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期中教学检测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的图象能描述物体凝固成晶体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 )ABCD2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B悠扬的琴声可能是噪声C“禁鸣喇叭是在传播中控制噪声D宇航员们在月球上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3 . 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A铁比锡轻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D铁的熔点比锡高4 . 下列生活中的数据,正确的是( )A吃饭用的筷子长度约为0.6 mB初中生在水中游泳时受到的浮力约为550NC初中生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6103PaD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5 . 2015 年 9 月 3 日的中国大阅兵,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关于大阅兵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旗手帽子上的军徽熠熠发光,因为军徽是光源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C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D解放军整齐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内的6 . 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7 . 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说明真空能传声B图乙说明只有固体可以传声C图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D图丁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8 . 在气温是0的环境下,用一小金属盆装冰水混合物,置于装0的酒精的大盆中,如图所示,在两盆液体中分别插一支温度计甲和乙,用电扇吹液面时,内盆仍为冰水混合物,外盆仍有许多酒精,在此过程中( )A内盆中,冰与水比例增加B内盆中,冰与水比例不变C甲、乙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D甲温度计的示数低于乙温度计9 . 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10 . 在敲响大钟时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原因是( )A人的听觉发生“延长”B大钟的回声C大钟仍在振动D大钟虽然停止振动,但是空气仍在振动二、填空题11 . “C919”中国人的飞机梦,它已经进入适航认证阶段,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结冰试验。飞机表面结的冰是由飞机飞行过程中过冷水滴或降雨碰到机体后_而成的,也可由水蒸气在机体表面_而成。(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12 . 石块扔到水中引起水的_而发声,这时鱼儿会被吓跑,这主要是因为_能传播声音13 . 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_停止,发声停止。14 . 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的方式之一是将 “干冰”投撒到云层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 “干冰”_固态的冰(填是/不是);(2)实施人工降雨时,“干冰”_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_成小水滴或_成小冰晶,下落而形成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15 . 如图1和如图2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波形可知,如图1是_的波形,理由是_;如图2是_的波形,理由是_.图1图216 . 如图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现象,彩色光带最下边的是_色17 . 2018年12 月25日零时53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三号成功发射,中国2018年航天发射次数达到了37次,年度航天发射次数首次独占世界第一,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外表涂有一层特殊物质,可利用该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要_(选填 “吸热”或“放热”),从而避免高速运行的火箭温度过高。18 . 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作用体温计是根据水银的_性质制成的,一支用过而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7.8,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实际体温是36.5,则体温计读数是_;请写出一点有关体温计使用的注意事项_三、实验题19 .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得出声音是由_产生(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他知道声音是由鼓面的_发出的,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他在鼓面上撒些小纸团,撒小纸团目的是_(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再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_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_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_,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手机响铃的声音了结论:_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_是正确的20 .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李明小组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_ ,说明当地大气压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2)实验中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原理制成的;根据实验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_(选填: “升高”、“降低”、或“不变” )(3)小明发现,本小组的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比其他组要长,其原因可能是:_; _(至少说出两条)(4)小丽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但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为什么?答:_(5)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甲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_(6)请你在图乙中大致画出沸腾过程中,某一气泡经过A、B处时的大小_21 . 小华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_;(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2346温度/124952(3)小华设计了一个记录冰熔化过程的实验数据的表格,表格中(a)、(b)两处应墳的内容是:(a)_;(b)_;(a)温度/ (b)(4)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像,得出冰熔化时温度的特点是_;冰融化一共持续了_min;(5)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丁所示的烧杯中,没有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选“正确”或“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水蒸气_(填写物态变化)形成的22 . 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管子的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编号长度/cm直径/cm频率/Hz1201.521312302.012843502.5656(1)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_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_将不同。(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答:_(能/不能); 理由:_。(3)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15308-2025泡沫灭火剂
- GB/T 5743-2025船用操舵仪
- 棋类书籍鉴赏与实践课件
- 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试题及答案(二)
- 2025年机器学习工程师面试题解析与预测
- 2025年AI工程师智能算法考核试题及答案
- (2025)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中级笔试预测题
- 2025年教育行业笔试秘籍教育知识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网络工程师专业资格认证试题集
- 高警示药品管理考试
- 四年级名人名言80句
- RB/T 089-2022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 电子护理文书书写规范
- GB/T 20235-2006银氧化锡电触头材料技术条件
- 会计核算指导手册
- 脑出血的影像学诊断
- 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总结
- 麻醉科质控管理规范
- 2013年7月版工业管道全面检验报告填写说明 2014
- 纺织行业主要工艺流程和用水环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