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散文诗两首教案 写教案就不能千篇一律,要发挥每一个老师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所以老师的教案要结合自己的特点,因材施教。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以下是出guo的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散文诗两首教案,供您参考,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齐读、示范读)使学生把握诗文基调。 2、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发亲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文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期待美。 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2、畅谈感受,导入文本。(自主畅谈。多媒体出示课题。) 3、扫清障碍。 (1)扫除文中的生字、生词(自由阅读文本,自主查资料交流。) (2)解读作者和金色花。(自主查资料、合作交流。) 二、倾情诵读,感知美。 1、心有灵犀。(学生自由谈感受。) 2、探究朗读。(师生交流,结合文本谈朗读技巧。) 3、音频范读。(听视频范读文本。) 4、表演评读。(生自主读,自主评价。) 三、研读品味,发现美。 1、推荐句子,说理由,畅谈美。(自由推荐,探究品评。) 2、师补充问题,挖掘美。(师生、生生合作挖掘。) 四、再现画面,创造美。 1、师示范描述画面,创造美。 2、生描述画面,创造美。 五、比较阅读,升华美。 与泰戈尔金色花的姐妹篇告别比较阅读,升华美! 六、拓展延伸,追求美。 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请您自由想象,用“假如我变成了“说话。 七、板书设计 散发香气 金色花 嬉戏 投影书上 母子情深 求讲故事 八、教学反思: 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生发想像,让学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 导入 5 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导入语: 这是流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首歌曲,20年后的今天,听起来仍然很动人,也许因为它表现了母亲对儿女无私的爱,更唱出了儿女对母亲的深挚的倾诉,这种感情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这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与它同样题材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 泰戈尔是印度伟大的诗人、作家。他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小说有沉船、小沙子等,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过渡】下面,我请三位同学和我共同完成这篇文章的范读。 二 、朗读 10 1 师生共读 师读1、2、3段,一位读4, 一位读5、6, 一位读7、8、9 。 【过渡】三位同学读的都很不错,接下来,我想请其他同学起来试一下,选一段你最喜欢的场景。在这篇文章中,有很多孩子跟妈妈嬉戏的场景,选一部分你最喜欢的,读几句话也可以,站起来读给大家听一下,看看你是不是能把孩子的个性表达出来,把孩子的感情表达出来。如果读得好,我们在座的同学三 、 以读带问,引出重点(母子对话)的朗读分析 15 1 孩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2 妈妈是怎样的人? 【过渡】刚才这些同学读的过程中,你们为什么会给予掌声?因为他们读的怎么样啊? (读出了感情,读出了个性,或者说,我们听他们读了以后,感觉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啊?) 【板书】孩子 天真 淘气 贪玩 孝顺 关爱 (还有没有?这个孩子还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啊?)可爱 善良 【过渡】那么,从同学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妈妈又是怎样的人呢? 【板书】妈妈 关心 担心 无私的爱 慈祥 亲切 【过渡】慈祥、亲切,为什么呢? (孩子变成金色花,玩了一天,妈妈也没有责怪孩子) 那么,妈妈是怎么说的呢?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妈妈的话中,哪个词应该强调呢?妈妈一天没有见到孩子,此时一见,什么心情 ? (担心) 那么,哪个词应该强调呢? (哪里) 坏孩子是什么含义?该怎么读? (嗔怪、担忧、焦虑、欣喜交织在一起的情感 假装生气 亲切) 孩子不回答妈妈的话,是撒谎吗?那是什么?应是什么语气? (顽皮 撒娇 得意洋洋 淘气 天真 机灵) 四 、再读 5 1、朗读比赛 【过渡】好,现在大家可以自由组合,一人读妈妈,一人读孩子。看哪组读的最好?人物的感情表达的最贴切?(选3组) 【过渡】好,下面,我们请全体同学带着感情,把整篇文章朗读一下,再次感受一下这母子之间深深的幸福和甜蜜。 2、齐读全诗 五、延伸拓展 10 转入另一首诗审判官, 如果说金色花侧重于表现孩子对母亲的倾诉,那么泰戈尔的另一首诗审判官则展现出了母亲对孩子的挚爱 。