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的不同点是( )A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B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摆脱了严重的民族危机D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2 . 如图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图中的城市与运河C段分别是A洛阳,永济渠B涿郡,通济渠C余杭,邗沟D建康,江南河3 .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A中华民国的兴起B中华民国约法的颁布C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D青年杂志改名为新青年4 . 极简美国史中写道:“创建合众国的那一代人华盛顿、杰斐逊和富兰克林等,他们把新大陆作为自由和自治的实验。”材料中的“那一代人”进行“自由和自治的实验”的方法是( )A颁布独立宣言B颁布1787年宪法C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5 . “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材料中的“计谋”指的是( )A秦始皇推行郡县制B隋炀帝设置进士科C秦始皇主持修建驰道D元世祖设置宣政院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以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就此,回答下面小题6 . 中华民国史写到:“他提议将分散的革命组织合成一个大团体,协力从事反清革命。这个建议获得一致赞成。”这里的“大团体”是指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7 . 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提出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三民主义中,具体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民族主义B民生主义C民权主义D民主主义8 .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之所以这样评价孙中山,是因为他领导的辛亥革命A宣告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的终结B开启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近代化C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D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民族独立9 . 辛亥革命是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历史性的巨变”是指A成立同盟会B发动武昌起义C传播马克思主义D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10 . 中华民国的建立,开启了两千多年来,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先河。下列事件能印证这一评价的是A1912年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C1914年颁布中华民国约法D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11 .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潮流,世界上出现了“经济联合国”。“经济联合国”是指AWTOBEUCAPECDNorth America Free Trade Region12 . 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是由中国中央政府发起并主办,澳门特区政府承办,安哥拉、巴西等7个葡语国家共同参与,是以经贸促进与发展为主题的政府间多边经贸合作机制。材料表明了澳门回归祖国A使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B为中国对外开放创造更好条件C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D为统一台湾树立了榜样13 . 义和团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是A西方列强掀起的瓜分中国的狂潮B自然灾害严重C清政府的残暴统治D八国联军的侵略14 . 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的是( )A完成三大改造B包产到户C设立经济特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 . 1871年日本教育部成立,其中第二批预算费用就包括派遣250名留学生出国深造:同一时期,日本仿效德国模式训练陆军军官,海军则仿效英国。这些举措共同表明,明治时期的日本A重视军事训练B注重国民教育C积极学习西方D提倡“殖产兴业”16 . 15世纪,英国许多市郊的农民,在自己的家中接受呢绒商人的订货,有的将羊毛去污梳理,有的纺线,有的染色,有的织呢,而羊毛商人则收集成品投放市场。这反映的是A小作坊生产B分散手工工场生产C集中手工工场生产D租地农场生产17 . 下列材料,能够反映明清时期加强君主专制的是ABCD二、判断题18 . 清朝时期,在大小和卓的领导下,土尔扈特部冲破阻挠,回归祖国。三、综合题19 .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民大会是处理雅典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它一年召开40次例会,如果需要的话,还召开临时会议还规定大部分公职实行薪给制,使贫民有可能担任公职。另外,他还建立许多由陪审团作最后决定的民众法庭,陪审法官由抽签产生,所有公民都可担任。(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查理.马特改革后)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臣)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封赐给他一块土地。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材料三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1)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屯仓、田庄)和人民(部民、部曲)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国家给贵族以“食封”和“禄”。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载历史教学,1983年第10期(1)材料一反映的是谁领导的一次改革?材料一中古代雅典是通过哪些具体制度保障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举两例)?这次改革对雅典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维系封君与封臣之间关系的纽带是什么?这场改革后西欧乡村出现了何种典型的组织形式?(3)材料三中所述内容与日本历史上的哪场改革有关?这场改革政治方面的内容是什么?它对日本社会的发展有何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改革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20 . 19世纪60年代,在世界近代化浪潮的冲击下,中、俄、日三国相继进行了社会改革,但中外改革的结果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方的战争和国内革命使这个僵化的帝国终于出现一丝松动的迹象。帝国地方实力派认为,西方的优势是建立在军事基础之上的,一旦这种优势消失,则外患可消,内乱可弥。1861年,湘派实力人士曾国藩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在刚从叛乱者手中夺取过来的安庆,创办了第一个近代军事企业。全球通史材料二1861年俄历2月19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又称二一九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交换农民,不能随意干涉农民的生活。农奴在获得 “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材料三材料四 “我深知改革的难度,主要是任何一项改革必须有人民的觉醒、人民的支持、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在中国这样有13亿人口的大国,又必须从国情出发,循序渐进的进行。但是改革只能前进,不能停滞,更不能倒退,停滞和倒退都没有出路。”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温家宝答记者问(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中、俄、日三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3分)(2)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3)材料三反映了日本政府当时所采取的多项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最能体现该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