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及运算定律_第1页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及运算定律_第2页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及运算定律_第3页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及运算定律_第4页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及运算定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数学图形的计算公式和规律1平方通过知道边的长度找到周长:周长=边的长度4C=4a知道边的长度来找到面积:面积=边的长度和边的长度S=aa=a22立方知道棱的长度以获得表面积:表面积=棱的长度6s表=aa6通过知道棱的长度来计算体积:体积=棱的长度棱的长度长度V=aaa=a3=S底部h3矩形知道长度和宽度以找到周长:周长=(长度和宽度)2C=2(a b)知道长度和宽度以找到面积:面积=长度和宽度S=ab4个长方体了解表面积的长度、宽度和高度:表面积=(长、宽、高、宽、高)2S=2(ab ah bh)了解体积的长度、宽度和高度:体积=长度、宽度和高度V=abh=S底部h5个三角形了解底部和高度,并找到区域:面积=底部高度2s=ah2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和底部,找出三角形的高度:三角形高度=区域2底部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和高度,找到三角形的底部:三角形的底部=区域2高6平行四边形通过了解底部和高度,找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部高度s=ah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部,找到高度:高=区域底部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度,找到底部:底部=区域高7梯形s区域a上底部b下底部h高面积=(上底部和下底部)高度2s=(a b) h2上底部=区域2高-下底部底部=区域2高-顶部底部高=区域2(上底部和下底部)8圆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知道周长就能找到直径,直径=周长知道周长就能找到半径,半径=周长2(2)面积=半径S=r29缸V:体积h:高度s:底部面积r:底部半径c:底部周长(1)横向面积=底面高周长(2)表面积=横向面积底部面积2(3)体积=高底部面积(4)体积=横向面积2半径(从上述公式推导)知道圆柱体的体积和底部面积,找到高度:高度=圆柱体的体积底部面积知道圆柱体的体积和底部区域:的高度底部面积=圆柱体的体积高度10锥体v:体积h:高度s;底部区域r:底部半径体积=高底部面积已知锥体的体积和底部面积,高度为:高度=圆锥体3底部区域的体积知道圆锥体的体积和高度,找到底部区域:底部面积=圆锥体3高的体积操作法则1.加法交换定律;这两个数的和是一样的,即a b=b a。2.加法组合定律:把三个数字加起来,先把前两个数字加起来,然后把第三个数字加起来;或者先将最后两个数字相加,然后将第一个数字相加,其和不变,即(a b) c=a (b c)。3.乘法交换定律:当两个数相乘时,交换因子的位置是相同的,即ab=ba。4.乘法结合律:前两个数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将后两个数相乘,然后再将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乘积不会改变,即,(ab)c=a(bc)。5.乘法分布定律:如果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两个加数可以分别乘以这个数,然后两个乘积可以相加,即(a b)c=ac bc。6.减法的本质: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几个数,然后可以从这个数中减去所有子减数的和,差值不变,即a-b-c=a-(b-c)。7.部门的运作性质: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乘积等于这个数除以乘积的两个因子。也就是说,a(bc)=abc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1)长度测量单位和进度: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1km=1000m l m=10dm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面积测量单位和进度:平方公里,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1平方公里=100公顷l平方公里=1000000平方米l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3)体积体积测量单位和速率: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l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l立方分米=l升1立方厘米=l毫升。(4)质量单位和入境率:吨、公斤、克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5)时间单位和进度:1小时=60分钟,1分钟=60秒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如何突破分数乘除应用难题乘法计算:区分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问题的关键是看单位“1”的数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的数量是已知的,是通过乘法计算出来的,即单位“1”的数量除率等于相应的除率数量;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它是通过除法或求解方程来计算的。除法计算:相应的量对应于分数=单位“1”的量;使用公式计算,将单位“1”的数量设置为x,并使用x分数=相应的分数数量来求解公式如何突破分数乘除应用难题1.抓住关键句子分数应用题中有句子解释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这些句子是应用问题的问题眼、突破点和关键句。因此,在分数应用题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找到关键句的能力。例如,分数乘法应用问题的例子“18元在小明储蓄箱里,小华存了小明钱的5/6,小华存了小明钱的2/3,小华存了多少?”在标题中,“小华存了梁肖五分之六的钱,小辛存了小华三分之二的钱”,第一句话清楚地解释了小华的存款和梁肖的存款之间的关系。第二句解释了萧昕和小华存钱的关系。这两个句子在标题中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它们是标题的关键句子。在平时的课堂训练中,我们应该培养和找出关键句,并在关键句下面画一条线,这样他们就可以边用脑和手进一步理解问题的含义。然而,在实际问题中,会出现关键句子不完整和简单的情况,例如“6 (1)班有45名学生,4/9是女生,有多少是女生?”在关键句子“女学生占4/9”中,只有一个数量的女学生,另一个数量被省略。具体遗漏了什么?为了引导学生读得更多,读得更多,读得更快,应该是“女生占全班(45名学生)的4/9”如果第11册练习17的关键句子“现在价格比原来降低了2/7”更容易描述,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问题的含义,并让学生知道“现在价格比原来降低了2/7”。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掌握关键句的能力,补充和完成不完整的关键句,从而为下一步正确识别单位“1”的数量打下良好的基础。2.找出单位“1”的数量无论是简单的分数应用问题还是稍微复杂的分数应用问题,问题都有关键句,关键句的数量是单位“1”。单位“1”量的准确发现是解决分数应用问题的前提。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两个“1”规则来寻找单位。应用于课堂教学后,效果明显,学生易于掌握,适用于各种分数和百分比的应用问题。(1)在关键句中,分数前面有一个“得”,单词“得”前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例如,在练习10中,第11册的问题1,“a的6/7是b”,在6/7之前单位“1”的数量是“a”;“B”是“1”量“A”的4/5单位,“B”是“A”的9/10当量,“1”量的单位是“B”。(2)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例如,关键句子“篮球比足球多1/4”,单位“1”的数量是单词后面的足球数量。“足球比篮球少1/5”,而“1”是篮球。掌握了找到单元“1”的方法和规则,学生在做练习时可以避免不知道如何开始或猜测。3.突破困难,明确步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掌握关键句,可以从关键句中准确找到单位“1”的数量,然后通过大量的分数乘法应用问题的学习和实践、指导和讨论,学生会发现分数乘法应用问题的共同特点是单位“1”的数量是已知的,而知道单位“1”的数量的分数应用问题是通过乘法来计算的。另一方面,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单位为“1”的分数应用问题?学生通过逆向思维,大多数学生会回答“用除法计算”由此可见,区分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问题的关键是看单位“1”的量是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是通过乘法计算出来的,即单位“1”的量的除率等于相应的除率量;单位“1”的量是未知的,它是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