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模拟预测卷三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模拟预测卷三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模拟预测卷三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模拟预测卷三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模拟预测卷三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模拟预测卷三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哪一项属于土地改革的意义( )A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B建立了土地公有制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局面2 . 历史老师布置了“科技发展的历程”这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你应该在互联网搜集以下那些资料有助于本主题的研究新航路的开辟本茨与莱特兄弟的发明瓦特和史蒂芬孙因特网与网购ABCD3 . 下列哪一选项标志着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从而使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色彩?A丘吉尔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C马歇尔计划D“北约”和“华约”建立4 . 以下对图中四国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A甲国是罗马帝国,2世纪,地中海成了它的“内湖”B乙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有“海上马车夫”之称C丙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政体D丁国通过大化改新开始走上近代化之路,后来走上军国对外扩张道路5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表中推论不符合史实的是选项史实推论A伯里克利改革雅典进入全盛时期B罗马帝国的扩张渗透了暴力,也传播了文化C日本大化改新促进了西方文明成果的传入D中世纪西欧大学促进了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AABBCCDD6 . 开创“行省制度”并在台湾和西藏设立正式行政机构的王朝是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7 . 1841年林则徐有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列强侵略中国的史实最能证明林则徐预言的是( )A逼迫清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无处通商口岸B攻占北京城,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D割占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及辽东半岛,索银二亿两8 .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始于A秋收起义B南昌起义C井冈山会师D辽沈战役9 . 早在60年前,我国建成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长江大桥是( )A武汉长江大桥B南京长江大桥C海口世纪大桥D钱塘江大桥10 . 要了解明朝先进的采矿和冶炼技术,应当查阅的古代科技著作是( )A梦溪笔谈B齐民要术C天工开物D农政全书11 . 中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在解放战争中,下列重大事件与河南直接相关的是全面内战爆发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渡江战役 淮海战役ABCD12 . 清初的戴梓发明火器“连珠铳”,一次可填发28发子弹,又造出威远将军炮。然而,清统治者抱着“骑射乃满洲根本”的想法,不仅不采用,反而听信谗言,将戴梓充军关外。这说明清朝统治者A鄙薄科学技术B提倡“重本抑末”C大搞文化专制D重视和平交流13 .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英国通过了权利法案、法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这说明了A以暴力手段限制王权,是这些国家革命的共同举措B以立法形式巩固革命成果是这些国家的相同手段C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得以普遍确立D保留君主仍是近代社会的最佳选择14 .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为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而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是( )。A黄帝B夏启C秦始皇D孝文帝15 .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两个大陆”分别指的是A美洲和非洲B欧洲和美洲C欧洲和亚洲D亚洲和非洲16 . 某历史兴趣小组为如图所示图片拟一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 )A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B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C屈辱一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17 . 2019年4月5日上午9:30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联合西部网发现陕西英文频道对公祭典礼全程英文直播陕西桥山公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活动新闻。此次直播也是公祭典礼首次面向全球的英文直播。直播的新闻在祭拜下列哪一人物A黄帝B炎帝C尧D大禹18 . 下图上的时间标志着A国共合作的开始B抗日战争的开始C全面抗战的开始D战略反攻的开始19 . 大国崛起中提到:拿破仑战争是大革命的继续,拿破仑帝国是法国革命的最后阶段。它不仅敲响了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居于支配地位的“王朝秩序”的丧钟,而且使欧洲大陆各国面临严重的霸权威胁。材料表明拿破仑战争是法国大革命的组成部分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最终被欧洲反法联军打败损害了被侵略国家的利益ABCD20 . 自古以来,民族友好、共同发展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旋律。南北朝时期,促进北方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A班超出使西域B昭君出塞C北魏孝文帝改革D文成公主入藏21 . 下表中周恩来革命活动的背景是1924年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25年参加国民革命军东征1927年领导上海工人武起义,解放上海A中国共产党成立B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C北伐战争开始D革命根据地创建22 . 九上第五单元“西欧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掠夺”等章节,表达的主题是( )A走向近代社会B揭开殖民序幕C开启民主进程D传播人文精神23 . “1939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德军攻击波兰的行动开始了。德国空军率先发动进攻,成群的轰炸机对波兰的军火库、机场、铁路、公路和部队进行狂轰滥炸。”此军事行动全面引发了A第一次世界大战B第二次世界大战C太平洋战争D苏德战争24 . 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一一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的数据图片记录和印证了40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的巨变。