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八条规定》_第1页
《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八条规定》_第2页
《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八条规定》_第3页
《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八条规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八条规定整理2015年2月28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签署第72号令,发布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安全生产八条规定(以下简称八条规定)。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主要是指在同一工作场所,因爆炸、火灾、有害物质泄漏等事故而容易发生大规模人员伤亡,且能量伤害范围在10人以上的工业企业,如食品、机械、家具、木制品、塑料、纺织、服装、服装、鞋帽、皮革、玩具、工艺品等加工制造企业。八条规定的主要内容由8个“必须”和“禁止”组成。这些文章都是血的教训,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的具体要求。相关企业要认真落实八条规定,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第一条许可证必须完整,以确保工厂符合安全标准和设计规范。严禁非法使用易燃、有毒、有害物质。章程解释:企业的营业执照主要包括工商营业执照、消防竣工验收、建设项目“三同时”备案、特种设备检测等相关执照和各种相应的生产许可证。许可证不齐全或不在有效期内的,不得组织生产。厂房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及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例如,涉及粉尘爆炸危险工作场所的厂房也应满足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15577-2007)的要求。厂房应采用单层设计,屋顶应采用轻型结构。“11?在16”重大火灾事故中,易燃聚氨酯泡沫被用作保鲜恒温仓库墙面的保温材料。火灾发生后,火势迅速蔓延,产生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人员伤亡扩大。近年来,类似事故时有发生,因此,企业必须严格禁止非法使用易燃、有毒、有害物质。第二条必须保证生产工艺的布局符合规范要求。严禁安全通道和安全间距违反标准和设计要求。条文释义:企业生产过程的布局设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行业相关的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如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GB 50187-2012)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 1-2010)。2014年8月2日,江苏省苏州市昆山中融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一起特别严重的铝粉尘爆炸,当天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在事故发生后的30天报告期内,97人死亡,163人受伤(在事故报告期内,由于未能进行全面救援和治疗,49人相继死亡)。企业生产工艺布局设计不符合标准要求,生产线布置过于密集,工位拥挤,部分安全通道间距不足,是事故伤亡增加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条规定要求生产过程的布局设计,特别是安全通道和安全间距的设置。第三条用电设备和设施必须按照标准选择和安装,用电线路必须规范敷设,严禁非法接驳和超载。条文释义:电气设备、设施和线路的故障往往是引发企业爆炸、火灾等群体性伤亡事故的火源。吉林宝源丰家禽业有限公司“6?3“潍坊龙源食品有限公司特大火灾爆炸事故”11?16“重大火灾事故均由电路短路和周围可燃物质着火引起。企业必须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2014)、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AQ3009-2007)、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20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2-2009)等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选择和安装电气设备和设施第四条必须识别危险和有害因素,使用和管理液氨、气体、有机溶剂等危险源条文释义:企业识别危险有害因素是安全生产的基础。2014年12月31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广东华福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发生重大爆炸,造成18人死亡。企业没有识别危险和有害因素,没有识别清洗作业用稀释剂挥发产生的可燃气体流入和积聚在轴总成母线沟内的危险因素,没有对该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在作业现场形成爆炸源。涉及危险货物的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36条的要求建立专门的安全管理体系,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规范危险货物的使用和管理。第五条动火、临时用电、检查维护等危险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和监控制度,严禁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物品说明:企业涉及的危险作业包括动火、临时用电、检查维护、吊装、受限空间、高空作业等。危险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各种生产安全事故,是企业安全管理的重点。广东华福工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12?“31”重大爆炸事故是由非法动火造成的。2015年1月14日,云南红河金科糖业有限公司发生重大中毒窒息事故,在糖浆罐清洗作业过程中,因未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未采取通风、检测、监控等有效防护措施,造成4人死亡,8人重伤。严格执行危险作业审批监控制度,是为了检查作业过程中的风险是否得到全面分析,确认安全作业条件是否得到满足,安全措施是否充分落实,相关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并具备相应能力,现场监控人员是否到位,应急救援措施是否落实等。第六条必须严格执行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严禁未经培训、无证上岗。文章解读:据统计,由不安全的人的行为引起的生产安全事故占事故总数的85%以上。“8?“31”重大氨泄漏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在热氨除霜过程中严重违章,造成液锤现象和瞬时压力上升,导致焊接缺陷严重的单台冷冻机返回集箱顶盖脱落,造成液氨泄漏。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第25条的相关要求,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相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措施和逃生方法。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的员工不得上岗作业。员工应包括临时工、派遣工、实习生和其他人员。安全生产法第27条明确规定,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专门的安全操作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第七条安全警示标志和检测报警装置必须按照规定设置。严禁工作场所粉尘和有毒物质浓度超标。条款解释:安全生产法第32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生产经营场所和相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风险因素较大”。生产过程中可能泄漏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应按照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493-2009)等相关标准和规范安装泄漏检测和报警装置,确保泄漏事故的早期检测和处置。江苏省苏州昆山中融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作业现场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未引起员工对铝粉尘爆炸危害的重视,也未进行现场粉尘浓度检测。现场积尘现象严重。所有这些都是“8?“特别严重的爆炸事件的发生已经埋下了隐患。工作场所涉及的易燃易爆气体和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高温和噪声都会影响员工的健康。企业应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并定期在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确保符合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02)的要求。第八条必须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设施,严禁堵塞、锁定和占用疏散路线以及在事故发生后延迟报警。条款解释:企业只有做好应急准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设施,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才能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控制事故,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生产经营场所和职工宿舍应当设置符合紧急疏散要求的出口,有明显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