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检测3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3_第1页
阶段检测3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3_第2页
阶段检测3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3_第3页
阶段检测3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3_第4页
阶段检测3高三第一轮复习阶段检测卷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检测三细胞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一、选择题1下图是某雄性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各细胞可在该动物的睾丸中找到B若甲细胞为果蝇体细胞,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性染色体C丙细胞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基因组成可能是ABC和abCD甲细胞形成乙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其最终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C答案C解析只有生殖器官中的原始生殖细胞既能通过有丝分裂增殖,又能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因此图中所示各细胞可在该雄性动物的睾丸中找到,A正确;果蝇体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由于雄性动物细胞应有XY染色体,且X与Y染色体大小不同,所以图中少画的一对染色体应为性染色体,B正确;丙细胞着丝点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相同;精原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CC,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BC或abC或AbC或aBC,C错误;甲乙表示有丝分裂,所以其最终产生的子细胞与体细胞相同,基因型仍为AaBbCC,D正确。2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所以当血液中该指标超过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认体内是否出现了癌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推测当肝细胞的分裂周期变长时,AFP合成会增加B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合成和运输C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D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发生扩散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癌细胞的周期变短,A错误;甲胎蛋白(AFP)属于分泌蛋白,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会参与AFP的合成和运输,B正确;由题意可知,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正常基因,C错误;肝细胞发生癌变后因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而容易发生扩散,D错误。3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胚胎细胞中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B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不表达C真核细胞不存在无丝分裂这种细胞增殖方式D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未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细胞中都存在与细胞凋亡有关的基因,A正确;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表达,B错误;真核细胞也存在无丝分裂这种细胞增殖方式,如蛙的红细胞,C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蛋白质种类和数量都可能发生变化,D错误。4右图表示细胞分裂过程每条染色体上DNA相对含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G1M的时间长短均相同B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G1M时间长短均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可能不同C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仍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Dde发生在有丝分裂末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答案C解析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G1M的时间长短也不相同,A错误;同一生物不同组织的G1M时间长短可能不同,G1、S、G2和M期长短也可能不同,B错误;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无法阻止DNA的复制,有丝分裂前期每条染色体仍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de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错误。5图A表示动物精巢内所看到的体细胞分裂及其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数量的变化图,图B表示在上述两种细胞分裂过程的各个时期染色体变化模式图。图B所示与图A所示不对应的是 ()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代表有丝分裂中期,对应,A正确;b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对应,B正确;c代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C正确;d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D错误。6将某动物的精原细胞全部DNA分子双链用32P标记(染色体数为2N)置于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经分裂后产生4个子细胞,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可能为100%B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一定为100%C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可能为50%D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32P的子细胞可能是50%答案D解析DNA分子复制特点是半保留复制,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一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内每条染色体均含有32P标记,但其每个DNA都是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不含32P;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此时细胞内一半的染色体含有32P,但含有32P和不含32P的染色体随机向细胞两极移动,若每个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移向一极,则含32P的子细胞最少,为50%,如染色体随机移动,故含32P的子细胞最多为100%,A、C正确;若进行减数分裂,则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均含有32P,经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内每条染色体均含有32P,含32P染色体的子细胞一定为100%,B正确、D错误。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答案A解析A项,在有丝分裂间期既有DNA分子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中心体也发生了复制,A正确;B项,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但是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不变,B错误;C项,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末期,C错误;D项,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间期,后期着丝点分裂时消失,D错误。