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中心区城市设计(同名64)_第1页
黄埔中心区城市设计(同名64)_第2页
黄埔中心区城市设计(同名64)_第3页
黄埔中心区城市设计(同名64)_第4页
黄埔中心区城市设计(同名6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黄埔中心区城市设计(同名64).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本 广州市黄埔中心区发展策略研究及城市设计 GUANGZHOU HUANGPU ZENTRUM ENTWICKLUNGSFORSCHUNG UND URBAN DESIGN 最终成果 2010.10.30 项 目 名 称:广州市黄埔中心区发展策略研究及城市设计 委 托 单 位: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编 制 单 位: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项 目 负 责: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 Dipl. -Ing. Dita Leyh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联合合伙人 张亚津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联合合伙人 项目联络人: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 张雅茗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规划师 王鹏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规划师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Guangzhou Urban Planning and Research Center 德国雷瓦德景观设计事务所 REHWALDT LANDSCHAFTSARCHITEKTEN DRESDEN BEIJING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广东分院 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 Michael Trieb Dita Leyh Ohoud Ahmad Kamal Fryni Papadoudi Konrad Beyer Amrit Hauger Samy David Schneider Bejoern von Randow 张亚津 张雅茗 王鹏 王焱喆 张建伟 周佳伦 杨婷 张华 滕飞 桂颖 集团总裁 集团联合合伙人 集团规划师 集团规划师 集团规划师 集团规划师 集团规划师 集团规划师 集团联合合伙人 集团规划师 集团规划师 集团规划师 集团规划师 集团规划师 集团规划师 集团规划师 集团规划师 集团规划师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张少康 马向明 温春阳 王浩 邹伟勇 陈洋 杨嘉 莫宁波 马满林 彭文高 黄开华 秦晴 董嘉文 梁翠霞 赖传豪 黄冕媚 何健雄 院长高级规划师 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 副院长高级规划师 所长高级规划师 副所长高级规划师 博士城市规划师 硕士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 高级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 硕士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师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工程师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贺崇明 景国胜 赵国锋 常华 金安 汪振东 周志华 洪勇 翁勇 苏北 区鹏 陈景佳 陈嘉超 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高级工程师 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助理工程师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吕传廷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陈 勇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黎 云总规划师副研究员 吴 超高级规划师 黄鼎曦高级规划师 张嘉懿工程师 李开平助理工程师 张圣杰助理工程师 咨询公司及机构: 参 加 人 员: 1 城市发展策略研究 ENTWICKLUNGSFORSCHUNG 城市发展策略研究 ENTWICKLUNGSFORSCHUNG 1 概述 2 相关规划与政府文件要求 3 历史文化研究 4 区域发展背景研究 5 产业发展研究 6 发展定位 OUTLINE OBERE PLANUNGEN UND ANFORDERUNGEN HISTORY AND CULTURE RESERCH REGIONALE HINTERGRUND WIRTSCHAFTFORSCHUNGEN GESAMTLEITBILD 2 1.1 BESTANDZENTRUM UND SERVICEFACILITAET1.1基本状况与本次工作范围 黄埔中心区位于广州市东部,珠江前后航道的东部交汇处,距离广州市传统市中心(人民公 园)约15公里,临近琶洲员村、广州大学城、奥体中心等广州市重点发展片区,属于中心 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广州西部的白鹅潭相对应的东部综合门户地区”,具有良好的 开发条件和发展前景,是带动黄埔高端临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地区。 