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网考)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网考)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网考)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网考)历史试题B卷_第4页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网考)历史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市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网考)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确定了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 .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万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3 . 下列哪些内容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请选出来( )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采用民国纪年 以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ABCD4 .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5 . 下列不属于“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的是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6 . 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的准确含义是( )A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合作社C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D把工商业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7 . 2015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A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B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东北边境城市C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D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8 .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下列哪一次会议上制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共七大D遵义会议9 . 1949年前,上海水泥厂生产能力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实行公私合营后的1956年,生产能力超过了设计能力的40%,与此变化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新中国的成立C“三大改造”的完成D“一五”计划的实施10 . 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方式是( )A直接没收B公私合营C走合作化道路D走私有化道路11 .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A新中国成立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C西藏和平解放D人民解放军先遣支队进抵拉萨12 .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中被毛泽东誉为其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的是( )A抗美援朝B整顿经济秩序C土地改革D三大改造13 . 下图是九年级某小组准备的发言提纲,由此判断该小组要讲述的是A公私合营B一五计划C大跃进运动D人民公社化运动14 . 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制度B八大二次会议-标志着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C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土地公有制的确立D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15 . 下列选项没有前后内在联系的是A求同存异万隆会议B小球转大球中美关系的改善C土地改革封建土地制度被消灭D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6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政府实行了地主和富农占农村人口不到7%占有土地54%贫农和雇农占乡村人口57%占土地14%A土地改革B包产到户C人民公社化运动D大跃进17 . 下图中所反映的经济建设成就是我国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之一,使长春市成为我国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业城市。该成就出现于我国的 A洋务运动时期B一战期间C一五计划期间D改革开放新时期18 . 20世纪50年代,我国通过“一化三改”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其中,“三改”是指对哪三个方面的改造?农业工业交通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ABCD19 . 如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幅历史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为巩固新中国政权而斗争C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D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 . 中华民族在近百年艰苦卓绝的伟大复兴历程中通过“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新中国诞生B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中国共产党成立;新中国诞生D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二、综合题2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独立】材料二:【巩固政权】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1)材料一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发生在何时(具体到年月日)?(2)材料二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目的是什么?为巩固新生人民政权,党和政府对内还采取了哪些措施?2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材料二 小平南巡等于是一个已经退役的老船长,当看着船的方向摇摆不定时,他又一次跳上船头,把扭曲的方向摆正了。材料三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为了“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毛泽东作出了什么贡献?(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 “小平南巡”有什么重要意义?(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什么?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党确立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给你的启示。23 . 【聚焦三农】(13分)材料一:“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重中之重;新中国历史上对“三农”问题有过不少失败的教训,如:建国初期的“分田地,翻身做主人”之后,“大炼钢铁”“一大二公”出现了“难忘的五八年”。(1)请分别写出加下划线所指的历史事件。(3分)材料二:纵观我国历史上对“三农”问题的政策,顺民心,合民意,符合农村实际的,就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社会的进步;反之,就会造成农民的伤痛,阻碍社会的进步。(2)“农民积极性的调动,关系着工作的成败”,请用20世纪5070年代的史实证明这一观点。(6分)(3)结合二则材料,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关于“三农”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至少两条)(4分)2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首都30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紧接着他按动了电钮,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同时,乐队奏起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历史上的今天材料二新中国刚成立时,国土尚未完全解放,国民党残余势力蠢蠢欲动,想以大西南为基地重新复辟;国内各种反动势力也对共和国充满仇恨,想和国民党军配合,在经济上绞杀人民政权;新解放区的广大农民没有土地,在经济上仍然受到地主阶级的剥削;国际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到了中朝边境,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请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请用一句话描述这一事件的意义。(2)材料一中“首都”“五星红旗”“代国歌”在何时何地召开的什么会议上决定的?材料一中“28响”象征着什么?(3)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面临着很多困难。结合材料二分析,为克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三、论述题25 . 材料论述在孙中山的引导下,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运用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革命主张,涌现了一批杰出的民主革命思想宣传家。如章太炎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必须实行民主革命;邹容发表了革命军,主张革命,阐述革命的正义性与现代性;陈天华发表了警世钟猛回头,唤醒了无数尚在睡梦中的中国人,毛泽东少年时代也曾受过这两本书的影响。经过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的广泛宣传与革命实践活动,因人普遍认识到:清政府已成了“洋人的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