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在学习了百家争鸣后,针对学校出现的乱扔垃圾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意见不一:甲:随他们吧,扔点垃圾而已,小事情,不用管。乙:说服教育,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直到他们改为止。丙:一定要严惩,罚值日,实在不行就罚款。这三位同学的言论分别符合哪三位思想家的思想A老子、孔子、韩非子B孟子、庄子、韩非子C庄子、墨子、孙子D墨子、孟子、老子2 .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中提到了汉武帝,汉武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C巩固大一统局面D镇压了国人暴动3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是 ( )A夏朝B西周C秦朝D西汉4 . 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都A提高军队战斗力B促进民族融合C推动社会发展D有利教育兴盛5 . 如果在假期去河南省游玩,想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佛教盛行的情况,除了嵩山少林寺外,还有一个地方你不能不去游览,这个地方是( )A龙门石窟B云冈石窟C莫高窟D东周王陵6 . 复习课上,老师在大屏幕上打出了商鞅、北魏孝文帝、明治天皇、亚历山大二世等人物画像,那么这节历史课的复习专题应该是A多民族国家的发展B科技改变生活C推动社会进步的变革D战争与和平7 . 央视苏家垄墓葬考古栏目报道:在1500平方米的发掘面上,显露着100多座大小墓葬和8个车马坑,考古人员依据迹象判断,它们的年代应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下列与该墓葬大至同期的是A甲骨文出现B分封制开始C周平王东迁洛邑D西晋短期统8 . 被称为华夏族人文始祖的是A黄帝和炎帝B黄帝和蚩尤C伏羲和女娲D商汤和周武王9 .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原因有自然条件优越农业生产先进北方战乱带来了人口南迁社会比较稳定ABCD10 . “建安十三年,曹操晋位丞相,率兵南征,企图一举统一全国被孙权、刘备的联军打败。”引文叙述的事件A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B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C形成了南北朝分立对峙局面D实现了黄河流域的短暂统一11 . 在学完了“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下列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A男人们拿着木棒、石器围捕砍硬鹿等猎物B男人们去种植水稻C女人出去采摘D女人们在烧烤食物12 . 下列古代史实或措施,能直接促进中外交流的有张骞出使西域创立行省制度郑和七下西洋设立驻藏大臣ABCD二、判断题13 . 公元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黄巾起义终于爆发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起义军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以上表述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14 . 三国中最先灭亡的是魏国。15 . 先判断正误,对的在内打“正确”,错误的在打”错误”,并加以改正。(1)北京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2)公元前1046年武王灭商朝,与之相关的史实是牧野之战。(3)“他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五霸之首的伟业。这里的“他”是晋文公。(4)战国七雄中,管辖地区主要在我国今山东省一带的国家是秦国。(5)在治理国家方面,法家代表人物庄子的主张是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三、综合题16 . 经济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两种农业生产工具的功能。材料二 “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汉书张骞传(2)材料二中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张骞“凿空”西域展现了怎样的精神品质?材料三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貿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材料四当时的江南地区,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手工业也有了快速的进步。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同时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南朝时的建康,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材三、四均摘编自部编七年级(上)(4)分析材料四中江南经济繁荣的原因。(5)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进古代经济发展的因素。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请回答:(1)据图一,指出西周对地方管理实行的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周实行这种制度有哪些作用?(2)据图二,指出秦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的。这种制度的实行有何深远影响?(3)据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是怎样解决侯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的?同一时期在经济上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18 . 孝文帝洪才伟略,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439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习俗上,与汉族已无明显区别。但是,北魏统治者因内迁较晚,仍保持民族旧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人教部编版七上(1)材料一中北魏的统治者是哪一支少数民族。根据材料一分析,北魏统一北方有何历史意义。(2)材料一反应出,北魏统一北方后,还存在怎样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材料一出现的问题,北魏哪一位统治者实施改革材料二北魏迁都后的都城,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城内外有许多大的市场,各地名贵特产都集中在这里交易。市内设有专门管理贸易和税收的官吏。城中不少富商大贾“资财巨万”。人教部编版七上知识拓展(3)材料二所说的都城是,根据材料二分析,北魏迁都后,对这座城市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三改姓汉姓示意图原姓改为汉姓原姓改为汉姓拓跋元步六孤陆拔拔长孙贺兰贺丘穆陵穆独孤刘(4)材料三是此次改革中汉化措施的一项,你还知道哪些汉化措施,试举两例。材料四魏晋以来,在经济上,内迁的各族人民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汉族人民向各民族学习畜牧经验;在政治上,十六国北朝政权,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原有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各民族不仅在政治、经济上交流密切,在文化上,交流也日益频繁,如各族大多使用汉语,民族乐器受到汉族人民喜爱;在民族心理上,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汉”观念逐渐淡薄。人教部编版七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