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检测)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检测)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检测)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检测)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6七上吉林期中) 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河姆渡人2. (2分) (2018七上罗湖期末) 在50万年前的一天,北京人猎获了一头肿骨鹿。他们最有可能采用哪种工具把它切割食用?( ) A . 木制工具B . 石制工具C . 铁制工具D . 青铜工具3. (2分) 假如你在电影中看见一个中国原始人脖子上戴着石珠饰品,并且在用一根骨针缝衣服,可以推测他可能最早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现代人类4. (2分) (2016七上蒙阴期末) 在“周口店遗址文化节”的活动现场,小龙很想体验北京人的原始生活,当主办方发给他一块兽肉让他切割时,他选择的工具应该为( )A . 打制石器B . 磨制石器C . 铁器D . 青铜器5. (2分) (2019苏州模拟) 距今约七千年前,长江流域的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 A . 北京人B . 河姆渡原始居民C . 半坡原始居民D . 黄帝部落6. (2分) (2018绵阳) 绵阳是“丝绸之母”嫘祖的故乡,传说螺祖是黄帝的元妃。据此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 A . 四川地区已经出现手工业B . 当时已经建立了国家C . 黄帝主要活动于四川地区D . 禅让制度已经被破坏7. (2分) (2017七上兴文期中) 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有“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黄帝教民养蚕缫丝”。这些神话传说反映出中华文明的核心是( ) A . 农耕文明B . 和谐秩序C . 神话传说D . 游牧文明8. (2分) (2017七上新城期中)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它们所反映的原始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 . 北京人B . 山顶洞C . 河姆渡居民D . 半坡居民9. (2分)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神话传说人物是( )A . 炎帝B . 黄帝C . 尧D . 禹10. (2分) (2017七上河北月考) 下列发明创造与炎帝无关的是哪一项( ) A . 首创耒耜,种植五谷B . 建造宫室,制作衣裳C . 制作陶器,发明纺织D . 学会煮盐,教民通商11. (2分) (2017七上深圳期中) 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局面,发生在( ) A . 山顶洞人时期B . 半坡时期C . 尧舜禹时期D . 夏朝12. (2分) (2019七上景县期中) 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10多年的时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消除了水患,造福人民。他是( ) A . 黄帝B . 鲧C . 炎帝D . 禹13. (2分) (2017七上乌兰月考) 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A . 尧B . 黄帝C . 舜D . 大禹14. (2分) (2019七上景县期中) 学习历史要懂得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的区别。下列连环画中取材于真实历史的是( ) A . B . C . D . 15. (2分) 下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的一些政治制度,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排列为( )郡县制 分封制 世袭制 “禅让”制A . B . C . D . 16. (2分) (2017七上六盘水月考) 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 A . 群居生活的形成B . 氏族社会的开始C . 禅让制的实行D . 夏朝的建立17. (2分) (2019七上平遥期中)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复夏商周更迭的年代尺中的处应该是( ) A . 夏朝B . 东周C . 西周D . 商朝18. (2分) 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是( )A . 中国B . 日本C . 埃及D . 印度19. (2分) (2016河南) 下列三幅图反映的主题正确的是( )A . 中华文明的演进B . 生产工具的进步C . 耕作技术的发展D . 古代纹饰的演进20. (2分) (2017七上运城月考)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 . 它是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B . 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而来的C . 研究甲骨文便于了解商朝的社会状况D . 甲骨文的发现,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夏朝开始二、 综合题 (共3题;共60分)21. (20分)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方式一:图片学史】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图一 图二 图三【方式二:新闻学史】新华网报道:“三月三,拜轩辕”。2015年4月21日,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方式三:成语学史】成语“一鸣惊人”出自史记滑稽列传典故:春秋时,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白天打猎,晚上喝酒,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他知道大臣们对他不满意,就下了一道命令:“谁要是敢劝谏,就判他的死罪!”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我有个谜请大王猜猜。”庄王说:“你说吧。”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身披五彩,可是一停三年,不飞也不叫,这是什么鸟?”楚庄王说:“这不是普通的鸟,这种鸟不飞则已,一飞将要冲天,不呜则已,一鸣将要惊人。你去吧,我已经明白了。”从那天开始,楚庄王振作起来,认真治理国家,楚国也渐渐强大起来。最后,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了春秋五霸之一。(1) 图一是哪一远古人类?图二是什么样式的房屋?它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房屋? (2) 图三中首先称霸的是谁?为扩充疆界,他打出了什么旗号? (3) 新闻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4) 材料中的楚庄王是在哪次战役胜利之后成为霸主的?请说出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另外两个成语。 22. (25分) (2017七上山西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传说夏禹曾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于荆山之下,以象征九洲。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1) 材料一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制作流程图,当时采用的是什么铸造法? (2) 青铜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3) 材料二中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4) 结合材料二说说“鼎”在夏、商、周三代象征着什么?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鼎”是什么?同时期的代表作还有什么? (5) 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 23. (15分) (2019七上新兴期中)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文化、制度思想等方面闪耀着光芒。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之一有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他们的文字。”材料二:秦统治者把“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三公,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学概要材料三:孔子为中华民族保存了一大批宝贵的文化财富,奠定了中国文化主体结构的初步基础中国早期文化第二次大发展是战国后期各种文化既互相对立又互相渗透,出现了文化发展的综合趋势。论中国文化的多元性、一元性与封建专制主义材料四: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什么?此文字的发现有何历史意义? (2) 根据材料二,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3) 孔子是春秋时期哪国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的思想被弟子整理成书,书的名字是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孔子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