同学们来欣赏一下: 师读 同学们,这就是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心声,这就是天底下所有母亲的写照,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泰戈尔笔下的孩子愿意变成一朵金色花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如果你也具备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可以去随意变化,那么你想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自己母亲的满怀爱意呢? 【学生活动】 六、作业 今天讲给老师听还不够,还应该讲给你们的妈妈听,所以,今天的作业就是:假如明天是你妈妈的生日,那么在贺卡上写一段话给你的妈妈,有一个要求,用“假如我变成了什么”作为这段话的开头,表达你们对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2、赏析课文; 3、用比喻的修辞写一段话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赞美之情; 4、感受伟大的母爱。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同学们,有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你们能说说这条短信的故事吗?师生共叙:5.12汶川大地震中,在都江堰一处坍陷的民宅上,一位已经死亡了的母亲保持着双膝跪地、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自己身体的姿势。她的身下有个三四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已经死亡了的母亲的手机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这位伟大的妈妈,和所有的妈妈一样,不但用血汗培养孩子、而且用生命保护着自己的孩子。这位伟大的妈妈伟大无私的母爱,让所有在场的战士和医生等救援人员泪流满面。大家说说,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当时会有如此坚韧的毅力呢?这故事说明母爱是伟大无比的,是的,母爱是伟大的、无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 母亲,再次感受作者所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 二、作者简介。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往事、寄小读者等。 三、听朗读录音,整体感知课文。荷叶 母亲 莲花 送莲(眼前) 写 景 赏莲(回忆) 荷叶 雨打红莲 荷叶护莲 (眼前) 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 雷雨越下越大时的红莲被荷叶覆盖时的红莲母亲 由景入情,深情赞美母亲 抒 情(写作特色:生动形象,情景交融) 1、文中写了莲花、荷叶、母亲,说说文章最主要要赞美的是哪一个呢?(明确:母亲) 2、整篇文章的描写重点是莲花,作者从自家院子的莲花开始,写到了祖父赏莲,之后重点写了风雨中红莲的变化过程,主角俨然是红莲,那我把题目改成红莲好不好?(明确:不好,写红莲是为了写荷叶,写风雨中红莲的变化即荷护红莲,很自然就让人想起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感。歌颂母爱) 3、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莲花和荷叶,对赞美母亲有什么作用呢?(明确:为抒发对母亲的赞美之情设置生动的情景)小结:写母亲是抒情,写莲花和荷叶是写景,两者结合,使情因景美而更真,景因情真而更美。使文章达到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四、问题探究 1、为什么要写与祖父赏莲?(文章的2、3两段交代八九年前的往事的作用是)写“三蒂莲”初开,与大家庭中添了“三个姊妹”映衬着写,暗示花即是人,花瑞即人祥,为下文以花比喻子女做好充分的铺垫。(借祖父的话暗示“我”与红莲之间的关系,为后文主题的揭示设下伏笔。) 2、为什么4-6段中作者情绪的变化总是和花的处境的变化呼应着?(提问学生,教师点拨)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烦闷”是因为半夜的雨让白莲凋谢了,白瓣儿像小船一样飘散在水面上,开得正艳的红莲会不会遭遇白莲的命运呢?“不适意”的原因是雷雨越下越大红莲被打得左右倾斜。“我”无法可想。“不宁的心绪散尽是因为母亲唤我回屋的同时,红莲旁边的大荷叶正倾侧下来覆盖在红莲上面。母亲保护女儿的同时荷叶正保护这红莲(暗示母亲像荷叶)。作者情绪的变化与红莲的命运紧紧地连在一起。花本无情人有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 那么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 1、荷叶何以让作者联想到母亲?(荷叶保护红莲)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的情感?找出关句子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 下的荫蔽?情感:赞颂母亲、歌咏母爱1、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 2、全文的文眼是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文眼:文章中最能显示作者写作意图的词语或句子叫文眼。文眼揭示全文的主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常是议论抒情性的文字。 