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奇妙的二氧化碳基础题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1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 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D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煤等燃料的燃烧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收集和性质验证能达到目的是()A B C D4下列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食品防腐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D氧气用于医疗抢救52020 年 4 月 22 日,100 多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该协定要求各国制定出 本国减少 CO2 气体排放目标,落实该目标主要是为了减缓图中 A、B、C、D 的什 么问题( )A温室效应B酸雨C臭氧层破坏 D引发疾病6下列有关用途,不是 CO2 用途的是()A用于灭火B用于人工降雨C用于急救病人D用作温室肥料7“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下 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8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B水氧气+氢气 C镁+氧气氧化镁D氧化铜+氢气铜+水9为全球地表温度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居住的 15做出突出贡献的是()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酸雨腐蚀D臭氧空洞10“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 是()A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B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 C为防止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D少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11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 CO2 的操作及现象是()选项实验操作现象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 瓶木条复燃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 浊D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AABBCCDD12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水的吸收B动植物的呼吸C光合作用D燃料的燃烧13“低能耗”、“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不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是()A使用节能灯 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C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14遵义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低碳生活”的理念正由城市加速向农村延 伸,并逐步深入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B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 C下班后经常不关电脑D节假日少赠贺卡15下列实验现象中,可以用来判断集气瓶里盛有 CO2 的是() A集气瓶正立桌上,瓶中气体是无色的 B往集气瓶里倒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试液变成浅红色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火焰熄灭了 D往集气瓶里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了16“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 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纸张B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17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A用肉眼观察 B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称量集气瓶的质量D将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18实验室用下列各组物质制取气体中,不正确的是()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 O2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C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分解制取 O2D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 CO219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CO2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CO2 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CO2 不能使干石蕊纸 花变色 CO2 不支持燃烧ABCD20如图所示,是小伟同学设计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两个小实验,其中的 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对这两个实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实验 1 说明了石蕊遇酸变红B实验 2 为对照实验,说明 H2O 不使石蕊变红C实验 2 可为验证实验,说明 CO2 与 H2O 发生了反应,而且生成一种酸D这两个实验还存在不足:不能说明 CO2 能否使石蕊变红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21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填序号)号棉 球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 的物理性质22室温下,将干冰放在密封盒内,密封盒会炸开若将装有干冰的密封盒放在 冰箱的冷冻室中,密封盒 (填“会”或“不会”)炸开(已知:二氧化碳的 沸点为57;冰箱冷冻室温度为15)23某同学欲从以下几方面对二氧化碳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1)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如图 1 说明了 CO2 与“温室效应”的关系能 产生“温室效应”的 气体除 CO2 外,还有臭氧、甲烷、氟利昂等空气中 CO2 的 主要来源是 ,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通过 作用消耗 CO2(2)该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他首 先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纸,晒干后折成纸花,然后按如图 2 所示分别进行:紫色石蕊纸花遇到醋酸溶液变红色在 C 实验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C 实验的作用是 在 D 实验中,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这一实验结果说明 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 是: 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得到的结论是 。25南极一块叫“拉伸 B”的冰架发生坍塌(其断裂面积比上海市还大),这是自 然界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2)为了缓解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做起,比如双面使用纸张, 请问双面使用纸张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3)请再举出一个你认为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26如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 a 处的现象是 ,b处的现象是 ,烧杯中现象是 微型实验的明显优点是: 27如图 A 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 现象: ;原因是:(1) ;(2) 。