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鲁教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鲁教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鲁教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鲁教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教版七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慢慢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回味无穷的生活,就在那如水的平淡中。B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C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D拿到最新一期的读写舫,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2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盐通高铁的建成,将使盐城市进入高铁时代。B“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于2018年6月9日顺利举行。C有无端正的学习态度,是一个孩子取得好成绩的关键。D央视朗读者热播的原因,是其新颖独特的形式造成的。3 .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何为担当?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司马迁饱受摧残,但不忘自己的使命,创作出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史记;,林则徐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胆气挺身而出,虎门销烟;,范仲淹虽然遭遇贬谪,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心胸。担当是种责任担当是种境界担当是种勇气ABCD4 .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节日。梁漱溟先生曾把中华民族精神总结概括为两点,一是向上之心强,二是相与之情厚。所谓“相与之情厚”,通俗点儿讲就是人情味浓。可以说,中国传统节日是人的节日。从节日中最能看到一个民族的特色。这一点在中国传统节日上也有鲜明体现。这一点与西方许多宗教性节日是迥然不同的,体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春节的阖家团圆、融融泄泄,清明的祭扫先人、慎终追远,端午的追慕先烈、崇敬爱国,中秋的赏月饮酒、思念亲人,无不洋溢着浓厚的人间气息。ABCD5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脸颊(ji)荒谬(mi)溃退 (ku)要塞(si)B濒临(bn)瞥见(pi)翘首 (qio)胆怯(qi)C婆娑(su)俯瞰(kn)诘责(ji)差使(chi)D蹒跚(mn)举箸(zh)寒噤(jn)踌躇(chu)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想象与独白:一座湖的行吟当一面湖水跃入视野中时,我的呼吸瞬间湿润起来。古木参天,如巨樟,如浩帙,裹携着万里长风,浩荡而舒缓,从岁月的深处崛起站立;水的气息漫涌上来,凤卷白浪如线,从无边的浑涵中透迤而来,扑向岸边,像一个绵长的故事,向懂得者倾诉。我所面对的画是版画家师晶所作的,名为巢湖颂。画中的湖是巢湖,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也是我故乡的湖,八百里烟波,入眼皆画。湖水滋润着土地,肥沃而富饶,也富有悠长的历史和奇瑰的传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巢湖颂是颠覆者它是一幅画,却又不止于一幅画。这幅长16米、高2.44米、总面积达40平方米的巨作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木刻原版壁画。所谓的“颠覆”,有着三层意义:一是从作品的形式来看,它已超越了版画或者是壁画的定义;二是从作品的内容来看,与其说是一幅风景画,毋宁说是一曲悠长的历史颂歌;三是从创作本身来看,与其说是艺术的创作,不如说是灵魂的书写。巢湖颂汲取了古代徽派版画以阳刻线条造型的特色,采取新徽派版画技法中原板木刻的形式,不借助于拓印呈现,而是以壁画的形式原版展出,独此一幅。构图上,采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散点透视的原理,并辅之以油画的色彩进行渲染,融合版画、国画、油画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既传统又现代、既凝重又辉煌的视觉效果。一个“颂”字来统领创作之宗旨,升华了巢湖这一极易被设定为风景画的创作思路,而这恰恰也颠覆了我对巢湖颂这幅画之前的想象。颂,首先是河山之颂,即要表现出巢湖美丽的自然风貌,这是画作的基本诉求。画面中八百里巢湖的美好风光,碧波浩渺,水天一色,一派湖天胜境。甲然而,这并不是画的全部,巢湖颂要表达的远不止于风景。乙在画者的精神世界里,巢湖颂还是历史之颂、文明之颂。丙那一排虬枝盘曲的千年古柏树和高高耸立的古衫林,虽饱经风霜,却遒劲挺拔,占据在画幅最前端的位置,将历史的幽深倏然前置于观者的眼前。丁纵贯全篇的古柏?