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近代各时期向西方学习历程的思考_第1页
对中国近代各时期向西方学习历程的思考_第2页
对中国近代各时期向西方学习历程的思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中国近代各时期向西方学习历程的思考课程:中国近现代纲要 专业班级:日语一班 学号1501030053 姓名:朱佳摘要:自鸦片战争以来,列强的侵略使中国面临生死存亡,在这严峻的形式下,中国人民开展了一系列的救亡图存运动,而这些运动的都强调学习先进的西方文明。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中,由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渐渐深入,在中国道路的探索上,西方文明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国近代从开始学习西方到新中国成立有一个多世纪之久,其间也可谓历尽艰辛,好在最终取得成功。这个过程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和启发。关键词:科学技术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学习历程 纵观中国近代史,自鸦片战争以来,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残酷的现实促使中国人民开始开眼看世界,步入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这一时期,不同阶层的中国人以不同的方式寻求着拯救着中国的命运,他们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为中国付出了努力。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主要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尤其是军事技术。“开眼看世界”的林则徐和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魏源是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声。虽然他创新对西方的认识和学习只停留在“坚船利炮”这一西方文明的表层物质外壳上,而且学习的目的既是为了“制夷”,更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在当时要迈出这一步,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人的胆识。它使国人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牢笼,启迪探索外界的新风,成为一代代先进中国人的强国御侮而寻求外夷、平内患的双重目的,怀着“中学为体,西方为用”的矛盾心理,发起求富求强的洋务运动。 甲午战后辛亥革命:主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早在19世纪六七年代,早期维新派就提出了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和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成为19世纪末康、梁倡导维新变法运动的先导。康、梁把向西方学习的目标从经济领域深入到政治制度,把谋求政治体制的变革放在首位,提出了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等主张,但在封建顽固派的镇压下,变法运动夭折。随后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运用西方国家学说,实行王权分立体制和责任内阁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北洋军阀的专制使民国成为一块招牌。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主要学习西方思想文化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陈独秀、李大钊等把斗争锋芒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宣传西方民主科学。俄国十月革命后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以俄为师,五四运动中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知识分子掌握了拯救中国、改造社会的科学思想武器。审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全部历史过程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递进嬗变过程。从最初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这种不断深入的发展轨迹,反映了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在不断加深,体现了锲而不舍、前仆后继的探索精神。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的相互统一。先进的中国人在对西方强盗肆意宰割中国的现实进行揭露的同时,并没有将抵制西方的侵略与向西方学习截然对立起来。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就十分简洁地阐明了“师夷”与“制夷”之间相互统一的关系。辛亥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反复强调“要拒外人,须要先学外人的长处”。这种认识是非常理智的。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道路充满了进步与保守的斗争。从洋务派与顽固派围绕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斗争,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维新派与顽固势力、革命派与保皇派围绕要不要变法、学习哪种西方模式的论战,无不体现了这种特点。纵观百年史,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主题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学习西方与抵制侵略、启蒙和救亡相连,体现了强烈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第二,学西方的历程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不断深化的复杂历程。第三,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例如林则徐等萌发新思想、洋务运动)到主动选择(例如辛亥革命)的过程,最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学识历史的意义在于更好的认识现在,把握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形势的变化,人们对西方学习的内容逐渐增多,认识不断深化也更加全面。“向西方学习”的思想,大体上经历了一个由社会现实引发的初创理论、实践、乃至社会革命的过程。虽然不是一部成功的历史,但失败孕育着成功。向西方学习是一股时代潮流,持续了将近80年之久。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数代中国知识分子前赴后继,把学习西方和挽救国家危亡结合在一起,认为学习西方是挽救危亡的必由之路。宗旨只有一条,就是要使中国富强,以抵御外国的侵略,保持中华民族的独立。因此他们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虽然一再失败,但始终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在这个反复探索反复学习的过程里,中国社会是在前进,可是学习西方的这些途径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好的结果,中国并没有完全由此走上富强独立的道路,就其根本原因来说是因为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在看到向西方学习给当时中国社会带来的好处时,也要明白,走资本主义道路、向西方学习不是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平等的根本途径。近代以来,中国人向学习西方从开始的被动接受,到后来的主动探寻,在中国近代史年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失败到成功,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这告诫我们学习西方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强国之路。同时还应对外开放,杜绝闭关锁国,吸收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文明、思想,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的国富民强。参考文献:1教育部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