图 B 中将充满二氧化碳的试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的现象 28某同学决定到一口干涸的深井探险,为了安全,此同学进入深井前需进行 实验,经过检验氧气浓度过低,进入时应携带 29如图示,分别将固定在铁皮架上两支短蜡烛点燃,插入烧杯里,沿烧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体现了二氧化碳具有 、 、 性质,利用此性质,二氧化碳可用于 30化学课堂上同学们开展“使用二氧化碳利与弊”的辩论,请你从化学的角度 各说出一个观点(1)“利”: ;(2)“弊”: 2020 学年上海新版九年级化学第二单元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基础题(pdf 版有答案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1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 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D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煤等燃料的燃烧【解答】解:A、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是因为二氧化碳 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而不是二氧化碳)使石蕊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二氧 化碳与碳在高温下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 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 二氧化碳本身没毒,但不能供给呼吸,能使人死亡,故选项说法错误。 D、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目前使用的主要燃料是化石燃料,不 能禁止使用煤等燃料的燃烧,应合理使用,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2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 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 应,故选项错误。 D、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该反应符 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D。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制备、检验、收集和性质验证能达到目的是()A B C D【解答】解:A、长颈漏斗的末端在液面以上,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会从长颈漏 斗逸出,无法收集到二氧化碳或收集的二氧化碳很少,该选项不能达到目的; B、检验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该从伸入试剂瓶长的导管通入,从伸入试剂瓶 短的导管导出,而图中二氧化碳的通入、导出正好相反,该选项不能达到目的; C、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选项不能达到 目的; D、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中时,石蕊 试液变红色,该选项能够达到目的。故选:D。4下列有关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氧气用于食品防腐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D氧气用于医疗抢救【解答】解:A、氧气用于食品防腐错误,因为氧气具有氧化性,化学性质比较 活泼,不能做防腐剂,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正确但不符合 题意,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因此氧气用于医疗抢救,正确但不符合 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A。52020 年 4 月 22 日,100 多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该协定要求各国制定出 本国减少 CO2 气体排放目标,落实该目标主要是为了减缓图中 A、B、C、D 的什 么问题( )A温室效应B酸雨C臭氧层破坏 D引发疾病【解答】解:A、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协定要求各国制定出本国 减少 CO2 气体排放目标,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故选项正确。 B、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协定要求各国制定出本国减少 CO2 气体 排放目标,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而不是酸雨,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协定要求各国制定出本国减少 CO2 气体 排放目标,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而不是臭氧层破坏,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协定要求各国制定出本国减少 CO2 气体 排放目标,是为了减缓温室效应,而不是引发疾病,故选项错误。故选:A。6下列有关用途,不是 CO2 用途的是()A用于灭火B用于人工降雨C用于急救病人D用作温室肥料【解答】解:A、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项错误; C、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因此可以用于急救病人,符合题意,故 选项正确; D、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不符合题意,故选 项错误;故选:C。7“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下 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解答】解:A、教科书循环使用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 吸收二氧化碳,循环使用会减少植物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一次性餐具制作过程消耗能源和资源,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餐具,能减少消 耗的能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故选项 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 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C。8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B水氧气+氢气 C镁+氧气氧化镁D氧化铜+氢气铜+水【解答】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 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9为全球地表温度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居住的 15做出突出贡献的是()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C酸雨腐蚀D臭氧空洞【解答】解: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剑,如二氧化碳导致的温室效应,利的一面 是它使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 15,弊的一面是温室效 应增强会导致全球变暖,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故选:A。10“低碳”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 是()A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B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 C为防止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就地焚烧 D少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解答】解:A、提倡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能减少燃油、燃气交通工具的 使用,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要求。 B、优化建筑设计,减少空调使用,能减少电能的消耗,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 放,故选项符合“低碳”要求。 C、生活垃圾就地焚烧,会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故选项不符合“低碳”要求。 D、少用一次性餐具、塑料袋,能减少资源的消耗、二氧化碳的排放、白色污染 等,故选项符合“低碳”要求。故选:C。11能证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 CO2 的操作及现象是()选 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 瓶木条复燃C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 浊D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AABBCCDD【解答】解: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不可能是二氧化碳, 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故选项错误。 