黄埔中心区涉及大沙街(广园路以南部分)、黄埔街、鱼珠街、长洲街和文冲街(石化路以 西部分)共5个街道,32个社区。2007年末户籍人口数量为124877人,总户数为40129户。 而外来人口达83159人,约为当地户籍人口的三分之二。 黄埔区区域位置图 1.1.1区位 1.1.2行政区划及人口 LAGE GRENZE UND BEVOEKERUNG 2 本次城市设计的工作范围分为三个层次: (1)研究范围:北起广园东路,东至东二环高速公路,南至黄埔区界,西至环城高速公 路,总面积53.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约41.1平方公里,珠江水域面积约12.7平方公 里)。 (2)整体城市设计范围:北起广园东路,东至石化路,南、西至黄埔区界,总面积约 30.9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2.5平方公里,珠江水域面积约8.4平方公里)。 (3)核心区详细城市设计范围:位于整体城市设计范围内(其中,建设用地面积不小于5 平方公里),具体的用地边界待现状调查与专题研究后确定。 工作范围图 现状用地总体上呈三大片区分布。黄埔中心区居住 用地比例偏低,且大部分是村居住用地,呈“城包城包 村村”布局形态,而较高比例的仓储物流用地也给城市 生活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绿地系统不成体系,缺 乏带状绿地系统,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严重不足。 18% 17% 13% 15% 11% 10% 3% 8% 5% 居住用地 公共设施用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 道路广场用地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绿地 居住用地:221.38公顷 公共设施用地:209.95公顷 工业与仓储:347.68公顷 城市建设总用地:1224.47公顷 非城市建设用地:1867.26公顷 现状居住及公共设施片区 现状港口、工业及仓储片区 现状生活、自然景观片区 BESTANDSANALYSE 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分布图 黄埔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现状公共设施空间分布杂乱,主要沿城区几条主干道分布,外围缺乏大 型公共设施。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层级不完善,大型区级公共服务设施服务辐射范围不 够,缺乏片区级和社区级公共设施,文化及体育设施相对缺乏。 现状公共服务设施总体服务水平较低,不成体系,与构建副中心城市的 配置标准有较大差距。 1.2.1 土地利用现状BESTANDSNUTZUNG 1.2 现状综述 3 现状交通系统 规划范围现状道路呈“四横四纵”结构。 规划区现状交通出行方式多样,交通便 利。对外交通联系主要有快速路(广园快速 路)、主干道(中山大道、黄埔大道)、快速 公交(BRT)、地铁(5号线)等方式,随着 2009年底广州地铁5号线的开通运营,从规划区 至广州市中心区(天河)只需20分钟,极大改 善了规划区与广州市区的交通联系。 交通现状问题 区域发展定位模糊,道路交通建设滞后 道路系统不完善,交通拥堵较严重 公共交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 配套交通设施发展落后 疏港货运交通引起黄埔东路在丰乐路、石化路 交叉口交通拥堵,对现状BRT交通运作造成很大 的影响 1.1.1 土地利用现状 BESTANDSANALYSE 1.2 现状综述 1.2.2 交通现状 4 AUTOVERKEHR 5 环境风险 陆地-水体 Defizite in Schutz von Land und Wasser 水体、空气污染严重 城市的沿江岸线被工业及港口阻隔 工业交通 物流-过境 Verkehrsknotenpunkt und Industriestandort 生活交通和货运交通混杂 公共交通处于初级阶段 人居质量 居住-公共设施 Mangelnde Qualitaet an Wohnen und oeffentl. Einrichtungen 居住类型很少,居住质量较低 严重缺乏公共服务设施 FAZIT DER IMPRESSIONEN VON HUANGPU小结:黄埔印象 5 BESTANDSANALYSE 1.2 现状综述 该规划2000年编制完成,规划提出广州市未来 的空间发展策略是“南拓、北优、东进、西联”。 在“东进”策略中提出:构建城市东部黄埔中心区和 萝岗新城综合生活服务副中心,疏解主中心的生活服 务功能。重点打造黄埔中心组团和知识城科学城创 新型生产性服务业聚集区,促进新塘、永和等地区制 造产业继续升级,强化对珠三角东岸的服务带动功 能。 对东部片区的定位是: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 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宜居 宜业的综合城区。 对黄埔-萝岗的定位是东部副中心城区,广州东 部的行政和公共服务中心,区域新兴产业承载地;珠 江三角洲现代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宜居宜 业的综合城区。 