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舒城中学2020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研究性学习材料试题(二)(无答案) 第I卷(选择题 6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 2020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9月10日在河北承德丰宁开始。 2020年9月3-5日,在厦门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议。 2020年8月20日,李先生在某地花50万首付按揭买了一套商品房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文艺晚会2020年7月28日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A B C D2餐桌礼仪,正是人类用餐和动物解决生理需要区分开来的关键。餐桌礼仪,包括怎么动筷子、使刀叉,衣着打扮是否得当、与宴会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谈、如何敬酒、正确的入座和离席,等等。每个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向周边的人泄露着你的信息:身世背景、家教、性格、喜好、人品。在西方,餐桌礼仪一直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可见 ( )文化素养的形成需要后天培养 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ABCD32020年,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我们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是基于 (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既是精神力量,又是物质力量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A B C D42020年4月10日,第35届洛阳牡丹花会在洛阳开幕,本届牡丹文化节以“相约千年帝都,共享国色天香”为主题。洛阳牡丹花会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国家级节会,每年的牡丹花都会吸引众多的国内外客商到洛阳投资兴业,为洛阳经济发展注入无穷的活力。这体现了( )A文化决定经济效益B文化是经济的集中体现C文化影响经济活动D文化为经济发展提供方向保证5网络曾出现“三个苹果改变世界”的段子: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让人类走出蒙昧,有了文化;第二个苹果砸中牛顿,使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推动科技的发展;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世界。“三个苹果改变世界”虽具玩笑性质,却也形象地告诉我们文化和科技的重要作用。以下关于文化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消费更加丰富 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实践的产物 文化越来越成为一种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A B CD6. 叉子,原来是古代的一种农具,经过多个世纪的改进,最后用来进餐,西方人终于改变了用手抓食物吃的落后习惯,从而形成了西方人独有的饮食文化。由此可见(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人是文化创造者,又是文化享受者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不同的文化印记A. B. C. D.7倘若今天还没有定为文物的名人旧居、祠堂庙宇就可以消失在铲车之下,将来人们到哪里去寻找儿时的记忆、寄托浓厚的乡愁。这是因为(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文化遗产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A B C D8有关调查显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对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产生重大影响的电影,都曾经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这些经典电影包括:地道战、地雷战、青松林、艳阳天、金光大道、鸡毛信、在烈火中永生、上甘岭等等。由此可以看出( )A人创造了人文化,文化也创造人B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优秀文化不断丰富着人的精神世界C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9创意产业是文化与经济全面融合的产物,知识经济出现以后,文化和艺术经济开始成为全世界发展的新趋势。文化的力量总是无声地融入经济、政治和社会中,孕育无形的凝聚力、向心力及亲和力。这说明 ( )文化与经济、政治融为一体,不可分割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文化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政治的发展A B C D102020年央视春晚回归和创新并重,以不同影像、实物、音乐、表演等形式,展现了不同年代的不同流行元素,使不同年代的人们都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温馨回忆。这折射出(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舒中高二政治 第1页 (共8页)舒中高二政治 第2页 (共8页) 春晚提高了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于一定的文化 文化是对一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A B C D112020年2月25日,由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湖南省文明办、长沙市文明委、湖南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的“2020雷锋精神论坛” 在雷锋故里长沙市望城区举行。“雷锋精神”不会过时,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和上海世博会期间志愿者的行动,都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雷锋精神”得以弘扬,是因为这种精神能够( )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决定人的健康成长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ABCD12被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经典论语,成书已两千多年,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的思想和生活。这体现了( )A文化是思想家的精神产品的总和 B文化素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才能获得C文化经典是决定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13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集律诗、书法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形式简单、内涵丰富、深邃。既有韵律、书法之美,又有道德、教化之功。我们既能从中感受到“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道德力量,又能被“斗寒傲雪红梅开大地实现复兴,昂首扬鬃骏马舞东风追求梦想”唤起建设祖国的昂扬斗志。这说明( )A优秀文化集多种文化形式于一体 B楹联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C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D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14.“不会阅读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民族,不会阅读的国家是没有生命的国家!”阅读,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话题。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是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力量ABCD15某校在学校操场里建设了混凝土雕刻劝学篇一书,将荀子的劝学篇一文全部刻于其中。师生可以在此朗诵劝学篇,进而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感受古代的优秀文化。这一措施的实施( )体现了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文化力量的展现需要特定的物质载体文化具有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功能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ABCD16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当历史的尘埃落定,许多喧嚣一时的东西都会烟消云散,唯有优秀的文化会长留世间,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心灵的温暖和精神的慰藉。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优秀文化能陶冶人们的情操 优秀文化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文化对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起着主导作用 文化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深远影响ABCD17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得到繁荣发展,这不仅改变了每一座城市,更改变了每一个人,百姓生活“更幸福更有尊严”。