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不同政治派别对各种问题提出不同的见解。在治理国家方面,荀子的主张是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C以“礼”治国D“无为而治”2 . 假如你是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儒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太学接受儒家教育,你必须到A洛阳B长安C咸阳D邯郸3 . 成书于5世纪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材料主要反映了A北魏迁都洛阳,促进其繁荣B西晋武帝以洛阳为都,统一了全国C曹魏建都洛阳,农业发达D东汉建都洛阳,出现了繁盛的“光武中兴”4 .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诗圣”分别是指A王羲之、杜甫B王羲之、李白C颜真卿、李白D柳公权、杜甫5 .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南方地区比较安定D南方人比北方人勤劳6 .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了A加强专制统治B结束百家争鸣C消灭读书人D弘扬儒家文化7 . 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是茶圣陆羽在公元780年创作的,这是当时中国人民关于茶的经验的总结。与此类似的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有徐霞客游记缀术本草纲目天工开物ABCD8 . 汉武帝时期为巩固统治,在经济上的措施是A建立中央集权制度B统一文字C盐铁专卖D焚书坑儒9 . 据变迁中的古代社会统计,公元前722年至前464年的259年中,38年没有战争;公元前463年至前222年的242年中,约89年没有战争。这一“变迁”的历史时期是A夏商时期B西周时期C东周时期D秦汉时期10 . 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A伶伦发明纺织B隶首发明算盘C嫘祖养蚕缫丝D仓颉发明文字11 . 依据“干栏式建筑”“水稻”“骨耜”等关键词,你可以判断它们最有可能出自A半坡遗址B河姆渡遗址C元谋人遗址D大汶口遗址12 . 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变革”主要表现为A国家产生B文明起源C政权分立D社会转型13 . 某电视剧组准备拍摄以下四组历史镜头,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刘邦在灯下阅读史记B张衡在纸上画地动仪的模型C汉武帝练“五禽戏”强身健体D刘邦带兵逃入寺院14 . 从夏、商的灭亡中,可以说明一个朝代的衰亡往往与下列哪个因素有直接关系A外族的入侵B当政者的暴政C国家的分裂D民族关系不融洽15 . 西汉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的时期,其建立时间与建立者是( )A公元前207年汉高祖B公元前207年汉光武帝C公元前202年汉高祖D公元前202年汉光武帝16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这一措施的主要作用是A加强对边疆的管辖B直接有效地控制地方C有利于经济发展D有利于文化交流17 . 我国历史上最早实行分封制的奴隶制王朝是 (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18 . 有人说,“三国分立”中孕育着统一的要素,下列历史事实中,不能够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佐证“三国分立”中孕育着统一的是A曹操采用屯田的措施,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族从事农业生产B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北方的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C蜀汉的丞相诸葛亮,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D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19 . 公元前138年,张骞率领随从西出长安,踏上前往西域的征程。其目的与下列哪一事件类似A实施“焚书坑儒”,钳制思想B蒙恬北击匈奴,修建长城C秦灭六国,完成统一D楚汉相争,得民心者得天下20 .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证明河姆渡居民比北京人进步的是( )打制石器 骨耜 半地穴房屋遗址 稻谷遗存ABCD二、综合题21 . 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国通史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博。斯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材料三: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山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除谥法。李贽史纲评要材料四: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史记秦始皇本纪(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2)材料二中商鞅变法产生了什么效果?依据材料指出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材料三中“初并天下”的“王”是指哪一个历史人物?“并天下”有何意义?(4)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建立后实行了哪些措施?(5)材料二、四中商鞅和秦始皇釆用的共同思想主张是什么?22 . 我国古代历朝历代在国家治理方面各有举措,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为列国诸侯,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其中姬姓子孙的封国最多,有53个,这就是中国封诸侯建同姓国的“封建”的由来。(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主要分哪些人做诸侯?材料二这位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他废除了所有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新皇帝”是谁?为巩固统治,这位“新皇帝”在地方个推行什么制度?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为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矣”汉书董仲舒传(3)根据材料三董仲舒的论述,概述其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材料四西汉疆域图(4)材料四图中的西域主要指我国今天的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