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旅游活动对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班级:A10旅游1 姓名:牛玉强 学号:10080310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旅游业发展可谓是一天一个样子。大多数的人收入明显增加,大家物质生活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因此大部分的人将物质文化需求的重心转移到了精神文化需求上。国家的放假政策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实旅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着积极的发展作用,但是同时也有着极大的消极作用。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是继旅游的经济影响之后又一个引起争议的话题。在旅游研究界,研究初期,大多数国内外学者都认为旅游开发对文化带来了负面影响,引起了文化的变迁,许多学者为此痛心疾首,将旅游称为21世纪的“新殖民主义”。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意识到这样的判断是片面的,从而对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旅游开发不可避免地必然带来当地社区社会文化的变化,如何正确地看待这些变化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先在已经到了中期阶段,但是我们有大多数人缺看到的是旅游给文化引起的积极作用。可能大多数的人不是处于专业的思想的考虑,他们只是看到了旅游对于社会经济带来的极其大的作用。而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会说他对文化有着的是积极作用。可能有人认为以自然生态环境为资本的旅游资带来的消极作用只会是给自然界的。其实,这只是一个最表面的现象。我们可以透过现象看到的是他对文化的影响。也许带来的会有先进的文化,但是对那些落后的,肮脏的文化使旅游本身无法过滤掉的。这就是对文化的侵蚀。下面我们看看旅游时如何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造成影响的,又是如何造成了积极的影响。首先我来看看旅游时如何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造成积极的作用。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受西班牙国王派遣,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率领三艘百十来吨的帆船,从西班牙巴罗斯港杨帆出大西洋,直向正西航去。经七十昼夜的艰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终于发现了陆地。哥伦布以为到达了印度。后来知道,哥伦布登上的这块土地,属于现在中美洲巴勒比海中的巴哈马群岛,他当时为它命名为圣萨尔瓦多。 1493年3月15日,哥伦布回到西班牙。这就是一次早期的旅游活动,但是他们带去的却是先进的文化。这就是一次最明显的文化交融与交流。这次旅游拓宽民族地区人们的视野,使其更快走上“全球化”道路。伴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外来人员大量涌入,随之也带来许多新鲜事物和外来文化。当地人们从主动抵制到完全认可,甚至去接纳旅游者的文化,这是一个视野逐渐拓宽的过程。从而他们心理上对外来文化的容忍和接纳能力也逐步增强。世界“全球化”在当今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不能简单地认为传统民族文化一旦进入全球化,就会丧失自己的特色。根据全球化与民族文化双向影响的原理,各民族并非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在接受的同时,也通过全球化过程使本民族的文化走向世界。一个民族文化的世界化程度越高,对该民族的发展就越有利,该民族文化就能获得更文泛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视野的拓宽,使民族地区人们有 了更全面的心理准备,在全球化过程中能采取更主动的姿态,获得更多机会。增加民族地区人们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生存和生活条件。旅游业的发展,能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旅游业带来外汇收入,增加地方政府财政税收,提供当地人更多的就业机会,他们的家庭收入增加,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它们在供旅游业使用的同时,亦供当地居民享用。这样就会改变民族地区人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如交通设施、照明设施、家庭住宿环境和条件等的改变,让他们有了更文明的生活方式,逐渐走上“现代化”的道路。这对于当时的落后“新大陆”上的人来说,他们的原始社会形态变化了,他们的原始的社会文化也变化了。让我们来看看旅游对民族自信心的增强和他是如何实现传统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的。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现代话语对民间的、边缘的、非主流文化的排斥,使之赋予了一系列迷信、落后、愚昧的形象,民间的、边缘的、非主流文化的持有者也已经将这一系列迷信、落后、愚昧的形象内在成为自我认同的一个方面”。而在80年代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开展,民族文化被开发利用,且倍受青睐,唤起了民族地区人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促使他们去重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文化。这种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唤起,以及经过重新认识和评价之后对自我文化的重新肯定,激起他们去恢复原有的现已消失或几近消亡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巨大热情,推动了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反过来,这也促进了民族旅游的发展。其实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从古到今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李白游尽千山万水,杜甫游尽万水千山,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诗词传遍了当时每一个地方,对于农村的农民来说,这对他们的文化的影响更是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可能农民只能想到的是种田,这就是他们的传统文化,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考虑到了文化的重要性。这就是旅游对于文化的积极影响。再看看旅游对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在我国西南地区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就是受到旅游侵害传统文化的那些人。侗族: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古树、巨石、水井、桥梁均属崇拜对象。以女姓神“萨岁”(意为创立村寨的始祖母)为至高无上之神,每个村寨都建立“萨岁庙”。以鸡卜、草卜、卵卜、螺卜、米卜、卦卜测定吉凶。有的地方受汉族影响,还信汉族的一些神。相信灵魂不死。但是在今年他们的思想却与以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地居民与来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游客之间有明显的文化差异,大量外来游客的涌入,一方面促使当地居民用自己的文化或风俗去满足和取悦游客;另一方面,外来游客的进入,打乱了他们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节奏,原有的生活环境改变了,他们中有些人或多或少显得无法适从,他们或去简单地模仿外地人的行为方式,以期抹杀两者之间的差异;或采取完全的抵触,引起主客冲突。一些社会问题出现,如犯罪、嫖娼等,社会道德开始滑坡。加上一些开发商在处理当地居民问题上的不当,更加引起当地居民对游客的仇视或敌对情绪,造成了当地社会的不稳定。传统文化被淡化、冲击,甚至被扭曲。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都居住在偏远的西部地区,一般与外地交往少,生活环境相对封闭。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旅游业的推动,他们也开始与外部世界的互动。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异族、异地文化与当地文化只是短时间的或部分的接触,主体部分并未受影响,而当地文化却要以其几乎全部的去与异文化随时接触,传统文化逐渐被同化,甚至消亡。传统民族文化本来有其真实性、淳朴性和神秘性的一面,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但由于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一部分游客落后的、不健康的或低俗的需求,有些开发商在开发民族文化时,把一些项目庸俗化,改变了民族文化的真实面貌,出现了一些伪造的民俗。或不尊重少数民族,开发一些触犯其禁忌的活动。且民族地区许多活动的展开,都是为了吸引游客,目标和价值单一,原有民俗的内涵和存在价值改变了或消失了,失去了真实的存在环境和意义,传统民族文化被庸俗化了。 其实,旅游对传统文化的影响是有着一定的时限性,可能在这段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能力提升2.0方案解读
- 《窗边的小豆豆》课件
- 护理人员应知应会
- 皮牵引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 2025设备抵押贷款合同
- 2025二手车买卖合同范本
- 销售区域经理工作总结
- 公司总经理安全培训课件
- 红斑狼疮护理
- 2025解除购销合同协议书
- 2025年三方股权合作合同协议书
- 地方病竞赛试题及答案
- 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
- 社工抗压与情绪处理课件
- 起重机作业人员Q2证理论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 四川遂宁2021-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64篇
- (完整)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版防洪堤坝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 智能培训系统构建
- 2025广东广州越秀区矿泉街招聘禁毒专职人员1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华为鸿蒙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