GUANGZHOU GESAMTSTRATEGIE 2.1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GUANGZHOU MASTERPLAN OUTLINE (2010-2020) 2.2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2010-2020) 6 黄埔北部组团 黄埔中心组团 萝岗中心区 科学城北区 对黄埔北部组团的规划目标是实现广州“东进”发展战略的重要 功能区,是广州市东部产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提出的发展策略和 政策是结合传统产业逐步转移和调整,优化北部工业区空间结构与产 业结构,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物流业。 对黄埔中心组团的规划目标是广州东部综合服务中心,区域的产 业中心、文化旅游中心与现代交通物流枢纽;所提出的发展策略和政 策是利用黄埔港的交通优势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临港现代服务 业、休闲旅游以及创意产业,结合产业升级和城中村改造,优化城市 结构与空间布局,提升城市人居环境。 2.3 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地区发展指引东部片区分册 GUANGZHOU 2020: OSTGEBIETPLANUNG 7 8 1.3 建国后 黄埔新港 九沙村 海军广州 烈士陵园 -1127-1840-1644-1911-618-1368-1949 鸦片战争后 黄埔港和海关迁往长洲 岛,长洲炮台,鱼珠炮台, 柯拜船坞,外国人公墓 宋朝 扶胥古运河,李慕桃墓群 凌厚峰家族墓 明朝 黄埔古港,横沙村 深井村, 文冲村 辛亥革命后 黄埔军校,黄埔新埠 东征阵亡烈士墓园,北伐阵 亡将校纪念碑 隋唐时期 鹿步村, 扶胥镇 扶胥古港,南海神庙 清朝 深井文塔,金花古庙 巴斯教徒墓,庄有恭状 元墓 黄埔片区历史演变示意图 GESCHICHTE GUANGZHOU 3.1 广州与黄埔区的相关历史遗存 黄埔新港 黄埔旧港 九沙村 3.历史文化保护开发专题 KULTURFORSCHUNG 8 9 1.3 海丝文化圈 黄埔区历史文化要素叠加区划分 军事遗迹文化圈 广府文化圈造船港口业文化圈历史文化片街区 依据对本片区4大价值的综合判断及总结 现将黄埔片区划分为下述四个历史圈层所 在区域。 海丝文化圈 以黄埔港的历史位置变迁为线索,现存扶 胥古港、黄埔港和黄埔旧港的遗址叙述了 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和繁荣 军事遗迹文化圈 本区域军事遗址主要集中在长洲岛,以中 外闻名的黄埔军校为核心,周边分布炮台 遗址和烈士陵园,展现了广州从清代到民 主革命时期的重要军事地位 广府文化遗迹圈 现存分散在区域内部的古村落、宗祠、庙 宇、书院等等,都是广府文化的外在体现 造船港口文化圈 近现代造船工业伴随着港口长久兴盛不衰 ,黄埔作为广州市重要的港口片区承担重 要的职能 四大文化圈主要集中在长洲岛以及沿江地 带,珠江北岸除庙头为核心的海丝文化圈 层整体以近代船舶文化为主题。 长洲岛整体区域,尤其是北侧区域是多个 文化圈层交汇区域,代表了广州市重要的 核心性对外文化品牌海上丝绸之路/近 代辛亥革命/广府文化,其深厚的历史文化 价值都需要得到保护和发扬。 3.2历史风貌要素的详尽资料调查分析ELEMENTE DER KULTUR UND GESCHICHTE 3. 历史文化保护开发专题 KULTURFORSCHUNG 9 10 产业经济现状评价 由以上现状情况可知,珠三角经济发展面临以下一些问题: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发展推动力弱化。广州同样也呈现下降的趋势,发展动 力不足。 近年出口减速,出口对经济拉动力减弱。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主要以资源消耗为代价,可持续性不强。 珠三角内部发展差异较大,(由于发展的基础不同、路径不同)形成了一个不均衡增长 的局面,而且内部绝对差距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加大趋势。 广州在珠三角层面是继香港GDP与深圳相仿,处于第二阶梯;第二三产业地均人均产 出密度较低;在珠三角层面强烈的区域竞争中并不乐观。 从优势工业来看,广州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之外,仍然偏重于传统产业,如化学制品食 品制造,新兴高附加值产业尚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深圳不仅在高科技产业中凸显价值, 而且在金融业具有较强竞争力,出现了类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地位作用,从而在未来为各 项产业的高端发展进一步提供了动力。 湾区生活城城市空间布局 现状评价: 黄埔区在整体珠江三角洲中占据重要位置,位于珠江西岸/珠江东岸与湾区三区交界处,处 于珠江前后航道的东部交汇处,航道从湾区自南向西急速变窄变浅。 发展契机: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15 年左右,优先发展高端服务业,加快 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广州代表着珠三角重要的经济腹地,而黄埔就是这一经济总量重要的物流出口;广州本身 第二与第三产业仍需大规模提升,是未来进一步向大珠区域扩张所需,黄埔作为广州产业 区重要部分,肩负这一任务。 东部产业带是广州东部发展轴带的产业主体,是广州市工业基础最好,发展最集中的地区。 新塘镇的支柱产业是汽车制造业、纺织业和服装业,天河科技园则以软件服务业为主,科 学城是广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的主要研发基地和生产基地。相比较而言,黄 埔区的核心产业主要是化工、汽车和食品制造等,广州的生产性服务业与黄埔的核心产业 有明显重合,但其中部分又具有空间上的唯一特性,黄埔的产业由此形成明显区域优势, 结合广州交通枢纽物流中心的背景,这一优势被进一步放大。 