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C卷(模拟)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C卷(模拟)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C卷(模拟)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C卷(模拟)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C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C由图乙可知,A图线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D由图乙可知,B图线对应的物质是冰2 . 如图所示,木块丙、丁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如图是两木块运动情况的st或vt图像,可知图正确的是( )ABCD3 . 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内容为国旗、天安门、齿轮和谷穗,象征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国徽其直径大约是A1mB2.4mC5mD10m4 . 有关下列各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潜艇使用潜望镜观察海面情况是利用了光的折射B图所示的自动感应门是利用红外线来实现自动控制C图所示人们是借助漫反射来观察到大象D图所示的倒影是反映了光的镜面反射5 . 自然界中的雨、雪、雾、露、霜、冰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图中对物理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B“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C“浓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严寒的冰”是液化现象6 . “五一”劳动节,小华一家自驾游新宁崀山在小车行驶过程中,小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小车的车厢B对面驶来的小车C路旁的小树D沿途的建筑物7 . 一束光与镜面成30角,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A60B30C120D908 .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进井水中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月亮是天然光源B井水的比热与井水水温和质量有关C水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与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由于发生光的折射,形成了月亮的虚像,它的大小和天上的月亮相等9 . 沂蒙山上风光好,下列图片中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A龟蒙顶鼎的倒影B蒙山的影子C九龙潭上的彩虹D天然氧吧的光束10 . 某同学由于经常看手机,最近发现自己上课看黑板模糊了,然后去看医生,医生检查过眼睛后说他近视了,要配戴眼镜,那他戴的眼镜是属于我们学过的( )A凸面镜B凹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11 . 在下列四幅图中,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是( )A沈阳东塔桥水中倒影B墙上的手影C树下的光斑D海上的“海市蜃楼”12 .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851100HzB振动停止,声音停止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D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二、填空题13 . 著名英国物理学家霍金2016年4月13日在纽约宣布,将与合作伙伴开发以激光推进的微型星际“飞船”,力争以光速五分之一的速度,在二三十年内就可以飞越4光年以上,即“突破摄星”计划,其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_m/s,光年是_(选填“时间”或“长度”)的单位14 . 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手机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手机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的条件15 . 一辆火车的运动速度是72 km/h;燕子飞行速度可达48 m/s.燕子比火车运动的_.16 . 某学生将10枚壹圆硬币整齐叠放后测得其高度为2.1厘米,则该同学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_,一枚硬币的厚度是_米。17 . 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100的水蒸气先要_(填物态变化名称)为100的水,同时_(吸收/放出)大量热18 . 如图,MM是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光从空气射到水面时既发生反射也发生折射由图可知,A0是_光线,OB是_光线,OC是_光线,N0C是_角19 . 一般情况下,光传播时的路径是看不到的,你在实验中显示光路的方法是_(答出一种即可)三、实验题20 . 某小组同学探究小车沿斜面运动时的速度变化,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A处。(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2)把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B处,用测出AB的长s1=80cm,又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A处滑下到达B点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5s,那么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1=m/s;(3)把金属片移到AB的中点O处,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O点处的时间t2=3s,那么小车在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m/s;(4)小车在斜面下半段的路程s3=m,所用时间t3=s,平均速度v3=m/s。(5)根据测量可知:小车速度越来越,小车做运动。(6)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秒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偏。(填“大”或“小”)(7)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各物理量时,为了减少误差,斜面的倾斜度应较(填“大”或“小”)些,这是为了便于测量。21 . 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探究塑料片振动发声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活动1: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在塑料梳子的齿上划两次,第一次快些,第二次慢些。活动2:如图所示,用薄塑料片分别在甲、乙两把塑料梳子的齿上用同样的速度划一次。(1)比较你在探究活动1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划的快慢有什么关系。(2)比较你在探究活动2中听到的两次声音,分析音调的高低与梳齿疏密有什么关系?(3)通过探究,你可以分析得出什么结论?22 . 小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在加热水的过程中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为_。小华把水温加热到90时开始计时,每过1min观察并记录一次水温,观察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他画出的温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由此可得出,水的沸点是_,水在沸腾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水沸腾时,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上升、_(填“变大”或“变小”),到水面破裂开,把里面的_散发到空气中。23 . 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1)实验前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焦距分别为 10cm 和 30cm 两个凸透镜,为了顺利完成实验,应该选择焦距为_cm 的凸透镜。(2)将点燃的蜡烛和光屏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此时光屏上呈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工作的;如果此时将蜡烛和光屏对调,那么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烛焰清晰的像(3)若小华在做实验时,不小心让凸透镜和自己的衣服发生了摩擦带了静电,将一小片碎纸片吸附到了凸透镜上面,将凸透镜的镜面遮挡住了一部分,此时光屏上_(选填“烛焰的像不完整”“会有纸片的像”或“烛焰的像变暗了些”)。24 .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实验中,可供选择的其器材有:凸透镜甲(f10cm)、凸透镜乙(f5cm)、光具座、光屏、蜡烛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该同学选用凸透镜甲进行探究,调整器材高度时,应_(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调整好器材高度后,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较远处,然后逐渐靠近凸透镜,观察蜡烛在不同位置时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通过探究发现: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_;凸透镜成虚像的条件是_。(2)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光屏上的像_(填“向上”或“向下”)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条件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出于好奇,把凸透镜甲(f10cm)换成凸透镜乙(f5cm),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进行的操作是_。25 .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纸板ENF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EO入射,经平面镜反射后沿OF射出(1)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2)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可以得出结论:反射角_入射角:(3)若减小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则反射角将_(选填“增大”或“减小”);(4)如果让光沿FO方向入射,反射光将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的(5)若将F纸板向后折,纸板上将看不到反射光线,可以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26 . 李响和小明探究海波熔化时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这个实验,已准备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计时器,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2)在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填“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的顺序安装。(3)该实验中使用“水浴法”对海波进行加热,其主要目的是能让海波受热更_(选填“缓慢”或“均匀”)。(4)由图可知海波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5)图中海波熔化过程共经历_min,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而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从第4min到第6min,海波处于_状态。(6)最后小明还想探究冰是否是晶体。他把冰放入如图丙所示的烧杯中,并未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他采用这样的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_(选填“可行”、或“不行”)。四、计算题27 . 甲、乙两车分别从、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所示,请根据图象计算:甲、乙的速度、;如果经过秒甲、乙相遇,求、间的距离为五、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