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_第1页
法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_第2页
法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_第3页
法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法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新工作思路法院开展司法为民和服务大局“三个十”活动积极搭建实现企业、基层和群众满意的五个平台法院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建设“三满意”人民法院为学习实践活动主题教育的载体。为不断深化“三满意”创建活动。开展了大走访爱民实践和司法为民“三个十”活动。即举办十次义务法律宣传、开展对10名特困户子女助学活动、邀请人大代表观察十次庭审活动。开展服务大局“三个十”活动,即联系十个企业、帮企业办十件实事,举办十堂法制讲座。法院在开展大走访爱民实践和司法为民“三个十”,服务大局“三个十”活动中,积极搭建实现企业、基层和群众满意的五个平台。一是开展“两个窗口”建设,搭建便利群众诉讼平台。一是在立案庭和2个人民法庭组织开展“文明窗口”和“便民窗口”建设,并借此机会将立案庭全部设置在二楼办公,统一配备导诉牌、饮水机等设施,摆放诉讼指南、格式诉状和笔墨纸张,从细节上为群众提供便利。二是认真落实诉讼风险告知、诉讼指导和法律释明工作要求,安排专人处理人民来信来访,实行立案、接待、导诉、咨询“一站式”服务,努力减轻群众立案时的负担。三是对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主体诉讼,通过网上立案、巡回立案、2/4电话预约立案18件次,让人民群众以最简便、最快捷的方式实现诉权。二是坚持息诉罢访“两手抓”,搭建化解信访矛盾平台。一是加大诉调对接、判前说理、判后答疑力度,将定纷止争工作贯穿于审理、执行的各个环节,确保案结事了,努力提升案件服判息诉率。二是实行案件承办人、承办庭和分管领导对信访案件承担连带责任制度,增强全院上下化解信访矛盾的责任意识。LOCALHOST三是坚持领导接待日制、首问接访制、定期回访制等制度,及时、主动地解决群众信访要求。四是组织专门力量消化上访积案和重信重访案件,尽力缩短群众信访“里程”。三是加大司法救助力度,搭建维护弱势群体权益平台。一是将低保户、待业人员和收入偏低的居民户等经济困难群众纳入司法救助范围,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司法救助的“门槛”。对22件经济困难的案件当事人缓、减、免诉讼费194,850元。二是积极协调市司法局和律师事务所为诉讼能力差的当事人和符合救助条件的刑事被告人提供法律援助12次。三是积极向市政府提出专题报告,尽快建立司法救助基金,使执行案件中的特困群体和特困上访当事人得到一定的救济。对张宪成、卢荣俊、张乃贵等6人实施了司法救济,救济金额53,000、00元。四是大力开展便民利民活动,搭建群众享受法律3/4服务平台。一是开展送法进农户、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的“法律五进”活动,使群众在广泛的法制宣传中提高维权能力。到目前为止,三个基层法庭,在18个乡镇、办事处开展义务法律宣传18场次,受教育人数达3800余人。二是广泛发放便民联系卡,公开法庭和业务庭负责人的手机、办公电话,使群众能够随时进行法律咨询。三是快速、优先审执涉农案件和民生案件,及时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审结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案件124件,为民工追讨工资160余万元。四是推行“大巡回办案”机制,深入到田间地头巡回就地办案18场次,审理案件72件。为居住偏远、行动不便的当事人上门兑付执行款2次万元,切实为当事人诉讼“减负”。五是对涉及邻里关系、家庭关系、人身损害等急需处理的案件实行急案即审制,提高保障民生的效率。五是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搭建民意表达平台。一是通过标牌、网络、媒体等途径公开收费标准、法庭庭审、裁判结果,确保公众对法院工作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二是以设立意见箱、公开举报电话、随案送达廉政监督卡、办理申诉再审案件、开展“带案回访”和问卷调查活动等方式,拓宽民意表达渠道,及时掌握群众司法需求。三是在社会各界聘请执法执纪监督员,延伸接受社会监督的触角。四是成立专门机构开展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联络4/4工作,及时收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邀请人大、政协领导出席法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