发展目标: 广州东扩穗莞联合的重要节点 珠江东西岸产业带与城市生活的交汇与激发节点 广州市产业发展与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带动点 广州市现代城市生活在珠江口宜居湾区的代表节点 4.1.2产业与城市发展策略 黄埔 东莞 区域城市一体化建设 2004年,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提出了湾区发展行动计划,并提出要将湾区作为区 域产业核心和生态核心,实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策略,建成珠三角重要的新兴产业 基地、专门化服务中心和环境优美的新型小区。 2009年2月19日,粤港澳三方在香港联合举行“第一次共同推进实施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 规划纲要联络协调会议”,明确提出联合编制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 将大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成为具有安全舒适的生态环境、富裕宜居的城市群、便捷高效的交 通联络、优质便利的公共服务、多元共享的现代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区域。 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打造区域产业核心、生态核心、交通枢纽和多元文化 融合区,通过明确的行动计划,在功能布局、海域开发、土地利用等各方面进行引导和协 调,建设宜居湾区。广州市沿珠江沿线土地相对储量较大,未来还有系列宜居新城的建设计 划,湾区建设目标不仅仅针对珠江口南沙片区,也应当成为广州珠江沿线整体城市建设的指 引准则。 珠江西岸 珠江东岸 珠江口宜居 湾区 ZHUJIANG DELTA EBENE4.1 珠三角层面 REGIONALE HINTERGRUND4. 区域发展背景研究 10 11 产业经济现状整体评价 广州目前经济发展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其 中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快速增 长,第三产业较快发展,消费市场持续畅 旺,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对外贸易稳 中趋缓,利用外资大幅增长。工业企业经 济效益显著提高,财政收入显著提高,能 源消耗逐步降低;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 化,三大需求趋向协调发展,工业重型化 特征突出,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投资向第 三产业倾斜,出口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居 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就业形势稳定,财 政用于民生的支出明显增多。 从经济增长动力来看,全市经济主要依靠 工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但工业和服务业 内部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协调;从三大 需求来看,消费、投资、出口并驾齐驱, 三者关系趋向协调,但出口增速回落较 大;从反映民生角度来看,虽然居民生活 水平较大提高,民生得到改善,但居民收 入增速低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 面对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广州正在着力 发展高端服务中心职能的建设,产业基地 的建设,同时将提高人居生活作为新的工 作重心。 对黄埔经济现状的分析总结: 黄埔区GDP总量与广州市其他各区、县级 市相比,水平居中; 第二产业总量、工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企 业总产值均较大,仅次于萝岗位居第二, 与萝岗一起,形成广州东部重要的产业集 聚区;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布情况极不均衡,相 关产业链还未形成,从业人员中所占比重 最高的批发零售与交通运输在广州各比较 中也不占优势,未能形成其在城市中的唯 一性地位; 财政收入与支出为最少,与其工业产业发 展等不相匹配; 公共设施情况良好,但与中心城区相比有 一定差距,在娱乐、酒店、商业、医疗等 设施的可达程度、分布均衡性以及分布密 度等方面亟待改善。 结论: 黄埔区紧邻中心城区,面积较小,而产业 产出密度/税收密度均占据高位,对城市的 贡献代表了其产业方面的重要意义。但与 之相比,黄埔区的第三产业/财政收入以及 城市高端服务水平都较低。人口吸引力不 足,产业新增长点不足,未来发展方向不 明朗。 GUANGZHOU EBENE4.2 广州市层面 REGIONALE HINTERGRUND4. 区域发展背景研究 11 12 EAST OF GUANGZHOU4.3 广州东部城区 整体发展趋势综合判断 12 未来可能的发展路径 综合判断,黄埔中心区在东部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中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在近期应当按照东部副中心标准进行功能配置,而远期可能逐渐淡出东 部地区,而成为广州中心城区的重要功能节点和公共中心之一。 