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九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九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九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九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九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面对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寻求对策,下列史实的发生与这次经济危机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美国实施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B墨索里尼进军罗马,建立法西斯专政C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发动了二二六兵变D希特勒上台在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2 .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战争的可能性”。这表明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A避免战争、促进发展B发展经济、赶超美国C加强合作、对抗苏联D提高地位、扩大影响3 . 下列有关文学与绘画作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B梵高的名作向日葵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C毕加索创作的油画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D德莱塞的小说美国的悲剧反映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的破坏4 .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便统一个货币,他用什么作为通用的货币?A刀币B赵币C圆形方孔半两钱D韩币5 . 下列哪一位医生为减轻病人在手术过程中的痛苦发明了“麻沸散”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张衡6 . 二战秘史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文献是A凡尔赛和约B联合国家宣言C慕尼黑协定D联合国宪章7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下列思想主张中最能体现“教育公平”的是A因材施教B兼爱C有教无类D仁政8 . 北大西洋公约规定“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发生,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引文中假设的“武装进攻”来自A苏联和东欧B美国和西欧C轴心国集团D同盟国集团9 . 下列事关日本历史的选项中,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A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B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的道路C重视科教促使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D偷袭珍珠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10 .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哪些是史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A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对美洲的征服拉开了序幕B1916年月2月,德、法双方在凡尔登展开血战C德国突袭苏联,二战规模开始扩大D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次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11 . 赵翼廿二史札记中评价某一史学著作云:“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该著作是( )A论语B史记C资治通鉴D水经注12 . 1941年12月7日,美国的太平洋舰队在日本的突然袭击下,几乎全军覆灭,这一惨烈的场面出现在:( )A夏威夷B珍珠港C中途岛D关岛13 . 下面是西汉开辟丝绸之路,起点A终点B的地名分别是A西安、安息B欧洲、长安C西安、伊朗D长安、欧洲14 . 班超经营西域期间,曾派人出使大秦。这个人是A张骞B班勇C玄奘D甘英15 . 请你按生活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我国境内的早期原始人类( )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居民ABCD二、判断题16 .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判断对错并说明理由:(1)公元前某某年的一天,忙碌了一天的丞相李斯回到府中,突然感觉口干舌燥,便喝起水,吃起专门派人从西域带来的葡萄。诊断结果:(2)小张问:“小李,我对中国历史上的古代战争非常感兴趣,你能给我推荐一本介绍兵法的古代军事著作吗?”小李说:“那太简单了,你看看史记吧!”诊断结果:(3)小胡问:“小明,你知道佛教起源于哪里吗?”小明答到:“当然知道,我们中国有这么多佛教寺庙,当然是起源于中国啦。”诊断结果:(4)小丽问:“小芳,你最敬佩哪一位历史人物呢?”小芳说:“我最敬佩蔡伦,因为他发明了纸,促进了世界文化发展。”诊断结果:三、简答题17 . 从秦国到秦朝,秦经历了跨越式发展。(1)用简要语言说明“合纵”与“连横”策略。(2)秦统一全国离不开正确的外交策略和强大的综合国力,秦的综合国力的提升与哪一事件有着直接联系?(3)简述秦统一的意义?四、综合题18 . 农业是提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传说中,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号称神农氏,被认为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材料二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考古发现,这一时期浙江余姚的古人类活动最具代表性。这群古人类居住着干栏式房屋,农业工具以骨耜(见如图)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材料三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作了条件。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材料四奖励农业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新法推行了十年,家家富裕充足。请回答:(1)材料一中,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的人是谁?和他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另一位传说人物是谁?(2)史学界将材料二中的古人类被称为什么人?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3)材料三认为,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4)材料四中“新法推行”是指中国古代的哪次改革?材料中哪句话属于改革的内容?哪句话属于改革的影响?(5)综合以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古代社会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19 . (2016江苏扬州26)国家统一和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统一的多民族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族人民对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了偏于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的文化,他要求南迁的鲜卑人把洛阳看成自己的家乡,该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改编自北师大版七(上)历史教材材料二唐朝采用了送婚和亲来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李世民在位的二十二年中,嫁给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唐公主、宗室皇帝之女就有六人。赵昌略论贞观时期的民族政策材料三忽必烈即汗位之时突破可中国空前的大一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他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起了以蒙古贵族为主要统治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张传宝简明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他”指的是北魏哪一位政治家?它的做法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什么积极“影响”?(2)依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巩固和发展民族友好的方式,图片(如图)反映的是汉藏民族之间那一段历史佳话?(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元朝的疆域有何特点?“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什么制度?(4)结合本题所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认识。20 . 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材料一莫斯科红场阅兵遭到袭击的珍珠港材料二兹宣告:1.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2.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材料三(1)与材料一两幅图片相关的事件分别是什么?造成什么后果?(2)材料二中文件的签订有何历史意义?(3)材料三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各有什么历史意义?21 . 美国与崛起的西欧、日本之间相互关系的演变对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美国、西欧、日本崛起)(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教了美国。在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这次内战中,北方取得了胜利。林肯解放了黑奴,也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随着中央政府的力量日渐强大,美国经济在一套比较成熟的制度体系的保障下,实現了跳跃式发展。在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以重大科技发明为基础,在19世纪末迅速赶上并超过了在过去两个世纪里一直走在前面的欧洲强国。选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华盛顿和林肯对美国的主要贡献分别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美国迅速超过欧洲强国的主要原因。(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遭受的损失与接踵而来的“冷战”的压力一起迫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凡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歐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是,20世纪50年代时,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欧洲的统一不会在一夜之间实现,也不会仅仅靠一项计划来完成相互形成一个更大更牢国的社会”斯塔夫里阿诺斯金球通史(2)材料二中二战后西欧东山再起的内部因素有哪些?(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展现了东方人的智慧,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超越西方,给予东方人可以超越西方的毅力和信心,日本民族这种学习西方又不照搬西方,学习西方又超越西方的精神,是日本迅速富强的精神动力。(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你认为日本明治维新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中最有远见的措施是什么?(美日之争)(材料四)列宁说:“华盛頓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美国、日本)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列宁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可以通过华盛顿会议签署的哪一个条约证明?(美欧日之盟)(材料五)美国、西欧、日本在不同时期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图(5)图一、图二反映出20世纪5070年代西欧、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外在原因是什么?图二、图三中西欧、日本实力的增强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三国志记载,毛玠劝说曹操“宜奉(利用)天子以令不臣(号令不听话的诸侯)”,并“修(发展)耕植,蓄(积蓄)军资”。这样,统一天下的大业就可以成功。材料二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袁军。战后,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和一些军阀。材料三“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