下列可以入选成果展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全方位、多层次、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两弹一星”研制成功香港澳门回归ABCD25 . 小明以“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不符合史实的是A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B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C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交子”D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明朝时最后完成26 .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朝代更替是人们共知的客观事实。从某种意义上一部中国古代史,就是一部朝代兴亡史。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商朝B夏朝C周朝D唐朝27 . 交通工具的发明,大大方便了人们出行,缩短了空间距离,密切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飞机汽船汽车火车ABCD28 . 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解决当时最为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的会议,这场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会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29 . 恩格斯说:“未来的战争是世界战争,规模空前、破坏巨大,将长达34年,将有 800万1000万士兵互相残杀,把整个欧洲吃个干净,导致欧洲贫困普遍化,战争结果给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创造了条件。”恩格斯的预言首先得到应验的是( )A太平洋战争B第二次世界大战C第一次世界大战D中东战争30 . 唐玄宗统治后期,一身兼任三地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的边将是( )A李林甫B杨国忠C安禄山D史思明二、综合题31 . 认识历史的主线。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的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之人典其表疏。旧唐书吐蕃传(1)结合所学,材料一中的“我”是指哪位历史人物?材料一所记述的历史事件有什么积极影响?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据,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珍瑶不急之物,悉听而归”。连横台湾通史(2)材料二记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中的“贵国”是指哪个国家?台湾正式成为“中国之土地也”是什么朝代?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哪个省?材料三:布达拉宮壁画达赖五世朝见顺治帝图。(3)材料三中顺治帝赐予达赖五世什么封号?册封另一位宗教首领为“班禅额尔德尼”的皇帝是谁?后来清朝设置什么官职代表朝廷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材料四:自秦统一后的2200年间,中国统一或基本统一的时间占2/3以上,历史上每一次民族对峙、国家分裂之后,最终的结局仍是民族大融合与新的空前大统一国家的出现。中国战争史的主流是谋求统一的战争。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保持发展上的连续性,为世界上所仅见,就在于文化认同与国家统一相辅相成。瞭望新闻周刊(4)结合材料四,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是什么?中华文明保持连续性的原因是什么?(5)结合以上材料,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可以从历史中汲取哪智慧?(至少回答两点)三、辨析题3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国开始与非洲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中非双方为追求国家复兴与民族自强而在外交上的努力。1963年,周恩来总理访问非洲,提出中国对非洲的援助应该建立在互不干涉内政,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材料二:1971年10月,基辛格在接到某电报后苦笑着说:“我的话应验了,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连我自己对此也认识不足,但我没想到事情会来得这么快。”材料三:(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非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这一时期中非交往的重大事例一例。(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革命性的变化”指的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基辛格的看法,请说明理由。(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时期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33 . 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精神和民族品格的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学术思想领域出现大放异彩的百家争鸣的局面。材料二新文化运动中,传统的儒家思想被一些学者批判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有人甚至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把斗争锋芒指向孔孟之道。材料三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有无数闪耀着时代光辉的杰出人物,挺起了骄傲的民族脊梁,奏响了时代发展的最强音,铸就了民族复兴的“万里长城”!摘自新浪博客林则徐张謇袁隆平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1)据材料一儒家学派的创立者,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秦始皇是如何对待儒家思想的?儒家思想何时开始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是否赞同新文化运动把斗争锋芒集中指向孔孟之道?简要说明你的理由。(3)从材料三所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写出其“挺起民族脊梁,奏响时代发展最强音”的典型事例。为何说杰出人物铸就了民族复兴的“万里长城”?(4)根据材料四,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哪些精髓?四、论述题34 . 某班同学开展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下面是他们搜集的材料,现邀请你参与共同探究。材料一:如下图北师大版九年级历史(1)地图中处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政权。凯末尔革命爆发于图中的处。材料二:但无论如何纵然欧洲的外交家们能再次吹熄六月底的这一束火星,那也只可能是避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20世纪初发生世界大战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的。李可曼寻常中的不平静: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