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上课铃响后,同学们兴奋地坐在故室里,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新语文老师的风采。B参加舞蹈表演的男女同学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C在网络媒体咄咄逼人的挑战面前,报纸副刊陷入困惑茫然的境地。D她是剪纸高手,一会儿工夫,她就能剪出十多条栩栩如生的大红鲤鱼。2 .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沐浴倜傥花团锦簇截然不同B徘徊荫蔽恍然大悟疲惫不堪C拆散拼凑油然而生不求甚解D惟恐抖擞美不胜收自做主张3 .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商酌(zhu)桑梓沮丧(j)不可思议B褴褛(l)葳蕤磕绊(bn)自出心裁C嫡传(d)玄虚鹰隼(sn)眼花缭乱D拮据(j)热忱鄙薄(b)重峦叠障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写在竹简和木片上的文字,有一百二十斤重。B江西景德镇的瑶里古镇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获评“中国特色小镇”。C黑色的瓦楼、高耸的马墙、纵横交错的街弄,革命胜迹依然熠熠生辉,永远焕发着红色。D“十一”期间,不少市民和家人、朋友、老人、孩子一起出游,各地旅游景点游人如织。5 . 比较寓言和童话,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两者都是以写实的手法来塑造形象的。B两者都有劝诫、歌颂或讽刺的作用。C童话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引人入胜。而寓言一般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只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把道理显示出来。D在篇幅上,童话往往要长于寓言。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目。落花枝头谢大光(1)初到江南,就碰上了梅雨季节。一夜枕上听雨,辗转不能成眠,清晨推窗望去,雨却停了,天地间弥漫着一层湿流流、静悄悄的青黛色雾霭。院子中,一些绿树被染得浓荫如墨。朦胧的墨绿中,清晰地闪着点点火红的花朵,宛如一阔厚重、平和的弦乐声中,跳出一管清脆、欢跃的笛音,给这雨后的清晨,增添了不少生气。(2)咦,已是春花红褪的初夏,什么花开得这般热烈?(3)循着被雨水润白的碎石小路走去,我猛地记起了杨万里的初夏即事诗:“却是石榴知立夏,年年此日一花开。”近前一看,果然是石榴花。(4)早就听说石榴树是边开花边结果,花与子并生枝头,十分壮观。如今看来,果真如此。这满树密密层层的花果,真像是一个姊妹比肩的大家庭。有的亭亭玉立,含苞待放;有的翩然怒放,喷红流彩;有的花瓣已落,子实新萌;也有的果实已初具规模,挺在枝头随风摇曳。(5)啊,这些正在开放的花朵、正在成熟的果实,多像一群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孩子。可是,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点点水珠洒落下来。这是花儿果儿们的泪水吗?水珠洒落地上,地上是一片落花的世界。是了,花果洒泪是在向落花依依惜别,是在感激落花的深情。落花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那么坦然,那么安宁,火红的花瓣在雨水中浸得发胀,将黑黑的泥土染成一片排色。我第一次注意到落花景象是这般壮丽,它的内在的美好情操震颤着我的心。昨天,也许它还在枝头上为花蕊档风遮雨,那艳丽的容貌、芬芳的呼吸,引来蜂蝶,传送花粉,孕育新生。今天,新的生命开始生长了,为了让果实得到更多的阳光和养料,它毫不留恋枝头的繁华,在斜风细雨中翩然飘落。躺在地上,它还在翘望枝头,看到果实替代了它原来的位置,依然显示着生命的美好,它放心了,落而无憾。它放心了,却没有忘记自己的归宿,将自己和朴实的大地融为一体,又在准备滋养明年的花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的心和落花可谓相通。人常说:开花结果。殊不知,花落了,果实才能成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落花正是新生的标志,实在值得大书特书。每个人都应该是一朵花,该开时尽心竭力地开,该落时坦坦荡荡地落;无论是翘立枝头,还是俯身泥土,都不忘培育新生的使命。(6)细微的簌簌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又是几片飞红飘落下来。“落花辞树虽无话,别倩(另请)黄鹤告诉春”,多情的落花在委托黄鹤向春天说些什么呢?请明年再枝头看吧,那满树的繁花硕果就是答案。(选自课外美文,有改动)6 . 文章开头对江南梅雨的描写有什么作用?从两个角度回答。7 . 本文语言形象生动而富有意蕴,请按要求分析下面的句子。(1)“低头钻进树丛,真像是上元之夜徜徉于灯市之中”,作者用这个比喻,突出石榴花的什么特征?(2)“对于摧残人才,践踏新生的社会,这是一个曲折的控诉和抗争”,这种控诉和抗争为什么说是“曲折”的?(3)最后一段有“多情的落花委托黄鹂向春天嘱咐什么呢?”一句,根据文章内容,说说落花嘱咐的内容。8 . 同是落花,今天作者的感受是“壮丽”,而旧时文人怨女的感受却是“伤感、哀惋”,这两个时代的人为什么会有这不同的感受?9 . 文章热情赞颂了落花的“美好情操”,根据文章的描写,分三点概括落花的美好情操。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信仰信念信心盛玉雷年过七旬的老人响应改革潮流,承包六亩地,种下上百棵树,因为“不想当懒汉”;年轻的创业者回望成功足迹,感恩时代际遇,立志“做改革的同行人”一封封为人民日报评论版“生逢改革时”征文写来的读者来信,讲述了大时代的人生故事,荡气回肠的理想抉择、筚路蓝缕的创业传奇、奋斗圆梦的幸福时刻,令人由衷感佩信仰的光芒、感怀信念的热度、感奋信心的力量。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离开物质力量我们会失之贫弱,离开精神力量我们则会意志萎靡,物质力量也无从发挥。砥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厚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们必将所向披靡。信仰是精神的支柱。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理想,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标识。回望百年来历史,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战争年代,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改革岁月,再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时代宣言,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有崇高信仰,有为崇高信仰不懈奋斗的崇高追求,更多壮丽前景将在我们手中筑就。信念是奋斗的航标。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汪国真曾说:“永远打不断的是脊梁,永远撕不碎的是信念。”扶贫干部夙夜在公践行“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生态建设攻坚克难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广大农民群众胼手胝足只为实现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宽阔大道上,处处都有奔跑着的追梦人。风雨无阻,砥砺前行,只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人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实现民族复兴,凝结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展现出光明前景。当此时势交汇之际,我们面临难得机遇,具备坚实基础,拥有无比信心。“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树起乘势而上的坚强决心,激发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一定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实现民族复兴,不只是一场物质文明的积淀过程,更是一次精神意志的艰苦的攀登跋涉。“穷时要有穷志气,富时没有富毛病。”这句标语一直悬挂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致富思源展览馆中,激励全村百姓无论任何时候都不忘艰苦奋斗。