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模式图,图中的序号代表着人体的某些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过程是_气体,通过_作用进入循环系统。(2)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图中的小分子物质随血液循环首先到达心脏的腔室是_。(3)在过程中,原尿中的_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4)膀胱里的尿液贮存多了就会出现排尿反射,这种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但环境不适宜时,一般正常人就会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此时该反射活动属于_反射,需要_的参与。28 . 对人体健康来说,科学有效的运动方式之一是有氧运动。运动的完成需要运动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上图是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氧气进人肺泡时,呼吸肌处于_(填“收缩”或“舒张”)状态。血液由D肺部毛细血管A的过程称为_循环。(2)若某同学运动时腿部受伤发炎,通过静脉注射药物治疗时,药物到达心脏四个腔的先后顺序是_。(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作答)(3)图中所示与外界相连的、途径中,属于排泄的是_。(4)当运动疲劳时,应及时补充含糖类的食物来恢复体力。淀粉是人体的主要糖类来源,淀粉消化为葡萄糖后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人体内血糖含量的相对稳定受_(填激素名称)的调节。29 . 如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一个视野图。(1)当人被细菌感染而发炎时,图中(_)_的数目会显著增加。(2)当图中(_)_数目明显下降时,会引起人体皮下出血。(3)图中(A)_其细胞内含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做_,它有一种特性:在氧气多的地方容易和氧_,在氧气少的地方容易和氧_,这样就是A细胞具有_的功能。当A细胞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患_。(4)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_)_。30 . 雾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请结合图回答问题:(1)雾霾天气因光照不足,更要注意补钙、补维生素D,儿童生长时期缺钙和缺维生素D,易患_。(2)雾霾发生时,人们往往要戴口罩出行,因为呼吸系统中_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3)老张因为吸入过多的细颗粒物,引发支气管炎,医生运用抗生素在手背处进行静脉输液时,药物要流经上肢静脉上腔静脉_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才能到达患病部位。(4)在观察活体材料时,发现某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那么该血管在结构上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_。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能够统一协调进行,依赖于_的调节作用。(5)抗生素等药物是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的。构成泌尿系统主要器官的基本单位是_,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特点: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与它们进行过滤和重吸收的_是相适应的。(6)老张患过肺结核,当再次接触结核杆菌时他会安然无恙,这是因为他获得了对结核杆菌的免疫力,这种免疫方式叫做_。(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31 . 根据“人体血液循环路线图”回答有关的人体生理学问题。(1)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_结构,可以防止血液倒流。(2)在肺里完成气体交换后,从肺部流出去的血液是含氧丰富的_血。(3)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_,它适应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结构特点中与增大面积有关的是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_和_。(4)通过血液循环为全身各器官、组织细胞运来营养物质和氧,组织细胞通过_作用将有机物分解,释放出_供给生命活动需要。(5)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_和大分子的_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_,大部分的_和部分_,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如果医生在检验某病人的尿液时发现有较多的红细胞,最有可能是_出现了病症。32 . 小明在校园生物角修剪月季时,不小心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并感到疼痛。对完成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如图所示,回答:(1)“被刺扎到手,迅速缩手”,该反射属于_反射。完成缩手反射神经结构叫做_,图中的是该结构的_,是_。完成该反射不需要_的参与。(2)“感到疼痛”是在_形成的。(3)图中_ 或病变,受到刺激有感觉,没有反应。 (4)用箭号和图中的序号写出神经传导的途径_三、实验探究题33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2)作出假设:_。(3)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外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和_两种环境。该实验变量是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_(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只 1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