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共地下停车场工程公共地下停车场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4 (一)项目背景(一)项目背景 .4 (二)项目概况(二)项目概况 .7 (三)问题和建议(三)问题和建议 .9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11 (一)项目建设背景(一)项目建设背景 .11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12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14 (一)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 .14 (二)用地及建设状况(二)用地及建设状况 .15 (三)交通现状(三)交通现状 .16 (四)气象条件(四)气象条件 .16 (五)地形地貌(五)地形地貌 .16 (六)地质(六)地质 .17 (七)水文(七)水文 .19 (八)供水供电条件(八)供水供电条件 .19 第四章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21 (一)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面积(一)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面积.21 (二)建设方案(二)建设方案 .21 第五章第五章 节能措施节能措施 .43 (一)(一) 项目概况项目概况.43 (二)项目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二)项目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43 (三)项目建筑节能措施情况(三)项目建筑节能措施情况.44 第六章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环境影响评价与保护.48 (一)环境质量标准依据(一)环境质量标准依据.48 (二)建设地址环境现状(二)建设地址环境现状.48 (三)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三)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48 (四)综合治理措施(四)综合治理措施 .49 (五)环境影响评价(五)环境影响评价 .50 第七章第七章 消防措施及安全措施消防措施及安全措施.52 (一)消防措施(一)消防措施 .52 (二)安全措施(二)安全措施 .53 第八章第八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54 (一)组织机构(一)组织机构 .54 (二)人力资源配置(二)人力资源配置 .54 第九章第九章 工程招标工程招标.56 (一)招标依据(一)招标依据 .56 (二)招标原则(二)招标原则 .56 (三)招标组织形式(三)招标组织形式 .56 (四)招标方式(四)招标方式 .56 (五)招标内容和范围(五)招标内容和范围 .57 第十章第十章 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表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表.58 (一)项目实施计划(一)项目实施计划 .58 (二)项目实施进度表(二)项目实施进度表 .58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9 (一)投资估算(一)投资估算 .59 (二)资金筹措(二)资金筹措 .64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65 (一)概述(一)概述 .65 (二)国民经济评价(二)国民经济评价 .65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社会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69 (一)社会效益(一)社会效益 .69 (二)社会评价结论(二)社会评价结论 .70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71 (一)结论(一)结论 .71 (二)建议(二)建议 .72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 (一)项目背景(一)项目背景 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 xxxx停车场工程 1.2 项目建设单位项目建设单位 xxxx有限公司 1.3 编制单位编制单位 xx 公司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xx有限公司关于本项目的设计要求; (2)xx委员会及规划局提供的关于地块的规划设计条件; (3) 三亚市海棠湾规划整合 ; (4)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之-房屋建筑部分2 (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 (6)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7)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8)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2001 年) ;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10)工程设计合同; (11)国家和海南省、三亚市相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法 规。 1.51.5 可行性研究范围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与 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方案、环境保护、 工程招标、节约能源、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项目实施进度、投资 估算与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等内容。 1.61.6 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目的 本次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目的和主要任务是在确定项目建设的必 要性和工程建设规模的前提下,在通过对建设场址选择、项目规划 及工程建设方案论述和综合效益分析的基础上,对三亚市海棠湾椰 洲公共地下停车场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的经济可行性进行研究和论证。 本报告旨在对项目建设的投资环境、项目需求态势及其综合效 益做出较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该项目各方面的必要性和可 行性论证,最终使决策者和建设单位能够更好地把握和操作项目, 合理控制对项目经济可行性影响较大的因素,避免不利于项目的情 况发生,使项目沿着预期的方向良性发展,以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 1.71.7 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距市区28公里,与亚龙湾、大东海、三亚湾、崖州湾并列三 亚五大名湾,具有较好的旅游区位条件。海棠地区的西北多为山 地,东南为较宽平坦的河流冲积地和滨海平原,区内旅游资源丰 富。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98.78平方公里,现状人口约3.8万人, 海岸线总长21.8公里。 海棠湾远景预测可容纳居住人口规模约为25万人。其中,过夜 游客14万人左右(包括酒店和度假公寓) ,服务人员7万人左右,原 住民4万人左右。 目前海棠湾基础设施及周边附属建筑已逐渐完善,急需建设 一个大型停车场,以满足区域内停车需求,根据三亚海棠湾整合 规划,三亚市海棠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拟在海棠湾F路与2号路交 叉口处新建一个地下停车场。 (二)项目概况(二)项目概况 2.1 项目拟建地点项目拟建地点 公共地下停车场工程拟新建于三亚市海棠湾 F 路和 2 号路相交 处,北侧藤桥河口,西侧为国家海岸湿地公园,南侧为酒店用地, 交通便利,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正趋于完善。项目是集社会停车及 人防为一体的面积为 48313.5m2 地下停车库。 2.2 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项目建设规模与目标 公共地下停车场工程,总共两层,建筑面积为 48313.5m2,其 中负一层 20203.6m2,负二层 27109.9m2,楼梯口建筑面积 1000m2。地下室建筑面积中人防面积:(1) 、人防工事核六级甲类 二等人员掩蔽所建筑面积 3778.50m2;(2) 、人防工程物资库建筑 面积 24645.70m2。 停车场地面总用地面积为 38242m2,其中占地面绿化面积为 18910m2,占 2 号路面积为 537m2,占 F 路面积为 15355m2,占水系 总面积 3440m2。 本次项目建设的目标包括土建及装饰工程、电气照明工程、给 排水工程、暖通工程、消防工程、综合布线工程、弱电安防工程、 人防工程、电梯工程、交通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等。 2.3 主要建设条件主要建设条件 海棠湾位于三亚的东南面,距三亚市 28km,与著名的亚龙湾相 邻,东线高速公路、海榆东线公路及东环铁路均在此区域通过,交 通十分便捷,建设条件较为便利。项目工程建设所涉及的通讯、电 力、水源、交通等条件均已在施工之中,2008 年 5-6 月份完成海棠 湾一线地块的“六通一平” (通水、通电、通路、通讯、排污、通排 水和土地平整)的基础设施条件,即可保证本项目在下半年的动工 建设实施。 