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正需要我们踔厉风发、抖擞精神,焕发信仰、信念、信心的力量,书写精彩人生,成就时代伟业,直抵伟大梦想。(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0 .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1 . 选文第段有什么作用?12 . 选文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3 . 阅读选文第段,下面这段文字作为论据放在其中哪一段最恰当?请说明理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三、句子默写14 . 默写。(1)遥怜故园菊,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2)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峨眉山月半轮秋,_。(李白峨眉山月歌)(4)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5)曹操观沧海中总写大海、山岛景象的句子是“_,_”。(6)孔子在水边感叹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的感慨的句子是“_,_”。(7)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暮春逢友,表达了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的句子是“_,_”。四、课内阅读阅读送东阳马生序片段,完成下面小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姓氏,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5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尝趋百里外(2)主人日再食(3)缀公卿之后16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益慕圣贤之道马之千里者(马说)B或遇其叱咄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C以衾拥覆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D足肤皲裂而不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17 . 下列对上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上文题目中的“生”是指长辈对晚辈的,“序”交代了本文的文体。B第段通过写先达教学的严厉突出了“我”幼时求师的诚恳和恭敬。C第段写富家子弟的奢华生活是为了对比“我”成年后的求学生活。D作者现身说法,以自己“勤且艰”的求学经历来鼓励马生勤奋学习。18 . 文中作者写了自己求学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2)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古诗,回答后面小题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20 . 请你描述首联和颔联的画面。21 .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B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C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D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六、课外阅读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荫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 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予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亦以为然。予因叹西湖胜景,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袁宗道极乐寺纪游)(注)高梁桥水:指位于北京海淀区西直门外高梁之水。螺髻:发型如螺壳形。盖:车盖。古时为车上遮阳挡雨之具。挂进贤冠:挂,摘掉。进贤冠,古代儒者所戴的缁布冠,这里指官帽或乌纱帽。情障:久存于心的愿望。22 . 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字。(1)略无阙处(_)(2)思立亦以为然(_)23 . 用“/”为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断两处。松身鲜翠嫩黄斑剥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24 . 翻译句子。(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属引凄异,空谷传响。(3)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25 . 结合短文,说说短文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七、名著阅读26 . 名著阅读。_一进了号,见两块板摆得整整齐齐;不觉眼晴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的不醒人事。只因这一死,有分教:累年蹬蹬,忽然际会风云;终岁凄凉,竟得高悬月旦。(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二回)(1)这段文字的主人公是_,在书中和他经历最相似的人物是_。(2)关于此人的经历,有人说是喜剧,有人说是悲剧,请结合你的阅读,谈谈你的看法。_八、综合性学习27 . 综合性学习,按照文后要求修改和完善下面一段话。那一天,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上课铃响后,走进一位风流倜傥的新老师。他西服笔挺,脖子上扎着一条醒目的领带,脚上穿着一双三接头的黑皮鞋。他给我们鞠躬后,慢条斯理地说,这学期,学校决定我来代你们班的语文课,我将不遗余力,我们先约法三章,希望大家能够遵守。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了你们的成长,接下来,他抑扬顿挫的朗读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吧。这篇课文很美,老师读得也美,以到于我们毕业多年后,还能够背诵其中的段落。师恩难忘。老师的教导,就像汩汩流淌的清泉,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老师的教导,就像徐徐吹来的春风,轻拂着我纯真的笑脸。(1)第句中,从简明的角度看,可以删除的词语是和。(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脱氢醋酸钠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5年教育咨询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全真模拟题及答案(共三套)
- 2025年中国民航用油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磷酸铁锂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全精炼石蜡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5年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变更
- 中国蓄电池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水性防霉涂料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中国氢氟酸项目创业计划书
- 皮肤小学生课件
- 小学生三风一训课件
- 检验标本运送流程的培训
- 企业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 消防设施日常检查与保养
- 2025年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机器人机构学课件》课件
-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 2024重组胶原蛋白行业白皮书
- 2024N-Jet工法超高压喷射注浆技术规程
- 旅游景区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