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模拟)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模拟)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模拟)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模拟)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中考历史一模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世界历史上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根据迄今发现的史料,世界上最早以成文法典形式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的法典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查士丁尼法典D罗马民法大全2 .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下列组织的成立,符合这一时代主题的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ABCD3 . 一首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战歌被人们经久传唱,这就是著名的( )A神曲B命运交响曲C英雄交响曲D国际歌4 . 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已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也有了初步好转。这主要得益于( )A十月革命的胜利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执行D集体农庄的建立5 .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处死的国王是( )A詹姆士一世B查理一世C克伦威尔D查理二世6 . 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明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有一项不准确。它是A战争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B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战争爆发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D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凡尔登战役7 . “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其巨大的影响波及各方”大西洋在当时成为一座桥梁主要得益于( )A迪亚士的探险活动B启蒙思想的传播C哥伦布的成功远航D工业革命的推动8 . 下列哪一建筑与金字塔的用途最相似( )A都江堰B长城C秦始皇兵马俑D大运河9 . 庄园制度下的小块土地越来越不适应新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土地集中成为一种趋势。这时候的庄园领主依靠什么生活A土地租金B“什一税”C农奴缴纳迁徙税D开垦荒地10 . 有人说:“达芬奇的死对每一个人都是损失,造物主无力再造一个像他这样的人了。”与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美术三杰”的是但丁 拉斐尔 米开朗琪罗 莎士比亚ABCD11 . 1947年5月,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在演说时指出,我们要做的就是推动欧洲与亚洲两个最大工厂一德国和日本的重建。日本经济由此获得快速发展的机会。这反映了日本战后经济发展A离不开美国的扶植B完全依赖美国政策的推动C有赖于德国的帮助D凭借对外战争的疯狂掠夺12 .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这里的“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指的是A意大利和罗马B西班牙和葡萄牙C意大利和英国D英国和法国13 . 为打破中世纪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思想的束缚而掀起的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开始于A俄罗斯B意大利C法国D英国14 . 16世纪前后,西欧普遍出现了雇佣工人手工劳动、工人之间实行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是( )A小作坊生产B手工工场生产C大工厂生产D个体户生产15 .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屋大统治者时期罗马帝国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有效解决这些困难,帝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A十二铜表法B罗马民法大全C万民法D习惯法16 . “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有( )。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赋税 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重视“以德化民” 实行推恩令ABCD17 . “它在中世纪初期还完全是一个社会中由农业决定的陌生体,到了中世纪晚期则发展成为一个完全有自我意识、最终成为中心生活区域,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胚细胞”。文中的“它”是指A大封建主的城堡B西欧中世纪的庄园C罗马教会的领地D西欧中世纪的城市18 . 为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国家干预经济,进行体制内自我调整提供了宝贵经验的是( )A法西斯专政B罗斯福新政C匈牙利改革D“科技立国”战略19 . 20世纪60年代,美苏争霸中最激烈的较量之一是( )。A第一次柏林危机B越南战争C“星球大战”计划D古巴导弹危机20 . 2017年是我国农历丁酉“鸡”年。从文字发展历史看,最早的“鸡”字为( )ABCD二、综合题21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出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伯里克利材料二 645年6月12日以中大兄皇子为首的革新派发动宫廷政变,除掉苏我氏,皇室夺取了长期控制在大贵族手中的政权。中大兄皇子拥立孝德天皇,自己以太子身份摄政,革新派人士中臣镰足任内臣,高向玄理等任国博士。又仿中国建年号“大化”。646年,颁布“改新”诏书,全盘仿效中国,进行革新变法。材料三下侧石柱上有条文规定: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要赔偿奴隶主人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请回答:(1)材料一表述的“政治制度”是那个国家(或城邦)的民主制度?该国的最高国家决策机构是什么?这种民主有何局限性?(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大化改新学习了唐朝的什么政治制度?该制度使日本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材料三图文资料反映的是哪部法典?从条文内容看,它维护的是谁的利益?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材料二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1公里就有3至4名战士壮烈牺牲。材料三周恩来曾经说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1)材料一所述“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的依据是什么?“一道闪电划过”指什么?“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材料二中红军为何要远征?(3)材料三中第一个“天安门”指什么历史事件?23 . 人类创造历史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指导人们行动的思想意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催生了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推,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这场大辩论,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让我们受益至今。易中天先秦诸子文化材料二 14-17世纪,欧洲新生的资产阶级掀起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的重大历史意义在于它促使欧洲人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在于唤起人的觉醒,使人们把关注的重点从来世转移到现世,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材料三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材料四在马克思亲自颔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第一国际”等国际工人组织相继创立和发展,在不同时期指导和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和斗争。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世界范围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和发展起来,人民第一次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成为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根本政治力量。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材料一中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一概括这场“大辩论”发生的历史背景。其中哪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2)材料二中的“思想文化运动”指的是哪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挑战的启蒙思想主张有哪些?据材料三分析这些思想主张的影响。并写出18世纪中后期美洲发生的革命加以证明。(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请根据材料四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24 . 1719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并进一步扩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世纪,英国一位首相在议会演讲中说:“即使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能够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也可以淋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后来这段话被人们简化成“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摘自岳麓书社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该法律文件确立了什么政治体制?材料二:在那个距今(2019年)200多年前的时代里,殖民地联合起来挑战宗主国是破天荒的大事,宣布独立的北美13个殖民地,与大英帝国的战争一直艰苦地打了8年,最终赢得了胜利。(2)材料二“战争”中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是谁?战争结束后,哪部宪法的制定确立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材料三: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农奴起义不断上升的压力变得不可抗拒起来,尼古拉的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做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据材料三分析,亚历山大二世解放农奴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对俄国发展有何积极影响?材料四: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了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4)材料四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次改革后,日本的社会性质有何变化?25 . 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和俄国都面临着尖锐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国家向前发展,是摆在两国面前的严峻课题。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如下探究。(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