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_第1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_第2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_第3页
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青岛某中学的同学以“二战后,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印度独立后大力发展科技,成就显著B1956年埃及宣布将巴拿马运河收归国有C1959年古巴建立革命政府,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D1960年非洲出现17个独立国家,被称为“非洲独立年”2 . 美国国务院正门大厅悬挂着所有与美国建交国家的国旗,2015年7月20日古巴国旗也在此升起,标志着美古这对“宿敌”终于“冰释前嫌”,古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在A1945年B1959年C1962年D1979年3 . 1920年,甘地号召人民发动了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下列属于这次运动中采取的具体做法的有“食盐进军”拒绝纳税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抵制英国商品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中工作ABCD4 . 1888年,19岁的甘地从印度到英国留学,这期间,他潜心研究圣经,把基督教教义中关于对恶人忍让的教义与印度教教义中“以德报怨”的思想结合起来,得出了“非暴力”的结论。由材料看,他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缘自A宗教思想B科学理论C工人运动D启蒙思想5 . 它使社会日益分裂为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阶级,这里的“它”指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工业革命C马克思主义诞生D第二次工业革命6 . 印度“圣雄”甘地对英斗争中采用的基本斗争形式是( )A非暴力不合作运动B城市起义C农村暴动D自上而下的改革7 . 甘地在印度自治中说:“正是由于机器使印度赤贫遍野。曼彻斯特给我们造成的伤害难以估量。由于曼彻斯特,印度的手工业差不多消亡了。”所以他( )A领导了“向食盐进军”B要求实现工业化C倡导“手纺车运动”D致力于解决民生问题8 . 一战”后,印度、土耳其两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相同之处是A有资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反对英国殖民统治C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D以暴力手段为主9 .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玻利瓦尔西属拉美独立运动B尼赫鲁印度独立C卡斯特罗古巴革命D章西女王非洲独立运动二、综合题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表人物先后提出了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1)自强求富、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分别指什么事件?材料二:经历了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政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2)材料二中, “变法维新”的序幕是什么? 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的首义指什么事件?“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开始的标志指的是什么?(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不难看出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进程表述正确的是( )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B学制度-学技术学思想C学思想-学技术学制度D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4)结合上述材料及通过近代化探索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悟?11 .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请看滚滚历史洪流中上演的新“三国演义”。(1)为结束海峡两岸的分离状况,我党提出的基本方针是什么?当前阻碍祖国实现统一的因素有哪些? (2)到2017年印度将迎来周年的独立纪念。当时英国是怎样解决印度独立问题的? (3)“1990年两德合并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发生的?它与港澳回归发生的根本性变化有何不同12 . 甘地、孙中山都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概述孙中山、甘地二人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作出的主要贡献。材料二人类的公正不是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上,真正的公正是建立在自我牺牲、道义和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相信非暴力是弱者的一种武器。我相信,一个最坚强的战士才敢于手无寸铁、赤裸着胸膛面对敌人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