基于战略规划基于新城建设 东部新城 主体功能:“粤新合作示范区”, 以知识经济为主导功能的创新平台 近期人口规模:50万 远期人口规模:100-150万 萝岗中心组团 主体功能:汽配、电子、精细化工 等产业集聚区 近期人口规模:4.5万 远期人口规模:6万 黄埔中心组团 主体功能:港城一体,宜业宜居宜 游的现代化滨江城区 近期人口规模:16万 远期人口规模:18万 新塘组团 主体功能:商贸业、工业集中发展 区 近期人口规模:45万 远期人口规模:50万 人口发展趋势 由东部新城开发所引发的基础设施投资产生廊道集聚效应,在近中期引发黄埔中心组团的快 速发展,人口规模由现状的11.2万增加到16万左右,新增人口构成主要包括周边产业地区就 业人口、新增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口。 随着东部新城逐渐配套完善,周边组团人口增长缓慢,黄埔中心组团人口不再有大规模增长, 或难达到总体战略确定的20万人口规模,预计人口规模在18万左右。 REGIONALE HINTERGRUND4 区域发展背景研究 13 1.1 REGIONALE HINTERGRUND ENTWICKLUNGSZIELE 4. 区域发展背景研究 4.4.1黄埔中心区的SWOT分析: S优势: 黄埔区是珠江湾区战略地位上的重要节点。是穗莞合作/珠江东西岸合作的重要桥头堡;黄 埔区周边目前集中了城市大量重要公共设施与先进城市功能区,发展潜力巨大;同时黄埔处 于多条城市重要发展轴线上,在东部片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中心价值。 O机遇: 滨江多个重点地区的连片发展,临港商务区的前期规划和土地整理及释放,市政府对于广州 唯一尚未开发的大岛长洲岛的开发,都给予黄埔中心区发展巨大的动力和机遇。 W劣势: 琶洲-员村地块北岸及以西区域还有大量城市备用土地发展,黄埔滨江城市中心区竞争强烈; 交通与环境污染态势严重。 T威胁: 但黄埔区目前功能混杂,与中心区品质差异巨大。港口-城市-工业的“三明治”布局形成了 黄埔缺乏宜居性的最大问题。受疏港及货运交通与由此产生的大量污染衍生的长期影响,其 城市生活品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港口经济目前仍然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功能,且处于 积极发展状态之中,港城问题如何改善是黄埔中心区发展的关键。 4.4.2黄埔中心区区域发展定位: 黄埔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面更新的关键性阶段,城市功能必须进行大幅度提升更新。对于 黄埔来说目前应是以“中调”为主,兼顾“东进”。中调”,要与中心城区差异性发展; “东进”,作为广州向东拓展的起点,核心节点,黄埔必须兼顾宜业宜居。 东东进进 中调中调 黄埔是广州“东黄埔是广州“东 进”的起点与核心进”的起点与核心 节点节点 黄埔主要任务是黄埔主要任务是 “中调”,与中心“中调”,与中心 城区差异性发展城区差异性发展 4.4 本地区的发展定位、 发展目标和规划指导思想 黄埔中心城区 奥体新城 :重点发展体育 等社会服务职能 Olympik New Town: Sport &Service Einrichtung 琶洲员村地区:金 融、会展和商务服务 职能 Bazhou-Yuancun: Finanz, Congress & Service 大学城地区:重点发展 教育、科研和研发职能 Uni Stadt:Forschung und Erziehung 科学城高科技组团 Science City High Tech 新沙港区 及 东莞管辖范 围内港口拓展区 Xinsha Hafen % Dongguan Erweiterungszone 黄埔北部制造与化工工业组团 Machinenbau und Chemie Industrie auf Huangpu Nord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综合工业组团 GETDD Industrie Zone 13 14 国际航运中心城市其职能要素中: 1。港口为重要要素,但并非决定性要 素,尤其是非深水港口。整体而言,港口 要素与其他要素可以在更大的城市空间布 局上加以综合组织。 2。广州市的内地腹地资源对国际航 运中心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但是必须依 托一个高效的外部疏运网络才能具有真正 的战略价值。 3。服务业是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核心 型要素。高水平的港口服务业决定了港口 优势,综合航运服务也是这一产业链回报 的高端价值。 黄埔老港承担国际航服务中心职能具有下 述优势: - 黄埔老港历史悠久,具有国际性的品牌效 应,现有港口服务已成规模,并在广州市 有较高地位。 - 未来这里紧邻城市中心区/产业区/航运物 流区,是三项功能的交汇点,正是航运服 务业开端的适合地点。 -规划的临港商务区将在近期形成,形成了 服务业的直接载体。 -在三旧改造中,这里将释放部分土地,尤 其是临港商务区周边,形成了未来产业空 间载体。 -与内港相比,黄埔老港更靠近集装箱码 头,在近中期的航运服务中有天然区位优 势,此外水深/河道面宽大,适宜大中型的 邮轮与游艇停靠,对商业高端娱乐休闲服 务业有较大的帮助。 -与西基和南沙等码头相比,黄埔老港在现 代服务业发展和商贸业的接待上有着无可 比拟的优势,更适宜成为广州航运业的核 心区域,从而承接国际航运业的更多高端 职能。 以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为目标,广州港空间要素配置建议 - 在广州城市功能中,南沙大型深水港已经 提供了坚牢的基石。黄埔老港水深位于边 界位置,没有专业集装箱码头,以散杂货 为主,其港口直接性功能潜力是非常有限 的。 - 黄埔老港位于二环以内,紧邻城市生活 区,铁路线老化,承载总量极低。缺乏物 流功能所必需的土地资源,也不能容纳相 关的疏运网络。南沙港与黄埔新港/新沙港 均有相对更好的发展空间,作为区域与内 部物流中心更为适宜。 460 HAFEN INDUSTRIE5.1 航运业 WIRTSCHAFTFORSCHUNGEN5. 产业发展专题 14 15 5.2.1邮轮业经济的潜在价值 邮轮业正在每年以10以上的 增速扩占国际旅游和休闲市场的份 额。载运2000位旅客的典型的邮轮 船型在母港逗留期间会产生一系列 的消费。