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者,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页。关于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的重大事件表述准确的是A金田起义标志着初步建立政权B天京事变标志着军事上进人全盛时期C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学习西方D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2 . 1902年,北京一茶馆里有四位汉人在聊天。张三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李四说:“我参加过义和团。”王五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赵六说:“我读过万国公报。” 他们中有一个人在说谎。他是( )A张三B李四C王五D赵六3 . 下面是近代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年代尺,其中沙俄制占中国东北10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阶段是ABCD4 . 在民国初年,各派政治势力围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展开了诸多冲突。下列不属于此类冲突的是( )A宋教仁案B二次革命C清帝退位D护国战争5 . “此次(占领北京与上次)大为不同,为时长达十三个月,采取报复性的、有系统的枪杀。”日本人植松良二现场报道说:“街市毁失十分之二三,妇女任人凌辱。联军将校率军士,公然大肆抢夺。金银珠玉自不必言,此外书画、古董所获均属不少。城中各处朝衣朝冠之男尸,凤冠霞被、补服、红裙之女尸,触目皆是。”此处描述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 . 下列刊物中,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史发展潮流的是A中外纪闻B知新报C时务报D民报7 . 有史学家指出:“如果说鸦片战争的震撼主要冲击了沿海地区的话,那么持续四年之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把沉重的震撼带到了中国的社会中枢。”下列史实能够佐证这一结论的是A英军进攻虎门炮台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日军制造旅顺大屠杀D允许列强在中国开设工厂8 . 这次大会通过的纲领,第一条写明: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该会议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9 . 揭开维新变法序幕指的是哪一事件( )A公车上书B新文化运动C辛亥革命D五四运动10 . 1913年春,欲北上组织内阁的同盟会会员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此事引发了A广州起义B戊戌变法C二次革命D武昌起义11 . 电视剧走西口中的情节:徐木匠是某革命团体的会员。这个团体具有以下特征: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1894 年,由孙中山先生组织在檀香山建立。请你判断徐木匠参加的这个团体是( )A兴中会B同盟会C光复会D日知会12 .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A民族资本主义棉纺织企业发展B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C中国日趋沦为西方的原料产地D中国海关关税自主权逐渐丧失13 . 1851年1月,洪秀全率领1万多拜上帝会会众,蓄发易服,头裹红巾,掀起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这次运动由兴盛走向衰败的标志是A太平军攻克永安B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C太平天国北伐军逼近天津后全军覆没D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发生斗争“天京事变”14 . “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不同途径。”材料中的“两大政治运动”是指A太平天国运动与洋务运动B洋务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与辛亥革命D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15 . 辛亥革命失败后,革命党人为挽救辛亥革命的成果,继续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二次革命护国战争ABCD16 . 下列历史事件发生时,孙中山不在现场的是( )A兴中会成立时B同盟会成立时C武昌起义爆发时D中华民国成立时17 . 在抵抗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中国无数英烈用生命和鲜血铸起一座座英雄的丰碑。下列属于近代抗日民族英雄的是林则徐 邓世昌 左权 张自忠ABCD18 . 李晓明在学习中国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时,用下列表格对其不同点进行对比。请仔细阅读,找出他对比有误的项目比较项目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战争时间18941895年19311945年领导政府清政府腐败无能,慈禧太后置民族和国家安危于不顾国民政府(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对敌)战略战术没有整体的作战方案,各自为战,消极应对正面和敌后两大战场互相配合,全民族抗战国际环境西方列强默许和纵容,使日本侵略者有恃无恐中国抗战得到了国际联盟和世界人民的支持A战争时间B领导政府C战略战术D国际环境19 . 2017年7月,一位老者写了一首词:“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九十六年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漫卷映河山。”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的爆发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中华民国的创建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0 . 某文中说:“中国民族乃酷爱相平之民族。今虽备受内外不可忍受之压迫,仍本斯旨,对于政府提出最低之要求:不抛弃山东省经济之权利免徐树铮、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人官职我等学生、商人、劳工、军人等,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该文是( )A警世钟B革命军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北京市民宣言二、综合题21 .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教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材料二:勘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南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商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一旦有事,庶不为敌人所把持,亦可免利源之外泄。富强之基,引为嚆矢(开端)。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材料三: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洋务运动兴起时国内反抗清朝统治的除了捻军,还有什么事件?从曾国藩的话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2)除了材料二中所说的滦州煤矿,请举出洋务运动中最重要的煤矿是?除了煤矿,洋务运动还在何处兴建了近代第一座钢铁厂?洋务派创办这些民用企业的口号是? (3)请列举出洋务派创办的制造近代中国最先进枪炮及军舰的军工企业两个(4)从材料二、三可以看出,洋务运动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5)甲午中日战争后,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虽然起了一些作用,但正如李鸿章所感叹的,洋务运动在甲午战败后,最终破产了。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2 . 进入近代,中国虽落后于世界,但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没有停止重塑自信的脚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是分别通过哪些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材料二毛泽东说:“中国的革命,自出1924年开始,就由国共两党的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2)为什么说中国革命由国共两党决定是从1924年开始的?结合材料二及所学回答,中国革命“在仅仅两三年之内”,取得了哪些巨大的成就?材料三中共十五大报告在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所探索的中国革命道路是什么?23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哪一事件哪一派别的主张? (2)材料二中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不同?(3)甘愿为救国流血牺牲,留下“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一警世名言后英勇就义的义士是谁?作为青年学生,你从这些仁人志士身上学到了什么精神品质?(4)在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也曾为了救亡图存进行不懈的努力,请列举两次农民阶级的救国尝试。2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材料二: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材料三: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材料四:6月3日,北平军阀政府大规模逮捕学生,激起了民众的强烈义愤,工人、商人也参加到示威群众中来。广大的工人阶级参加了五四运动,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中国历史(1)材料一中的1915年敬告青年一文的发表,有何意义?(2)新文化运动也是一场文学革命,根据材料二的内容,指出新文化运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