3、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母亲。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荷叶。 4、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寄情、触景生情、寄情于物、借物喻人) 5、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五、 吐露心声 1、请以具体的形象作喻,来完成下列句子。母亲,如果我是_,你就是_,_。母亲,如果我是_,你就是_,_。 2、畅谈感受: 妈妈,我想对你说六、展示学生作品(学生朗诵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多种方式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 3.学习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4.体验人间真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1.体味诗歌思想感情,把握诗歌托物抒情的写法。 2.体验人间亲情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深层品位诗歌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以“情”牵引,以“读”强化,以“问”贯穿,以“悟”延伸。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疏通字词,了解作者,并就自己疑难和感兴趣的问题,准备发言材料。课前播放阎维文的母亲,渲染气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聆听母爱 1976年7月28日深夜,唐山,在一间温馨的小屋里,年青的母亲正在缝补衣服,九个月大的孩子已经熟睡。忽然,一阵地动山摇,一声巨响过后,房屋垮塌了,母子俩被埋入废墟中。所幸的是,房顶的预制板是斜压下来,他们都没有受伤。但是房屋垮塌严重,只能等待救援。三天过去了,由于严重脱水,母亲的奶水没了。孩子的哭声渐渐微弱。年青的母亲心碎了,这时候,她摸索着将身边的缝衣针,毅然的刺进自己的手指。然后将刺破的手指放进孩子嗷嗷待哺的小嘴。第八天清晨,救援人员终于掀开了压在他们头顶的预制板,那是一幅怎样的景象啊,孩子脸色红润,宁静而安详,在早已死去的母亲怀里,睡得正香。在他的嘴里,还含着母亲已经僵硬的、发白的手指 母爱是伟大的,很多文学作品都对母爱做过热情的讴歌。有首歌词写得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冰心的散文诗荷叶母亲,一同感受作者所要歌颂的伟大无私的母爱。(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母爱 1、走近作者,了解冰心。 师:冰心,大家熟悉吗? 生(介绍冰心):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小学时学过冰心的作品忆读书山中杂记再寄小读者。 师补充:看来,同学们都是有心人,课外已经对作者做了全面了解。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三个方面:母爱、童真、自然美。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学生批注)读冰心的的文章,犹如欣赏晴朗的夜空中晶莹透亮的星星,简单清澈,让人心醉,而后在胸中留下一些美好的情思,余韵悠长。 2、范读课文。 师:荷叶 母亲就是这样的一篇美文,她是一首散文诗。既有散文的形式和内容,又有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文就应当美美地朗读,下面听老师朗读课文,在听读的过程中,请大家做好三件事:勾画出本课生疏的字词。注意听老师朗读的语速、节奏、感情的变化。标示出自然段的序号。 3、积累生字难词。 师:在听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难以理解的生字词?查一下工具书,对照注解,同桌之间讨论一下。 生(学习理解):并蒂:瓜、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瑞:吉祥的。菡萏(hndn):荷花,本文应该指含苞待放的荷花。徘徊(pihui):在一个地方来回的走。欹(q):倾斜。荫蔽:遮蔽。花瑞:花开的好预兆。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适意:舒适。亭亭:形容高耸;形容人或花木美好,同“婷婷”。遮拦:zh遮挡,阻挡。 4、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师:听老师美美地朗读了一遍,大家想不想也来美美地读一读,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全文。 (生读课文。) 师:读完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究竟是重在写荷叶,还是母亲?(母亲)表达了什么感情?(对母爱的赞美。) 三、研读赏析,品味母爱 1、品味重点语段,品味情感。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师:作者是怎样由“荷叶”想到“母亲”的,找到作者心灵受到很大触动的句子,或者说,找到“过渡句”。(“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师:作者为什么而感动?(因为荷叶保护红莲。) 师:荷叶是在什么情况下护红莲的?(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 师:荷叶是怎样护红莲的?(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 师:作者怎样描写荷叶的?