旅客(登邮轮之前或下船以 后)在该港口城市逗留的平均时间为 1.3夜,平均每个旅客每夜在该城市 的消费为195美元。 2003年,除邮轮旅游核心业务 之外。美国商业由邮轮旅游带动而 产生的直接消费是66亿美元创造 了39062个工作岗位,支付工资17 亿美元。 广州旅行社组团出境旅游人数情况2007 线线 路路00002006200620072007 合计1159896 1981986 港澳 中国香港520071653662 中国澳门214375748206 小计734446 1401868 亚洲 中国香港、中国澳门5017051278 泰国5924255632 泰国、中国香港33482878 泰国、中国香港、中国澳门268576 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4253552494 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中 国香港 2259328932 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 1118561 新加坡、泰国、中国香港16301474 菲律宾884412200 日本4817958514 韩国2775929413 韩国、中国香港2120771 小计267806294723 澳洲 澳大利亚1063010582 澳大利亚、中国香港41444913 澳大利亚、新西兰81857458 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香港35834372 小计2654227325 欧洲 法国、瑞士、中国香港20231587 法国、荷兰、卢森堡、比利时、 中国香港 6984761 法国、荷兰、意大利、卢森堡、 比利时、中国香港 41124026 瑞士、德国、法国、荷兰、意 大利、卢森堡、比利时、中国香 港 1524015985 小计2207326359 其他 印度尼西亚407311237 南非、中国香港12992207 越南37469279 其他99911208988 小计109029231711 广州具有全国传统性重要口岸 优势。借助高铁等远程交通手段与 泛珠江三角洲腹地有突出的联系优 势,并结合黄埔老港联系东江/西江 的水路优势,形成了小型邮轮衔接 体系的可能性。 广州2007年旅行团组团出境旅 游人数达到198万,其中到香港和 澳门的游客就超过140万,已满足 在四小时车程内有100万客户的邮 轮母港建设必要条件。 WIRTSCHAFTFORSCHUNGEN CRUISE INDUSTRY5.2 邮轮业 5. 产业发展专题 15 1万-5万吨级船舶吃水深度要求6米-8米;5万-10万吨级 船舶要求水深达到8米-9米;10万吨级以上船舶要求水 深9米以上。 新的邮轮母港将建立在靠近人口居住的中心地区。 本身以及四小时车程内有数百万个客户的地区。 周边水运的便利通过部署快船去各个主要的客源集 中地,集中更多旅客,扩大了邮轮的市场份额。 零售/餐饮/服务/旅游业/航运业的发达,使邮轮业的重要 成员如港口、旅行社等都与邮轮公司产生互动和合作。 共同构成一个经济体系. 邮轮港口的必要邮轮港口的必要 条件条件 This need for crusing 邮轮母港的必要邮轮母港的必要 条件条件 This need for crusing 邮轮母港的补邮轮母港的补 充帮助充帮助 5.2.2邮轮母港的必要条件 上位规划中提出将南沙港设为邮轮母 港。通航水深13m,可停靠15万吨大型船 舶,双向通航。但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极 为缺乏,与城市中心区距离较远,交通条 件有限,故不适合做邮轮母港。 下面对黄埔港区和新中轴线南端新客 港进行比较分析其作为邮轮母港的优劣。 通航条件 服务人口 周边水运的便利性周边水运的便利性 零售/餐饮/服务/旅游业/ 航运业 邮轮港口的必要邮轮港口的必要 条件条件 This need for crusing 邮轮母港的必要邮轮母港的必要 条件条件 This need for crusing 邮轮母港的补邮轮母港的补 充帮助充帮助 选址黄埔老港较中轴线南端有绝对优势。选址黄埔老港较中轴线南端有绝对优势。 黄埔老港水深可达9米,可满足1万-10万吨级船舶停靠; 而新中轴线南端水深为5-7米,仅达到乘潮水位7m时可停靠1万-2 万吨级船舶.。 到达黄埔老港的船只限高为60米, 到达新中轴线南端的船只限高为34米。 新中轴线南端选址在广州市区之内的服务人群上较占优势; 在黄埔港区的服务人群除广州市外,在东部萝岗、大学城、 科学城、奥体中心等城市新区中的也有相当的服务人群,并 向东辐射东莞消费人群。 新中轴线南端与黄埔中心区目前都在推进城区的优化拓展。 服务业的大力发展给两个区域的母港建立都提供了很好的条 件。 黄埔临港中心区的建立定位航运业,为邮轮业的进入提供了 基础优势。 水深 限高 5.2.3邮轮母港选址比较的结论黄埔老港发展邮轮业的适宜性 WIRTSCHAFTFORSCHUNGEN CRUISE INDUSTRY5.2 邮轮业 5. 产业发展专题 总结: 与选址中轴线南端相比,在通航条 件和周边水运的便利性上,具有明 显优势。在服务人口、交通及产业 背景上,选址黄埔老港在联系东莞 的区域层面占有优势。 综上分析得出,黄埔港区是广州市 区内发展万吨邮轮母港的最佳点。 新中轴线南段城市设计中在新中轴 线南端海心岛设置新客港,新客港 由于通航水深和桥梁通航净高的限 制,仅适合停靠小型邮轮,建议将 邮轮母港设置于黄埔老港一、二号 码头。 黄埔老港作为母港选址,除了在通 航条件的极为优越的条件外,其背 后有巨大的广州中心城区的经济和 交通支撑,形成了商业发展的基础 消费层次。港口附属设置大型零售 消费设施,酒店餐饮服务设施,交 通综合服务设施。其服务圈层以黄 埔中心区为基本背景,未来进一步 吸引整体广州东部-东莞的商贸与旅 游休闲活动。此外,黄埔临港商务 区的建设,也为邮轮业的进一步发 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优势。 黄埔老港在经过现有港口经改造后, 以极低成本可以与国际邮轮港口结 合。未来随着广州城市旅游的发展, 综合服务东南亚地区的小型邮轮航 线与远洋大型邮轮公司航线。