2.4 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1) 、投资估算 本项目投资估算总金额为 19936.75 万元,其中工程费用 16855.00 万元。见下表。 投资估算汇总表 序号项目名称金额(万元)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16855.00 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604.96 第三部分预备费 1476.80 总投资 19936.75 (2) 、资金筹措 本项目建设采用 BOT “建设经营移交”的投资方式进行, 承包方自主筹集全部建设资金,完成投资建设后即享有经营权,收 回成本后,经营权移交业主。 经过国民经济财务分析,此项目全部投资经济内部收益率为 11.91% ,经济净现值 1.96 亿元,经济动态投资回收期为 14.17 年。 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总用地面积: 129375.7 平方米 (2) 、总建筑面积: 48313.5 平方米 其中: 地上总建筑面积:1000 平方米 地下总建筑面积: 47313.5 平方米 (3) 、建筑基底面积: 27109.9 平方米 (4) 、机动车泊位设置标准:800 辆 (三)问题和建议(三)问题和建议 3.1 问题问题 (1) 、项目建设初期场址的基础配套设施尚未完全完成,会对 工程正常施工造成一定影响。 (2) 、海南省是雨水与台风多发地区,台风、雨季将影响工程 施工,使工期延长,成本提高 (3)项目建设需要启动建设资金,并需要各级政府批复。 3.2 建议建议 (1) 、本项目的其他附属工程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 付使用,以确保施工质量及使用、管理等达到设计预期的良好效 益。 (2)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应做好环境保护设计 资料的调查工作,使工程设计与沿线地形、地貌及环境相协调,尽 量减少工程对环境的破坏。 (3) 、项目建设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建议有关部门给予支持, 促成其早日建成投入使用。 第二章第二章 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项目提出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一)项目建设背景 由于远离城市,与亚龙湾、大东海相比,这里少了城市的喧嚣 与繁闹,多了份原始生态的美与安宁。海棠湾海岸线长 21.8 公里, 区域内除海水,沙滩,风情,民俗,温泉及岛屿外,还有总长 13.8 公里长的原生态和水系。站在这里的沙滩远眺,还能看到蜈支洲岛。 地处三亚市海棠镇与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交界处。海棠湾其 实只是“半湾” ,因为行政区划的原因,本来一个完整的海湾一分为 二,属于三亚境内的一半取名海棠湾,属于陵水境内的那一半海湾 名称为土福湾,三亚这边就叫海棠湾。两处“半湾”岸线合计总长 25 公里。 海棠湾内有“神州第一泉”珠江南田温泉、铁炉港、伊斯兰古 墓群、蜈支洲岛、椰子洲岛等美景、古迹、名胜,还有的型原创歌 舞剧海棠.秀 ,再加上世界级品牌的滨海酒店,这里是旅游度假 的天堂。 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大背景下,海棠湾远景预测可容纳居 住人口规模约为25万人。其中,过夜游客14万人左右(包括酒店和 度假公寓) ,服务人员7万人左右,原住民4万人左右。 目前海棠湾基础设施及周边附属建筑已逐渐完善,急需建设一 个大型停车场,以满足区域内停车需求,根据三亚海棠湾整合规 划,三亚市海棠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拟在海棠湾F路与2号路交叉口 处新建一个地下停车场。 本项目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本项目建设。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二)项目建设必要性 (1) 、节约土地资源,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设施,将有效地节约土地资 源,保证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缓解海棠湾国家海岸土地资源紧张的 局面,符合集约利用土地的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项目位于规划中沙坝酒店内,该区域是世界级酒店及海滩公 共设施集中区,项目的建设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的需要。 (2) 、平战结合,满足人防建设的需要 本项目考虑到战时防空的需要,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 全,又考虑平时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充分解决 交通问题。 (3) 、完善交通设施,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根据规划,本项目所处地段车流、人流较多,建设停车场,能 有效地解决“停车难”问题,并促进土地综合开发利用。 (4) 、改善道路通行能力 随着海棠湾旅游区的逐步建成及周边酒店的建成营业,交通量 与日俱增,散落停泊着各式大小汽车,既严重影响了海棠湾旅游区 形象提升,又严重妨碍了旅游区的交通运行,所以该项目建设有利 于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周边道路的交通状况。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适时的。 第三章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一)地理位置(一)地理位置 海棠湾位于三亚的东南面,距三亚市28km,与著名的亚龙湾相 邻,东线高速公路、海榆东线公路及东环铁路均在此区域通过,交 通十分便捷。 本项目位于海棠湾 F 路和 2 号路相交处,北侧藤桥河口,西侧 为国家海岸湿地公园,南侧为酒店用地。随着该地区周边生活配套 的逐步完善,现在拟设计社会停车及人防为一体面积为 48313.5m2 地下停车库。 (二)用地及建设状况(二)用地及建设状况 项目选址于海棠湾“国际海岸”旅游度假区一线海景 13#、14#、15#号酒店商业规划用地,北临椰洲国家湿地公园, 西临海棠湾海滨路,南紧临洲际酒店项目。 (三)交通现状(三)交通现状 1 1、现状道路、现状道路 本项目对外交通主要有东线高速公路和海榆东线国道从北部边 缘通过,海榆东线公路直进海棠湾,场地内部由海棠湾 5 号市政道 路、4 号道路等进入海棠湾滨海路。海棠湾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进展 顺利,海棠湾地区已完成 6 号、5 号、4 号、3 号、2 号路、海棠大 道、滨海景观大道的施工图编制和施工工作。 2 2、现状交通、现状交通 东线高速公路和海榆东线国道有大量的交通量,其他道路基本 上都是内部交通道路,交通量比较大。 (四)气象条件(四)气象条件 三亚市属典型的热带海洋气候,按气象带的划分指标,三亚市 属中热带,也是我国唯一属于中热带气候的城市。三亚市年平均气 温为25.6,月最高气温2536,月最低气温在10以上,年 平均日照时数为2518.7小时,年辐射总量为550.6KJ/cm2。三亚年晴 日300天以上,但年降水量在丰富,年均降水量1289.1mm,雨季出现 在510月份,月平均降水量在127.7259.5mm,旱季出现在11月份 到来年4月份,月平均降水量在6.241.2mm,干旱季分明。 (五)地形地貌(五)地形地貌 海棠湾为一开口东南的耳形海湾,属海蚀海积型港湾,海岸 地貌类型为沙坝泻湖海岸和沙质海岸构成。沙滩分布沿岸呈“L”型, 朝向东南,沙滩连绵长达 18km,沙滩洁白,沙滩后缘为高大沙坝, 海岸地形平坦。海棠湾至蜈支洲岛海区水深最大为 18m,为浅海区, 地形较平缓,其东部由蜈支洲岛岸边向西北海域的方向倾斜,坡度 2025%:西部由大灶村岸边向东南海域的方向倾斜,坡度 1520%,在 中部偏东位置形成一深槽。海棠湾主体为沙质海岸,岸线较平直, 潮间带为沙滩,由中砂、细砂构成;后海山、铁炉礁和蜈支洲岛东 南部海岸为岩岸,海岸在海浪的冲蚀作用下略有后退,海蚀槽沟发 育。 (六)地质(六)地质 1 1、区域地层概况、区域地层概况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报告,在拟建区域内,无不良地质作用,未 发现全新世以来活动性断裂。区域稳定性较好,可作本工程项目的 建筑场地。 拟建停车场项目路基土为第四系全新统海成沉积层(Qhm)。根 据本次勘察钻探 20.50m 深度所获资料,工程地质层划分 9 层:层 素填土(Q4ml);层级配良好中砂(Qhm);-1 层沙滩岩;- 2 层淤泥质中砂;层级配良好粉砂(Qhm);层级配良好粗砂 (Qhm)。 2 2、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各层土的地质特征分述如下: 层素填土:全路段分布,灰黄、深灰色,湿,松散,土质较 均匀,以细砂为主,夹少量植物根系,多为种植土,部分为植物层。 该路段均有分布,厚度 0.502.30m,平均 0.78m,该层的力学强度 较差,路基施工时应清除。 -1 层沙滩岩:在海边零星分布。中粗粒结构,值稍硬,锤击 易碎。埋深较大,不影响路基施工。 -2 层淤泥质中砂:灰黑色,松散,饱和,粒度不均匀,淤泥 含量较低。工程性能较差,路基施工时应专门处理。 层级配良好中砂:基本全路段分布。浅黄、灰白色,稍湿 饱和,稍密,粒度较均一,石英质,磨圆较好,夹少量贝壳碎屑。 揭露厚度 3.5019.30m,平均 9.10m,该层顶界面埋深 0.004.40m,标高-3.3415.70m。实测标贯击数 718 击,平均 14.98 击。天然含水率(o)4.9019.00,天然重度(o) 为 18.80KN/m3,渗透系数经验值(K)91010-3 cm/s。 层级配良好粉砂:灰白、黄褐色,饱和,稍密中密,石英 质,粒度较均一,含细砾。揭露厚度 3.9019.30m,平均 9.12m, 顶界面埋深 0.7016.10m,标高-9.207.78m。埋深较大处,伏于 层之下。实测标贯击数 1418 击,平均 16.3 击。 