抓住了哪几个关键词? (“慢慢”“倾侧”“覆盖”。) 师:我们品读语段,就要学会抓住那些具有感染力的词语,饱含感情的语句,或从修辞等角度去赏析。谁来读一下这句话,读出轻重。 (学生朗读此句,读出轻重的处理。) 师:作者看到这一幕,感情有了怎样的变化? (“不宁的心绪散尽了”继而“深深的受了感动”。 师:作者被谁感动?用了一个什么词描写它? (荷叶 “勇敢慈怜”。) 师:“勇敢慈怜”的意思是勇敢、慈祥、怜爱、怜惜,它常常用来形容人还是物?(人)形容哪一类人?(母亲) 师:梳理一下,在看红莲被荷叶保护的过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烦闷不适意散尽感动) 师小结过渡:繁杂的雨声,浓阴的天,感到烦闷;白莲凋谢,红莲亭亭,害怕红莲也遭受白莲的命运,不适意;红莲被雨打的左右敧斜,无法可想;红莲被荷叶保护,不宁的心绪散尽,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此时,作者刚好依偎在母亲身边,于是作者由“荷叶保护红莲”联想到什么?(母亲爱子女) 文章写到这里,你觉得作者应该情不自禁的高声赞美谁了?(母亲) 师:课文在哪一段赞颂母亲的?(最后一段。) 师:一起来朗读一下最后一段。 生读:“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师:读冰心的文章要有水一样的柔情,要用温婉的语调,要读出对母亲的依恋。读快了是读不出味道来的。 (范读后学生再读。) 师:谁能对这段话进行赏析?(两个修辞,一种是比喻,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还把人生中的挫折比作心中的雨点。最后一句是反问,语调也非常好。) 师:嗯,用了比喻,反问的修辞,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赏析文章,就应该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进行赏析。再加上四个字,直抒胸臆。你们看,母亲啊这是呼告(旁批)。还有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人称变化了,直接抒情。 师:“心中的雨点”指什么?(生活中的困难,磨难。) 师:对了,自然界的雨点是可见的,有形的,“心中的雨点”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能不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心中的雨点”?(运动场上的泪水,成绩考砸后的忧伤,同学之间的摩擦) 师:“荫蔽”是什么意思?(母亲对我们的呵护,帮助,鼓励,支持) 师:当心中“雨点”来临的时候,我们的母亲就给我们呵护,帮助,鼓励,支持。你能谈谈母亲都给过你怎样的“荫蔽”吗? (生讲述:雨中的守候;一杯温温的牛奶;发烧时额头温柔的手) 2、品味文章写作的妙处。 文章最后一段话其实是全文的文眼,全文的主题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你能不能用“语文术语”说说这段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文章的主旨段、画龙点睛、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2单元 6 千人糕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第2节 液体的压强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第六课 初定目标话追求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河南专版九年级全一册-北师大版河南专版
- 3 呵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选修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人教版
- Unit 3 Amazing animals Letters and sounds 第3课时(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5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三角形的中位线》专项检测卷(附答案)
- 2025年中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陆地与海洋、天气与气候(第1期)原卷版
- 2025年2月高级西式面点师模拟练习题(含答案)
- 2025年全国煤矿特种作业人员采煤机司机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北京高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工地建筑钢板租赁合同范本
- 光传输业务配置课件
- 2025秋新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 2025年公安辅警招聘知识考试题(附答案)
- (标准)便利店转让合同协议书带烟证
- 2025年辽宁省地质勘探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
- 廉洁文化知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青海辅警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解读课件
- 2025新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全册课文原文翻译
- 钢结构安装安全操作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