松杉,架构了(巢湖颂的历史厚度,精妙地喻示了这片诞生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的祖先有巢氏的历史精神,而松柏斗寒做雪、坚毅挺拔的形象是环巢湖流域文明的代言,也正是中华民族正气凛然、坚韧不屈.品格高尚的文化象征。戊是人民之领、生活之领。己巢湖颂以长卷的形式,按照时间的纵轴,全方位展现了巢湖历史文化生活的图像。巢湖颂是一次命题创作,由安徽名人馆定制,并永久收藏陈列。从动议到画成,历时一年多,期间作者无数次环游于巢湖周边,观湖听涛逐浪,采集风土人情,嗅闻大地的气息,发酵于胸中,酝酿艺术的芬芳。三百六十多天的日思夜虑,巢湖终于升华为一种超越风景、超越时空的艺术的精华。(选自安徽日报2018年7月13日)6 . 下列对画线部分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丙丁戊己B甲乙丙丁戊己C甲乙丙丁戊己D甲乙丙丁戊己7 . 第段中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巢湖颂是颠覆者”,请概括其中的原因。8 . 选文介绍了巢湖颂在构图上的特点.采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_的原理,并辅之以油画的色彩进行宣染,融合_、_、_等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_的视觉效果。9 . 巢湖颂中的松柏有哪些象征意义?10 . 用一句话概括第段的内容,并结合全文说说这段话给你怎样的启示。阅读提示:(1)本文共1607个字,建议阅读4分钟左右。(2)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关注人物追月的主要历程。一心只做追月人在经过26天的“长途跋涉”与“养精蓄锐”之后,2019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并通过“鹊桥”中继星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揭开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纱,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实施软着陆的人类探测器!“走,到月球背面去”,这声召唤,84岁的欧阳自远终于听到了回响。欧阳自远是我国天体化学学科的开创者、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他早年从事地质学,后来进行核爆研究,现在一直主持月球探测工程,曾成功推动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此后,“嫦娥计划”从一号到五号探测卫星,全都离不开他的参与和推动。从40年前第一次触摸到月岩起,欧阳自远就将自己的命运与月亮绑定了。从研究地质到陨石,从申请探月到实“嫦娥计划”,欧迎自远一心只做追月人。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神舟号”正式登上历史舞台。这让时任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所长的欧阳自远看到了探月的希望。1993年,他彻夜伏案写下两万字的探月必要性与可行性报告,从军事、能源、经济等多方面阐述了登月的重要性,提交给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专家组。接下来的10年,欧阳自远不断同上层力争,跟专家、同事改进工程方案。他的妻子邓筱兰如此形容:“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工作上,回到家就是进书房、看书、查资料,家里的事儿什么都不管,饭做好了叫他吃就行,好的赖的都能吃,恨不得天天只穿一件衣服,家里小孩的生日永远记不住,大概就知道是几岁”。2003年底,经过10年努力,一份关于“嫦娥一号”的综合立项报告送进了中南海。两个月后,温家宝在这份报告上签了字批准了中国月球探测第一期工程,欧阳自远被任命为首席科学家,这距离他开始月球研究已经整整过去了25年,那一天是大年初二,欧阳自远带着4名学生,与探月工程的总指挥栾恩杰下了趟馆子。他特地开了瓶茅台酒,举杯时声音有些颤抖:“所有努力都是为了今天,我们很幸运。”中国探月工程分为三步绕、落、回,即一期突破绕月探测关键技术,二期突破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等技术,三期突破月面采样和返回地球等技术。因此,一期开始的2004年被称为绕月探测工程的开局年,这之后便是3年攻坚时光。3年里,每一个项目都离不开欧阳自远的参与,70多岁的他每晚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在各个对接城市来回飞。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绕月卫星在西昌发射,它需要进入月球200千米使命轨道,才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而这个过程需要13天。2010年10月,“嫦城二号”卫星升空,试验新的奔月轨道;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探测器登陆月球,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等任务,标志着探月工程二期实现,如今,作为“嫦娥三号”备用卫星的“嫦娥四号”也成功完成了月球背面登陆的任务。未来,欧阳自远还要全身心投入到探月工程第三期,即“嫦娥五号”的工作中。聊起探月计划,欧阳自远最动容的时刻,是说起“嫦娥一号”命运的时候。