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包身工“生态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2. 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的写作方法。3. 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文体、背景知识;2.在合作中学习多种表达方式结合的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仇恨。二、教学重难点:【难点突破】1.结合句子,揣摩作者思想情感2. 学习本文以记叙主线,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主题。三、教学设计:【设计类型】“生态课堂”完整型教学设计【设计特点】设计理念为“生态课堂”。即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全面发展,师生共同成长的课堂。课堂特色是“三生”:生活、生成、生动课堂环节三层级六步骤:三层级为读通、读懂、读好。六步骤为自主预习、激趣导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分组探究、成果展示、迁移应用。“生态课堂”教学设计适用于各种文体,特别适用于经典美文。一般文章可根据教学内容、时间和进度对三个层级六个步骤进行变通处理。【设计说明】在新闻报告类文体教学中,以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归纳、提取信息的能力为主,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按照“生态课堂”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权意识。在问题中学,学习本文点面结合的选材方式以及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写法,并感受作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憎之情。【教学策略】重难点突破方法:诵读法、提问法、讨论法、点拨法。四、课时计划:二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快速阅读法为主,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整体感知本文的基本内容;第二课时在阅读的基础上,概括文章内容,运用提纲挈领的方法分析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五、教学过程:一第一学习层级:读通第一步:自主预习活动一:夯实基础,知识积累1.给字词注音衍( ) 汀( ) 游说( ) 辊( ) 栅( )趾( ) 骷髅( ) 吆喝( ) 相称( ) 呵欠( ) 虐待( )2.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吆喝: 生杀予夺: 呻吟:一听天命:契据是实:非特不能赚,还要贴补: 3.补充文学常识和作者内容。(1)作者简介 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人。因家境贫穷,小学毕业后做过染坊店学徒。1914年就学于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毕业后留学日本,先后在明治工业专科学校、九洲帝国大学攻读工科。留学期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着。1923年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参加了日本工人运动和左翼文艺运动。1927年被驱逐回国,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了左联的工作。抗战期间,任救亡日报总编辑。1941年奉命赴香港创办华商报。后到重庆任新华日报总编辑。(2)文体知识报告文学是一种按照文学创作的规律,充分运用除虚构和创造性想象以外的文学手法,对当代社会出现和存在的典型人物、事件、现象、问题进行形象化的再现,同时又饱含哲理思辨、理性光芒和批判精神,具有强烈时代感的文学体裁。报告文学是一种既有新闻价值,又有文学价值的“两栖类”体裁,它既有新闻写作的基本特征,即真实性与时代感,又有文学写作的基本特征,即典型性与艺术化。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文体的特点。活动二:自读课文,完成问题1.你有哪些补充的字词?2.你画出哪些重点的句子?3.通过预习,你能概括文章写了什么内容吗?(带着预习,进入第二层级)二第二学习层级:读懂第二步:课前三分钟(或激趣导入)第三步:主题学习或学案(问题)导学活动一: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学会思考1、再读文本,总体感知如:第一部分(第18段)记叙包身工起床情景。同时又议论包身工制度的产生。通过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介绍她们恶劣的住宿条件;通过写包身工的来历和身份,说明包身工制度的产生。第二部分(第917段)记叙包身工早餐的情景,并议及包身工制度的发展。这一部分中第9段至第11段重点描写包身工吃早饭的情景,介绍恶劣的饮食条件;第12段至第17段,作者深入分析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佣包身工的三大原因:可靠、安全、廉价,说明包身工制度的发展。并以“芦柴棒”被殴打侮辱为例,形象揭示出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残酷的压迫。第三部分(第1825段)记叙包身工上工的情景,揭露帝国主义工厂对于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其中第18段至第23段,作者重点介绍包身工上工的情景。点出三大威胁,即音响、尘埃、和湿气,又指出殴打、罚工钱和“停生意”这三大危险。第24段至第25段归结出本文的主题,点明帝国主义由于利用了包身工这种廉价劳力而获得巨额利润。第四部分(第2633段)这是全文的总结,沉痛概述包身工的悲惨遭遇,愤怒控诉野蛮的吃人制度,并指出黎明即将到来。这一部分,作者以墨鸭作喻,形象地揭露、控诉包身工制度的野蛮和残酷。)2、了解包身工的生活:如:(1)住房;(2)生活安排;(3)作息时间;(4)生活条件 3. 带工老板如何压榨包身工的?如:“两年来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实际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钱了。”;“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钱三角八分计算,并且就算是“芦柴棒”一年仅干340天,带工老板三年从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块,除去包身费二十块,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纯利润339块。”;“每个带工老板带三十、王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赚10170块钱!多者可赚50850块钱以上。”;“ 全上海当年有24000以上的包身工,她们仅在三年之内至少被带工老板榨取了8136000块钱以上。包身工身受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双重剥削的,日本资本家获得会更多。”活动二:精读文本,完成问题,学会展示(也可主题学习: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1.你能用叙述时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大概内容吗?2.文中的包身工是怎样的形象?作者对她们的态度是怎样的?从文章哪里看出?活动三:勤于动脑,学会提问,设擂辩论你能提出关于文本内容理解的问题吗?提出来,共同讨论。(设计特点:学案导学与学生自主提问结合,课堂既重点突出,又体现生成生动。)(在读“懂”基础上,生成问题,进入第三层级)三.第三学习层级:读好第四步:合作探究(定向阅读,初步生成问题,开展合作探究)学生自主生成问题。1.教师对学生进行生成问题方法指导。第一,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前两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做到:(1)要有疑而问,探究才有针对性;(2)要有启发而问,能借此深化课文的学习;(3)要有本探究,即要结合文本展开探究;(4)要有效探究,即探究出的答案有一定的深度或新意。第二,从哪些角度提出问题?(1)从写了什么的浅层角度(如有哪些基本内容,表达了什么主题思想,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等);(2)从领悟为什么这样写的角度(如文本的深层含义,谋篇布局,语言特色,写作技巧等);(3)赏析这样写好在哪里的角度(内容上有主题思想和艺术形象,形式上有结构安排、线索设计、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等);(4)创新思维角度(如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如果你是作品中的人物会怎样,这篇文章的某一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等)2.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思考领悟,每人提出一两个较有价值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并试着自主探究。3.小组选择问题。组员将问题在课前交给小组长,组员共同评估问题,选择一个有价值的问题。4.小组合作探究。全体组员围绕问题,发表观点,寻找依据,写出汇报材料。5.教师寻视各组,了解情况(设计特点:提问是创新的起点,问题由学生自主生成;减少教师预设,课堂灵活度高)第五步:成果展示展示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