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1页
武汉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2页
武汉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3页
武汉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4页
武汉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某同学在学习某一课时,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该同学学习的内容是 ( )A秦朝B新朝C西汉D东汉2 .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候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是史记中对某一历史时期的描述,与之处于同一时期的社会现象是(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郑庄公享用九鼎C铸造司母戊鼎D统一度量衡3 .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且还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ABCD4 . 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结构是( )A半地穴式B干栏式C洞穴D楼房5 . 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是( )A印度B中国C埃及D伊拉克6 . 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A燧人氏B神农氏C轩辕氏D伏羲氏7 . 学习“百家争鸣”知识后,同学们在讨论本班任课教师的管理风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语文赵老师善于因材施教,以德治班,颇有儒家真谛数学钱老师深入了解学生,知己知彼,颇有道家风范物理孙老师讲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典型墨家风格英语李老师严格执行班规,照章办事,深受法家影响ABCD8 . 王羲之是我国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被后人称为“书圣”。其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是( )A九成宫碑B颜氏家庙碑C玄秘塔碑D兰亭序9 . 某同学查阅了有关魏晋南北朝、人口南迁、南朝建康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探究的主题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政权分立与江南开发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10 .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背井离乡“闯关东”的故事。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曾大量向南迁移,它所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是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B使北方战乱停止C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D使北方政权灭亡11 . 下图漫画习近平手提一个笼子,笼子里装一个图章,很好地诠释了“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治国理念,秦朝在中央设立过官职具备这些职能,在西方也有法律约束国王的权力,这分别指的是( )A设立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颁布权利法案B设立太尉负责监察百官颁布人权宣言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颁布权利法案D设立御史大夫负责军事颁布人权宣言二、综合题1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6年7月13日,中国邮政发行殷墟特种邮票,其中第二枚“青铜器”,图案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后母戊鼎,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鼎通体高133厘米,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重达832.84公斤,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是已发现的中国古代最重的单体青铜礼器,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个字而得名后母戊鼎。材料二: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兽骨文”,主要是指商朝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续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1)依据材料一我们可以获得该时期哪些信息?(2)据材料二指出中国早期汉字的发展历程。据材料概括甲骨文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地位。(3)材料一、二中提到的文物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历史价值。13 . 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为了统治的需要,历代统治者设计出各种政治制度。阅读下列史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秦汉时期的宰相,位高权重,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冲突,导致两汉皇帝不断调整、削弱宰相职权,国家行政权力的中心从三公逐渐转至三省。王成等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汉武帝曾言:“汉家诸事草创,加四夷侵陵中国。朕不变更制度,后世无法。不出师征伐,天下不安。为此者不得不劳民。若后世又如朕所为,是袭亡秦之迹事。”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三:17081718年,由康熙帝主持、来华传教士与清朝宫员协作,采用西方三角测量法对清朝全境进行了大规模的经纬度测量,在此基础上绘制出完整的国家疆域政区地图皇與全览图。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从秦汉到隋唐中央官制的主要变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变更制度”的政治原因,并指出主要的政治措施?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局面,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前期疆域西南至哪里?列举一例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4)综合上述材料,从政治层面分析制度变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14 . 变法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大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现:材料二:阅读史书:材料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请回答:(1)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得出这次变法背景中的哪些信息?(2)材料二中“教民耕战”指的是这次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