B、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木条燃烧更旺,说明瓶内气体能支持燃烧,不 可能是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说明某无色无味气体是 CO2,故选项正确。 D、将气体通入蒸馏水中,有气泡逸出,不一定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氢气、氧 气等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C。12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A水的吸收B动植物的呼吸C光合作用D燃料的燃烧【解答】解:A、水能吸收部分二氧化碳,但不能放出氧气,故选项错误; B、动植物的呼吸,是将氧气在体内发生缓慢氧化释放出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 化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吸收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过程,能将二氧化碳转 化为氧气,故选项正确; D、燃料的燃烧,是燃料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是将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故选项错误。故选:C。13“低能耗”、“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不符合“低碳”理念的做法是()A使用节能灯 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C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解答】解:A、使用节能灯,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 碳”理念。 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 理念。 C、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理 念。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能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物的排放,故选项符合 “低碳”理念。故选:B。14遵义作为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低碳生活”的理念正由城市加速向农村延 伸,并逐步深入生活。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B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 C下班后经常不关电脑D节假日少赠贺卡【解答】解:A、多乘公交车,少开私家车,减少了燃油、燃气等交通工具的使 用,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购物时使用环保布袋,能减少白色污染,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下班后经常不关电脑,浪费了大量的电能,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故选 项不符合低碳生活要求。 D、节假日少赠贺卡,能减少纸张的使用,从而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要求。故选:C。15下列实验现象中,可以用来判断集气瓶里盛有 CO2 的是()A集气瓶正立桌上,瓶中气体是无色的 B往集气瓶里倒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试液变成浅红色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火焰熄灭了 D往集气瓶里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了【解答】解:A、集气瓶正立桌上,瓶中气体是无色,只能说明此气体的密度大 于空气的密度,不能证明是二氧化碳,因为氧气的密度也大于空气的密度; B、往集气瓶里倒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振荡,试液变成浅红色,只能说明气体 是酸性气体,不能证明是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硫等也是酸性气体;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里,火焰熄灭了,只能说明此气体不支持燃烧,不 能证明是二氧化碳,因为氮气、稀有气体也不支持燃烧; D、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是二氧化碳的特性,所以往集气瓶里 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了,可以说明是二氧化碳。 故选:D。16“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 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纸张B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解答】解: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纸张,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 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能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 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 理念。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能减少交通工具的使用, 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C。17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A用肉眼观察 B将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 C称量集气瓶的质量D将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没有颜色的,用肉眼是不能看到是否已满的,故错 误; B、因为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用燃着的木条来验满,由于是 验满必须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说明已经满了,如果不灭就不满, 故正确; C、二氧化碳的密度稍微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称量集气瓶的质量不易做到,故 错误; D、将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只能看是否是二氧化碳,不能验满,故错误。 故选:B。18实验室用下列各组物质制取气体中,不正确的是()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 O2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 CO2C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分解制取 O2D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制取 CO2【解答】解:A、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 O2,故符合题意; B、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实验室中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故符合题意; C、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故符合题意; D、石灰石和稀硫酸反应能生成微溶物,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进行,不利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故不符合题意;故选:D。19我们曾经做过以下一组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是()CO2 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CO2 能够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CO2 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 CO2 不支持燃烧ABCD【解答】解:对比试验 1、2,无法得到 CO2 密度比空气密度的比较,故错误;对比试验 1、2,干石蕊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中,变红色,证明二氧化碳溶 于水后生成的新物质能使石蕊变红,故正确;由试验 1 证明 CO2 不能使干石蕊纸花变色,故正确;对比试验 1、2,不能得到 CO2 不支持燃烧,故错误。 故选:B。