层级配良好粗砂:浅灰、灰白色,饱和,稍密,粒度较均一, 夹少量贝壳碎屑。主要分布于 F 路 K0+700K3+967.6 路段,揭露厚 度 4.4015.50m,平均 10.33m,层顶界埋深 4.5015.60m,标高- 13.650.61m。实测标贯击数 1421 击,平均 17.1 击。 3 3、地震概况及液化、地震概况及液化 本项目地区基本地震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 0.35s。按 6 度设防时可不考虑饱和砂土或 粉土液化的影响。场地类型划分为中软场地土,场地类别为 II 类, 建筑抗震分类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4 4、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 本次勘察范围内及周边地区,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地面 沉降及影响场地稳定性的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场 地地基稳定。场地内未发现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等对 工程不利的埋藏物。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七)水文(七)水文 项目范围内无明显河流。路基土干湿类型多为稍湿湿。道路 区内地下水土层主要含水层为层级配良好中砂、层级配良好粉 砂,透水性较强,主要含孔隙潜水。勘察期测得该路段地下水位埋 深 0.2011.80m,依地质条件分析,地下水总体流向为由西向东径 流,向海排泄。主要受降水垂向渗入补给及侧向地下水径流补给; 据附近明井调查及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水位年变幅 0.51.0m。初 步判定该场地内地下水、土及地表水对钢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 构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 (八)供水供电条件(八)供水供电条件 供水工程分为两大部分:一为海棠湾水厂供水工程,由水厂进 水管线工程、海棠湾水厂工程和水厂供水管线三部分组成;二为赤 田灌渠补水工程,主要是对一条已有灌渠(赤田灌渠)进行改建。 输水管线地埋已在施工之中。净水厂厂址位于三亚市海棠湾西北, 在南田温泉度假区东南;赤田灌渠从藤桥东河新民坝穿过三道农场、 南田农场,与赤田灌区输水渠道汇合。海棠湾水厂供水总规模为 10 万 m3/d,分二期建设,每一期建设规模都为 5 万 m3/d,可满足 2020 年远期用水需要。 第四章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面积(一)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面积 海棠湾总体定位为“国家海岸” 国际休闲度假区。 海棠湾职能:世界级的旅游度假天堂,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多元 化热带滨海旅游休闲度假区,国家海洋科研、教育、博览综合体。 海棠湾远景预测可容纳居住人口规模约为 25 万人。其中,过夜 游客 14 万人左右(包括酒店和度假公寓) ,服务人员 7 万人左右, 原住民 4 万人左右。 海棠湾椰洲公共地下停车场工程拟新建于三亚市海棠湾 F 路和 2 号路相交处。建筑的内容包括土建及装饰工程、电气照明工程、 给排水工程、暖通工程、消防工程、综合布线工程、弱电安防工程、 人防工程、电梯工程、交通工程及其他配套工程等。 公共地下停车场工程总共两层,建筑面积为 48313.5m2,其中 负一层 20203.6m2,负二层 27109.9m2,楼梯口建筑面积 1000m2。 地下室建筑面积中人防面积:(1) 、人防工事核六级甲类二等人员 掩蔽所建筑面积 3778.50m2;(2) 、人防工程物资库建筑面积 24645.70m2。 停车场地面总用地面积为 38242m2,其中占地面绿化面积为 18910m2,占 2 号路面积为 537m2,占 F 路面积为 15355m2,占水系 总面积 3440m2。 (二)建设方案(二)建设方案 2.12.1 总平面及建筑设计总平面及建筑设计 (1) 、设计原则及设计理念 根据地块周边现状,在设计时我们考虑以下几点: (1.1) 、以人为本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 设计以满足人们对现代居住环境所要求的舒适性、健康性、生 态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出发点。除了满足消防和人防人流疏散外 在两端及中间配有扶梯和电梯,交通便捷、创造出一个布局合理、 功能齐备环境优美。 (1.2) 、注重品质追求“地中海花园”的主题风格 地面疏散口部,结合园林规划设计和周边建筑物风格,把酒店 设计的元素融合到出口设计上,使社会停车场融入周边环境之中, 打造出一个高档次高品味的停车场。 (1.3) 、环保健康以创造健康为目的 以前期策划、地块选择、建筑设计、建设设施、物业管理等一 系列环节进行全过程、多环节、多方面的科学开发、以创造出新世 纪的健康。 (1.4) 、人文融合体现“融合自然生命,倾注人文关怀” 的开发理念 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海棠湾椰子岛度假村的融合、居 住行为与商业、休憩行为 (1.5) 、经济节能体现“合理利用资源、地势、节约资 源”的理念 在设计中结合场地原有的地势再创造,减少开发建设的前期工 程量,同时运用新技术达到节约开发成本、合理利用资源及节约资 源的目的。 (1.6) 、安全智能实现居住区“安全性、智能化”的要求 合理的人车相对分流,确保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利用率。针 对不同出行设置道路及出入口,避免交叉干扰。 设置智能停车管理系统,选用宽带接入、楼宇对讲、周界防盗 报警、物业信息管理、广播等各功能,以实现停车场的智能化。 (2)整体设计布局 设计以人为中心,以整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三者 统一为基准点,着意刻画优质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江海城市景观,为 居民塑造都市中心的自然优美、舒适便捷、休闲安静的怡然栖息之 地为目的。 (2.1) 、设计思路 功能布局、道路系统、绿化 景观系统与市政基础设施统一设计, 形成统一整体。 (2.2) 、整体布局 地下车库两个主出入口设置在 F 路上,每个出入口 10.0m 宽为 双车道,相隔约 400m,人员出入口主要设计在公共绿化上,结合园 林景观区与环境进一步的融合(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增强了竖向空 间,提升了空间丰富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形成丰富、休闲的 度假环境,满足了居住者的配套需求,利于全方位营造高品质居住生 活空间。 (2.3) 、停车系统 本次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停车方式:设置地下智能停车管理系统。 (3) 、建筑设计 车库采用白色内墙涂料,地面采用细石混凝土,楼梯地面口部 以浅色天然石材、板材外墙涂料,结合红色筒瓦屋顶,材料粗朴而 富有质感,装饰适当。 (4) 、消防 (4.1) 、总平面布置 严格按照国家民用建筑防火规范进行设计,并严格按国家有关 部门的要求进行消防组织。 高层建筑间距均满足规范规定的消防间距。消防通道利用内部 道路,满足消防要求。 (4.2) 、建筑消防 本建筑耐火等级地下室一级进行设计。建筑各部位的建筑材料 均按防火规范规定的防火等级要求使用。负一层设五个防火分区, 负二层设七个防火分区,相连的防火分区设有特级防火卷帘门和甲 级防火门,每个防火分区不大于4000m2,且有至少两个到直到室外 的疏散楼梯。每个防火分区设一个泡沫储罐室面积810m2。 (4.3) 、给排水消防与电气消防(见下文相应专业说明) (5)经济技术指标 (5.1) 、总用地面积:38242m2(地下两层总面积 47313.5m2) (5.2) 、总建筑面积:48313.5m2 其中: 楼梯口建筑面积:1000m2 地下总建筑面积: 47313.5m2 (5.3) 、建筑基底面积: 30506.6m2 (5.4) 、机动车泊位设置标准:800 辆 2.2 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海棠湾北部,北侧藤桥河口,西侧为国家海岸湿地 公园,南侧为酒店用地。现拟设计集地下社会停车场及人防为一体 面积为 48313.5m2 大型地下停车库。 (2)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结构 的安全等级 设计 使用年限 抗 震设防类别 地基基 础设计等级 地下 室防水等级 二级50 年 丙 类 乙级二级 (3) 、自然条件 风雪荷载 基本风压地面粗糙度基本雪压 Wo=0.80kN/m2 (50 年) B 类 抗震设防烈度 6 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 0.05g (4) 、本工程方案设计所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2006 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01(2008 年版);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1;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设部 2003 年 4 月)。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5) 、结构选型 (5.1) 、抗侧力结构体系 本工程建筑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5.2) 、关于结构缝及后浇带的设置 地下室每隔 100 米设伸缩缝一道,然后再每隔 50 米左右设 800 宽的抗收缩后浇带;上述后浇带应在其两侧结构施工完一个月 后,采用比相应构件部位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微膨胀混凝土进 行补浇。 (6) 、地基基础 本工程采用静压预制管桩基础。 