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下列人物极力宣传“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观点,推动变法图强的是( )ABCD2 .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洛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它让我们想起A洋务运动B成戌变法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3 . 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是A汉阳铁厂B开平煤矿C轮船招商局D江南制造总局4 . 下列南京条约内容中,使中国海关丧失了保护本国经济和贸易自主权的是A开放五处通商口岸B割占香港岛C赔款2100万银元D关税商定5 . 台湾正式建省是在年。A1684B1884C1885D18956 . 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A戊戌变法B公车上书C万国公报的创建D建立强学会7 . “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轮船招商局的创办B大生纱厂的兴办C福州船政局的创办D汉阳铁厂的兴办8 . 下列属于维新派代表人物的是( )A张之洞B左宗棠C李鸿章D谭嗣同9 . 英国远在欧洲,但它却不远万里跑来侵略我国,产生这一动机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B英国为了报复中国的禁烟运C中国人好欺负D为了夺取中国的土地和白银10 . 近代西方国家用武力入侵的方式打开中国国门,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不断扩大侵略权益。下列条约中的内容,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开放广州、厦门等为通商口岸各国派兵保护东交民巷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ABCD11 .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望厦条约C虎门条约D黄埔条约12 . 下图为2013 年发现的长眠于黄海海底的沉船,被考古人员命名为“丹东一号”。到目前为止,从中打捞出包括印有“致远”字样的瓷盘碎片等诸多文物。由此推断这艘沉船失事于( )A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甲午中日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13 . 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以下历史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圆明园在大火中焚烧了三天三夜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ABCD14 .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1838年底,道光皇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B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和清政府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D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5 . 北洋舰队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六的舰队,却在哪一场战役中全军覆没A丰岛战役B黄海海战C旅顺战役D威海卫战役16 . 下表所列为中国历史上有关学校教育的有关史实,其中史实与结论搭配不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春秋末年孔子创办私学不同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受门徒。B汉武帝在长安兴办太学促进了儒学教育的推广和发展。C1898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D1924年国共合作创办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基础。AABBCCDD17 .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殖民者的枪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和困惑。”对材料中“界碑”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资本输出阶段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D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8 . 洋务派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开展的自救活动有( )创办军事工业 创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 废除科举制ABCD19 . “他们认为中国的文物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文中的“他们”不包括A左宗棠B李鸿章C张之洞D康有为20 . 与洋务运动相比,维新变法运动的进步之处在于A主张向西方学习B提出了强国的主张C目的是维护清朝的统治D要求发展资本主义21 . “韦昌辉与石达开,秦日昌是大齐一心东、北、翼三人不和。北、翼二人同心,一怒于东,后被北王将东王杀害。原是北与翼王二人密议,独杀东王一人”。根据李秀成的供述,可知此次事件使太平天国运动( )A正式爆发B建立政权C军事全盛D由盛转衰22 . 我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依据是A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B英国都是发动战争的元凶C都从进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23 . 某学生在复习中国近代史时看到一个条约有如下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这个条约应该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24 . 圆明园集世界建筑之大成,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却被毁于一旦,罪魁祸首是A英美联军B英法联军C八国联军D法德联军25 . 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割占土地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获得大量战争赔款ABCD26 . 2011年1月12日,塔吉克斯坦议会下院以多数票批准了之前中塔两国政府签署的勘界协议,根据签署的协议,塔方退还与中国在帕米尔高原拥有主权争议的约1000平方公里领土。中塔两国关于我国西北领土主权的争端在历史上与哪个国家有关?A英国B美国C日本D俄国27 . 法国历史学家亨利高第说:“我并不认为这在当时是个好办法。我们这样做了,就使得中国人感觉到,我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此外,对于无辜同胞的血,我们也不应该向石头寻仇。法国人与其英国同盟军的分歧就在这一点上:抢劫,可以;放火,不行!”亨利高第所评价的历史事件是( )A英军武力强占香港岛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D德国强租胶州湾地区28 . 义和团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点是A建立革命政权B明确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C斗争矛头指向帝国主义D被中外动势力联合绞杀29 . 著名学者茅海建指出:“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从今天的角度去探讨这次战争的意义,我们会首先看到,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对“这场战争意义”的探讨较全面的是A一场英国为打开中国大门的侵略战争B中国进一步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推动中国近代化探索进入到政治层面D战争既有破坏性又有它的客观进步性30 .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公车上书拉开了序幕变法从开到失败历时103天谭嗣同在变法中遇害变法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ABCD二、综合题3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爆发前的1825年和1837年,英国出现了两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商品滞销,工厂倒闭,银行破产,工人失业英国政府迫不及待地要发动一场侵略战争。摘编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材料二(1894年)11月7日慈禧太后寿辰,恰好是日军攻陷大连之日。慈禧太后却照样在宫中升殿受贺,大宴群臣,还让皇帝与大臣陪坐听戏三日,不问国事。(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国内背景和目的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概括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军在旅顺犯下的罪行。(3)从鸦片战争的失败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3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辉煌远去】 材料一 据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统计,如下表 (1)依据上表说明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的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 【巨浪西来】 材料二 铁甲舰冒着滚滚黑烟而来,朽木布帆撑起的水师怎能相对。乾隆爷的威武大将军炮在西洋小炮前竟不堪一击,高举的大刀长矛未照敌面就已断折。割地、赔款、开埠似乎成了必须的选择,帝国大厦在西来的巨浪下摇摇欲坠。 (2)“铁甲舰”的动力来源于英国工业革命中的哪项成果? “割地、赔款、开埠”起始于中国近代史上哪一不平等条约? 【惊涛拍岸】 材料三 19纪末20世纪初,爱迪生、贝尔、西门子、本茨等登上各国媒体的头版头条。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1910年,德国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二位。与此同时,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的危机。 (3)美德两国工业总产值能够跃居世界前两位的关键性因素是什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一系列爱国救亡运动,请举两例说明。 【追波逐浪】 材料四 1956年,党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1985年我国开始实施农业科技的“星火计划”。1986年底,制定中国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即“863计划”。 (4)请举两例说明新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5)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3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840年以来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全球通史材料二:本着“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原则,将土地分为上、中、下三级九等,好坏搭配,按每家人口平均分配。又规定“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请回答:(1)你认为材料一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840年以来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什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