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完成所有绕行任务,将按照计划撞向月球,葬身太空。那是欧阳自远最心痛的时刻,呕心沥血10年,犹如自己的孩子。他有些哽咽:“嫦娥一号,最后在我们的控制下,飞了一刻钟、1469公里,撞在丰富海,粉身碎骨。它真的是一位英雄为了国家的利益,献身于这个事业。后来我说,以后不要撞了,所以嫦娥二号的命运好多了。它干完了自己的事情以后,我们找活给它干,让它去监视,一颗名为战争之神的小行星。”他将“嫦娥一号”称为英雄,将所有的“嫦娥号”比作自己的孩子,这便是一位科学家的柔情。由于科学上杰出的贡献,2014年11月4日,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将一颗编号为8919号小行星命名为欧阳自远星。去年,欧阳自远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已经83了,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了,我觉得可能做不完,所以希望能够多一点时间,能够把它做好。”耄耄之年的欧阳自远将剩下的人生岁月和奔月梦想紧紧联系在一起,他相信自己一定能亲眼看到月球上留下中国人的脚印。11 . 根据文章内容,依次填入上面人物卡片空格中的信息完全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嫦娥计划” 2013年12月 “嫦娥四号”也成功完成月球背面登陆的任务B月亮 2013年12月 “嫦娥四号”成功完成月球背面登陆的任务C“嫦娥计划” 2014年11月 “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月球背面登陆的任务D月亮 2014年11月全身心投入“嫦城五号”工作中12 . 文章用大量笔墨写1992年1993年2003年2004年内容是为了( )A突出欧阳自远对月球的研究时间早。B突出这十年是研究月球最重要的十年。C突出欧阳自远是一个具有不抛弃不放弃精神的人。D说明他们很幸运,所有努力都得到了回报。13 . 下列对本文以“一心只做追月人”为标题的作用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把“研究月亮”,比作“追月”,生动形象,富有文学味。B高度概括了欧阳自远的一生追求。C对欧阳自远只顾工作不顾家庭的态度的谴责。D对欧阳自远执着研究月球精神的赞扬。三、句子默写14 . 古诗文默写。(1)深林人不知,_。(2)_,惟解漫天作雪飞。(3)木兰诗中表现战地生活艰辛的诗句是_,_。(4)思乡是游子永恒的情结:春夜洛城闻笛中听伤离惜别的曲调,勾起李白无尽的乡思的诗句是:_,_;逢入京使中岑参远涉边塞,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喷涌而出的诗句是:_,_。(5)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钟情于生机盎然的春天,请从你的古诗积累中,写出一句含“春”字的诗句:_,_。四、诗歌鉴赏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15 . 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A龟虽寿(曹操)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C竹里馆(王维)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6 .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7 . 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五、课外阅读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小题。耿纯东汉真定王扬谋反,光武使耿纯持节收扬。纯既受命,若使州郡者至真定,止传舍。扬称疾不肯来与纯书欲令纯往。纯报曰:“奉使见侯王牧守,不得先往,宜自强来!”时扬弟让、从兄绀皆拥兵万余。扬自见兵强而纯意安静,即从官属诣传舍,兄弟将轻兵在门外。扬入,纯接以礼,因延请其兄弟,皆至,纯闭门悉诛之。勒兵而出,真定震怖,无敢动者。(选自冯梦龙的智囊)(注)耿纯:王莽时为纳言官,后投奔刘秀,为前将军,有战功,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刘扬:(?-公元26年),中国新朝末年东汉初期政治人物。真定王。新末后汉初群雄之一,汉景帝七代孙。止传舍:下榻在驿馆中。安静:安详。18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若使州郡者至真定_(2)宜自强来_(3)兄弟将轻兵在门外_1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因延请其兄弟,皆至,纯闭门悉诛之。20 . 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扬 称 疾 不 肯 来 与 纯 书 欲 令 纯 往。21 . 耿纯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六、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读书兴趣及占比例读书计划及占比例关注点及占比例读书笔记及占比例深厚13%有计划11%写得怎样10%每读必做0 %一般48%有时有计划32%怎么写的14%凭兴趣做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