其相 关大型的商业服务设施,可以结合 珠江两岸广大腹地区域的潜在市场 群体需求。经济风险被大尺度降低。 这同时满足了广州市现代生活服务 业发展的需求。 交通与广州市中心区的交通联系两个选址情况相似, 黄埔老港选址在东莞的联系比较便利,在区域层面占优。 选址黄埔老港的优势比较明显。选址黄埔老港的优势比较明显。 选址黄埔老港位于珠江前后航道东侧交汇处,中心区的水运 交通通过珠江前航道有直接水运联系,与南部城区通过珠江 后航道,水道条件很好;选址新中轴线南端,现状没有直接 向南通向前航道的足够宽的水道,水运联系只能通过后航道 距离向两侧输送,距离相当远。 背景支持背景支持 选址中轴线南端在广州城市层面上略占有优势,选址黄埔老选址中轴线南端在广州城市层面上略占有优势,选址黄埔老 港在联系东莞的区域层面占有优势。港在联系东莞的区域层面占有优势。 16 17 总体发展目标: 从港口产业转向航运产业,从中心装卸服 务向航运营运服务及航运辅助服务转变, 与港务集团各专业码头共同集群形成下游 (码头作业、运输仓储等)、中游(货物 运输、船舶租赁等)和上游(航运融资、 航运咨询等)产业相互支撑的多层次、成 体系的航运服务平台,成为真正的国际航 运中心。 黄埔地区港口发展原则及策略: 黄埔地区港口现状复杂,存在诸多限制性因素,部分沿岸码头、船厂、工业无法立即搬 迁,这就需要充分结合时序制定产业更新计划与相应空间发展计划。 港口发展原则 控制性发展: 控制港口发展用地的面积 用地布局具有改造弹性 控制对于城市环境的影响 控制对于城市交通的影响 专业性培养: 合理确定一期开发容量 用地布局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及应对不定因素的用地性质发展弹性 合理规划与港口作业区、服务区之间的联系 全方位引入低碳环保理念 近中期目标: 控制性发展,专业性培养: 在保证集约控制用地的前提下,合理完 善港口产业链,优化港区职能,向低碳 环保的方向发展,体现广州的区域竞争 性,逐渐培养国际航运综合体。 1. 优化现有港口职能 随着南沙建立大型散货码头的规划与实 施,黄埔港区转移了大部分的散杂货 物,应及时调整其功能布局。 2. 加强高端服务业职能 鱼珠码头临港商务区的规划,补充高端 航运业的缺口。 3. 中游产业链的建立 黄埔发展现代航运中心需要一个长期的 过程,提托广州大量腹地及便利的交 通,健全中游、下游产业。中游发展货 物运输、船舶租赁等航运服务业,下游 设置码头作业、运输、仓储等。 长期目标: 专业性巩固,生活化升级: 逐步转移下游产业链,巩固高端现代服 务业,打造华南现代航运服务中心。 1.完善高端航运服务业职能 依托鱼珠码头临港商务区逐步分期开发 与高端航运业直接关联的生活生产区。 2.逐步转移港口作业区 长期来看,广州港内部会迎来下一轮的 整合与重新分配,黄埔作为最邻近广州 市区的工业港,将会开放大部分岸线为 城市滨水生活岸线。 港口发展策略 对黄埔來說,首要的目标是維持发展蓬勃、运作安全、可持续服务的港口产业,贡献广州 以至华南地区的经济繁荣。政策的关键,是由市场主导港口服务及设施的供应。在这 前提下,制定港口策略的指导原则应包括: 可持续性:确保港口为本港经济及社会作出正面而持久的贡献,同時不会对环境造成不可 接受的影响。 伙伴关系:与私营机构 合作,务求提供世界級的港口服务。 竞争力:港口策略的重点,是支持发展港口及有关服务,并提升其竞争力。 效率:改善港口服务效率,切合市场需求。 ENTWICKLUNGSTRATERGIE DER HAFENSTADT5.3港城一体总体发展策略 5.3.1黄埔地区港口发展目标 WIRTSCHAFTFORSCHUNGEN5. 产业发展专题 17 18 各港口职能分工明确,确保近远期功能发 展的协调性,逐步完善以高端航运现代服 务业为核心的国际航运中心功能。 近中期规划: 加强传统物流的现代化,控制物流指向设 施的优化,管理的优化,金融创新。黄埔 老港逐步退出散杂货的运输体系,以集装 箱运输为主,发展休闲邮轮港和临港商务 区,转向低物流强度货物物流 ;黄埔新 港、新沙港区承担主要散杂货运输的功 能;南沙港区发展现代化集装箱码头、中 远洋码头。 远期规划: 黄埔老港功能调整优化,以电子物流,大 力发展临港商务区和大型休闲邮轮港;文 冲船厂现有用地作为中远期临港商务产业 产业的用地资源。 黄埔新港、新沙港区发展为工业服务物流 港;南沙港区发展成为国际物流中心、造 船中心。 南沙港区 新沙新港港区 黄埔老港 远洋外贸集装箱运输,大型散杂货码头 区域物流枢纽中心 内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 中心地物流枢纽中心 散杂货作业区及其疏散物流 黄埔区城市服务职能 黄埔区人居生活 东部产业区综合发展 矛盾及其负面影响 南沙港区 新沙新港港区 黄埔老港 远洋外贸集装箱运输,大型散杂货码头 区域物流枢纽中心 内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综合性港区 中心地物流枢纽中心 国际航运中心服务业 现代邮轮业/旅游业 黄埔区城市服务职能 黄埔区人居生活 东部产业区综合发展 新港城一体及其积极影响 东部片区乃至辐射穗东的服务功能 珠江湾区新人居生活 广州国家制造业基地 国际航运业中心: 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推手 珠江口湾区现代宜居生活: 黄埔产业升级/人居品质整体提高,扩大广州中心城 市活力,并成为广州市在湾区宜居生活的示范点 黄埔老港:集装箱码头,休闲邮 轮港,临港商务区 黄埔新港:大宗散杂货 新沙港:散杂货码 头(煤炭、粮食) 汽车 南沙港:现代化 集装箱码头,中 远洋码头 现状 番禺莲花山客运港 南沙客运 港 虎门客运港 ENTWICKLUNGSTRATERGIE DER HAFENSTADT5.3港城一体总体发展策略 5.3.2广州国际航运中心整体远期策略建议 WIRTSCHAFTFORSCHUNGEN5. 产业发展专题 18 19 5.3.3黄埔地区港口空间发展模式研究 ENTWICKLUNGSTRATERGIE DER HAFENSTADT5.3港城一体总体发展策略 港口城市发展中涉及到相对复杂的城市功 能要素。