8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白细胞和红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来的B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C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D同一个体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比叶肉细胞的强答案C解析A项,造血干细胞能分化形成各种血细胞,A正确;B项,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因此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B正确;C项,同一个体的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基因,C错误;D项,茎尖分生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低,而叶肉细胞已经高度分化,所以同一个体茎尖分生组织细胞的分化能力比叶肉细胞的强,D正确。9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是一种可逆的、持久的变化过程B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命活动C癌细胞的特征之一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增多D细胞核体积缩小,呼吸速率减慢是细胞衰老的特征答案B解析A项,细胞分化是一种不可逆的、持久的变化过程,A错误;B项,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遗传物质控制的正常生命活动,B正确;C项,癌细胞的特征之一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容易扩散和转移,C错误;D项,细胞核体积增大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D错误。10下列体现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小鼠的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C小麦花粉培育成愈伤组织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培育成新植株答案D解析全能性的表现起点是单个的细胞,种子不是,A错误;全能性最终形成完整的个体,不是细胞或组织,B、C错误;韧皮部细胞培育成新植株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11癌细胞通常不具有的是()A蛋白质合成减弱 B无氧呼吸增强C原癌基因表达增强 D增殖失去控制答案A解析癌细胞可不断增殖,因此蛋白质的合成旺盛,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癌细胞都具有,不符合题意。12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染色体及其基因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有两个四分体,发生过交换重组B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四个染色体组C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也有等位基因分离D细胞不是的子细胞,仅有一个染色体组答案D解析细胞是有丝分裂前期,没有四分体,发生过基因突变,A错误;细胞是有丝分裂后期,含4对同源染色体,四个染色体组,B错误;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C错误;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细胞不是的子细胞,D正确。二、非选择题13线粒体不仅是细胞的“能量工厂”,也在细胞凋亡的调控中起重要作用,如下图所示。(1)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嵌入在线粒体内膜的_中,参与有氧呼吸第_阶段的化学反应。(2)当紫外线、DNA损伤、化学因素等导致细胞损伤时,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细胞色素c被释放到_中,与蛋白A结合,在ATP的作用下,使_,引起细胞凋亡。(3)活化的C3酶可作用于线粒体,加速细胞色素c的释放,从而加速细胞的凋亡,这是_调节机制。(4)细胞凋亡是细胞的_死亡,凋亡细胞解体后被吞噬细胞吞噬,由细胞内的_将其消化。答案(1)脂双层三(2)细胞质基质(或“细胞质溶胶”)C9酶前体转化为活化的C9酶,活化的C9酶激活C3酶(3)正反馈(4)程序性(或“编程性”)溶酶体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细胞色素c是电子呼吸链的组成,与线粒体内膜上的脂双层结合,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2)根据图示可知,当细胞受损后,细胞色素c进入细胞质基质,与蛋白A结合,在ATP的作用下,使C9酶前体转化为活化的C9酶,活化的C9酶激活C3酶,最终使细胞凋亡。(3)细胞凋亡后释放的物质促进细胞凋亡,这是正反馈。(4)细胞凋亡是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过程,即编程性死亡,凋亡后产生的物质由溶酶体消化。14基因型为AaBb的某动物。图1是其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图2是培养液中不同碱基被其细胞利用的速率曲线,图3表示此动物细胞分裂时有关结构和物质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请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中细胞所处时期基因的转录水平较低,原因是_;此细胞即将在下一时期移向一极的基因是_;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_(填序号)细胞中。(2)在无突变情况下,图1中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3)图2中,借助细胞对_的利用速率,推测_点细胞正大量合成RNA,其意义是_;_时间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若从培养液中取样,计算每一时期的细胞数与计数细胞的总数的比值,则可用于反映_。(4)图3曲线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DNA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需将曲线纵坐标的“n”与“2n”改为_与_(写具体数值)。答案(1)染色质高度螺旋化,不利于基因转录A、a、B、b(2)aB(3)Ub用于指导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后续分裂过程做物质准备515小时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4)248解析(1)图1中细胞所处时期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不利于基因转录,所以基因的转录水平较低,此细胞即将在下一时期,即有丝分裂后期移向一极的基因是A、a、B、b;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所以在细胞中。(2)在无突变情况下,根据染色体的组成、颜色和大小,可判断图1中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3)由于碱基U只存在于RNA中,碱基T只存在于DNA中,所以图2中,借助细胞对U的利用速率,推测b点,细胞正大量合成RNA,其意义是用于指导相关蛋白质的合成为后续分裂过程做物质准备;515小时时间段,细胞最容易发生基因突变;若从培养液中取样,计算每一时期的细胞数与计数细胞的总数的比值,则可用于反映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4)图3曲线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DNA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需将曲线纵坐标的“n”与“2n”改为4与8。152017乌鲁木齐诊段甲图中abcde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为该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表示过程;丙图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时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数字或字母,_上填文字)(1)甲图中属于减数分裂的是,甲图中核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2)甲图中细胞c处于_期,d细胞的名称是_。(3)乙图中产生的成熟生殖细胞是,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乙图过程中,相当于丙图中段,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乙图中的过程,相当于丙图中段。(4)丙图中BC形成的原因是_。答案(1)bdebce(2)有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