20如图所示,是小伟同学设计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两个小实验,其中的 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对这两个实验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实验 1 说明了石蕊遇酸变红B实验 2 为对照实验,说明 H2O 不使石蕊变红C实验 2 可为验证实验,说明 CO2 与 H2O 发生了反应,而且生成一种酸D这两个实验还存在不足:不能说明 CO2 能否使石蕊变红【解答】解:通过该实验证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通过该实验证明水不会使石蕊变色,该实验证明了干燥的二氧化碳不会使石蕊 变色,该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的碳酸使石蕊变红色,通过实验的对比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故选:D。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21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 (填序号)号棉球 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 密度比空气大 的物理性质【解答】解:将二氧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 干燥棉球都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用紫色石蕊溶液润湿的 棉球都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比先变红,通过此现 象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二氧化碳与水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试 液变红色;故填:;密度比空气大22室温下,将干冰放在密封盒内,密封盒会炸开若将装有干冰的密封盒放在 冰箱的冷冻室中,密封盒 会 (填“会”或“不会”)炸开(已知:二氧化碳的 沸点为57;冰箱冷冻室温度为15)【解答】解:若将装有干冰的密封盒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中,密封盒会炸开,因为 二氧化碳的沸点为57,冰箱冷冻室温度为15;因此干冰会由固态变为气 态,体积会膨胀,因此炸开;故答案为:会;23某同学欲从以下几方面对二氧化碳进行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1)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如图 1 说明了 CO2 与“温室效应”的关系能 产生“温室效应”的 气体除 CO2 外,还有臭氧、甲烷、氟利昂等空气中 CO2 的 主要来源是 含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 ,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可通过 光合 作用消耗 CO2(2)该同学设计了一套验证碳酸具有酸性,而二氧化碳没有酸性的实验他首 先用紫色石蕊试液浸泡滤纸,晒干后折成纸花,然后按如图 2 所示分别进行:紫色石蕊纸花遇到醋酸溶液变红色在 C 实验中,当加入水后,紫色石蕊纸花不变色,C 实验的作用是 作对比实 验(或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在 D 实验中,紫色石蕊纸花变红色,这一实验结果说明 D 中生成碳酸使紫色 石蕊试液变红 通过以上实验,尚未达到验证的目的,若要达到验证的目的,你的改进方法是: 在 B 装置中通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解:(1)由于化石燃料中含有大量的碳元素,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二 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分和二氧化碳,所以 绿色植物消耗二氧化碳主要途径是植物光合作用;(2)水为中性,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探究过程中,实验 B 用来和 实验 C 进行比较,比较通入二氧化碳后二者颜色的异同;装置 D 中二氧化碳通 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石蕊遇酸变成红色;分析整个探究过程,会发现探 究中没有对石蕊只和二氧化碳气体接触时会不会变红进行实验探究,因此还存在 不足,还不能验证得到碳酸具有酸性二氧化碳不具有的结论,需要补上这一过程 才行答案:(1)含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光合;(2)作对比实验(或证明水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D 中生成碳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在 B 装置中通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2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他观察到的实验现 象是 下面蜡烛火焰先熄灭,上面的火焰后熄灭 ,得到的结论是 二氧化碳密 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解答】解: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可 燃也不支持燃烧,所以能看到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故答案为:下面蜡烛火焰先熄灭,上面的火焰后熄灭;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5南极一块叫“拉伸 B”的冰架发生坍塌(其断裂面积比上海市还大),这是自 然界又一次发出的警告:地球正在变暖,温室效应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1)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 (2)为了缓解温室效应,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做起,比如双面使用纸张, 请问双面使用纸张和减缓温室效应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纸张是用木材做出的, 少用纸就等于减少树木的使用量,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长变 缓 (3)请再举出一个你认为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的事情: 少坐汽车多步行或骑 自行车 【解答】解:(1)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增多,这又与人类大量使用 化石燃料密切相关;(2)纸张是用木材制成的,使用双面纸,节约了纸张,就等于减少树木的使用 量,就可以保护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就能使二氧化碳增长的势头 变缓;(3)要减缓温室效应的进展,就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或将二氧化碳吸收掉,在具体做法上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大力植树造林等,在个人生活方面可以 从点滴小事做起如少坐汽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或随手关灯等 故答案是:(1)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多;(2)纸张是用木材做出的,少用纸就等于减少树木的使用量,用植物的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长变缓;(3)少坐汽车多步行或骑自行车(其它合理答案均可)26如图是某微型实验的装置图试管中反应发生后 a 处的现象是 紫色石蕊溶 液由紫色变红色 ,b 处的现象是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烧杯中现象是 烧杯 中低处的蜡烛先熄灭,高处的蜡烛后熄灭 微型实验的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动车经销协议5篇
- 2025年区块链行业技术发展与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商场安全办主任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电影产业全球市场格局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旅游行业全球旅游市场分析及前景展望报告
- 2025年汽车行业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2025年网络安全技术在智能家居设备中的应用前景研究报告
- 宜宾市2025四川宜宾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第一次招聘雇员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商圈安全培训资料内容课件
- 国家事业单位招聘2025中国药学会招聘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TCCPEF 086-2024 生态环境数智化监测与预警技术规范
- 产品开发生产合同8篇
- 篮球场围网施工方案
- 盘柜安装施工方案
- 中医面瘫护理个案汇报
- 《水基路用聚合物稳定碎石基层技术规程》
- 快递柜租赁合同
- 产品研发流程管理指南
- 《车刀与切削原理》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猎头公司市场发展前景调研及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 注塑检验员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