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中期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工程师”“资本主义”“工人阶级”“民族反抗”“自强”等词汇的频繁出现和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以下内容符合材料信息的是A美国独立战争,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大障碍,为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C中国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D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一书,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打击了神学统治的根基2 . 沙皇俄国通过哪一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约4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A瑷珲条约B北京条约C勘分西北界约记D改订条约3 . 下图是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的第一块浮雕图,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该浮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B三元里抗英C金田起义D大沽口战役4 . 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1860年,圆明园受到了大肆抢劫,被纵火烧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升腾的浓烟弥漫北京城上空,遮天蔽日,久久不散。这一罪恶的制造者是A英国军队B英法联军C美国军队D八国联军5 . 世界在聆听,时代在聆听。“改革的脚步不会停滞,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回顾历史,宁波曾是通商口岸;改革开放后,宁波又是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比较前后两次“开放”,其不同在于( )A前者是丧权辱国的,后者是独立自主的B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 ( )C两次开放都取得了辉煌成果D两次开放都增强了国力6 . 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是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 客观上促进了清政府的变化或改革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打击了西方殖民者的侵略势力ABCD7 . 下图书籍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部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纲领,下列相关表述中错误的是:( )A书籍的作者是洪仁玕B书中提出向西方学习C书中的主张一一付诸实践D书中提出改革内政8 . 下面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的是A割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开放通商口岸D协定关税9 . 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A金田起义B定都天京C天京事变D陈玉成被俘就义10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 )平方千米A100多万B150多万C200多万D130多万11 .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材料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中国历史上的A太平天国运动和戊戌变法B黄巢起义和洋务运动C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D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12 . 与章西女王抗击英国殖民者同时期发生的性质相似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B鸦片战争C戊戌变法D太平天国运动13 . 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这一事件发生在A100年前B180年前C200年前D220年前14 . “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这一表述出自于ABCD15 .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属于下列哪一条约的内容(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北京条约D天津条约16 . 有人在评价近代中国某一文件时说:“它的价值是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是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革命军D警世钟17 . “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纳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 至乌苏里河、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由乌苏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连两国交界明定之间地方,作为两国共管之地。”以上是中国近代上,列强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条约的主要内容,这一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中俄瑷珲条约D中日马关条约18 . 1856年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A虎门销烟B“亚罗号事件”C马神甫事件D天京事变19 . 为下表中的历史人物找到准确的对应项,处应选择的是A镇江血战B太平天国运动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20 . “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车都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些白银有可能来自于哪个条约的赔款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1 . 南京条约下列条款中,直接加重国家和人民负担的是( )A割占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元C开放五处通商口岸D协商制定关税22 . 近代史上,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A英国B日本C法国D俄国23 . 某条约第三款规定:“今大清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反映的这一不平等条约是( )A马关条约的内容B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C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D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4 . 某条约规定“华民与大合众国人有争斗、词讼等案,华民归中国官按律治罪;大合众国人应归领事等官按本国例惩办。”该条款损害了我国的( )A贸易主权B领土主权C司法主权D关税主权25 . 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成立了“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B清军已丧失抵抗能力C外国势力已侵华D中外反动势力已勾结二、综合题26 . 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围绕“列强的侵略”这个主题开展活动,小明同学提供了一段素材,其中有五处与史实不符。请你逐一列出,并加以改正。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并迫使清政府于1842年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但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856年发动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1894年,日本为了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一味向敌人妥协,致使日军肆意横行,无所顾忌。1895年初,威海卫大战失利,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8年,清政府和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以此为契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美国忙于和西班牙争夺殖民地无暇东顾,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了“对外开放”的照会,这个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1)错误:正确:(2)错误:正确:(3)错误:正确:(4)错误:正确:(5)错误:正确:27 . 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政治统治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篇)材料一刘邦初建汉朝,接秦之弊,社会经济残破。刘邦及其大臣总结暴秦短命而亡的教训,认为秦朝之所以失天下,“乃举措暴政而用刑太极之故也”。于是改弦易辙,在统治政策方面做出重大调整,采取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为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巩固了新生的王朝政权。(1)根据材料指出秦朝“失天下”的原因以及汉朝推行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作用。材料二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天朝田亩制度(2)材料中的文件颁布于哪一历史事件中?它代表哪一个阶级的利益?这一文件是否得到了实施?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提出了不同的土地政策,如“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土地制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等。(3)处是中国共产党在什么时期提出的?和处反映的事件分别是什么?处的事件最先在哪一地区得到实施?(世界篇)材料四胡佛水坝在1931年3月动工,1935年水坝提早两年完工。水坝经费由政府资助,由于当时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时期,失业人数大增,因此水坝的建造提供了一群数量可观的廉价劳工。胡佛水坝建成后形成人工湖米德湖,它不仅景色优美,成为美国人游艇、滑水、钓鱼、露营度假胜地,而且能灌溉庄稼和利用水力发电,对发展生产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胡佛水坝(4)材料中的“经济大萧条时期”指的是哪一时期?为了度过这一时期,美国采取了什么对策?依据材料概括胡佛水坝建造的作用。材料五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5)材料中的“安全网”指的是西方国家建立的什么制度?如何评价这一制度?(6)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三、辨析题2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历史学家马士则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写道:“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20年,并且要决定西方和东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斗争的开端。”(1)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士认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这一看法是否揭示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实质?为什么?材料二长征精神的主要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坚无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孙翠萍西柏坡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联系(2)根据材料二概括的红军长征精神,并试各举一例史实说明?材料三和平、民主,成为战后中国的关键词,蒋介石正是接过这些口号,作为邀请毛泽东来渝的重要理由,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