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_第1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_第2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_第3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_第4页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各项排列中,按尺度的数量级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核、地球、银河系B分子、电子、地球、太阳系C分子、生物体、银河系、太阳系D原子核、分子、地球、银河系2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快B“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调来识别的C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D城市街头设置的噪声检测仪能减弱噪声3 . 小明从家到学校,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他整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5km/hB5m/sC4.8m/sD5.6m/s4 .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于紫外线有荧光效应,常常用紫外线来鉴别真伪B电视机遥控器通过红外线遥控电视C看到河水变浅,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现象D光在同种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5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最好在较亮的环境中进行B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面像的位置,光屏上有像出现C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时像会变大D蜡烛远离玻璃板时,所成的像将远离玻璃板6 . 使各种色光几乎都反射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 ( )A白色B黑色C紫色D无色7 . 如图甲所示,有经验的渔民叉鱼时,总是瞄准看到的鱼的下方,图乙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ABCD8 . 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油机相对受油机是静止的B硬币越过“栏杆”是因为空气流速越快压强越小C箱子没有被推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大于推力D利用惯性使锤头套紧9 . 小明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他将饮料罐的前端开了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后端开口,并蒙上半透明的纸他把小孔对着烛焰,则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是( )A圆形光斑B蜡烛的正立像C三角形光斑D蜡烛的倒立像10 . 视力检测时要求被测的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5m如图所示,视力表与平面镜的距离是3m为满足测量要求,人与平面镜的距离应为( )A1mB1.5mC2mD2.5m11 . 晓彤利用节假日骑自行车到郊外旅行,经过不同的路段,有不同的速度如图所示是晓彤在不同路段的路程一时间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晓彤在A段的骑行速度最快B晓彤在D段的骑行速度最快C晓彤在C段处于休息状态D晓彤在B段的骑行速度为10m/s12 . 如图是无锡地区1月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2度”B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空气污染指数主要监测直径小于10毫米的颗粒物13 . 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水池底部有一射灯S,当水面在a处时,光从水中射向池内壁,在P处有一个光斑。现将池内的水放掉一部分,则当水面由a处降到b的过程中,池壁上的光斑将( )A向下移动B向上移动C静止不动D向上向下都有可能14 . 下列透镜中,对光有会聚作用的有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15 .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路程长短的物理量B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物体,它们的速度都是相同的D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越长16 . 冰遇火会熔化。但远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人却能“削冰取火”。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万毕术中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古人将冰磨成一种冰透镜,让太阳光射过去并会聚起来点燃艾草取火。以下关于冰透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冰透镜取火时利用了光的折射B制作冰透镜时,要把冰磨成中间薄,边缘厚的形状C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但需要吸热D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二、填空题17 . 当一束光线垂直射到平面镜时,反射角是_度;若保持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将平面镜顺时针旋转 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增大了_度。18 . 县城的河岸改造,花溪河岸垂柳成荫,水面倒影如镜。从物理学角度看,“垂柳成荫”是由光的_形成的,“倒影如镜”是由光的_形成的。19 . 如图所示,顾客站在以0.5m/s的速度匀速向上运行的自动扶梯上,通过15m的路程,需要的时间是_s;若以扶梯为参照物,站在运行中的扶梯上的顾客是_(选填“运动”或 “静止”)的。20 . 如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_cm,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21 . 如图所示,为了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对准看到的鱼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这主要是由于光的_现象猩猩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位置要_一些(选填“深”或“浅”)三、实验题22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小明为了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关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的焦距f=_cm。(2)如图光具座上有A、B、C三个滑块用于位置凸透镜、光屏和蜡烛(如图甲所示),其中在B上应放置_。(3)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图乙所示,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4)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6cm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该成像情况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5)接着小明用不透气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源,他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完整的像。23 . 学习声音的特征之后,王刚和他的同学们为研究声音的特征而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学习声音的特征之后,王刚和他的同学们为研究声音的特征而设计了以下几个探究实验:吹笛子时,用手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二泉映月;放在玻璃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使正在发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溅起水花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你认为能够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的实验是哪几个?各探究了哪种特征?_;其他实验虽然不能探究影响声音特征的因素,但它们也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它们分别说明了什么?_24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当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恰好呈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2)固定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位置移到35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生活中的_应用了此成像规律。(3)固定图中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不变,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可在透镜前放置一个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片,或将透镜换成焦距_(选填“大”或“小”)一些的透镜。25 .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 小明在斜面中点处放一金属片,用停表记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至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并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s1; 小明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终点,在斜面中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s2; 用测得的数据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小明发现v1=v2,于是得出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_ 为了减小小车的滑下的速度,你的做法是:_ 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妥当么?_为什么?_26 .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垂直于镜面且可绕ON转动。用激光笔沿着硬纸板的表面,让光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然后用笔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如图(a)所示(a) (b)(1)让光沿着白纸的表面照射,这样做的目的是_。(2)如图(b),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在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OB;这说明_。27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实验时应该选_(选填“较厚”或“较薄”)的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玻璃板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是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有一个好处,这个好处是_。(2)在蜡烛A所在的一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后,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3)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_(选填“虚”或“实”)像。(4)丽丽同学在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时,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蜡烛B的上方偏高处,蜡烛B与蜡烛A的像无法重合,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_。四、计算题28 . 张先生驾车从广州到肇庆旅游,汽车以9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0.5 h到达三水,休息0.5 h后,再以80 km/h的平均速度行驶1 h到达肇庆。求:(1)广州到三水,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2)广州到肇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9 . 为了检测车速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公路上都安装了测速仪。一辆从大竹开往达州的小车经过石河监测点时,测速仪从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4s;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1s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测速仪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2s,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保持不变,求:(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号和小车相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小车的速度(保留两位小数)。30 . 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速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一辆汽车静止时,测速仪向汽车发出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共用时1.8s已知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1)此时汽车距测速仪的距离是多少m?(2)一段时间后汽车向测速仪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从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8s;隔了一会,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从测速仪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6s则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收到第二次信号的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多长?(3)利用超声波声呐能不能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五、作图题31 . 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30角,要使反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