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计划总结之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分析_第1页
历史计划总结之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分析_第2页
历史计划总结之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分析_第3页
历史计划总结之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分析_第4页
历史计划总结之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计划总结之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考试分析 一、 七年级历史三率和情况分析如下: 平均分 80-100 分人数 高 分 率 % 及 格 人 数 及 格 率 % 三率和 665 74 264 200 714 1643 二、各班情况分析如下: 班级 平均分 80-100 分人数 高分 率% 及格 人数 及 格 率 % 三率和 127班 684 14 254 41 745 1683 128班 63.8 13 247 38 703 1588 129班 692 16 276 43 746 1714 130班 661 16 275 43 746 1682 131班 632 15 263 37 689 1584 三、试题分析:本试卷有单项选择题、判断题、材料分析题、问答题四种题型。首先分析选择题,从试卷上分析可以看出,做的比较得到好的选择题是:第1题,考察研究历史的主要途径,属于理解层次的题目。第2题,考察我国与黄帝同时代的祖先,这是个记忆性的题目。第3题,考察墨子的主要思想,记忆层次。第8题,考察史记的历史地位,记忆层次。把握好第一部纪传体。第11题,考察西周分封制,记忆层次。第15题,考察蔡伦的历史功绩,记忆层次。第16题,考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反复训练过。第17题,考察距离曹操生活的年代最远的作品,因为训练过,经过大脑的刺激,形成了较深的记忆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第18题,考察祖冲之的圆周率在世界的地位,因为训练过,经过大脑的刺激,形成了较深的记忆得分率还是比较高的,。第19题,考察蔡伦的对文化传播的最大贡献,因为进行过反复训练。选择题中的易错题。第4、5、6、9、10、12、13、14、20题出错率高,错的原因多是由于材料引出问题、或题目长、或选项易混淆、理解性强,或基础知识和能力掌握差。针对这种情况,以后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反复读书,老师要找课外资料进行补充,锻炼学生判断阅读史料的能力。但在选择题中出现了一个错题,第7题,本应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现在却出成正确的了。其次分析判断题,判断题得分率还比较高,平均分为7分。有部分学生得满分,但也有少数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只得5分以下。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看书,多记忆,加强练习。整张试卷中,得分最低的是材料题,平均分为11分。第31题得分最少,平均分为4分。失分多的原因有:部分学生基础太差,没有掌握基础知识,不认识两幅房子的图片;部分学生看题不仔细,本来第、小题有三小问,他们一般只回答两小问,白白丢掉2分。还有一部分学生题目分析不清,不知道远古时期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功实例是什么,也不知道战国时期和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成功典范又是什么。还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联系实际。在以后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加强记忆,掌握牢基础知识,多做练习,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题能力。第32题得分要高一些,平均分为7分,这题题因为曾经做过,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小题,但对第小题,改革的论据是什么弄不清楚。可能是我上次考试时对这一问强调得不是太重,学生们理解得不蛮透彻。以后上课时应让学生多加理解,多加分析。最后分析问答题。第33题,考察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第34题考察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和历史意义,第35题列举以少胜多的战役的时期,名称和交战双方。这几个题是七年级上册中的重点问答题,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平均分为24分。得分率较高。但也有一少部分学生得分很少,原因是没有掌握这些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督促,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业成绩。总的来说,这份试卷基本上达到了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希望以后都能如此。四、以后应注意的地方。1.加强“基础”知识和“基础”能力的教学,教学中突出重点,多提问,尤其多检查背诵问答题,注意知识的落实。处理好知识和能力之间的关系,加强课堂复习提问,做题练习巩固,及时测试,做到堂堂清。2.注重基本理论课文的阅读、插图教学,出材料分析练习。 注意利用文字材料、图片,训练学生的审题、分析能力,多一题多问练习。3、想到就要做到。例如本册书中的重要改革有三次,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比较复习,想到而没有做到。只是注重了北魏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