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网课小测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广州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网课小测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广州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网课小测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广州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网课小测历史试题C卷_第4页
广州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网课小测历史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网课小测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黄袍加身”的典故与哪一位皇帝有关A隋文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成祖2 . 某研究生正在研究有关“澶渊之盟”的史实,下列文献中,可供其参考的是( )ABCD3 . 科举制正式形成于哪个朝代?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4 . 中国“四大发明”是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A东汉蔡伦发明的造纸术,促进了文化交流和教育普及B北宋毕昇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C炼丹时偶然发明的火药,唐末广泛应用于军事D南宋时指南针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创造条件5 . 元朝时,民族关系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A采取说汉语、用汉姓等汉化政策B澶渊之盟有利于民族交往C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D设立驻藏大臣6 . 唐宋元对外政策的共同特征是( )A对外扩张B对外开放C资本输出D闭关自守7 .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被称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8 . 我们常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秦始皇下令修筑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的真实目的是( )A抵御匈奴的进攻B炫耀武力C抗击蒙古军队的进攻D防止内乱的需要9 . 江南地区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南宋期间,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了南方。下列对这一巨大变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A北方战乱频繁,南方较安定B北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C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江南农业的发展D政治中心转移到了北方10 . 北宋前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是在( )A山东B东京C杭州D四川11 . 下列与“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故事相关的人物是A李渊B赵匡胤C朱元璋D皇太极12 . 唐朝是一个开放自信的王朝,它的自信不仅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还体现在她无私宽广的胸襟,积极传播自身文化。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后一方面的是A玄奘西行B鉴真东渡C唐蕃和亲D遣唐使13 . 灭掉了政治上腐败和军事上无能北宋的政权是( )A西夏B辽C元D金14 .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A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B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C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D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15 . 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A云南B四川C河南D贵州16 .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中的“宋祖”指的是( )A秦始皇B刘邦C李世民D赵匡胤17 . 下列哪一项的搭配是正确的?( )A女真族阿骨打辽B契丹族阿保机金C女真族元昊西夏D汉族赵构南宋18 . 在无锡拍摄大唐歌飞时,导演请你根据唐朝的历史,在唐玄宗的书房里摆上道具,下列东西你不应该放进去的是A史记B唐律疏议C唐三彩D清明上河图19 . 小组讨论中,几位同学对武则天进行了评价,你认为哪种看法更准确( )A武则天由妃子到皇后、皇太后,由废掉两个皇帝,到自己称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说明她是个大野心家B她重用酷吏,排除异己,滥杀无辜,凶狠恶毒,是个暴君C她重用人才,发展科举,注重经济发展,减轻百姓负担,是个明君D对武则天的评价要一分为二,从她统治采取的措施及结果看,她是一个有作为的女皇帝,为唐朝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20 .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这段材料不包括的史实是A文景之治B楚汉战争C西汉建立D秦统一中国二、判断题21 . 唐朝时发明并推广的灌溉工具是曲辕犁。( )改正:。22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出现了长期分裂的局面,而分裂又具有南北对峙的特点。连年的战乱,频繁的政权更迭,使社会长期动荡不安。但是,历史在曲折中前进。这一时期,我国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与汉族杂居相处,逐渐接受汉文化,北方出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高潮。这一时期,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中原文化推进到南方,我国南方得到初步开发。这一时期,科技文化取得了新的成就,中华文明在动荡中得到延续和开发。统一的因素在逐渐积累,统一的趋势在不断加强。 川教版七年级上教师用书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卷)对应题号后涂(填)“C”。(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具有分裂与南北对峙的双重特点。(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战乱频繁,阻碍了历史的发展。(3)各地少数民族涌入中原,被中原民族所同化失去自身民族特色。(4)北方人口的南迁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5)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23 . 火药技术出现于我国的唐朝中期,唐末开始用于军事并很快传到欧洲,成为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统治的有力武器错误改正24 . 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材料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 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1)依据上述这组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括号内划“正确”; 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括号内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括号内划“”。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春望一诗写作背景是唐朝开元盛世。林则徐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这组材料共同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材料二:(2)从材料二中的人物中任选其一,说出他的主要贡献。示例: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并取得胜利。材料三: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伟大梦想。近代中国人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的探索。(3)阅读材料三,指出以上历史人物探索救国道路的方式有何不同?材料四:1949 年 12 月,国家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成立了“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统筹回国留学生接待事宜。12 月 18 日,周恩来通过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代表党和中央人民政府郑重邀请在海外的留学生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于是,一批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科学家毅然归国,为祖国建设鞠躬尽瘁。钱三强(19131992)世界著名的科学家1948年回国梁思礼(19242016)火箭系统控制专家1949年回国朱光亚(19242011)“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50年回国邓稼先(19241986)物理学家1950年回国钱学森(19112009)中国现代科学家1955年回国师昌绪(19182014)中国材料科学家1955年回国(4)依据以上材料,说出 1949 年后出现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材料五: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5)依据以上材料,请你谈谈怎样实现个人理想,助力国家建设。25 . “澶渊之盟”与宋夏和约均有利于中原农耕文化与边疆游牧文化的交融汇合。三、综合题26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后汉书蔡伦传记载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材料二:世界各国的造纸术大都是从中国辗转流传过去的中国历史请回答:材料一中蔡伦是哪个朝代的?当时他采用了哪些造纸原料?这样的纸有什么优点?从材料二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27 . 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绾等言:“诸候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容易掌控)。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署诸候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因)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再)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廷尉李斯在管辖地方方面持什么意见?秦始皇最后采纳了李斯建议的理由是什么?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翦伯赞中国史十五讲(2)材料二中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28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大宗材料二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资治通鉴卷二五材料三开元四年,宋璄为相“务在择人,随材授任,使百官各称其职;刑赏无私,敢犯颜正谏”。资治通鉴卷二材料四(唐玄宗)思欲弃末敦本,阜俗安人。急于务农,不夺人时。宽赋敛,节征徭,使天下为无事。唐大诏令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请概述唐太宗的执政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开创了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安定、国力强盛的局面,历史上称之为什么?(2)材料二中的太后指的是谁?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评价她对唐朝的贡献。(3)唐玄宗开元年间,唐朝进入鼎盛时期,根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唐玄宗所采取的措施。(任答两点即可,但必须概括出答题要点,不得照抄原文)(4)读史明智,综上,谈谈你对一个国家要走向繁荣富强的认识。29 . 唐朝政策开明,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问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盛世之治)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欺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贞观政要卷一材料二(技术创新)材料三(开发交流)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选自人教版中国历史(1)材料一描述的盛世景象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请写出材料二中图一和图二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3)唐朝时,对外友好往来的活跃是其“开放”“兼收并蓄”的表现之一,请举两例加以说明。(4)通过上述对唐朝历史的探究,请为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合理建议。30 .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的创造、创新和发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