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三次统练历史试题_第1页
九年级第三次统练历史试题_第2页
九年级第三次统练历史试题_第3页
九年级第三次统练历史试题_第4页
九年级第三次统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第三次统练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著名人物,他的主要活动有( )1799年发动政变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颁布法典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ABCD2 . 老师给一个历史学习小组罗列了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工业革命几个历史事件,你认为所列事件共同的研究主题是A资产阶级的民主进程B殖民主义的发展C步入近代社会D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播3 . 有人说:“马歇尔计划达到了一箭几雕的目的。”推行这一计划的国家是A美国B日本C苏联D英国4 . 学习了萨拉热窝事件(见下图)以后,四位同学发出如下感慨,请你判断出正确的一项A没有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不会有一战B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和一战的爆发无关C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应成全世界青年的榜样D突发事件可能给人类和平造成巨大威胁5 . 下边为刘要同学列出的知识简表。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主题应该是A人文主义思想兴起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近代代议制民主政治扩展D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6 . 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A关禁闭B处以罚金C判处有期徒刑D判处流放外地7 . 有学者认为,美国南北战争在1862年下半年出现了一个转折点.一度占优势的南方政府中出现了摇摆州,联邦政府通过内部政治运作,承诺只要在宣言生效前重新加入联邦,便至少在当下不改变原有制度,从而成功争取到至少三个州的和平力量。由此可见“转折点指的是A联邦政府加强了内部的政治运作B南方叛乱州发生了分化C宣言一激发了黑人参军作战的热情D黑奴制度在更大范围得到保留8 . 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上述两人的主要贡献分别是(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内燃机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C发明电灯、制造汽车D发明电子计算机、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9 . 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著名“南方谈话”,指出:“计划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下列表述中符合邓小平这个观点的是( )A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新经济政策C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D美国的里根改革,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0 . 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启蒙运动兴起 工业文明在欧美普遍建立ABCD11 . 2018年5月,首届中英人工智能对话会议在英国剑桥大学举行,会议主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技术预测与社会影响”。该大学办于1209年,历史悠久。请问在中古时期与其齐名的英国最古老的大学是( )A巴黎大学B莫斯科大学C牛津大学D山东大学12 . 从对国家的影响来看,下列历史事件中,与中国商鞅变法相似的是彼得一世改革 大化改新 1861年改革 美国内战ABCD13 . “我国(苏联)崛起的历史可以简单概括为:一次比一次耀眼的崛起胸飞:一次比一次出人意料的失势阴落”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崛起为强大的工业国,主要得益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两个五年计划D农业集体化14 . 中国人将黄河视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古埃及人将尼罗河视为“母亲河”,其共同原因是这两条河流( )A为文字的产生创造了条件B为商业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C为医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D为人类的生存繁衍提供了条件15 . 19世纪,美国南北矛盾的焦点是( )A关税问题B黑奴制的存废问题C向西部扩张领土的问题D资本主义存废问题16 . 流行语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下列哪一流行语是改革开放时代的( )A社会主义“ 三大改造”B“全面跃进”C“招商引资”“市场经济”D“和平解放西藏”17 . 右图是较量中的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国际格局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B第一次世界大战C凡尔赛华盛顿体系D两极格局18 . 一种观点认为南北战争使美国原来宪政机制中分裂的主权得到了统一,它为美国大工业化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下列与此观点一致的是( )A南北战争使美国确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B南北战争维护了联邦统一,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扫清了障碍C南北战争为美国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D南北战争解放了黑人奴隶,消除了种族歧视19 . 西欧封建庄园具有司法权,设有庄园法庭。下列关于庄园法庭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B庄园法庭起着维护庄园公共秩序的作用C法庭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D庄园法庭只是维护封建领主利益的工具20 . 牛顿说:“如果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下列人物,为牛顿提供“肩膀”的有爱迪生伽利略史蒂芬孙哥白尼ABCD二、综合题21 . 思想、制度、器物的变革是西方近代社会的主旋律。14世纪20世纪初,是世界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时期,那也是一个群星璀璨、风起云涌的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材料一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西方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材料二: 14至17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市场解放的文化运动。英国的文学巨匠莎士比亚是这场运动的杰出代表。(2)请写出材料二中“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材料三: 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3)材料三中“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这个制度是通过哪一部法律文献加以确立的? 材料四: 在北美独立战争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军事统帅指挥大陆军与英军进行了艰苦的战斗,为独立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4)材料四中“”代表了哪一人物?指出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指出社会变革与国家发展的关系。22 . 城市的兴起,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材料一西欧在中古初期,由于战乱和经济衰败,昔日繁荣的罗马城市大多变为废墟。11世纪前后,随着生产力提高,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一些有专门手艺的农奴逃离封建庄园,到交通要道、江海口岸或教堂、城堡附近开设作坊,成为手工业生产者;商人也随之在这些地方聚集经商。为防御侵扰,他们在聚居地筑起栅栏或围墙,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新的工商业城市。材料二恩格斯说:“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材料三 16世纪中叶,利物浦还只是一个人口只有500人的小镇,而奴隶贸易的利润帮助该市繁荣起来。到18世纪末,利物浦控制了欧洲41%、英国80%的奴隶贸易。据统计,在18世纪,利物浦的奴隶商人共将大约475万名来自非洲的黑人贩卖到美洲。可以说,利物浦在18世纪聚集起来的财富,大部分来自于奴隶贸易的利润。18世纪的利物浦最终成为英国第二大都市。(1)据材料指出,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早期的市民主要包括哪些人?他们后来逐渐演变成哪两个新兴阶级?(2)中世纪后期,在西欧的城市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关系。这种新的生产关系最早出现在哪里?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3)利物浦进行奴隶贸易的前提条件是什么?这种罪恶的贸易为西欧带来什么影响?23 . 某校九年级(7)班同学,一直关心国家大事、关注人类发展。他们以“探寻工业文明的足迹”为主题开展了研究活动,请你参与。【开启工业之门】材料一英国在成为大国的过程中,戏剧家莎士比正的作品提升了英国的人文精神,科学家牛顿的力学定律开启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大门。瓦特,他们的名字,十分醒目地写在英国走过的大国之路上。(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瓦特在英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贡献。【进入高科技时代】材料二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2)材料二中,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占50%以上出现在哪一时期?(1分)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材料三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3)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什么时间?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4)请以第二、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各一例,说明材料三所表达的观点。【反思过去岁月】材料四各国温室气体的相对排放量为:美国30.3%欧洲27. 7%俄罗斯13.7%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煤矿一瞥 德国埃森的克虏伯钢铁公司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汽车到处排成长龙(5)材料四反映了人类历史上工业化进程中的什么现象?【以史为鉴促发展】(6)通过上述探究活动,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24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马克思(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在“这个斗争”中颁布的哪些文件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材料二:1856年3月,沙皇在对莫斯科贵族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2)这位沙皇是谁?他通过改革废除了什么制度? 材料三:明治初期的小学维新政体书:(3)材料三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次重大改革?图片反映了这一改革中最具远见的战略眼光的措施是什么? (4)上述三国的崛起之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25 . (14分)历史学习的方法多种多样,为提升同学们的学科素养,张老师运用了不同的方法,设计了如下学案,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任务一(识别史料寻找历史证据)(3分)(1)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只填序号)金字塔张学良回忆录音司母戊鼎史记中国共产党党史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任务二(运用表格归纳历史影响)(4分)(2)完成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