在不同的历史时间点,城市港口 与城市发展呈现了不同的布局模式 通过对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汉堡/曼海姆/不 来梅/热那亚/热那亚等世界著名港口城市岸 线的分析,我们看到在各个城市的共同趋 势是: 工业化阶段,都曾有主导性的工业/港口/物 流的利用方式,但是随着时间的变化,逐 步向城市滨水岸线转变过程。其空间分布 有下述如下三种主要模式。 A. 城市与港口分南北岸分别设置。 城市所在岸线部分以商务/人居/文化/休闲 为主,可以配备客运港口,以及边缘性的 少量工业港口。 这一模式以汉堡为典型。城市与港口紧密 结合,互为景观而相互干扰较少。因此城 市方向可以配备大规模高档次的集中城市 生活区,而工业岸线方面也有充裕的发展 空间。 B。城市与港口在同一岸间杂设置。 由于滨海或历史原因,造成城市生活岸线 与工业岸线基本集中于一侧,这一方式往 往造成两者的相互竞争。 这一模式以阿姆斯特丹/鹿特丹为代表。城 市生活岸线受到挤压后,只能选择性配置 公共空间/娱乐餐饮或少量居住功能。而且 受到疏港交通的影响,品质会有所下降。 是一种相对不稳定的状态。 C。滨水都市岸线 随着远洋港口的水深需求,相当部分港口 岸线及工业会向海口与深水区转移,随之 而来的是城市生活岸线的占据。 这一模式以伦敦/热那亚为代表。泰晤士河 港口退化后,全面转化为生活岸线,沿线 除了商贸以外,包括了大量的居住/休闲/公 园功能。 黄埔老港目前事实全线占据岸线,是典型 的工业港区模式,完全没有生活性港区。 黄埔港目前南北两侧均有港口,南侧洪吉 沙以散货为主,未来与长洲岛的生态历史 旅游功能发展会发生一定的矛盾。南岸未 来利用洪吉沙扩展港口较难以解决陆路交 通,也极有可能造成再次搬迁。故A类不 做建议。 鱼珠码头改造后,黄埔港将逐渐向B种模 式转化,这一模式本身仍然是一个动态过 程,未来工业港口与生活港口的比例会有 更替过程。应当着重解决交通问题,珍贵 的城市滨水用地较为适宜做为城市核心商 务/文化与娱乐用地,建议南岸逐渐转化为 生态型岸线。 根据世界其他滨水城市的模型,结合黄埔 老港的事实人口密度与产业背景,我们认 为,未来的最终发展目标是C模式,黄埔 港在新港/老港/新沙港之间形成职能平衡。 黄埔老港作为密集人口聚集区域/服务业高 价值回报区域进行产业升级,为国际航运 中心提供高端服务中心职能。 WIRTSCHAFTFORSCHUNGEN5. 产业发展专题 19 20 5.3.4黄埔地区港口空间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模式B: 借助可口可乐公司和置换出的西侧码头,落脚 国际邮轮,与鱼珠临港商务区实现向中心区的 过渡,但疏港路的交通干扰依旧存在。 优点:现实性较好,此模式是目前第一阶段可 以实施的方案。 问题:由于广州港集团主体码头的疏港铁路, 鱼珠码头的发展与黄埔中心城区相互割裂,难 以互相影响。这一问题同样存在于C模式中。 黄埔中心城区的主体居民部分仍然没有滨水岸 线接触途径。 模式A:划分为鱼珠临港商务区、集装箱 装卸码头和黄埔公共无水港3三个片区,分 别承载不同的港口服务功能。 优点:提高港口卸货效率,集约整合港口 交通和货场管理 问题:此模式主要源自港务局的现有规 划,基于自身用地和资源的扩张,部分改 善了货运交通,但该方案进一步扩张了港 务交通的影响范围与强度,对黄埔中心城 市东西两侧形成了严重的分割,东西向城 市交通会进一步恶化,对城市整体意象和 环境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不作为推荐模式 黄埔公共无水港 鱼珠临港商务区 根据大量港口实例的研究分析和相关专家的意见整理,本次规划提出了在港城交替阶段的 四种港口发展模式,并最终确定模式C为黄埔港口的近中期改造推荐发展模式。 ENTWICKLUNGSTRATERGIE DER HAFENSTADT5.3港城一体总体发展策略 WIRTSCHAFTFORSCHUNGEN5. 产业发展专题 20 21 解放一二号散货码 头作为客运码头 搬迁可口可乐 公司及黄埔冷 冻厂 文冲 船厂 搬迁 南 海 神 庙 临港商务区 2.8km2.0km 黄埔造船厂搬迁 近中期推荐模式 模式C:为近期改造推荐模式 珠江北岸: 重点打造鱼珠商务中心区,同时协商搬迁 可口可乐公司和黄埔冷冻厂。在临港商务 区建设得较为成熟后,加紧邮轮母港的建 设。珠江北岸西侧鱼珠地区,5年内逐步 形成2.8公里的生活岸线。在南海神庙西 侧结合文冲船厂的搬迁还可以解放大于 2km的工业岸线,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商 务用地的远期空间。 长洲岛: 借助黄埔造船厂和军队搬迁,解放长洲岛 金洲大道以西近3公里岸线。 ENTWICKLUNGSTRATERGIE DER HAFENSTADT5.3港城一体总体发展策略 WIRTSCHAFTFORSCHUNGEN5. 产业发展专题 21 搬迁中外 运码头, 改造黄埔 老港8号 码头结合 乌涌改造 建立生活 岸线 文冲 船厂 搬迁 南 海 神 庙 2.8km2.8km 整个南岸取消工业 岸线 搬迁洪圣沙 煤码头 近中期推荐模式 模式D:为中期改造推荐模式 借助搬迁中外运码头,结合乌冲改造建立 生活岸线。洪圣沙 优点:黄埔中心城区拥有多处滨水可达性 良好的基础点。 问题: 疏港路对于滨水区域的影响仍然无法消 除。西侧黄埔老港新改造的8号码头以远 区域受到影响,开发价值易被低估。中外 运码头为盈利优良的企业,其搬迁需要市 政府的协调。 问题: 疏港路对于滨水区域的影响仍然无法消 除。可口可乐公司为盈利优良的企业,其 搬迁需要市政府的协调。 由于洪圣沙煤码头对于周边的空气污染比 较大,直接影响到对岸长洲岛的开发。且 其近期搬迁难度较大,暂时对于金洲大道 以东区域维持现状。 22 模式E:为远期改造推荐模式 借鉴汉堡港城变迁模式,在远期滨江所有 岸线逐步作为生活岸线。 黄埔老港的物流功能由黄埔新港和新沙港 区承担。 释放出来的用地,可以适当增加滨水高品 质居住功能与大型城市绿地,本质性改变 黄埔中心区城市面貌。 整体搬迁黄埔港 搬迁可口可乐 公司及黄埔冷 冻厂 文冲 船厂 搬迁 南 海 神 庙 临港商务 区 远期推荐模式 ENTWICKLUNGSTRATERGIE DER HAFENSTADT5.3港城一体总体发展策略 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