这说明( )文化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发展的基础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能够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A.BCD、18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这表现在( )人越全面发展,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越多 社会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表现为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ABCD192020年9月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将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下列选项中,对核心素养认识正确的是( )A 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其核心与标志C培育核心素养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D当前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核心素养20不同的传统节日能够使人们感受到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魅力。在我国,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 )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 对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着重要作用 是世界文化与自然的遗产ABCD21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舒中高二政治 第3页 (共8页)舒中高二政治 第4页 (共8页)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由此可见,影戏( )应作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来折射出民族文化具有普遍规律 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对研究中华文明的演进意义重大ABCD22钱钟书先生谈中国诗中提及,“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材料表明钱钟书先生主张( )文化是民族的,要坚守民族文化鲜明特色尊重各民族的文化成果,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ABCD23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对东北经济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从文化生活角度看,“闯关东”( ) 是一种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 意味着大规模的文化传播交流了商品中蕴含的文化 对东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ABCD24广播、电视利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传播新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传播迅速,范围广泛,问世几十年来,其发展速度和规模,超过了报纸。但是,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报纸可以使读者慢读细看,有思考的余地,又可以长期保存,便于查找,因而并没有被淘汰。这说明大众传媒和传统传媒具有各自的优势 不同的文化传播媒介具有各自的特点电子技术促使传媒进入铅与火的时代 文化传播的物质媒介的形式多种多样ABCD25近年来,我国在许多国家成功举办的“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活动受到普遍欢迎,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请你确定一组最能符合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政策或主张的关键词A相互借鉴 求同存异 提升文化实力B尊重差异 平等协商 认同外来文化C加强交流 文化共享 汲取各国文化D理解个性 积极创新 舍弃传统文化26放鞭炮是我国春节的传统习俗。近年来,很多地方相继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中有环保、安全等因素,但很多人觉得不放鞭炮,便没有了年味,传统在被淡化。让春节在新时期下,用新的方式与传统韵味相结合,这样过年才会变得有意义。春节放鞭炮是A对传统习俗的继承 B一种封建迷信活动 C对传统思想的继承 D一种落后的过节方式27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新课标卷作文题,给出“京剧”“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等十二个“中国关键词”,要求考生通过关键词“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对应合理的是广场舞主流文化人民大众喜闻乐见京剧传统文艺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华美食饮食文化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长城文化遗产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ABCD28“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三十晚上熬一宿”。这首儿歌描述的年俗活动经过千年传承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头的中国结。以上材料说明 传统习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统习俗是中华文明传承和进步的重要动力传统文化的血脉中涌动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ABCD29下图为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标志。该标志以汉字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巧妙结合起来,“冬”字下方两点又顺势融入2022,生动自然。北京冬奥会标志中汉字书法之美的呈现印证了A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播B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体现时代精神C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D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继承30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将小学一年级语文中的古典诗词,由原来的6到8篇增加到22篇,整个小学阶段不少于100篇。把经典古诗词作为中小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小学生感受古典诗词之美,这舒中高二政治 第5页 (共8页)舒中高二政治 第6页 (共8页)主要是因为A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文化传承中起重要作用B创新的文化传播形式,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文化传承和教育相结合C古典诗词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必须通过教育的方式才能加以继承和传播第II卷(非选择题 40分)31近年来,我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市市委、市政府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了“四室一场一园”(教育培训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文体活动室、室外活动场和村落小公园)为内容的“村落文化宫”建设目标和标准,并且每年从市财政中拨出专项基金加以扶持。经过多年的努力,“村落文化宫”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不仅带来了农村文化的繁荣,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而且大大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公共卫生和人际关系。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分析建立“村落文化宫”对于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12分)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爱国,这是我们对自己祖国最质朴的感情。生活中的一系列最美:最美女孩、最美妈妈、最美少女、最美大学生、最美农民工草根平民的“最美”善举折射着人性的光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仅给被救者带来了生的希望,也体现了草根身上的爱国情怀所激发的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温暖明亮,爱意涌动。材料二:爱国是情感,更是责任。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爱国主义的传承者。为了更好地弘扬爱国精神,践行爱国行动。班级打算以此次班会为契机,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进社区活动。(1)从“文化塑造人生”角度,分析宣传这些“最美”人物对社会的意义。(2)请以材料二中的活动拟定两个具体的主题,并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指出其理论依据。33“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法培训讲师课件
- 重建祖厝协议书8篇
- 重病补助申请书
- 90年代转正申请书
- 2025年安徽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募笔试考试大纲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发展现状与未来市场空间预测报告
- 2025-2030工业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比较与投资回报分析报告
- 2025-2030工业大数据应用前景与商业化投资价值深度分析报告
- 遭受雪灾申请书
- 老果园改造申请书
- 2025机采棉作业合同协议书范本
- 【精益人才培养系列教材】第3节:七大浪费
- 《国际公法》全册配套完整课件
-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课件(15张PPT)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特种设备管理台帐(5个台账)
- l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 经口鼻吸痰技术新版
- 三甲级综合医院全科室岗位说明书汇编(专业完整模板)
- 诗歌《舟夜书所见》课件
- 小学数学北师大三年级上册七年、月、日三上《认识年、月、日》成华区电子科大附小张元元
- 喜迎国庆 国庆节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