2.32.3 给排水设计给排水设计 (1)(1)、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设计资料和建筑专业的委托资料 (2 2)、设计范围)、设计范围 (2.1)、给水系统 (2.2)、排水系统(包括雨水) (3 3)、给水)、给水 (3.1)、水源:本工程取用城市自来水作为楼内的生活,消防 水源,设计从市政道路给水干管上接出二根 DN150 给水管,围绕区 快形成环网布置,在此环网上引入管供区内的生活和消防用水。 (3.2)、用水量: 经估算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约为 2096.5m3,最大时用水量为 184.6m3,见 用水量表: 序号用水单位用水标准用水面积用水时间 最高日用 水量 时变化最大时用水量 1 地下车库2(L/m2d ) 48313.5m21096.6319.66 2 未预见水 量 10%9.660.97 3 合 计 106.2910.63 (3.3)、给水系统 市政供水压力按 0.20MPa 设计,本工程用水均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 (3.4)、排水 本工程每天排水量约为 95.66m3,排水采用室内、外雨、污、废 分流制。 室内0.00 米以上采用重力流排出,地下室,消防电梯基坑、 水泵房. 集水坑.分别用潜水泵提升至室外窨井,潜水泵受集水坑水 位自动控制. (3.5)、雨水系统:雨水系统: 雨水按三亚市暴雨强度计算公式计算: q0=1085(1+2.575lgP)/(t+9)0.584(L/Sha) 设计重现期 2 年,降雨历时 10 分钟,径流系数采用 0.65.设计, 雨水在室外和屋面均为有组织排除,雨水收集后重力排入市政雨水 系统. (4 4)、防空地下室给排水)、防空地下室给排水 (4.1)、给水 本工程按六级人防设计.按照人防地下室设计规范要求,战时生 活饮用水按 3 L/人 d,贮 15 天标准设置生活饮用水池,生活用水按 4L/人 d 贮 10 天的标准设生活水池,设置钢板水池.(不锈钢) 战时的生活水源同平时生活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设单 独水表计量,DN80 镀锌钢管引入地下饮用,生活水池,穿越地下室 围护结构的给水管设置密闭、防震、防水措施,进入人防内设防爆 阀,采用的闸阀 Pg1.6Mpa. 防空地下室的出入口内受污染的通道和房间,设置供墙面及地 面冲洗龙头,洗消水利用生活贮水池的水. (4.2)、排水 洗消排出水排入洗消污水池,V=1m3,洗消污水由 SH38-50 手摇 泵和 50JYWQ/10-30-3 .Q=10 m3/n. H=30m.N=3.0KW 潜水泵排出. 竖井、防密门外、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滤毒室设防 爆地漏,地漏排水均排入洗消污水池。 利用地下室排水井作为战时污水调节池,按隔绝防护时间 T3 小时计算,污水调节池的容积为 2.25m3,隔绝时间过后,采用潜水 排污泵排出. (5 5)、给排水消防设计)、给排水消防设计 (5.1)、设计依据: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版)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098-98(2001 版)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 版)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GB50140-2005 其它相关的国家设计规范和地方规定 (5.2)、消防设计: 依据本楼的高度和性质及国家有关的消防规范要求,本地下车 库设置室内、外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灭火器配置. 消防水源及用水量: 消防水源由城市给水管网供给,一次消防用水量为 468m3,其中: 室外消防用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工厂转让合同协议书
- 甲板船合同租赁合同范本
- 食品委托检验协议书范本
- 聘请演员演出的合同范本
- 活动卫生间租赁合同范本
- 私人自建套房买卖协议书
- 申请充电桩物业合同范本
- 铺面加仓储出租合同范本
- 第三方合同非法解除协议
- 网络游戏公司合同协议书
- 工程监理大纲监理方案服务方案
- 蛋白组学二维电泳
- GB/T 3372-2010拖拉机和农业、林业机械用轮辋系列
- GB/T 31848-2015汽车贴膜玻璃贴膜要求
- 一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护理查房概要
- 2023年宝应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公司制成检验记录表
- 全集举一反三课件奥数五年级(数学)
- 钳工实操评分表(凹凸配合)
- 《植物生理学》课件第三章+植物的光合作用
- 石河子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学院综合测评方案-理学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